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二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欧洲联盟建立的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解欧盟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2.理解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集团的重要意义。3.掌握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史实,认识中国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意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资料和现实生活情况,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2.通过讨论和历史情景剧表演等形式,使学生体味历史的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只有善于抓住机遇,勇敢迎接挑战,才能确保在经济全球化的汹涌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2.通过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重点 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程。
难点 经济区域集团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法 问题探究法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_课时
教具 教材、地图册等 学法 自主学习、讨论、探究法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二战后世界经济中出现了一种新趋势:经济区域 ( http: / / www.21cnjy.com )集团化的发展趋势及经济区域集团。今天我们学习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和前景。【新课学习】一、欧洲联盟的建立(一)学生阅读第一目,思考:1、欧洲联盟是在什么背景下建立的?2、欧洲联盟是怎样建立的?3、欧盟建立有何影响?(二)教师讲解1、建立的背景(1)西欧经济的发展和经济联系的加强;(2)摆脱美国的控制;(3)欧洲人民认识到和平交往才能够共同发展。2、欧洲联盟的建立过程(1)欧共体的成立(1967年)1951年法、德、意、荷、比、卢6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成欧洲共同体。(2)欧洲联盟的成立(1993年)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化,欧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在诸多方面强调用一个声音说话,并不断推行政治的一体化,1991年欧共体首脑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标志着欧盟正式成立;欧盟是主导欧洲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性区域合作组织。(3)欧盟的扩大1993年欧盟拥有12个成员国,2004年已拥有25个成员国,人口4.5亿,各国之间大大加强了合作。(4)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1999年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2002年开始流通(EURO),虽然《欧洲宪法条约》生效受阻,单建立经济、政治一体化的欧洲仍是它们共同的目标。3、欧盟建立的影响(1)经济实力逐步强大,成为与美国、日本并立的世界经济三强,欧元也成为公认的世界第二大货币;(2)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下,欧盟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欧洲一体化开世界经济区域化之先河。下面我们来学习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一)学生阅读第二目,思考:1、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的背景有哪些?2、北美自由贸易区是怎样建立的?3、《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内容有哪些?4、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意义是什么?(二)教师讲解1、背景(1)西欧、日本对美国挑战;(2)美国要取得世界经济主导权;(3)美、加、墨三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2、成立过程(1)1985美、加首次正式提出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主张(2)1987年美墨签署自由贸易协定,1988年美加签署自由贸易协定,1992美加墨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3)1994.1.1《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正式诞生。3、合作内容:三国在15年内逐步取消相互间的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行零关税;允许资本、货物在三国间自由流通等等。 4、意义(1)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2)弥补了美加墨各自经济发展的不足,加强了本区域经济的优势。(3)加快了美洲的经济合作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为最终建成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奠定了基础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传统发达地区建立的区域集团。在广大的亚太地区也建立了亚太经合组织。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亚太经合组织建立的历史。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一)学生阅读第三目,思考:1、亚太经合组织是在什么背景下建立的?2、亚太经合组织是怎样建立的?有何发展?3、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有什么意义?(二)教师讲解1、背景:(1)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加快,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显雏形;(刺激作用)(2)亚洲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上升;(内在需求)2、建立和发展: ①1989年,霍克提出加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问题; ②标志:1989年,堪培拉“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的首次会议; ③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和香港加入; ④1993年,首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西雅图,发表了《经济展望声明》,提出了亚太经合组织的大家庭精神; ⑤1998年亚太经合组织成员达21个;⑥2001年,上海成功举办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至2004年共举办了1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3、意义:适应了亚太地区发展要求,有利于共同促进本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大计。【课堂小结】所谓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同一区域的一些国家,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通过正式协议,在诸成员国之间相互消除人为的贸易壁垒,统一贸易规章,形成内部统一的市场机制或贸易体系的过程”。它实行比世贸组织更严格的市场纪律,相互提供更高的优惠,促使生产要素尽可能在本组织成员国地区流通,以达到加速本地区经济发展,实现成员国共同繁荣的目的。它有一定的保护倾向,但各区域化组织经常通过谈判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政策,努力跳出狭小的范围,使各国经济逐渐参与并融入世界经济关系中,推动世界范围内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联系、融合,从而促使世界经济走向全球一体化。【作业】根据各班情况分层布置。【板书设计】一、欧洲联盟的建立1、建立的背景2、欧洲联盟的建立过程(1)欧共体的成立(1967年)(2)欧洲联盟的成立(1993年)(3)欧盟的扩大(4)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3、欧盟建立的影响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1、背景2、成立过程3、合作内容4、意义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1、背景:2、建立和发展3、意义
教学反思课题 一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三维目标21世纪教育网 知识与能力:1.理解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的背景,识记《布雷顿森林协议》的主要内容。2.识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建立和影响。3.识记《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理解美国在二战后主要的世界性经济组织中拥有的特殊地位。过程与方法:1.图表分析。利用图表分析美国二战后强大的经济实力,使学生理解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是以美国雄厚的经济为基础的。2.问题探究。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美国在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其国际地位。2. 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既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是这种趋势的具体表现。
重点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难点 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评价
教法 问题探究法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_课时
教具 教材、地图册等 学法 自主学习、讨论、探究法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回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有关知识,指出:各国在危机中实行的贸易特惠制、关税集团等利己主义措施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危机,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二战的爆发。因此,战后如何重建一种稳定的世界经济体系,确保世界经济稳步发展,避免重蹈战争的覆辙,成为战后各国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新课学习】一、“布雷顿森林体系”(一)学生阅读第一目,思考:1、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在什么背景下建立的?2、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如何建立的?3、《布雷顿森林协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布雷顿森林体系包括哪些组织,各自的职能分别是什么?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有何作用?(二)教师讲解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二战使原来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变化,美国经济实力大大膨胀,致力于按照自己的意志规划战后的“世界经济蓝图”,争做世界经济霸主。2、建立:1944.7,美国(P150)3、《布雷顿森林协议》的主要内容(P150)4、组织:世界银行(1945年建立,1946年运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建立,1947年运行)详见P151知识链接。