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28. 有 的 人
——纪念鲁迅有感
回忆鲁迅 导入新课
学习任务一
走进鲁迅
01
《少年闰土》
鲁迅的文章
02
《好的故事》
鲁迅的文章
03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他人的文章
04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他人的文章
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导入新课:
在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之际,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挥笔写了一首诗——《有的人》。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著名诗人, 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国立山东大学 (今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 知名校友,是闻一多的学生、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现代诗人、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他的代表作品:《烙印》《罪恶的黑手》《古树的花朵》《凯旋》。
作者简介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国民党反动派血腥镇压人民,不允许人民悼念鲁迅先生。直到1949年,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他。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忆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
背景资料
我和鲁迅没有见过面,也没有通过信,这首诗是参观了他的故居归来有感而写的,这岂不是“即兴”之作?是的,它是“即兴”之作,但是我写它确是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和深刻的思想感受的。所以,它的思想内容是深厚的,耐人寻味的。两种人、两种人生观的鲜明对比,使它有着永恒的意义,所以受到读者欢迎,反应强烈。
——《臧克家文集》 第12卷
背景资料
引导朗读 初悟诗情
学习任务二
请大家自读课文,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识字解词
zāng
xiǔ
臧克家 不朽 摔 垮
shuāi
识字解词
不朽:永不磨灭;永远存在下去。
尸首:人的尸体。
下场:人的结局(多指不好的)。
理解词语
乌鸦听了狐狸夸奖的话,开口一唱歌,当( )时嘴里的肉就掉下来,狐狸骗到肉就跑了,乌鸦知道上当( )为时已晚。
(当时)
当
dāng
(上当)
dàng
dàng
dāng
识字解词
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诗中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通过和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
识字解词
文中写了几种人?是哪几种人?为什么要写这另种人?
文中写了两种人,其实是两种对立的阶级,写另一种人是为了反衬鲁迅的伟大。
反动统治者
鲁迅
对 比
初悟诗情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生死价值观的对比
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对比
人民群众对两种人态度的对比
初悟诗情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对两种人的生与死进行评价。
划分层次,概括各部分的意思。
第二部分(2-4)写这两种人对待人民群众截然相反的态度,赞颂了给人民当牛马的精神,揭露了反动统治者的腐朽。
第三部分(5—7)写人民对这两种人不同的态度,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
整体感知
有节奏朗读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有节奏朗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借助资料 感悟形象
学习任务三
自主探究
诗中没有一个地方有鲁迅先生的名字。你从哪些地方看到了鲁迅先生的影子?把相关的诗句画出来,批注自己的想法。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
——鲁迅
鲁迅一心为民,甘愿为民牺牲的精神。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鲁迅的散文诗集的名字《野草》。
鲁迅对黑暗社会的憎恶以及继续战斗的决心。
鲁迅在散文诗集《野草》中写道:“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鲁迅《这也是生活》
鲁迅关心劳苦大众,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开头内容体现人民对他的爱戴。
巴金的文章《悼念鲁迅先生》体现了对鲁迅的怀念和崇敬。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借助资料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毛泽东
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叶圣陶
请结合下表说说你对鲁迅的了解。
我找到的资料 我对鲁迅的了解
学过的课文及相关资料
其他资料 《少年闰土》及补充的《故乡》(节选)
《好的故事》及“阅读链接”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及社会背景、巴金《悼念鲁迅先生》
关于《野草》
鲁迅的名言
……
一心为民
无私奉献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为别人想得多
为自己想得少
憎恶黑暗社会
向往美好生活
……
总结:
这就是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就是鲁迅,关心着青年人的成长和穷苦人的生活。这就是鲁迅,用一杆笔与当时黑暗的社会坚持不懈地斗争。也正是因为这些,所以许多年来,他一直受到人们深深的爱戴。他虽然死了,但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升华主题
既然是纪念鲁迅的文章,为什么不写出鲁迅的名字,而是用“有的人”代替呢?他们有着怎样的人生观?
鲁迅及像鲁迅这样的人
升华主题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
活着——死了 行尸走肉
死了——活着 虽死犹生
他们有着怎样不同的人生观?作者对他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批判
歌颂
讨论:文章在赞颂鲁迅的同时为何要花费相同多的笔墨刻画另一种截然相反的形象?
一种人,虽生犹死
(身体苟活而灵魂已死)
一种人,虽死犹生
(身体已死而精神不灭)
鲜明对比
以鲁迅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国民党反动派及那些剥削人民的人
升华主题
本文不单写鲁迅,而且写了像鲁迅一样的人,如黄继光、雷锋、焦裕禄……他们为人民无私奉献,即使他们已逝世,但是他们的精神却永驻人们的心间。
配乐朗诵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升华主题
《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作,这首诗用对比的方法说明道理,诗中提炼了两个高度概括的形象,颂扬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精神,嘲讽和鞭挞了反动统治者的丑恶行径,同时向我们提出了人生价值的重大课题。
自主作业
1.布置作业:完成作业单
2.拓展延伸:写鲁迅先生、赞美鲁迅先生的诗歌有很多,自己上网搜索一下,选自己喜欢的一些诗歌抄写下来,认真读一读。
根据你对诗句的理解,把对应的成语用箭头连接起来:
①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①我为人人,
鞠躬尽瘁。
②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②虽生犹死,
行尸走肉。
③他活着为了多
数人更好地活。
③虽死犹生,
永垂不朽。
自主作业
课堂小结
《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作,这首诗用对比的方法说明道理,诗中提炼了两个高度概括的形象,颂扬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精神,嘲讽和鞭挞了反动统治者的丑恶行径,同时向我们提出了人生价值的重大课题。
世说鲁迅
鲁迅是革命的思想家,是划时代的文艺作家,是实事求是的历史学家,是以身作则的教育家,是渴望人类解放的国际主义者。
——郭沫若
鲁迅虽死,精神当与中华民族永存。 ——郁达夫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毛泽东
拓展延伸
学好语文,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