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第四单元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课件 (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2第四单元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课件 (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4-30 11:0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在希望的田野上》彭丽媛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标要求】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拿中国来说, 50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个时期变成了经济大国。”……
——邓小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见证:农村改革展希望农村改革的先行者:安徽小岗村据材料一和教材课后延伸的材料,分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为何首先在农村展开?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其次,探索的失误,对农村的危害大于城市,它关系到二亿多农民的温饱。
第三,农民在突破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大包干”的道路取得了成功。小岗村从包产到组到包产到户的变化,其原因是什么?原因:为了提高农民积极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材料四:“(1980年)小平同志肯定‘大包干’,就是给农民生路与活路,我们永远缅怀他!”
——严俊昌口述材料材料五: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及推行,95%的农户选择了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
——严俊昌口述史料 据上述三则材料,农村改革是怎样进行的?先由地方农民首创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再到中央支持,最后在全国推广的过程。5.02亿公斤6.70亿公斤7.15亿公斤1980年1981年1982年安徽凤阳粮食产量1984年1978年 40731亿公斤 30477亿公斤全国粮食产量增长33.6%丰收的小岗生产队农民正往粮囤里装粮食小岗村的变化小岗村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直接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根本原因:调整了不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二、见证:城市改革现活力国企承包第一人
马胜利私营企业第一人
姜维引进外企第一人
佟志广节目嘉宾财富故事
——见证经济成长鲁豫有约特邀主持提问:
1、1984年3月28日,您在石家庄造纸厂门前贴上一个“大字报”:我请求承包造纸厂!您当时为什么想到承包?
2、4月19日,您在承包合同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当上了厂长,当时很多人说您当“官”掌权了,您手里有哪些权力呢?
3、据《人民日报》的报道,您当时用了“三十六计”“七十二变”,一年的时间就扭亏为盈,盈利140万,您用了什么办法呢?
国企承包第一人
马胜利财富故事
——见证经济成长鲁豫有约私营企业第一人
姜维财富故事
——见证经济成长鲁豫有约特邀主持提问:
1、我看您的简介,您其实创业是从摆地摊开始的,您怎么会有摆地摊的想法呢?
2、80年代初,国家对于个体工商户的政策应该还是不允许的,您是怎么经营的呢?
3、80年代中国企业都是“国”字号,您当时怎么会有办私企的想法呢? 财富故事
——见证经济成长鲁豫有约引进外企第一人
佟志广特邀主持提问:
1、1978年作为外贸部下中粮进出口公司的副处长,批准了美国可口可乐公司进入中国生产。当时怎么想到要和他们合作呢?
2、后来国内有很多质疑的声音,认为这是“卖国主义”,您怎样答复的呢?
3、您在1987年担任中国入世谈判代表,有什么感受?《人民日报》刊登《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4年10月21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有哪些?(1)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2)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南方谈话
(1992年1月)中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1992年10月)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到底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三、见证:市场改革奔小康 梳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过程1992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93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97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建立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材料一 1978-200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表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材料三 1978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数据来自新华社2007年文章《六组数据见证共和国经济辉煌历程》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实现小康生活水平。学习小结 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中国波澜壮阔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怎样开展的?结合本课所学,中国社会各阶层在这场社会经济变革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从中得到什么体会? 课堂小结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城市、市场三方面展开,由地方自下而上的创新到中央自上而下的改革,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改革事业的正确领导,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中国社会各阶层都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见证者、亲历者、推动者和创造者。
中国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只有顺应历史潮流,顺应人民的愿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使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