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1)积极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暂时结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固定汇率制保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从而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它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扩大了世界购买力,发展了世界贸易。(2)消极作用:它满足了美国战后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确立了美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二、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一)学生阅读第二目,思考:1、概括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形成的背景是什么?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有哪些?3、《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有哪些?4、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由哪些组织构成?5、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有哪些作用?(二)教师讲解1、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形成的背景二战结束后,各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美国为推销商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与宗旨(1)签订:1947.10(P152)(2)宗旨:(P152)3、《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对相对发展缓慢的国家可以更多地得到先进产品和技术。另一方面,对发达国家有利,它可以大量地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商品,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工具。4、世界贸易体系的构成5、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形成的作用(P152)【课堂小结】本课我们主要探讨了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国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确立了美国在战后国际贸易领域的主导地位。总的来说,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为美国的对外扩张和确立霸主地位提供了条件,但在客观上,这个体系的建立也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作业】根据各班情况分层布置。【板书设计】一、“布雷顿森林体系”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2、建立3、《布雷顿森林协议》的主要内容4、组织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二、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1、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形成的背景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与宗旨3、《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4、世界贸易体系的构成5、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形成的作用
教学反思三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发展,认识世界贸易组织对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作用;了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认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和作用。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了解“从GATT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WTO”的过程,围绕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必要性并对中国加入WTO的利与弊等问题展开讨论。开展课堂讨论或辩论:经济全球化对本地区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通过以史导论的方法,分析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影响;在能力上注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责任感。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树立世界各国共同繁荣的意识和关注人类社会持续均衡发展的意识,初步懂得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与今天世界的现实联系紧密,而且全球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全球化,对于世界的全球化关键应该是让学生能更从自己身边的生活实际切实感受到全球化对人类的影响,以及面对全球化,不能逃避,必须积极融入,因为“阻止全球化无异于想阻止地球自转”,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本课知识的生成上应该坚持从生活出发、从问题出发,不是从理论到理论,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如全球化的含义、表现、影响等知识点的生成都应该能从实际材料、实际问题开始。
本课内容还与本专题前两节内容紧密联系,因为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步骤。
本课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为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难点,通过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等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经济全球化。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容易产生的问题,主要是达成爱国主义与国际视野的统一这一目标。既要反对狭隘的爱国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教学中应当体现这样的思想
[教学设计]
导入:
经济全球化:就是指商品、 ( http: / / www.21cnjy.com )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一、世界贸易组织――贸易全球化
1、背景
关贸总协定(1948—1994)只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难以适应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
2、过程:
(1)乌拉圭回合谈判决定改名为世贸组织
(2)1994年,决定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3)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取代关贸总协定
3、宗旨: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贸易的自由化。(与关贸总协定基本相同)
4、世贸组织的主要作用
(1)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2)标志着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
(3)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的新时期已经开始。
————全球化进程取得实质性的发展
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原因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
中国需要世界,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不仅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权力,还能够参加制定有关规则,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把握主动权。可以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增强国力;世界需要中国,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入世后,其巨大的需求潜力将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为全球提供一个诱人的大市场。WTO亟须中国带来新的生机和平衡。
2、过程
(1)1986年中国政府正式要求恢复关贸总协定创始缔约方地位;
(2)1995年中国 “复关”谈判转为申请加入;
(3)2001年,多哈会议上,中国被正式批准加入世贸组织。
3、影响
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中国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总体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机遇:
①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分工;
②有利于扩大出口,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
③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④有利于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
●挑战:
①市场会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
②民族工业中的弱势产业和企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③制定本国经济政策受到国际经济规则的一定制约。
●中国如何应对
①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趋利避害;
②深化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竞争力;
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大科教投入;
④积极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三、经济的全球化
1、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历程:
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开始走向联系;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④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加强的主要原因:
(1)生产的国际化程度加强,国际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程度提高;
(2)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
(3)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市场经济体制。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国际合作的加强,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出现,非洲联盟的建立
4、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5、阻碍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1)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严重恶化,
(2)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恐怖组织活动猖獗并日益突出
6、应对策略:
(1)建立公正的国际贸易秩序, 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2)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地区性合作。
(3)制定全球性可持续发展科学措施
(4)开展广泛国际合作(《珠海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