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 章末清单 (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 章末清单 (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07 22:2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期末复习敲重点
第一步:学习目标整合
1 以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载体,熟练掌握知识并且灵活运用;
2 将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物质的量进行融合,拥有计算和推理能力。
第二步:思维导图回顾知识
第三步: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铁及其化合物
一、铁的单质
物理性质:纯净的铁是光亮的银白色金属,有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能被磁铁吸引
化学性质
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与酸反应:Fe+H2SO4===FeSO4+H2↑
与盐溶液反应:Fe+CuSO4===Cu+FeSO4
与水反应:3Fe+4H2O(g)Fe3O4+4H2
现象:用火柴点燃肥皂液,听到爆鸣声,证明生成了H2
注:湿棉花的作用是受热时提供反应所需的水蒸气
铁的制取:3CO+Fe2O32Fe+3CO2
铁的重要化合物
铁的氧化物
物质 氧化亚铁(FeO) 氧化铁(Fe2O3) 四氧化三铁(Fe3O4)
俗称 铁红 磁性氧化铁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有磁性)
溶解性 不溶于水
铁的价态 +2 +3 +2、+3
与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O+2H+===Fe2++H2O 6H++Fe2O3===2Fe3++3H2O Fe3O4+8H+===2Fe3++Fe2++4H2O
稳定性 6FeO+O22Fe3O4 稳定 稳定
与CO、C、H2反应 生成单质铁及CO2或H2O
用途 Fe2O3常用作红色油漆与涂料,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是炼铁的原料
铁的氢氧化物
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
Fe(OH)2 :Fe2++2OH-===Fe(OH)2↓(白色) 制备Fe(OH)2的关键是隔绝空气(O2)
Fe(OH)3 :Fe3++3OH-===Fe(OH)3↓(红褐色)
Fe(OH)2的还原性:先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在空气中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 变成红褐色
Fe2++2OH-===Fe(OH)2↓(白色);4Fe(OH)2+O2+2H2O===4Fe(OH)3
Fe(OH)3稳定性:
Fe(OH)2FeO+H2O
铁盐和亚铁盐
铁盐:(Fe3+)——棕黄色溶液 亚铁盐(Fe2+)——浅绿色溶液
Fe3+、Fe2+的检验
Fe3+: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溶液中含有Fe3+
Fe2+:先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再通入Cl2(或滴加氯水)后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 Fe2+
Fe、 Fe2+、 Fe3+之间的相互转化
除杂问题(括号内为杂质)
FeCl3溶液( FeCl2):加足量氯水或者过氧化氢,或通入氯气
FeCl2溶液(FeCl3):加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FeSO4溶液(CuSO4):加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金属材料
合金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性能:硬度一般高于它的成分金属;熔点一般低于它的成分金属;与纯金属材料相比, 合金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
结构:纯金属内原子排列十分规整,容易滑动;合金内原子之间的相对滑动变得困难。
铁合金
铁合金的应用历程:
生铁(含碳量2%-4.3%)——钢(含碳量0.03%-2%)——不锈钢(加入铬、镍等元素)
钢的分类(目前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合金)
不锈钢是一种重要的合金钢,合金元素主要是铬和镍,在大气中比较稳定,不易生锈,抗腐蚀能力强,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材、厨房用具和餐具,以及地铁列车的车体等。
铝和铝合金
铝——两性物质
物理性质: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化学性质
与O2反应:
与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 2Al+6H+===2Al3++3H2↑
与碱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2OH-+2H2O===2AlO+3H2↑
氧化铝——两性氧化物
物理性质: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熔点很高,坚硬(刚玉)
化学性质
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6H+===2Al3++3H2O
与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Al2O3+2OH-===2AlO+H2O
用途:冶炼铝:
制耐火材料
氢氧化铝——两性氢氧化物
与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
与碱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
铝合金 :铝合金是目前用途广泛的合金之一,硬铝是在铝中添加了一定比例的Cu、Mg、Mn、Si,密度小,强度高,具有较强抗腐蚀能力,是制造飞机和宇宙飞船的理想材料。
新型合金
储氢合金
其他新型合金:钛合金、耐热合金和形状记忆合金等
3.稀土金属有着广泛的用途,它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用于生产合金。在合金中加入适量稀土金属,能大大改善合金的性能。因而,稀土元素又被称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
