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综合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9分)
传说《月光曲》是这样 pǔ chéng( )的。在美丽的lai yin( )河畔,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走进一所mào wu( ),借着清幽的月光,按下qín jiàn( )开始弹奏。动人的乐曲缓缓流淌,传入兄妹俩的耳中,使他们陶醉其中。几lǚ( )月光洒在máng( )姑娘 的脸上,她仿佛看到了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1.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字词。(6分)
2.在横线上填入用“静”字组成的词语。(1分)
3.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贝多芬的《月光曲》,我会选择(2分)( )
A.画龙点睛 B.京腔京韵 C.生旦净丑 D.天籁之音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14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蜀中(shǔ) 拊掌(fù) 驰骋(chěng)
B.少选(shào) 曝晒(pù) 谬矣(miào)
C.压轴(zhòu) 仆人(pú) 奴婢(bì)
D.粼粼(lín) 尴尬(gān) 浩浩汤汤(tāng)
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掉落 掉尾而斗 B.争斗 牛斗,力在角
C.突然 笑而然之 D.善良 善哉乎鼓琴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点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板有眼的,值得我们学习。
B.清王朝刚覆灭,军阀又粉墨登场了。
C.清晨,正在熟睡的力力被院外一阵字正腔圆的京剧念白和唱腔吵醒。
D.爸爸是个戏剧迷,平时在家总喜欢自己对着镜子唱对台戏。
4.根据语境,下面的联想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月光,从山顶上,顺着直立的谷壑,把清光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 ,从山上挂起。
A.一片片水雾 B.一匹匹素锦 C.一把把利剑 D.一颗颗珍珠
5.下面这段话所表达的观点是( )
艺术与历史息息相关,透过艺术品,我们可以看到那时、那事、那景:故宫博物院记载着明清两代历史;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录下兰亭山水美景,与友人雅聚之乐;小小一根马鞭见证了京剧表演艺术的发展史……
A.不同艺术品各具特色。 B.艺术见证历史发展。
C.书法艺术独树一帜。 D.京剧艺术别具一格。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但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②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了著名的京剧大师。
③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
④日子一长,他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⑤为了练眼神,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
A.③①⑤④② B.③①④⑤② C.③②⑤④① D.③①④②⑤
7.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伯牙鼓琴》一文通过描写春秋时期伯牙与锺子期之间的故事,反映了朋友之间互相理解、互相欣赏的真挚友情,再现了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B.《书戴嵩画牛》一文的作者是戴嵩。文中牧童的观点不一定对,但是作者在最后引用古人的话,表明专业的事情应该去问专业的人,这一观点是对的。
C.《月光曲》一文记叙了贝多芬同情穷鞋匠兄妹俩,为他们弹琴,从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故事,体现了贝多芬的善良以及他卓越的音乐才华。
D.《京剧趣谈》一文通过对“马鞭”这种道具和“亮相”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介绍,表达了作者对京剧这一国粹的喜爱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7分)
1.根据“亮相”的不同意思各写一句话。(2分)
(1)戏曲演员上下场时或表演舞蹈时由动的身段变为短时的静止的姿势,目的是突出角色情绪,加强戏剧气氛。
。
(2)比喻公开露面或表演。
。
2.下面是某同学在电话中向亮亮约稿的谈话记录,请你按要求对句子进行修改。(5分)
亮亮,①你目前的当务之急是给我校文学社社刊写篇稿子。同时,还要你在班上发动同学积极投稿,来稿文体不限,提倡创新。②以不少于600字左右为宜。③文章写好后,务必交到社刊编辑部,也可以直接交给我。
(1)第①句中词意重复,应删去的词语是“ ”。(1分)
(2)第②句自相矛盾,应改为: 。(2分)
(3)第③句用语不得体,应改为: 。(2分)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音乐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伯牙)方鼓琴而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少选之间而,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因此,伯牙把锺子期当作 。成语中也有不少是与音乐有关的。“ ”是从《伯牙鼓琴》一文中引申而来的,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借指正大、庄严、高妙的音乐或文辞;“ ”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回味。
2.皮鞋匠静静地听着贝多芬的演奏,“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 ……”。
五、阅读材料,完成练习。(7分)
琴棋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为中国历代文人必备之修养。对联“琴棋养雅趣,书画展才情”,写出了琴棋书画的妙趣。
中国古琴琴音中正平和,雅致清丽,以① 为上。文人雅士或以琴清修,或以琴会友,留下千古美谈。与琴相异的是棋,棋讲究的是筹谋。棋盘虽小,却玄妙多变,双方运兵布阵,斗智比勇。而欣赏一幅中国书法作品,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其内容了解书家的思想,更可以通过静默的点画与流动的气韵体味到书家独有的情致。与“书”并称的“画”,更是讲究全面的文化修养。文人作画须诗、书、画、印② ,人品、才情、学问、思想缺一不可。
1.依次填入材料中①②处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清幽平淡 取长补短 B.清幽平淡 相得益彰
C.雄浑激昂 取长补短 D.雄浑激昂 相得益彰
2.亮亮同学的书法笔力遒劲、大气磅礴。如果用名句来赞美他,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劲竹真君子,幽兰绝美人。 B.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C.文坛花争艳,桃李果竞鲜。 D.池墨泼飞云,紫毫挥广宇。
3.有人认为琴棋书画虽然高雅,但它们既不新潮又不好玩,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没必要去了解这些。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3分)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7分)
(一)张之万之马(10分)
张尚书①之万,畜②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固③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未几,马送回,之万怪之,询其故,曰:“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此乃劣马,故退之。”之万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马。比④公乘之,驯良如故,盖此马愿从⑤主也。
【注释】①尚书:官职名称。②畜:饲养。③固:坚持。④比:等到。⑤从:跟随,服从。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词。(4分)
(1)甚神骏: (2)尝日行千里: .
