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学设计
01教材分析
《乡愁》是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首现代诗。本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与诗歌教学相适应,主要是学习欣赏诗歌作品,并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诵活动、诗歌写作,引导学生更好的感受诗歌的魅力,获得审美的熏陶。所以本单元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重在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鉴赏诗歌、组织朗诵活动。本单元的任务学习单共安排三个任务,分别是学习鉴赏、诗歌朗诵和尝试创作。《乡愁》是一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实物化,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
学情分析
学习鉴赏是本单元的第一任务,也是基础任务,是完成其他两项任务的基础。这里强调鉴赏,是因为在七八年级的教学当中,学生已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过一些诗歌,对其基本特征有了初步了解。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鉴赏能力,因此,教师要学会适当放手给学生学习鉴赏的空间,对于重点内容进行引领、点拨。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品味赏析,感受诗歌的内涵美。
3、迁移拓展,感受诗歌的创造美。
教学重难点
品味赏析,感受诗歌的内涵美。
迁移拓展,感受诗歌的创造美。
02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师:有人说,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也有人说,他乡纵有当头月,不抵家乡一盏灯。思乡成了我国文学作品中历久弥新的主题。对于在外的游子来说,思乡离愁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于是,很多诗人开始寄乡愁,月就成了最常见的意象。同学们有没有见过一些望月思乡的古诗文呢?
生:(自由发言)
师:这是古人笔下的乡愁,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乡愁来体会诗中的美。首先,我们来看标题中的“愁”,它的意思是?
生:……愁绪?
师:忧伤的情绪。乡愁就是思乡时产生的忧伤情绪。
二、预习展示
余光中,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赴台。 代表作品有《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等。
一、新知探究
师:在正式进入讲解之前,请同学们先看这首诗的呈现形式(长相),它有什么特点呢?可从节与节之间、句与句之间分析。
生:它一共有四小节,每小结用的句子有长有短,长短句结合,每一小节只改变几个字来转换意思。总的来看特别整齐,整齐划一。
师:在诗歌中,这种节与节之间结构对称,整齐划一的特点,我们就说它具有建筑美。再看这种每一小节只改变几个字来转换意思的手法,我们是不是似曾相识,在哪儿见过?
生:《诗经》,这种写法叫重章叠句。
师:那使用这种手法的句子读起来就回环往复,富有音乐美(板书:音乐美)
任务一:创设情境,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多媒体播放朗诵视频(明确节奏、重音)
师:通过听刚刚的朗诵,你们觉得这首诗的节奏和语调分别是怎样的?
生:节奏舒缓,语调深沉。
师:我们能不能把这种舒缓和深沉读出来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体会一下这种感觉。
生:自由读(2分钟)
师:点2名同学读
师:这两名同学已经读出点感觉了,你们有没有觉得总是缺点什么呢?是不是和诗的内容情感有关呢?我们深入这首诗的核心。
任务二:品味赏析,感受诗歌的内涵美。
师:我们都知道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作者把这种情感放在了一些具体可感的事物上,这些事物是什么呢?
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这是采用了什么手法呢?
生:比喻(借物抒情)
师:这些具体的事物放在诗歌中有了作者的情感,我们给它起了一个新名字叫意象。作者通过意象来表达抽象情感,我们就可以说它具有意象美。(板书:意象美)
那问题又来了,这几个意象表达的情感一样吗?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小组讨论)
生1:不一样,作者把乡愁比作邮票,要表达的是母子深情。小时候在外求学离开了母亲,船票可以连接作者和母亲之间的情感。
生2:作者把乡愁比作船票,表达的是夫妻之爱。成年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
师:余光中和妻子结婚两年后就去美国留学了,应该算是新婚别。身在异国,心在家里,思念妻子怎么办?买一张船票漂洋过海来看你。那坟墓呢?
生:坟墓寄托的是一种丧母之哀。
师:作者两次写了关于对母亲的情感,这两种情感一样吗?
生:不一样,前一种母亲还在世,后一种母亲已去世了。
师:这种感情有递进吗?