【典例集训】
1.《图经本草》记载了鉴别绿矾的方法:“绿矾形似朴硝而绿色。取此一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色赤”物质是 B.流出的液体中可能含有硫酸
C.可以通过焰色试验区分绿矾和朴硝 D.绿矾分解过程中硫元素部分被还原
2.现有一块已知质量的镁铝合金,欲测定其中镁的质量分数,几位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案:
①镁铝合金测定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②镁铝合金测定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③镁铝合金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后测定得到沉淀的质量。
其中能测定出镁的质量分数的是( )
A.①②③ B.都不能 C.②③ D.仅①
3.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能较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的是( )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④
4.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将铁粉加入溶液中:
B.将氧化亚铁加入稀盐酸中:
C.四氧化三铁与稀硫酸反应:
D.向氢氧化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5.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整理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两个要素,可表示为“价—类”二维图。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工业上用CO还原炼铁,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中铁元素为+4价
C.维生素C能使转化为,该过程中维生素C做还原剂
D.浊液露置于空气中,由白色立即变为红褐色
6.有关如下流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流程中涉及的反应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②产生的阴离子主要为
C.实验室中完成反应③应在蒸发皿中进行
D.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7.溶液常用于蚀刻印刷电路板,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向含32.5 g 的溶液中慢慢加入一定量的铜粉,反应过程中、的质量随铜粉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为 B.化学计量数
C.化学方程式中 D.完全反应后,生成X的质量为25.4 g
8.在钢铁厂的生产中,炽热的铁水所注入的模具内不得留有水,否则二者易发生反应。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发生的反应是
B.1 mol Fe参加反应,转移2 mol电子
C.常温下铁与水会发生反应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9.按下图所示的方法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②中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不变红
C.③中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变红
D.氧化性:
10.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制备高铁酸钠的化学原理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B.由上述反应可知,的氧化性比的强
C.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用处理水时,不仅能消毒,而且生成的能与水反应生成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
11.易拉罐的主要成分为铝合金,其中以铝铁合金和铝镁合金最为常见。现取几小块易拉罐碎片进行下列实验,其中实验方案与对应的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方案 现象、结论
A 加入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含铝、铁、镁三种元素
B 加入NaOH溶液 有无色气体产生,含有镁、铝两种元素
C 加入盐酸后,所得溶液中再加入少量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含有镁元素
D 用盐酸溶解并放置一会儿后,加入KSCN溶液 溶液呈血红色,含有铁元素
A.A B.B C.C D.D
12.探究补铁剂[主要成分:氯化血红素(含+2价铁)、富锌蛋白粉、维生素C、乳酸、葡萄糖浆]中的铁元素是否变质。先取少量补铁剂,用酸性丙酮溶解后制成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取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少量溶液,溶液不变红 取实验Ⅰ所得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溶液,溶液变为红褐色 取实验Ⅰ所得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溶液至过量,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A.实验Ⅰ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与KSCN溶液的用量无关
B.实验Ⅰ中加入溶液后不变红,可能是被维生素C还原了
C.实验Ⅲ中溶液红色褪去,可能是将氧化了
D.实验说明,该补铁剂中+2价铁在酸性条件下才能被氧化
13.现有一定量由氧化铁和铝组成的混合物,某实验小组用该混合物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取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标准状沉下);②另取样品,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铝恰好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待其冷却后,加入足量盐酸,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标准状况下)。则等于( )
