第8课 百家争鸣 每课一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百家争鸣 每课一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08 06:01:14

文档简介

第8课 百家争鸣
基础练习
知识点一 老子
1老子在其著作中,勾画了“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国家景象,这反映出老子的治国主张是 ( )
A.施行仁政 B.无为而治
C.以德治国 D.以法治国
2下图是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的漫画,它告诉我们:“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一故事诠释的哲学观点最早出现于 ( )
A.《道德经》 B.《论语》
C.《孟子》 D.《墨子》
知识点二 孔子和儒家学说
3(2023 石家庄期中)著名史学家傅乐成在《中国通史》中指出:“他(孔子)有个毕生服膺(铭记在心)的道德律,便是所谓的‘仁’……他认为仁是一切道德的实质,没有仁,一切道德都归于空虚……”傅乐成的观点强调了孔子的核心思想是 ( )
A.“人” B.“和” C.“仁” D.“贵”
4《论语·为政》中“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政治主张 ( )
A.以德治国 B.以法治国
C.无为治国 D.仁政治国
对孔子思想的认识:尽管有封建时代的局限,但是孔子在“仁政”“仁爱”、人生态度、教育、为人处事等方面的言论,至今闪耀着光辉。孔子的学说已成为全世界共有的精神文化遗产,他被公认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5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有百里负米以养母的子路,有贱民之子冉雍,也有“一瓢饮,在陋巷”的颜回等。由此可见,孔子践行的思想是 ( )
A.有教无类 B.为政以德
C.以礼治国 D.精神自由
6有学者认为:“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外国朋友要了解“孔子之道”可以参阅 ( )
A.《韩非子》 B.《道德经》
C.《论语》 D.《墨子》
知识点三 百家争鸣
7春秋战国是古中国剧烈变革的时代。那时私人讲学之风已盛,又兼各国延揽人才。因此,才智之士辈出,各以所见著书立说,以应当时的需求。材料揭示了百家争鸣的 ( )
A.发生背景 B.历史意义
C.现实意义 D.核心观点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1)政治: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纷争,学术界和学者获得了相对充分的自由。
(2)经济:封建经济的迅速兴起,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3)阶级关系:出现地主、农民、工商阶层,士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私学的兴起;科学技术的进步。
8“有能则举(推荐、提拔)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战国时期持有这种主张的思想家是 ( )
A.孔子 B.庄子
C.墨子 D.韩非
9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孟子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这里反映孟子思想的核心是 ( )
A.民贵君轻 B.法治
C.兼爱 D.无为
10(2023 太原期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这一思想源于 ( )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
11“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B.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C.春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D.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12《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人物分别是 ( )
A.孟子和韩非 B.老子和韩非
C.孔子和庄子 D.孔子和墨子
13一位同学在分析“百家争鸣”影响时制作了下表,表中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 ( )
百家争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 仁、义、礼、智、信;民为邦本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墨家 “兼爱”,爱无差别等级
法家 “尚法”,以法治国
A.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B.不利于后世儒家思想发展
C.脱离现实,禁锢人民的思想
D.推动了战国时期经济的繁荣
14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题为“先秦诸子百家”的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
材料一
材料二 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1)材料一中以这几个人物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中国古代思想界掀起了一次解放风潮,这一风潮的名称是什么 这一风潮的出现有什么影响
(2)历史活动课上,四位同学在表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短剧时,说了下列台词,请在横线上写出这四句台词的代表人物。
A.“民贵君轻,仁政于民”
B.“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C.“爱人如己,崇尚和平”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3)在你所在的班上,有同学乱丢垃圾,造成班级卫生状况糟糕。面对这种情况,你会运用“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的思想来教育他,帮助他改掉乱扔垃圾的坏习惯 请说说你的具体做法。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教育事业留下的重要影响。第8课 百家争鸣
基础练习
知识点一 老子
1老子在其著作中,勾画了“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国家景象,这反映出老子的治国主张是 ( B )
A.施行仁政 B.无为而治
C.以德治国 D.以法治国
解析:据材料“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可知,该材料反映的理想国家是一种无为而治的小国寡民的社会,这正是老子所主张的。A和C是儒家的思想主张,D是法家的思想主张。
2下图是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的漫画,它告诉我们:“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一故事诠释的哲学观点最早出现于 ( A )
A.《道德经》 B.《论语》
C.《孟子》 D.《墨子》
解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反映了一切事物存在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这符合春秋时期老子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老子的思想主张记载在《道德经》一书中。
知识点二 孔子和儒家学说
3(2023 石家庄期中)著名史学家傅乐成在《中国通史》中指出:“他(孔子)有个毕生服膺(铭记在心)的道德律,便是所谓的‘仁’……他认为仁是一切道德的实质,没有仁,一切道德都归于空虚……”傅乐成的观点强调了孔子的核心思想是 ( C )
A.“人” B.“和” C.“仁” D.“贵”
解析:根据材料“他认为仁是一切道德的实质,没有仁,一切道德都归于空虚”可知,傅乐成的观点强调了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根据所学可知,孔子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4《论语·为政》中“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政治主张 ( A )
A.以德治国 B.以法治国
C.无为治国 D.仁政治国
解析:孔子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他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拓展延伸:对孔子思想的认识:尽管有封建时代的局限,但是孔子在“仁政”“仁爱”、人生态度、教育、为人处事等方面的言论,至今闪耀着光辉。孔子的学说已成为全世界共有的精神文化遗产,他被公认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5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有百里负米以养母的子路,有贱民之子冉雍,也有“一瓢饮,在陋巷”的颜回等。由此可见,孔子践行的思想是 ( A )
