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基础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基础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08 05:42:36

文档简介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教材核心练:
1.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距今10 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2)主要作物。
区域 作物 历史地位
长江中 下游 稻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这是我们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北方地区 粟和黍
(3)兴起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
易混警示
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处于旧石器时代,河姆渡人、半坡居民则处于新石器时代。
2.河姆渡人与半坡居民的生活:
居民 河姆渡人 半坡居民
时间 距今约7 000年 距今约6 000年
地点 长江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 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村
房屋 干栏式建筑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原始 农耕 磨制石器;骨耜耕地;栽培水稻 磨制石器;种植粟
原始 畜牧业 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 饲养猪、狗等家畜
原始 手工业 陶器、玉器、乐器;雕刻;使用天然漆 制作彩陶;有少量的乐器;纺织、制衣
知识拓展
河姆渡人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原始农业的出现);二者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差异是由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
基础达标练
1.(史料实证)下列出土的考古发现说明我国 (A)
A.人工栽培水稻历史悠久
B.原始农耕遗址分布广泛
C.原始农业生产工具进步
D.家畜驯化饲养种类丰富
2.(历史解释)1973年在中国境内某遗址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丰富的栽培稻谷和大面积的木建筑遗址、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骨骸。据此判断生活在该遗址的是 (D)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3.下图是某同学参观河姆渡博物馆时看到的一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通过这件文物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C)
A.当时人们过着定居生活
B.这里的原始居民种植水稻
C.河姆渡原始居民已饲养家畜
D.人们开始用骨骼制作工具
4.考古挖掘发现,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的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粮窖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C)
A.集体群居 B.采集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5.在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中,考古学家发现贮藏食物的窖穴中有炭化了的粟。粟为耐旱作物,适合在黄土地区生长。据此可以判断 (B)
A.半坡居民建造干栏式房屋来居住
B.半坡居民能因地制宜种植农作物
C.长江流域的气候有利于农业生产
D.半坡居民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
6.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下列出土的文物中,能够为“半坡居民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提供佐证的是 (C)
素养提升练
7.下列属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共同特点的是 (A)
A.已学会种植农作物
B.建造干栏式房屋
C.广泛使用打制石器
D.使用木结构水井
8.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具说进步
材料一 见图一、图二
食物话变迁
材料二 见图三、图四
住房见发展
材料三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和图二中的工具,分别由哪个石器时代的原始居民所使用。这些生产工具分别是采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从图一到图二,生产工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答:图一:旧石器时代;图二:新石器时代。图一:打制;图二:磨制。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图三、图四所示的农作物,分别是由哪一原始居民种植的
答:图三:河姆渡居民。图四:半坡居民。
(3)稻种和粟米的大量出土,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我国在氏族聚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农耕生活。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远古居民实现定居的原因有哪些。
答: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建造房屋;改进生产工具等。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教材核心练:
1.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距今10 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 。
(2)主要作物。
区域 作物 历史地位
长江中 下游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这是我们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北方地区
(3)兴起标志: 、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 、磨制石器的发展。
易混警示
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处于旧石器时代,河姆渡人、半坡居民则处于新石器时代。
2.河姆渡人与半坡居民的生活:
居民 河姆渡人 半坡居民
时间 距今约7 000年 距今约6 000年
地点 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 流域陕西西安半坡村
房屋 建筑 房屋
原始 农耕 磨制石器;骨耜耕地;栽培 石器;种植
原始 畜牧业 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 饲养猪、狗等家畜
原始 手工业 陶器、玉器、乐器;雕刻;使用 制作 ;有少量的乐器;纺织、制衣
知识拓展
河姆渡人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原始农业的出现);二者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差异是由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
基础达标练
1.(史料实证)下列出土的考古发现说明我国 ( )
A.人工栽培水稻历史悠久
B.原始农耕遗址分布广泛
C.原始农业生产工具进步
D.家畜驯化饲养种类丰富
2.(历史解释)1973年在中国境内某遗址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丰富的栽培稻谷和大面积的木建筑遗址、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骨骸。据此判断生活在该遗址的是 ( )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3.下图是某同学参观河姆渡博物馆时看到的一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通过这件文物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当时人们过着定居生活
B.这里的原始居民种植水稻
C.河姆渡原始居民已饲养家畜
D.人们开始用骨骼制作工具
4.考古挖掘发现,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的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粮窖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
A.集体群居 B.采集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5.在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中,考古学家发现贮藏食物的窖穴中有炭化了的粟。粟为耐旱作物,适合在黄土地区生长。据此可以判断 ( )
A.半坡居民建造干栏式房屋来居住
B.半坡居民能因地制宜种植农作物
C.长江流域的气候有利于农业生产
D.半坡居民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
6.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下列出土的文物中,能够为“半坡居民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提供佐证的是 ( )
素养提升练
7.下列属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共同特点的是 ( )
A.已学会种植农作物
B.建造干栏式房屋
C.广泛使用打制石器
D.使用木结构水井
8.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具说进步
材料一 见图一、图二
食物话变迁
材料二 见图三、图四
住房见发展
材料三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和图二中的工具,分别由哪个石器时代的原始居民所使用。这些生产工具分别是采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从图一到图二,生产工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答:图一:旧石器时代;图二:新石器时代。图一:打制;图二:磨制。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图三、图四所示的农作物,分别是由哪一原始居民种植的
答:图三:河姆渡居民。图四:半坡居民。
(3)稻种和粟米的大量出土,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我国在氏族聚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农耕生活。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远古居民实现定居的原因有哪些。
答: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建造房屋;改进生产工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