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课标内容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晚清满族贵族旗袍20世纪20年代京派旗袍 20世纪30年代海派旗袍2、通过比较三幅图片各自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1、根据材料一,晚清到民国旗袍演变的趋势是什么?晚 清:等级森严、保守、手工业精致;
20年代:逐步趋向开放、进步;
30年代:受西方文化影响,进一步趋向开放、个性化、 平民化;并带有地域化色彩由保守走向开放,大胆地体现女性形态的曲线美;由拘谨呆板走向美观得体、平民化。材料一:旗袍的演变:材料二:下图都截取20世纪30年代《申报》广告“如何缩减过分之体肥” 1933年9月7日
“凯旋牌丝袜” 1933年9月7日
“鲍罗美容室”
1930年4月4日
三寸金莲 女子缠脚,是盛行于中国封建社会长达千年之久的陋习。长长的裹脚布就像锁链把中国妇女锁定在封建礼教中。20世纪初,废止缠足使女性身心得到解放,并且推动婚姻观念变革。材料三:
“近来成年妇女每感于失学之痛苦,要求插入小学部肄业者日渐增多,本校以早经市教育局立案,自本届特设‘妇女成年班’,专收成年失学妇女,在最短时期授以必需学识,俾得增进其生活能力。” ——《申报》1930年8月10日
“兹有某女士上海著名学校毕业,精通中西文字,现有余暇愿应公馆或学校之聘”、“某女士在沪上专门研究英文女校毕业,愿就公馆英文教职”。
——《申报》1930年8月10日增刊
另外,《申报》上的启示栏广告中的“离婚启示”,公开声明男女双方情愿协议离婚,以后嫁娶各不相涉,还有律师姓名为证。4、透过近代女性生活的方式的变迁,思考近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主流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归纳民国女性生活有哪些变化?尚美趋洋,追求时尚,更加注重个性的张扬;
社会和教育机构对都市成年女性教育的重视,积极为女性接受教育提供条件;
女性主动要求经济独立或实现自我价值;
打破包办婚姻,在婚姻上要求独立自主;追求民主、平等、自由、文明、进步;向近代社会生活转型。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民国女性服饰和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的原因有哪些?(1)鸦片战争后,西方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外因:西学东渐(1840年后,“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内因: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思想解放(4)一些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吸收外国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 。(3)近代工商业的发展的影响,推动生活方式的近代化;(2)近代政治变革和政府政策的推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倡导自由平等、颁布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法令)材料四:以下是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女性服装演变:50年代流行的“列宁装”穿列宁装、留短发是那时年轻女性的时髦打扮
50年代末,受苏联影响,开始流行的 “布拉基”
60年代流行的“绿军装”材料五:
50-80年代初 中国人的着装被外国人讥为“蓝蚂蚁”“灰蚂蚁”。60年代初期,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一位漫画家曾经形象地描绘出“人人一身蓝”的情景。6、结合材料四和材料五,分析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女装有何特点?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呈现此特点的原因有哪些?特点:革命军装占主流;
颜色单一,以绿、灰、蓝为主;
款式朴素、简单。时代特征:政治色彩强烈,体现无产阶级革命性质;计划经济体制;受苏联影响。原因:1、新中国成立后政治运动的影响;
2、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匮乏,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3、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受苏联影响;
4、社会主义革命的文化教育、民众革命热情和勤俭节约。材料六:改革开放以来的女性服饰:在法国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在中国首次了举办了时装展示会后,1980年,新中国第一支时装表演队——上海服装公司时装表演队的成立,宣告了“时装模特”这一行业的新生。
1983年5月4日《人民日报》
社论:“新颖的时装,精彩的表演”材料七:改革开放以来的女性服饰:淘宝冬季爆款——“哈韩”服装7、改革开放以来的女性服饰有何特点?为何呈现这样的特点?2005年,世界精英模特大赛国际总决赛在伤害舞台隆重上演,模特穿旗袍走秀。特点:个性、大方、多样、时尚、多元化;原因:实行改革开放,创造了宽松的社会环境;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进一步开放和多元化;与世界服饰的交流促进等。 ★传统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民国时已开始改革。见证浪漫时刻 20世纪各时期结婚照大全 清末婚礼 五四前婚礼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婚照任弼时与陈琮英结婚照(1926年3月上海)毛岸英和刘思齐的结婚照 在那个阶级斗争,政治挂帅的时代,敢穿婚纱和西服的人不多,否则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结婚是人性的需要也被排在其次,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的需要,工作的需要。? 50年代和60,
70年代的结婚照是
差不多的。 90年代—现在
的化装技术连最亲
的人也认不出来。 本世纪—现
在流行个性婚纱
照。本课测评列举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表现分析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衣:从长袍马褂到西装和五彩缤纷的休闲服装食:从传统饮食到引进西餐,讲究饮食的营养均衡和健康住:从传统平房到宽敞楼房习:改变陈规陋习,推广文明习俗外因: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使西方的生产方式
和生活习俗传入中国。内因: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剧变,如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
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
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总的来说,近代以来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化,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西文化相互交汇与碰撞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