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9 高中联盟 2023 年秋季期中联考
高二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环境影响巨大。图 1 示意我国某城市历年平均气温变化,研究表明近地风的减弱
是导致该城市热岛效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此完成 1~3 题。
图 1
1.该城市历年平均气温
A.直线上升 B.缓慢上升 C.持续上升 D.波动上升
2.导致该城市近地风减弱主要原因是
A.高层建筑增多 B.城市道路增多 C.高大树木增多 D.城市范围扩大
3.为了有效缓解该城市的热岛效应,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缩小城市规模 ②建设城市绿心 ③提倡绿色出行 ④建设通风廊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图 2 为我国某少数民族最具特色的两种民居。据此完成 4~6 题。
图 2
4.该少数民族聚居区最可能分布在我国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东北平原 D.太行山区
5.吊脚楼反映了当地气候特点是
A.湿热 B.寒冷 C.干燥 D.多风
6.修建石板房主要是因为
A.房屋坚固抗震 B.山区地表崎岖 C.建房就地取材 D.房屋防潮防火
2023 年 7 月,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粮食和储备局通过网络公开竞价方式向国内市场投放了第一批国家
储备共计 10 万吨有色金属。8 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
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方案》鼓励企业积极拓展初级产品进口。图 3 示意国家储备的功能。据此完成 7~
9题。
图 3
7.有色金属加工主要考虑
A.丰富的原料 B.廉价劳动力 C.充足的能源 D.广阔的市场
8.此次将国家储备的有色金属投放国内市场的主要目的是
A.稳定价格 B.获取利润 C.鼓励消费 D.应对急需
9.我国鼓励企业积极拓展初级产品进口可以
①保障资源安全 ②提升产品质量 ③降低能源消耗 ④减轻环境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海洋酸化是指由于海洋吸收、释放大气中过量二氧化碳使海水逐渐变酸。研究表明海洋酸化会减少海
洋生物的钙化量,降低其生长速率,影响海气碳循环及环境的变化。据此完成 10~12 题。
10.海洋酸化直接导致
A.贝类生物数量减少 B.近岸海洋污染减轻
C.极地海冰大量融化 D.沿海陆地酸雨加重
11.从全球范围看,引发海洋酸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加剧 B.燃烧化石燃料 C.大量砍伐森林 D.海洋生物死亡
12.海洋酸化影响海气环境的变化,主要过程为
A.海洋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增加——海洋表层水温上升
B.海洋二氧化碳吸收减少——海洋表层水温上升——大气二氧化碳增加
C.海洋表层水温上升——海洋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增加
D.海洋表层水温上升——大气二氧化碳增加——海洋二氧化碳吸收减少
半城市化是指城市核心建成区外围的农村在经济、社会和空间上逐渐向城市转变的过程。通过对 2000
年、2005 年、2010 年和 2015 年 4 个年份的杭州中心八区半城市化地区进行研究,根据半城市化进程的不
同阶段,将半城市化街道单元划分为四种类型(图 4):新增型半城市化地区、持续型半城市化地区、波动
型半城市化地区、减少型半城市化地区。据此完成 13~15 题。
图 4
13.最先转变为城市化地区的类型是
A.持续型半城市化地区 B.波动型半城市化地区
C.新增型半城市化地区 D.减少型半城市化地区
14.图中,持续型半城市化地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区域的产业空心化 B.农村三大产业融合
C.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D.建设用地严重不足
15.半城市化的发展,顺应了
A.产城融合发展大趋势 B.区际协调发展大趋势
C.城乡融合发展大趋势 D.产业协调发展大趋势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小题,共 55 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我国东北地广人稀,资源丰富,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最早地区,城市化水平早在 1990 年就达到 50%
左右,因此最早迈入少子化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后,受全球产业迭代、经济地理格局演变、人口、国际环
境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阻碍东北发育出新的产业,从而走向全域性的衰落。图 5 示意黑龙江省工业分布
及 2022 年人口老龄化状况。
图 5
(1)简析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严重的主要原因。(4分)
(2)试从人口的角度,分析影响外资企业进入东北的不利因素。(6 分)
(3)请为东北振兴提出合理化建议。(8 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天津滨海新区土地盐渍化现象突出(如图 6),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传统盐渍化土地的治