A.有教无类 B.为政以德
C.以礼治国 D.精神自由
解析:依据题干表述,孔子践行的思想是有教无类。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他兴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6有学者认为:“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外国朋友要了解“孔子之道”可以参阅 ( C )
A.《韩非子》 B.《道德经》
C.《论语》 D.《墨子》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孔子之道”。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因此,要了解“孔子之道”,可以参阅《论语》。
知识点三 百家争鸣
7春秋战国是古中国剧烈变革的时代。那时私人讲学之风已盛,又兼各国延揽人才。因此,才智之士辈出,各以所见著书立说,以应当时的需求。材料揭示了百家争鸣的 ( A )
A.发生背景 B.历史意义
C.现实意义 D.核心观点
解析: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题干表述反映了百家争鸣的背景。而B、C、D均未在材料中体现。
拓展延伸: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1)政治: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纷争,学术界和学者获得了相对充分的自由。
(2)经济:封建经济的迅速兴起,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3)阶级关系:出现地主、农民、工商阶层,士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私学的兴起;科学技术的进步。
8“有能则举(推荐、提拔)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战国时期持有这种主张的思想家是 ( C )
A.孔子 B.庄子
C.墨子 D.韩非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要选拔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战国时期持有这种思想主张的人是墨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批判奢侈生活,提倡节俭。
9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孟子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这里反映孟子思想的核心是 ( A )
A.民贵君轻 B.法治
C.兼爱 D.无为
解析:“民贵君轻”是孟子的思想主张,“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是“民贵君轻”思想的体现。“法治”是法家韩非的思想主张,“兼爱”是墨家墨子的思想主张,“无为”是老子的思想主张。
10(2023 太原期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这一思想源于 ( D )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
解析: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庄子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11“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D )
A.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B.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C.春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D.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引发了新旧制度的冲突,社会发生急剧变化,其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体现便是“百家争鸣”。
12《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人物分别是 ( A )
A.孟子和韩非 B.老子和韩非
C.孔子和庄子 D.孔子和墨子
解析: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体现“民本思潮”;韩非提倡改革,主张法治,建立中央集权,体现“专制主义”;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辩证法,与“民本思潮”“专制主义”无关;孔子主张“仁”、为政以德,体现“民本思潮”;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不符合“专制主义”。
13一位同学在分析“百家争鸣”影响时制作了下表,表中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 ( A )
百家争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 仁、义、礼、智、信;民为邦本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墨家 “兼爱”,爱无差别等级
法家 “尚法”,以法治国
A.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B.不利于后世儒家思想发展
C.脱离现实,禁锢人民的思想
D.推动了战国时期经济的繁荣
解析:依据表格的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百家争鸣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14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题为“先秦诸子百家”的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
【图说历史】
材料一
【史料学史】
材料二 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1)材料一中以这几个人物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中国古代思想界掀起了一次解放风潮,这一风潮的名称是什么 这一风潮的出现有什么影响
答:百家争鸣;影响: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理解学习】
(2)历史活动课上,四位同学在表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短剧时,说了下列台词,请在横线上写出这四句台词的代表人物。
A.“民贵君轻,仁政于民”孟子
B.“无为而治,顺应自然”老子
C.“爱人如己,崇尚和平”墨子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韩非
【学以致用】
(3)在你所在的班上,有同学乱丢垃圾,造成班级卫生状况糟糕。面对这种情况,你会运用“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的思想来教育他,帮助他改掉乱扔垃圾的坏习惯 请说说你的具体做法。
答:儒家;我主要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来讲述乱丢垃圾的危害,让他们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改掉坏习惯。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教育事业留下的重要影响。
答: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提倡因材施教。
解析:第(1)题,材料一中以墨子、孟子、庄子、韩非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中国古代思想界掀起了一次解放风潮,即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影响是: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第(2)题,A是儒家学派孟子的主要观点;B是道家学派老子的主要观点;C是墨家学派墨子的主要观点;D是法家学派韩非的主要观点。第(3)题,有同学乱丢垃圾,造成班级卫生状况糟糕。面对这种情况,运用“诸子百家”中儒家学派的思想来教育他,帮助他改掉乱扔垃圾的坏习惯。主要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来讲述乱丢垃圾的危害,让他们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改掉坏习惯。其他做法只要有理亦可。第(4)题,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孔子在教育事业留下的重要影响有: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提倡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