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
研究成果配套课件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一课时
7.1.1有序数对课件制作:汶朗中心学校 梁捷芳 数学是人类智慧皇冠上最灿烂的明珠。
——考特一、新课引入 如图,在数轴上,点A的坐标为 ,点B的坐标为 .在图中,标出数-1表示的点C.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梁捷芳-32C。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梁捷芳二、学习目标 1、理解有序数对的概念,能说出一对有序数对的实际含义. 2、会用有序数对表示实际生活中物体的位置,感受其应用价值.知识点一 探索一对有序数对的含义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梁捷芳三、研读课文认真阅读课本第64至65页的内容,完成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1、如图1,小明的座位在第一排,你能找到他的座位吗?图1
---------------------2、小明座位在第三列,你能找到他的座位吗?--------------------------3、小明的座位在第一排第三列,你能找到他的座位吗?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梁捷芳三、研读课文4、怎样确定图1中座位的位置?
答:可用 和 两个不同的数来确定位置,例如第(3)题中规定排数在前,列数在后,则小明的座位可表示为( , ).排数列数13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梁捷芳三、研读课文5、若规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把(1,3)的位置在图中标记出来,看看它还是小明的位置吗?排数和列数的先后顺序对位置有影响吗?
答:排数和列数的先后顺序对位置_______影响. 有图1
-----------------------------------------------------( 1 , 3 )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梁捷芳三、研读课文6、(2,4)和(4,2)在同一位置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用含有两个数的表达方式来表示一个确定的_______,其中两个数各自表示不同的含义,这种________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 ( , ).不在位置有顺序ab 1、在电影票上,将“8排9座”简记为
﹙8,9﹚,则“2排6座”可表示为 .
﹙10,12﹚表示的含义是 .
2、下列是几个同学写的有序数对,其中正确的是( )
A.(8、10) B.(5,9)?C.7,3 D.(4?10)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梁捷芳一(2,6)10排12座B三、研读课文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梁捷芳一3、如果用(8,4)表示八年级四班,
则七年级三班可表示成__________.
(7,3)三、研读课文你答对了吗知识点二 有序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梁捷芳三、研读课文如图是某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如果用(5,1)表示学校大门的位置,那么运动场表示为________,(8,5)表示的场所是__________.(6,8)宿舍楼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梁捷芳一三、研读课文
1、如图3,甲处表示2街与5巷的十字路口,乙处表示5街与2巷的十字路口,如果用(2,5)表示甲处的位置,那么“(2,5)→(3,5) →(4,5) →(5,5) →(5,4) →(5,3) →(5,2)”表示从甲处到乙处的一种路线,请你用这种形式写出两种从甲处到乙处的最短路线.你是最棒的图3(3,3) 2、如图,是小强画的一张脸谱,他对弟弟说:“如果我用(1,3)表示左眼,用(3,3)表示右眼,那么嘴巴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梁捷芳一(2,1)三、研读课文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梁捷芳一3、如图4所示,如果点A的位置为(6,3),写出表示十字星各点的有序数对: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三、研读课文
5 43 6 1 43 2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梁捷芳四、归纳小结
1、我们用含有两个数的表达方式来表示一个确定的_______,其中两个数各自表示不同的含义,这种________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 ( , ). 位置有顺序 a b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梁捷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学习反思Thank you!谢谢同学们的努力!课件15张PPT。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
研究成果配套课件第二课时7.1.2平面直角坐标系(1)数学是知识的工具,亦是其它知识工具的泉源。 ——笛卡儿
课件制作:城南中学 陈妙兰笛卡儿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陈妙兰一、新课引入 1、规定了 、 、 的直线叫做数轴.
2、如图是中国象棋一次对局时的部分示意图,若“帅”所在的位置
用有序数对(5,1)表示,
请你用有序数对表示其
它棋子的位置. 单位长度原点正方向解:馬(2,2)炮(8,3)卒(5,5)車(6,5)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陈妙兰二、学习目标 3、能在给定直角坐标系中,由点的位置确定点的坐标,由点的坐标确定点的位置.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横轴、
纵轴、原点、坐标等概念; 2、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陈妙兰三、研读课文认真阅读课本第65至67页的内容,完成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陈妙兰知识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1、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 对应的.数轴上每个点都对应一个 _ _,
这个 叫做这个点在数轴上的坐标.
反过来,知道数轴上的一个点的坐标,这个点在数轴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能不能找到一种办法来确定平面内的点的位置呢?思考 一一实数实数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陈妙兰知识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垂直2、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 __、原点 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 ____ 或 ___ ,习惯上取向 ___ 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 或 _,取向 为正方向;两个坐标轴的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重合x轴横轴y轴纵轴右上交点x轴y轴原点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陈妙兰知识点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 1、观察下图,A的横坐标是 ,点A的纵坐标是 ,有序数对_______就叫做点A的坐标,记作______ _.(注意:在写点的坐标时,规定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2、类似的,请写出图中点B、C、D的坐标:
B( , )
C( , )
D( , )知识点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34(3,4)A(3,4)-3 -4 0 2 0 -3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陈妙兰思考 原点O的坐标是( , ),
x轴上的点纵坐标都是 __ ,
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都是 __.
即:横轴上的点坐标为(x,____),
纵轴上的点坐标为(____,y).
知识点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0 0 0 0 0 0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陈妙兰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
A(4,5),B(-2,3),C(-4,-1),
D(2.5,-2),E(0,-4).