生:有……又生离过渡到了死别
(掌声)
师:作者的情感虽然有递进,但从大方面来说都属于家愁。那世间还有什么样的离情比死别更令人断肠吗?
生:有,是一种家国之思。作者把乡愁比作了海峡,海峡阻隔了“我”和祖国大陆。
【资料助读】
余光中1949年去台湾时年仅21岁,再还乡时已64岁。正如他自己所说:“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20世纪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其中有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生:读资料
师:大家知道在历史上台湾和大陆分离过几次吗?
生:2次,3次……
师:3次,第一次是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国民党退败台湾。第二次是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首次提出两岸尽快实现通航、通邮、通商。第三次是2008年台湾和大陆全面开通通航、通邮、通商。
这首诗写于1972年,可能是一些政治原因,他们无法回来。你会发现这里的“我”又不单单是我,“我”代表的是所有像余光中一样的人。他们渴望回到大陆、渴望祖国统一。海峡表达的是家国之思,是一种国愁。
到这里,你会发现作者的情感是由家愁上升到国愁,是层层深入的,这就又构成了这首诗的另外一种美叫情感美。(板书:情感美)
其实,诗人是借助一些时空变化的词来推进情感的,这些表示时空的词有?
生: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这头,那头;外头,里头
师:人的情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丰富的,也正是因为时间的推移,空间的阻隔,才得以产生这种愁绪。离得越远,愁绪越浓。这种用具体意象抒发抽象情感,随着时空变化来推进情感的方法,就构成了这首诗的另外一种美,叫立意美。(板书:立意美)
到这儿,细心的同学就会发出疑问,意象前出现的修饰词有什么表达效果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修饰词,这些修饰词分别是什么词性的词呢?
生:有数量词、形容词。“一枚”“一张”“一方”“一弯”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物象之上,恰恰反衬出了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师:这位同学分析的特别到位,那我们试着来赏析一下。
按方法赏诗歌之美 概括+分析
我们一起来诗文中“寻美”,并把寻出的美用这样的
句式表达出来:
余光中的《乡愁》美在______,如________。
提示:可从整体结构、构思立意、词句运用、思想感情角度来分析。(PPT呈现)
生:根据提示完成任务并进行分享
师:点评、提建议、给示例。
示例:
余光中的《乡愁》美在整体结构,如四小节诗中长短句结合,结构匀称,整齐划一。
余光中的《乡愁》美在韵律上,如诗歌每小节使用“我在这头,母亲/新娘/大陆在那头。”的句子结尾,回环往复,音韵和谐。
余光中的《乡愁》美在托物寄情的意象上,如使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轻而小的意象反衬内心深处浓烈的乡愁。
余光中的《乡愁》美在构思立意,如诗人的情感随着四个人生阶段的变化和空间的转移而层层推进,思乡之情愈演愈烈。
(学生齐读诗歌)
师:通过我们刚刚的赏析,大家的读出的感情更加充沛了。请同学们总结这首诗的主旨。
生:这是一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实物化,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明确)
任务三:迁移拓展,感受诗歌的创造美。
师:美的作品需要我们去欣赏,更需要我们去创造。
2011年12月11日,余光中在华南理工大学讲学时,曾在千余学生面前亲自朗读了自己为《乡愁》续写的第五段:
而未来
乡愁是一道长长的桥梁
你来这头
我去那头
这一段把乡愁化作桥梁,将海峡两岸紧密联系在一起,描绘出海峡两岸共同繁荣发展的图景。
请大家仿照本诗四个诗节的结构,以“未来啊,乡愁是___”开头,续写诗歌。(PPT呈现)
生:创作并展示。
未来啊
乡愁是一面薄薄的屏幕
老师在里头
我在外头
未来啊
乡愁是一条短短的朋友圈
发在外头
心事在里头
师:同学们的创作非常美,到这儿,我不禁会想,你说我们为什么会想一个人、想一个地方?
生:因为……爱
师:是啊,因为爱,才会患得患失;因为爱,才会有向往。所以,老师特别希望你们能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去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最后,一首歌送给在座的每一位,让我们用一生去品味一个游子心底的爱。
一、课后作业
借助意象,创作一首小诗,表达对父母的爱。不少于5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