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共24张PPT)自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共24张PPT)自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4-30 13:1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图二股票图一粮票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梅河口五中 黄永课程标准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一:伟大的历史转折问题1:“文革”结束就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吗?“文革”结束,并不等于“左”倾错误也结束了,“两个凡是”的实质是仍然坚持“文革”中的左倾错误。 问题2: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转折?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3、工作重心的转变:由以阶级斗争为重心到经济建设为中心。4、 决定改革开放。2、指导方针的改变:抛弃了“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问题3:转折的最根本标志是什么?这一根本性的转折又是由什么决定的?1、工作重心的转变:由以阶级斗争为重心到经济建设为中心。2、由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决定.学法指导:重大转折应是重大转变,即由什么完全变为什么。二:经济体制改革问题1:为什么首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经济发展的基础。1、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业不发展,农村就不会稳定,社会也不会安定。(无农不稳)3、过去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它已关系到两亿农民的温饱问题。4、一些思想束缚打破较早的地区,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地开始进行了改革试验,农村已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大趋势。问题2: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而不变的又是什么?1、由改革前的集体生产转变为以家庭为主的个体生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这种改革并不是要否定和取消集体经济,而是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更高水平的集体经济 。材料一: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用风扇、鼓风机来降温的措施,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材料二: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为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问题3: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在管理体制上: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问题1: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背景?1、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2、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改革进入关键时期。问题2:材料中所说的“看不见的手”是指什么?
为了充分发挥这只手的作用,党在1992年又作出了什么样的战略决策?
“又出新车了!”、“又有车降价啦!”这是近来人们在媒体上见得最多的一类消息。进入2003年,市场价格下降和企业新车下线就出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有十多款轿车宣布降价,另外有索纳塔等多款新车下线。表面上看,这是企业的自发行为,但是都与一只看不见手息息相关。1、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目标2、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基本框架3、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理论4、21世纪初--基本建立 问题3:有人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像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一样,是靠市场来调控的经济。”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理由是什么? 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依靠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自发地对经济进行调节,必然带来一定的盲目性、滞后性,甚至破坏性。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机制作用的同时,也注意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 不同意:问题4:概括指出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你从改革中获得哪些启示?1、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2、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判断改革正确与否的标准是坚持生产力标准;改革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四、能力提升:组组对抗竞赛规则:1、组长提出问题,指定其它组的组员回答;2、答对加一分,答错不扣分;五:学以致用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不包括( ) 
 
A.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 
B.有利于解放生产力 
C.分配上克服了平均主义
D.从根本上改变了所有制形式D2、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A.解放社会生产力  
B.增强农村和城市的经济活力 
 
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3、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包括( )
①政社合一,经营管理高度集中?②分配中实行平均主义?③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④农民经营没有自主权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A4、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B5、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D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