(3)遣人来买: (4)未几,马送回: .
2.根据短文内容,按要求完成练习。(4分)
3.“千里马”常用来指有才华的人,而“伯乐”常指善于发现人才的人。本文中的军人识马却驾驭不了马,这是为什么?说一说你的看法。(2分)
(二)中国皮影戏(17分)
①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②中国皮影戏有着久远的历史。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一日,术士李少翁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武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的渊源。
③表演皮影戏要先制作皮影。其制作过程是:先将兽皮的毛、血去净,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演出时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
④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绘画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凤、花、草、云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
⑤皮影戏表演时,由三到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剧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受观众喜爱。皮影戏在宋代已极为盛行,到明代,北京一带的皮影戏班竟达到四五十家。山西省孝义市的皮影戏是中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之一。
⑥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之一。
⑦公元13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后来皮影戏被随军带到波斯、土耳其等国。之后,又在东南亚各国流传开来。中国皮影戏于18世纪中叶传到欧洲。1767年,它被带到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3分)
(1)皮影戏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 )
(2)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 )
(3)“法兰西灯影”是由“中国灯影”演变而来的。 ( )
2.短文引用《汉书》记载的爱情故事,其作用一是 ,二是 。(2分)
3.抓住文中关键词句概括制作皮影的流程。(3分)
( )→( )→ ( )
4.短文第⑥自然段中加点的“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5.“山西省孝义市的皮影戏是中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之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这个观点的依据。(3分)
【材料一】据专家考证,孝义皮影起源于战国。
【材料二】1995年,孝义皮影中的武将形象作为邮票图案被全国人民认识。
【材料三】孝义皮影戏的剧目很多,现收藏有200余本。
① ② ③ 。
6.像皮影戏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很多,如豫剧、糖塑、蜀绣……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3分)
七、习作。(30分)
你一定有过陶醉于某种境界的经历,如陶醉于一首优美动听的歌、一处恍若仙境的景、一堂引人入胜的课……请你以“那次,我陶醉了”为题,写一篇习作,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谱成 莱茵 茅屋 琴键 缕 盲 2.示例:恬静 3.D
二、1.C 2.B 3.D 4.B 5.B 6.A 7.B
三、1.示例:(1)我被这位京剧演员的静态亮相吸引住了。 (2)同学们认真排练舞蹈,都想在元旦晚会上亮相,为班级争光。
2.(1)目前(2)以不少于600字为宜(3)文章写好后,可以交到社刊编辑部,也可以直接交给我
四、1.志在太山 巍巍乎若太山 志在流水 汤汤乎若流水 知音 高山流水 黄钟大吕 余音绕梁 2.微波粼粼 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五、1.B 2.D 3.示例:我不赞同这种说法。琴棋书画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学习它们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让我们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还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陶冶我们的情操。在学习之余练习书法、下围棋等,可以有效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六、(一)1.(1)很,极。 (2)曾经。 (3)派,打发。 (4)不久。
2.(1)这匹马外表美观,非常神气,日行千里很轻松,军人见了非常喜欢 (2)军人坚持要买,张之万没有办法 (3)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此乃劣马 (4)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马
3.示例:因为这匹马眷恋自己原来的主人,只愿意顺从自己原来的主人,不愿跟随别人。
(二)1.(1)√ (2)√ (3)√ 2.说明中国皮影戏历史悠久增强文章趣味性 3.药物处理去净毛、血的兽皮,使皮革变薄,涂油把皮革镂刻成人物形象用线把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连成一体 4.不能。“之一”表示其中的一个,在文中指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有很多,皮影戏只是其中的一项。如果去掉就表示唯一,与事实不符,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5.①历史悠久 ②影响广泛 ③剧目丰富 6.示例:蜀绣又名川绣,是在丝绸或其他织物上采用蚕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的中国传统工艺,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