解:如图,现在__轴上找出表示4的点,
再在__轴上找出表示5的点,过这两个点分别
作x轴和y轴的____,
垂线的交点就是点A.
类似的,请你在图中
描出点B,C,D,E.知识点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xy垂线.B(-2,3).C(-4,-1).D(2.5,-2).E(0,-4)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陈妙兰1、写出下图中点A,B,C,D,E,F的坐标.
2、在下图中描出下列各点:
L(-5,-3),
M(4,0),
N(-6,2),
P(5,-3.5),
Q(0,5),
R(6,2).一解:A(-2,-2),B(-5,4)C(5,-4)D(0,-3)E(2,5)F(-3,0).L(-5,-3).M(4,0).N(-6,2).P(5,-3.5).Q(0,5).R(6,2)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陈妙兰2、在下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⑴请写出A、B、C的坐标:⑵若D、E的坐标分别为:(2,-2)、(-2,-3),请在图中标出来.一解:A(1,1),B(4,3)C(-3,2).D(2,-2).E(-2,-3)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陈妙兰1、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 _、原点 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2、在写点的坐标时,规定_________在前,__________在后.
3、原点O的坐标是( , ), x 轴 上的点纵坐标都是 __ ,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都是 . 即:横轴上的点坐标为(x,___),纵轴上的点坐标为(__,y).
四、归纳小结垂直重合横坐标纵坐标0 0 00 0 0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陈妙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学习反思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陈妙兰课件20张PPT。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
研究成果配套课件第三课时 7.1.2平面直角坐标系(2)课件制作:诗洞中学 陈伟洪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我总是尽我的精力和才
能来摆脱那种繁重而单调的
计算。
——纳皮尔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B一、新课引入 O1、如图所示,点A的坐标
是( )
A.(3,2) B.(3,3)
C.(3,-3) D.(-3,-3)
2、如图所示,坐标是(-2,2)
的点是( )
A.点A B.点B C.点C D.点DD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C一、新课引入 OD3、如图所示,点B在第( )象限
A.一 B.二 C.三 D.四
4、如图所示,在第三象限的点是( )
A.点A B.点B C.点C D.点D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二、学习目标 1、会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适当的坐标系;2、通过点的位置关系探索坐标之间的关系及根据坐标之间的关系探索点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三、研读课本认真阅读课本第67至68页的内容,
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
成过程.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三、研读课本知识点一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象限1、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坐标平面就被两条坐标轴分成Ⅰ,Ⅱ,Ⅲ,Ⅳ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称为_______,分别叫
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象限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第二象限
Ⅱ第一象限
Ⅰ第三象限
Ⅲ第四象限
Ⅳ注意: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三、研读课文2、各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有何特征呢?
在括号内填“+”或“—”号.
第一象限( , ),第二象限( , ),
第三象限( , ),第四象限( , ). ++-+--+-a>0,b<0第四(2,0)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三、研读课文一1.若点P(a,b)在第四象限内,则a,b的
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点A(x,y)在第三象限,则
点B(-x,y-1)在_________象限;
3.点P(m+3, m+1)在直角坐标系的x轴
上,则点P坐标为____________.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三、研读课文知识点二 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1、若以点A为原点,AB所在的直线为x轴,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y轴的位置在
线段______上,正方形的顶点A,B,C,D
的坐标分别为:
A( ),B( ),
C( ),D( ) AD0,06,06,60,66,-60,-66,0 0,0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三、研读课文2、若以线段DC所在的直线为x轴,纵轴(y轴)
位置不变,则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 ),B( ),
C( ),D( ). 建立的直角坐标系不同,同一图形的
各个顶点的坐标也不同.但正方形的形状
和性质不会改变.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小结三、研读课文思考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外,此题还有其他的方
法建立直角坐标系吗?与同学交流. 6,40,46,0 1、如下图,矩形ABCD的长与宽分别是6,4,
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各个顶点
的坐标.
解法一: 如图,以矩形的C点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CD、BC所
在的直线为x轴、y轴,建立直角
坐标系,则C点的坐标为(0,0),
由于CD长为6,BC 长为4,可得:
A( ),B( ),
D(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一三、研读课文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解法二:如图,以矩形的中心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平行于AB、
BC的直线为x轴、y轴,建立直角
坐标系,则由于CD长为6,BC长
为4,可得:A( ),B( ),
C( ),D( ).3,2-3,2-3,-23,-2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2、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
图,小华对小刚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
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
的位置可以表示成__ . 3、如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3,2)
、(3,2),请你写出C在同一坐标系下的
坐标 .(4,3)(-1,4)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1、各象限点的坐标的特点是:
⑴点P(x,y)在第一象限,则x 0,y 0.
⑵点P(x,y)在第二象限,则x 0,y 0.
⑶点P(x,y)在第三象限,则x 0,y 0.
⑷点P(x,y)在第四象限,则x 0,y 0. 2、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是:
⑴点P(x,y)在x轴上,则x 0,y 0.
⑵点P(x,y)在y轴上,则x 0,y 0.>><><<><==四、归纳小结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3、在解决位置实际问题中首先确定 ,
再确定 轴,选取适当的单位长度建立
适当的直角坐标系,然后用 表
示点的位置. 坐标原点坐标有序数对四、归纳小结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五、学习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hank you!谢谢同学们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