理方式改良成本高,同时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设施农业是采用人工技术手段,改变自然条件,创造优化
动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使之能够全天候生长的设施工程,集约化程度高。天津滨海地区的设施农业采用
盐渍土膜下微滴灌洗盐、控盐技术和植物全营养滴灌供肥技术于一体,实现蔬菜的高产种植,效果良好。
图 6
(1)描述天津滨海新区土地盐渍化程度空间分布特点,并指出其影响因素。(4分)
(2)简述天津滨海新区采用设施农业发展盐渍化土地蔬菜种植的意义。(6分)
(3)与传统大田农业相比,简析天津滨海新区发展设施农业治理盐渍化土地种植蔬菜的优势。(8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 分)
生物的丰富度受气候、地形、环境变迁、外来生物和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南迦巴瓦峰地区(图
7)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地处多个物种区系交汇处,古地理环境良好,物种丰富且特异。南迦巴瓦峰
地区生活着 40 多种蛙类,绝大部分为树蛙,树蛙产卵一般在垂于湖沼水面的树叶上、湖沼的水草上和淤泥
里或静水水体中,以保证蛙卵正常孵化和蝌蚪的生存。南迦巴瓦峰地区南部墨脱县的圆疣树蛙的繁殖方式
独特,主要通过虫孔进入竹节内产卵,并在竹节内完成从蛙卵一直成长为小蛙的过程。
图 7
(1)简述南迦巴瓦峰有利于树蛙生存的自然条件。(5 分)
(2)说明导致圆疣树蛙独特繁殖方式的环境条件。(6 分)
(3)分析南迦巴瓦峰物种特异的原因。(8分)
A9 期中联考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A D B A C C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B A D B C
1.D 【解析】根据图表可知该城市历年平均气温变化呈波动上升。故答案选 D。
2.A 【解析】城市近地风减弱主要是因为高层建筑的影响。道路增多有利空气的流动;高大树木增多有一
定的影响,但从高度和面积上比城市高层建筑弱;城市范围扩大,对城市风影响不大。故答案选 A。
3.D【解析】中国还处在城市化正增长的阶段,采用缩小城市规模来缓解城市热岛问题,是不切实际的。建
设城市绿心可以达到为市区降温的目的;提倡绿色出行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可以缓解气候变暖气温升
高;建设通风廊道可以增加城市风的流动,可以达到降温的目的。故答案选 D。
4.B 【解析】根据图的吊脚楼和石板房可知,该地为高温多雨的气候区,同时位于山区。故答案为 B。
5.A 【解析】吊脚楼有利于通风、散热、防潮。所以反映了湿热的气候环境。故答案为 A。
6.C 【解析】当地为山区,石板房是采用当地的片状石头和木材为建筑材料,大大降低建筑成本。故答案
选 C。
7.C 【解析】有色金属加工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故选 C。
8.A 【解析】根据材料“通过网络公开竞价方式向国内市场投放了第一批国家储备共计 10 万吨有色金属”,
主要目的是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故答案选 A。
9.C 【解析】进口初级产品对提升产品质量没有影响,提升产品质量关键是技术投入。进品各种资源有利
保障国家的资源安全;进口初级产品,可以省去初级产品加工的环节,可以起到节约能源,减轻环境污染
的作用。故答案选 C 。
10.A 【解析】海洋酸化会减少海洋生物的钙化量,贝壳类生物的甲壳生长受到影响,严重影响其幼体
的发育,使得数量减少,A 正确;极地海冰大量融化的直接影响是全球气候变暖,C 错误;近岸的海
洋污染会加剧,B 错误;沿海的陆地酸雨与海洋关系不大,与空气中的酸性气体有关,D 错误。故选
A。
11.B 【解析】从全球范围看,引发海洋酸化的主要原因是燃烧化石燃料,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碳
溶于水导致水体酸化,B 正确;水土流失现象对海洋的影响不大,不会引发海洋酸化,A 错误;大量
砍伐森林,使吸收二氧化碳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加,但只是导致二氧化碳增加的次要原因;导致生物
沉积会导致海底有机质含量增加,但不会导致海水酸化,D 错误。故选 B。
12.A 【解析】海洋酸化会影响海洋生物的碳汇(光合作用),大量减少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
进而使大气中二氧化碳量增加;由于大气二氧化碳的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大气增温,而使表
层海水水温上升。故答案选 A。
13.D 【解析】半城市化是指城市核心建成区外围的农村在经济、社会和空间上逐渐向城市转变的过程,
2000~2015 年,减少型半城市化地区距城区近、且呈现持续减少趋势,表明减少型半城市化地区已经实现
了“完全城市化”。故选D。
14.B 【解析】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高水平的乡村发展不同于“完全的城市
化”,独特的产业发展和高品质的生态环境使近郊区能够保持半城市化的发展状态。故选B。
15.C 【解析】半城市化作为城市发展中的一个客观过程,其一定程度的城乡融合型的发展状态具有很重要
的存在意义。故选C。
16.(1)黑龙江省早期城市化比重高,人口低出生率状况出现早,导致人口老龄化出现时间早;(2 分)黑
