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学内容:
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设计思路:
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一课是一段体结构,歌词简洁、形象、旋律欢快、跳跃。本课音乐教学针对学生年龄特征,根据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图片导入到其他少数民族—彝族,带小朋友们欣赏彝族的风土人情,让生产生兴趣;再通过节奏游戏让学生对歌曲的节奏有所熟悉,通过多种方式学唱歌曲,并以舞蹈来深刻记忆歌曲,让学生在幸福快乐中学习。
设计理念:
新课标规定:“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在教学中我针对学生年龄特征,根据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采用演示法,通过图片的观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等多种感观的作用。我还采用了听唱法;听唱可以启发学生的兴趣,兴趣从音响中获得。练习法,由于一年级学生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所以老师通过范唱及示范动作,让学生模仿练习。
教材分析:
《彝家娃娃真幸福》是一首根据彝族民歌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作品通过对彝家娃娃在喜庆佳节中狂欢歌舞这一生活侧面的描写,热情洋溢地赞美了彝族儿童的幸福生活。歌曲为一段体结构,歌词简洁形象,旋律欢快、跳跃,加之全曲采用:“X X XXXX | X X X |”“XX X X X |X X X |”等明快活泼、具有舞蹈性的节奏型贯穿始终,以及“阿里里”这一彝家韵味的衬词运用,极富民族色彩,生动地描绘出一群天真可爱的彝家娃娃身着节日盛装,在山寨空旷的青草坪上尽情歌舞的动人场景,热情洋溢地展现了彝族儿童的幸福生活。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低年级的学生的特点是都爱动、爱跳,表现欲强,但他们年龄小、认知能力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了解的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向学生渗透民族教育,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了解彝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以愉快的情绪,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二、通过奏、唱、舞等音乐形式简单渗透彝族民俗,有浓厚的兴趣学唱歌曲。感受彝族民歌的特有韵味,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
三、通过进行音乐游戏,使学生掌握 XXXX XX X的节奏。
教学重点:
学习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以及创编动作、掌握一字多音。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情绪,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演唱。
教学难点:
第一乐句结尾音的准确音高,以及节奏型的掌握;培养学生创编动作、歌词的能力。用固定的节奏参与伴奏和伴唱。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打击乐器、红绸、民族帽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导入 :春天是一个鸟语花香的季节,这个时候出去旅游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让我们一起组成“快乐旅行团”,由老师带领小朋友到云南去旅行。让我们跟着音乐出发吧!
简单介绍彝族,我们来到了彝家寨,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美丽的民族。我国有56个民族,彝族是其中的一个少数民族。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他们居住的地方风景秀丽,她们的服饰也是多姿多彩很有特色的。
(出示课件:云南简介以及云南彝族生活的图片。)
2、引出彝族,简单介绍彝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解放后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及彝族人民勤劳勇敢、粗犷豪爽的性格和能歌善舞的民族特点。
3、引用贵州的少数民族服饰和彝族服饰做对比,让学生对彝族服饰印象更加深入。
(设计意图:以旅游的形式让学生更快进入场景中,图片的深入更加形象的让学生体会和了解彝族人民的服饰和风俗,有了主观学习和了解彝族的意识,让学生产生学习本课的强烈欲望。)
二、寓教于乐
(一)自主学习,感受音乐
1、先听歌曲伴奏,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等。初步感受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2、问:彝族小朋友在唱歌是的心情是怎样的?速度呢?
3 、启发学生说:情绪——活泼轻快,速度——稍快
4、用活泼轻快的声音哼唱。
(设计意图:初步听伴奏,感受音乐的情绪和速度,对后面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
(二)体验歌曲:
(1)、听歌曲问:彝族小朋友唱得好不好听?你听出了哪些歌词?有一句歌词在歌曲中多次出现。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2)、引导学生说出“阿里里”
(3)、小结:真聪明——“阿里里”是云南彝族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歌曲衬词。
(4)、问:还有哪些歌词?引出白衣白帽、银项链等。
(5)、再次聆听彝族小朋友为我们送上的歌曲是《彝家娃娃真幸福》
(6)、你能用这种情绪随着原唱哼唱一下吗?
(7)、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现在让我们一起用la来模唱一遍歌曲。
(设计意图:反复听两遍音乐,让学生对歌曲熟悉了七八分,更好开展下面的学习。)
(三)节奏训练:
(1)出示节奏游戏,训练学生的节奏感。
先出示较简单的节奏:x x ︳XX X
XX XX|XX X
在稍微复杂一点的节奏:
①XX XXXX|XX X|
②XX X |XX X|
③XX X XX |XX X|
④X XX |X X|
(设计意图:为准确掌握歌曲的节奏稳定性打好基础)
(2)学习歌词:
1、根据节奏来拍打并朗读歌词、增加对歌词的记忆力。
2、带感情朗读歌词,体会歌词的变化幅度和歌词意义。
(3)、初步学习歌曲:
(4)、启发:仔细地听,看你能不能跟彝族小朋友学上1、2句。
(5)、启发:你学会了哪一句歌词?唱给大家听听。
(四)、演唱歌曲,体验音乐
1、听钢琴单手弹奏旋律,核实音准,注意一字多音处。
2、完整伴奏,演唱歌曲。适当为歌曲加上律动。
3、师生接龙,演唱歌曲。
4、歌曲中你还有哪些小绊脚石,让我们一起清除掉。
5、全体在音乐伴奏下边唱边用律动伴奏。
(设计意图:在初听和反复听唱的情况下,对歌曲就能更好的掌握了)
(五)、歌曲延伸:
1、学习双响筒和铃鼓,给歌曲增添色彩。
2、学习节奏: X X X X X ︳ X X X X X ︳
X X X X X ︳ X X X X X ︳
3、学会用双响筒和铃鼓给歌曲伴奏。
(设计意图:让学生多了解一种乐器,激发他们的创造和编排能力。)
三、创造表现
(一)合作探究,创造实践
1、师:同学们,彝家人个个能歌善舞,在喜庆的日子,他们用美妙的歌声和欢乐的舞蹈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今天彝族的小朋友还邀请我们参加隆重的火把节呢。我们赶快去看一看吧!
2、一起来看一段视频舞蹈。请同学们观看的时候,注意一下舞蹈中的服装,并学一学他们的舞蹈动作。
3、你能跟随视频跳起来吗?
4、让我们也入乡随俗,举行一场篝火晚会吧!分小组进行排练,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共同完成。
5、加入鼓、双向筒、铃鼓等乐器配合舞蹈。
6、用红绸代替火把,让学生在后三句“阿里里”中改成“嘿嘿嘿”增添整首歌的气势,使歌曲达到最高潮。
(设计意图:教师先教学生学习简单的舞步,学生也可自由发挥,在有舞蹈和器乐的加入下,火把的气势烘托下让学生有身临其镜的感觉。整首歌曲能达到高潮的效果。)
(二)表演展示,交流评议
1、各小组汇报演出,背景音乐为歌曲伴奏。其余同学也可以为其演唱。
2、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促进提高。
(三)拓展延伸,开阔视野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彝族仅仅是其中的一个,让我们继续旅行,一起来欣赏一下其他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感受我们国家的大好河山。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美丽的彝族,让我们领略了彝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彝族小朋友的热情与好客,愿我们每位小朋友都和彝族小朋友成为好朋友。但彝族只是我们56个民族中其中的一个,我们中华民族可是一个大家族。我希望我们所有的同学都能热爱我们的民族、共同爱护我们的大家族,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爱小家,护大家,未来为我们美丽的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五、边唱边跳演唱歌曲走出教室。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