A.1:1 B.1:2 C.2:3 D.3:4
14.用铁泥(主要成分为和少量Fe)制备超顺磁性纳米(平均直径为25 nm)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滤液A中含有和
B.步骤②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步骤④中,反应完成后剩余的无须除去
D.步骤⑤中,为了验证得到的固体是超顺磁性的粒子,可将其均匀分散在水中,做丁达尔效应实验
15.用铁泥(主要成分为和少量Fe)制备纳米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为提高步骤①的反应速率,可采取搅拌、适当升温等措施
B.步骤②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步骤④中,反应完成后剩余的无须除去
D.步骤⑤中,分离包含的操作有过滤、洗涤
第四步:核心素养对接高考
1.(2022·湖北)武当山金殿是铜铸鎏金大殿。传统鎏金工艺是将金溶于汞中制成“金汞漆”,涂在器物表面,然后加火除汞,使金附着在器物表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鎏金工艺利用了汞的挥发性 B.鎏金工艺中金发生了化学反应
C.鎏金工艺的原理可用于金的富集 D.用电化学方法也可实现铜上覆金
2.(2022·广东)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汉字居功至伟。随着时代发展,汉字被不断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其载体也发生相应变化。下列汉字载体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
汉字载体
选项 A兽骨 B青铜器 C纸张 D液晶显示屏
A.A B.B C.C D.D
3.(2022·河北)以焙烧黄铁矿(杂质为石英等)产生的红渣为原料制备铵铁蓝颜料。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红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滤渣①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2)黄铁矿研细的目的是__________。
(3)还原工序中,不生成S单质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工序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所得母液循环使用。
(5)沉铁工序产生的白色沉淀中Fe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氧化工序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用还原工序得到的滤液制备和,所加试剂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化学式,不引入杂质)。
答案以及解析
【典例集训】
1.答案:A
解析:受热易分解,与题意不符,“色赤”物质可能是,A项错误;分解生成与结合生成硫酸,B项正确;绿矾和朴硝中含有的金属元素不同,可通过焰色试验区分,C项正确;绿矾分解过程中铁元素被氧化,由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硫元素部分被还原,D项正确。
2.答案:A
解析:已知镁铝合金的质量,①中依据氢气的体积可列方程组计算出镁的质量、铝的质量,从而计算出镁的质量分数;②中依据氢气的体积可计算出铝的质量,从而计算出镁的质量,进而计算出镁的质量分数;③中沉淀为氢氧化镁,由元素质量守恒可计算出镁的质量,由此计算出镁的质量分数。因此三个实验方案均可测定出Mg的质量分数。
3.答案:B
解析:实验中生成的容易被氧化,要能较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就要防止其被氧化。①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将装置内空气排出,可防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符合题意;②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将装置内空气排出,且利用氢气的压力使硫酸亚铁与NaOH溶液接触而反应,可防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符合题意;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导致不能长时间看到氢氧化亚铁,不符合题意;④苯隔绝空气,可防备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符合题意。所以上述装置中能较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的是①②④,答案选B。
4.答案:A
解析:氧化亚铁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所给方程式不符合客观事实,B项错误;四氧化三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项错误;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D项错误。
5.答案:C
解析:用CO还原,反应物中没有单质,故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A项错误;中部分铁元素显+3价,部分铁元素显+2价,B项错误;维生素C能使转化为,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则维生素C表现出还原性,做还原剂,C项正确;浊液露置于空气中,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D项错误。
6.答案:D
解析:反应④(由氧化铝生成铝)是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反应②中过量,则产生的阴离子不可能主要为,B项错误;反应③为灼烧氢氧化铝固体使其分解,实验室中完成该反应应在坩埚中进行,C项错误;反应①为铝土矿中的氧化铝溶于强碱溶液生成的反应,D项正确。
7.答案:C
解析:由图中数据分析可得:
则有:,解得,即。铜具有还原性,能将还原为,因此X为氯化亚铁,A正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因此,B正确;化学方程式中,C错误;设完全反应后,生成X的质量为x,则有:
得,D正确。
8.答案:D
