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根据新课标中的学段目标要求,初中一年级的音乐教学应 “增进学生兴趣,初步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培养学生演唱、感受音乐的能力,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在演唱、聆听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并分辨南北方民歌的不同音乐风格,并用柔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进而表现出南方民歌的委婉细致;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增进学生的群体合作意识。
二、教材分析:
《茉莉花》选自七年级音乐上册,是一首家喻户晓的中国民歌小调。江苏民歌《 茉莉花》这首歌曲音乐风格委婉细腻,表现了少女对茉莉花的热爱之情,揭示了她爱花、惜花、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灵。全曲是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创作手法采用中国民族调式中的五声音阶,节奏密集,旋律线较平稳,充分体现了南方民歌的柔美细致。河北民歌《茉莉花》这首歌曲音乐风格舒展豪放。同样表现了人们对茉莉花的赞美之情,创作手法同样采用中国民族调式中的五声音阶,节奏舒展,旋律线起伏较大,充分体现了北方民歌的舒展豪放。
三、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较浓,而且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也具有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但表现音乐的能力还有欠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在选择学法的指导时,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音乐能力,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组织了“听辨”“实践”“合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动静结合,师生互动的氛围中去感受南北方民歌的不同音乐风格。
本节是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我把感受音乐风格作为主脉贯穿整个课堂,这也是整节课的教学难点。以听辨南方音乐风格做导入,激发学生聆听、歌唱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学唱歌曲的同时,分析歌曲的拍号、速度、音乐情绪、节奏、旋律线、调式等音乐要素。结合当地人文特点,对比两首歌曲,感受并分析南、北方不同音乐风格特点及形成原因。最后以宋祖英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演唱《茉莉花》做为拓展,使学生对《茉莉花》的感情升华为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自豪, 引导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
四、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从节奏、旋律、风格、语言上等方面比较江苏民歌《茉莉花》和河北民歌《茉莉花》的异同。(2)、通过拓展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悠久的音乐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歌。
2.过程与方法
能够用良好的呼吸支持声音歌唱江苏民歌《茉莉花》,通过演唱、对比、聆听等方法,分辨各地民歌的不同特点。
3.情感态度 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聆听河北的《茉莉花》,让学生感受并体验民歌的艺术魅力,引导学生热爱一切美好事物。进一步唤醒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热情。
五、教学重难点:
1、优美流畅的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聆听河北的《茉莉花》,比较感受地方民歌的特点。
2、感受南、北方民歌不同音乐风格特点
六、教学用具:
1、CD、自制多媒体课件,
2、长笛,钢琴
七、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听辨引入:1、教师用长笛演奏江苏民歌,让学生说出歌名是什么?(江苏的《茉莉花》)。2、欣赏茉莉花图片
教师:我们来看一下茉莉花是怎样一种花?
播放课件:学生欣赏
2、欣赏茉莉花图片 (播放茉莉花图片)
教师:我们来看一下茉莉花是怎样一种花?
播放课件:学生欣赏
教师:板书茉莉花洁白无瑕,小巧玲珑,清香四溢,代表着纯洁的中国人民。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歌曲《茉莉花》,首先我们听一听这首歌曲。
(二)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
(教师播放江苏民歌《茉莉花》VCD课件)
学生聆听歌曲,并回答问题:1、这首歌曲都是以什么为题材来创作的?(花)
2、这首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委婉细腻)
3、江苏民歌为什么会有如此委婉秀丽的音乐风格?(这种音乐风格的形成与人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南方地区河流交错,气候温和,自然景观秀丽,这里的人们聪颖细致,创作的音乐作品自然委婉细腻,优美流畅。)
4、歌曲描绘了什么画面?(这首歌曲描绘了少女爱花、惜花、护花,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表达了人们既积极健康,又储蓄柔美。)
【设计思路:遵循“音乐课堂以音乐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本着“上课三分钟走进音乐”的原则,采用听辨音乐的形式让学生迅速走进音乐的世界;用“考考你”的语言提醒学生进入状态,认真聆听;四个问题的设置看似由难到易,实则是起到先入为主、承前启后的作用:既让学生强烈感受到南北方民歌的不同音乐风格,又隐含着课题“诗画江南”,进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茉莉花》】
(三)学唱第二版本江苏民歌《茉莉花》
(1)教师自弹自唱歌曲
(2)出示曲谱、节奏训练
(3)出示曲谱唱曲谱
生随琴慢唱,注意拍号、强弱规律。 找出旋律中运用了哪些音符?(1 2 3 5 6 是五声音阶,属于中国民族调式)
(4)、加歌词演唱咬字要完整、规范,以情带声。
综述:这个版本的《茉莉花》歌曲,旋律线较平稳。正是因为这样的音乐要素特点,才使我们感觉到南方民歌委婉细腻的音乐风格。
【设计思路:采用曲词结合教唱教学方式;民族调式、节奏、旋律线等音乐要素的分析,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
(五)对比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
1、教师播放河北民歌《茉莉花》
师:《茉莉花》的曲调在全国流传很广,另外一首风格的《茉莉花》也非常的流行全国,大家想不想听听?
2、出示河北《茉莉花》曲谱,播放CD
(1)找出这首歌曲运用了哪些音符?(同样是五声音阶,中国民族调式)
(2)对比节奏特点(密集还是舒展)
(3)是南方还是北方民歌?为什么?
3、师总结北方民歌特点及形成原因
(北方民歌比较粗犷、豪放、舒展,这种音乐风格的形成也与人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北方地区高原纵横,山石峥嵘,蓝天下一望无垠的黄色土地,气候寒冷,人们为了生存必须与大自然做斗争,所以民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质朴中带着严峻和深沉)(小组合作完成列表)
曲名 音乐要素 《茉莉花》 (江苏) 《茉莉花》 (河北)
旋律线的起伏 平稳 较大
风格特点 委婉动听 高亢嘹亮
【设计思路:简单的表格基本涵盖了两首《茉莉花》的音乐特点,小组合作既能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本节课教学重点。】
(六)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欣赏:宋祖英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演唱《茉莉花》视频。
(师:茉莉花的曲调不仅在中国广泛流传,它已经作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代表走向了世界。在全球享有盛誉的中国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等举办过多次个人演唱会,播放视频)
(师:《茉莉花》既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代表,也是人类美好精神的象征。最后就让我们带着骄傲和自豪,用心再次唱响江苏民歌——《茉莉花》)
(七)留住瞬间,回味经典(1分钟)
播放肯尼的《茉莉花》
师:茉莉花洁白无瑕,代表人们心地纯真、热爱和平,而纯真美好的感情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就让《茉莉花》的旋律久久的萦绕耳边,永远流淌在我们的心间!这节课到这里,下课!
【设计思路:通过观看视频加上教师的问题推进,学生对《茉莉花》的感受由一个小小的民歌瞬间升华成对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这样的情感体验真实又真诚,充分体现了“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育人性。】
八、板书设计
茉莉花
洁白无瑕,小巧玲珑,代表着纯洁的中国人民。
欣赏:第一首 江苏:题材创作 感受 委婉秀丽音乐风格 描绘的画面
演唱:第二首 音符(1 2 3 5 6 是五声音阶
对比
音乐风格 相同:五声音阶
不同 江苏:委婉细腻 河北:粗矿豪放
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代表,也是人类美好精神的象征
热爱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