龙江省传统工业衰落,新产业发展速度慢,就业机会少,年轻人口外流,使人口老龄化严重。(2 分)
(2)东北地广人稀,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少;(2 分)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严重,
(廉价)劳动力不足;(2分)人口消费能力不足,市场条件差。(2 分)
(3)增加投入,集中资金扶持重点产业发展;进行企业技术改造和升级;大力引进高技术人才;发展交通,
营造宽松投资环境;发展新兴产业;加大教育投入,培养高素质劳动力;治理环境污染,提升环境质量;
积极发展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任答 4 点得 8 分)
【解析】(1)城市化时间早,东北城市化比重高,城市人口出生率相对较低,因此,东北地区老龄化出现
时间较早,随时间延续老龄化情况愈加突出;工业的衰落,就业率的下降,导致大批青年人外流。也加剧
了人口的老龄化。
(2)改革开放初期进入我们的外资企业主要因为我国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多数为劳动力密
集型产业。东北与我国其他地区相较,在劳动力方面存在明显的劣势;同时由于人口基数小,老龄化严重,
市场消费不足,也会影响外资企业的进驻。
(3)东北衰落是内因和外因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传统工业的衰落加之资源的枯竭,受地理区位和
国际、国内多重因素的影响,人才外流,技术落后,以及传统工业的惯性使经济转型面临巨大因难。要振
兴东北,要考虑到其规模问题,因此,要因地制宜、集中精力,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从政策、资金、教
育、人才、技术、管理、市场、交通、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整和提升。
17. (1)分布特点:总体由沿海向内陆土地盐渍化程度降低。(2分)
影响因素:地势高低、距海远近(地势、海水)和地下盐水。(每点1分,任答2点得2分)
(2)满足了市场需求;提高了土地经济效益;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不占用基本农田,保
障了粮食生产;增加了就业机会。(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3)与大田农业相比,设施农业集约化程度更高,土地经济效益更高,盐碱化治理的成本相对较低;(3分)
设施农业采用先进的控盐、控肥技术,盐碱化治理的效率更高;(2分)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较小,盐碱化治
理总体投入较低,对环境影响较小(二次污染风险更小)。(3分)
【解析】(1)从图可以看出,沿海为盐土,向内陆依次为重度盐渍土、中度盐渍土和轻度盐渍土。土壤盐
渍化受海水和地下盐水的影响为,距离海越近盐度越高,地下盐水水位越高盐度越高;同时,根据水盐运
动的特点,土壤盐度还与地下水水位相关,地下水水位高盐渍化更严重,而地势高地下水水位深,低则浅,
由于从沿海向内陆地势逐渐升高,内陆的盐渍化相对低。
(2)城市对蔬菜的市场需求量大,种植蔬菜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天津市城市和工业用地面积大,土地相对
紧缺,盐渍化土地利用难度大,程度低,对盐渍化土地的利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经济效益;利用
盐碱地种植蔬菜,减少了对基本农田的挤占,保障了基本农田的粮食生产。
(3)由于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成本高,而大田农业产出相对较低,通过改良盐碱地发展大田农业效益低,甚
至可能入不敷出。设施农业种植蔬菜,种植面积相对较小,通过精耕细作,治理盐碱的效率更高。而蔬菜
种植相对收益高,可以相对降低盐碱化治理的成本。由于蔬菜种植面积较小,对风险的可控性更强。
18.气候暖湿,降水丰沛,有利蛙类生存;(2 分)茂密森林,为树蛙提供栖息场所,生活在树上,相对地
面更具生存竞争优势;(2 分)动植物物种丰富,为树蛙提供丰富的食物。(1 分)
(2)南迦巴瓦峰地区海拔高差大,河流水流湍急,不利蛙类的繁殖;丰沛的降水使竹节内形成积水,为圆
疣树蛙繁殖提供有利条件;竹节内相对安全,有利于躲避天敌。(6 分)
(3)受暖湿的气候和垂直地带性的影响,物种丰富,是生物特异性发展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古地理环境,
使本地区有较多的古生物得以生存;地处多个物种区系的交汇处(,同时由于喜马拉雅运动),有利于新的
特异性物种的产生;区域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受外界及人类活动影响小。(8 分)
【解析】(1)针对于树蛙的生活特点分析树蛙赖以生活的条件,首先蛙类的生存环境离不开水体或湿润的
环境;树蛙生活在树上,在茂密森林内,与地面相比生活在树上,更具生存竞争优势;丰富的食物也为树
蛙生存提供优越的自然条件。
(2)圆疣树蛙就墨脱地区特有的物种,南迦巴瓦峰独特的水文环境,使圆疣树蛙不使在地表水体中繁殖,
因此选择在有积水的竹节内;而竹节内也不容易受到天敌的攻击。
(3)物种的特异,缘于环境的特异,南迦巴瓦峰地区独特的环境,为特异生物的出现创造了环境条件。环
境条件包括材料中所述的古地理环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进化环境等。当然丰富的物种基数,使特
异生物出现的机率更高,因此是特异生物较多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