解析:发生的反应是,A项错误;3 mol Fe参加反应生成,转移8 mol电子,故1 mol Fe参加反应,转移电子,B项错误;常温下铁与水不会发生反应,高温下铁和水蒸气会发生反应,C项错误;置换反应为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故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项正确。
9.答案:A
解析: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项错误;①中为过量铁粉与反应,则②中无,故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不变红,B项正确;②中含有和,③中滴加新制氯水后,被氧化为,则溶液变红,C项正确;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由③可知氧化性:,由①可知氧化性:,D项正确。
10.答案:C
解析: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Na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故A正确;该反应中为氧化剂,为氧化产物,所以的氧化性比的强,故B正确;该反应中为氧化剂,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1价,为还原剂,Fe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6价,由化合价升降平衡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C错误;具有氧化性,所以能杀菌消毒,高铁酸钠被还原为与水反应生成的胶体具有净水作用,故D正确。
11.答案:D
解析:铝、铁、镁三种金属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因此不能得出含铝、铁、镁三种元素的结论,A项错误;镁、铝两种金属中只有铝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无色气体,不能判断是否含有镁元素,B项错误;氢氧化镁与氢氧化铝均为白色沉淀,C项错误;用盐酸溶解后,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呈血红色,D项正确。
12.答案:D
解析:取实验Ⅰ所得溶液,加入少量KSCN溶液于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溶液,溶液变为红褐色,说明与KSCN溶液的用量无关,故A正确;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实验Ⅰ中加入溶液后不变红,可能是被维生素C还原了,故B正确;具有强氧化性,具有还原性,实验Ⅲ中继续加入溶液至过量,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溶液红色褪去可能是将氧化了,故C正确;没有对照实验,无法说明在中性、碱性条件下,该补铁剂中+2价铁能否被氧化,故D错误。
13.答案:C
解析:该混合物中只有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铝与氧化铁反应后的生成物中只有铁能与盐酸反应得到氢气,由题中涉及的反应可得到关系式:,则,故。
14.答案:C
解析:滤液A中的溶质为氯化铁、氯化亚铁、过量的HCl,加入铁粉,还原铁离子同时除去过量的HCl,过滤出过量的铁,滤液B中的溶质为氯化亚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浊液,向浊液中加入溶液氧化,反应完成后需再加热一段时间除去剩余,再与氯化亚铁加热搅拌发生反应生成,过滤、洗涤、干燥得产品超顺磁性纳米。步骤④中,为防止多余的在步骤⑤中继续氧化+2价铁元素,反应完成后需再加热一段时间除去剩余的,C项错误。
15.答案:BC
解析:搅拌、适当升温可提高铁泥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A正确;铁泥与稀盐酸反应得到的滤液A中含有和,加入铁粉会发生反应,B错误;过滤除去过量的铁,滤液B的溶质为氯化亚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悬浊液(浊液C),向浊液C中加入溶液,溶液将氧化成,为防止滤液B中的在步骤⑤中被剩余的氧化,步骤④中反应完成后需除去剩余的,C错误;步骤⑤将纳米分离出来需经过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D正确。
【核心素养对接高考】
1.答案:B
解析:鎏金工艺中的加火除汞,利用了汞的挥发性,A项正确;将金溶于汞中制成“金汞漆”及加火除汞过程中金均没有发生化学变化,B项错误;将金溶于汞中制成“金汞漆”,然后加火除汞,可以达到富集金的目的,C项正确;利用电解原理,将铜件作阴极,用含Au离子溶液作电解液,可实现铜上覆金,D项正确。
2.答案:B
解析:兽骨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A项错误;青铜器是铜锡合金,B项正确;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项错误;液晶显示屏的主要材料是液晶,它是介于液态和晶态之间的物质,不是合金,D项错误。
3.答案:(1);
(2)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3)
(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5)+2;
(6)(合理即可);(或)
解析:(1)黄铁矿含、石英(主要成分为),焙烧时发生反应:,石英不反应,因此红渣的主要成分为。“酸浸”时和硫酸反应生成和水,与硫酸不反应,因此滤渣①的主要成分为。
(3)还原工序中,与溶液反应,若不生成S单质,则中硫元素被氧化为被还原为失,得,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7,再根据原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即可。
(4)由流程图知,通过工序①获得了晶体,则工序①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所得母液为硫酸,可以返回“酸浸”循环利用。
(5)根据离子式及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该物质中Fe的化合价为+2。氧化工序中在酸性条件下将氧化为被还原为失得,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6、1,再根据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即可。
(6)“还原”工序得到的滤液为和的混合溶液,用其制备和的过程中铁元素被氧化,为了不引入杂质,结合元素守恒知,所加试剂为(或)和(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