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08 04:06:38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1课 鸦片战争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摘自《复兴之路》
英国议会在1840年4月的3天辩论,可以帮助后人考察战争的根源。关于是否对中国开战,看起来似乎是与两种植物有关的贸易引起的——英国人的鸦片和中国人的茶叶。
——《复兴之路》
为什么说英国对中国开战与这两种植物有关,战争兴起的根源又是什么呢?
情境思考
课标: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了解鸦片走私的危害和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事迹。
2.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性质及影响。
3.知道《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4.分析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原因。
5.通过林则徐虎门销烟及鸦片战争中爱国将领英勇抗敌的事迹,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探究导学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工业革命
生产力提高
原料 市场
根本原因:为了开辟海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
对于工业革命后生产能力激增的英国来说,扩大世界市场是它最急迫的愿望。
1.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
中 国 英 国
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
综合
封建主义,日益腐败
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落后的自然经济 财政入不敷出
完成了工业革命
商品经济发达
装备陈旧,营务废弛
船坚炮利
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殖民扩张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第一单元
19世纪上半期的中英贸易情况
贸易逆差
(入超)
英国:贸易出口额<贸易进口额
英国人很快找到了一个有利的武器,就是鸦片。
该如何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呢?
在该时期内的对外贸易处于不利地位
中国
英国
呢绒、布匹(严重滞销)
茶叶、生丝(销路旺盛)
中国明显的出超
罂粟花
罂粟果
鸦片
鸦片简介:俗称“大烟”,是由红罂粟青果汁液,经过割取、晒干、凝缩而成的软膏。红婴粟本是一种两年生草本植物,这种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鸦片的主要成分是吗啡,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它原为药用,用于止痛、
镇定,但若过量吸食,毒性便会伤害身体,而且极易上瘾。烟瘾发作时,人极其痛苦,非鸦片不可解。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鸦片对中国的危害
政治腐败
摧残体质
白银外流
削弱战力
设身处地 出谋划策
假如你是当时清王朝的统治者,面对因鸦片走私所带来的严重问题,你将如何采取措施?
①缉拿烟贩;
②整顿海防;
③派人翻译外国书报;
④停止中英贸易、封锁商馆;
⑤虎门销烟。
林则徐禁烟的措施:
虎门销烟视频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你认为林则徐虎门销烟有何历史意义?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
——根本原因
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直接原因
2.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视频
因为英(国)政府的鸦片烟,除去对商人得了很大利润外,英(国)政府很多税收是从鸦片里面得的。所以它(鸦片战争)背后实际上是英(国)政府在那里支持。
“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
爆发:1840年6月
第一阶段 1840年6月—1841年
→封锁珠江口
→攻陷定海
→直趋天津
战争经过
→道光帝将林则徐
撤职查办
第二阶段 1841年初—1842年8月
→占香港
→到南京
→进吴淞
→清政府被迫签订
《南京条约》
→占广州
关天培
陈化成
三元里抗英
爱国官兵和农民的反抗与斗争
第一单元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强国。
材料二:鸦片进口的主要途径是走私,清朝的地方官员从走私中得到好处,对走私者不闻不问……清廷的贵族大臣则从广东和沿海官吏那里,获得丰厚的贿赂。
材料三:中国海岸线,长期疏于战备,有边无防,除广东、福建外,大部分海口都没有御敌设施,士兵所用武器不外弓箭、刀矛、鸟枪、扛炮等……清军,长期养尊处优,懒于训练,军心涣散,纪律松弛;将帅素质低下,军事思想保守落后,不会组织和指挥打仗。
——以上资料摘编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编著《文物中国史·明清时代》
第一单元
①客观原因:
②主观原因:
③根本原因:
思考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清政府政治腐朽,经济落后,
军备废弛。
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抵抗新
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鸦片战争的失败,激起了部分爱国人士
向西方学习和探索的决心
林则徐
魏 源
《海国图志》
1840年的炮声,无法惊醒一个沉溺于自己深厚传统的天朝迷梦。第一代探索者的声音,是这样微弱,变革连萌芽都没有产生就已结束。
《四洲志》
被誉为近代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思想主张: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基础
3.《南京条约》的签订
1842年8月,中英双方代表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清政府被迫签订屈辱条约视频
主要内容 影响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赔款2 100万银元
割香港岛给英国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
必须双方协议
加剧了财政危机,
加重了人民负担
破坏了领土完整
和国家主权
破坏了关税自主权
有利于外国资本
主义的商品输出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中国社会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
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2.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
《黄埔条约》。
通过条约,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附件:
战 前 战 后
社会性质
社会主要
矛盾
革命任务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地主阶级与农民
(即阶级矛盾)
增加了中华民族与资本主义
列强的矛盾(既有阶级矛盾
又有民族矛盾)
反封建
既反封建,又反侵略
鸦片战争的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
开始
沦为
半殖民地
半封建
社会
英国
(资本主义强国)
中国
(落后封建王朝)
走私鸦片
挑起战争
虎门销烟
战败求和
正当贸易
中国出超
鸦 片 战 争 的 烽 烟
《南京条约》
课堂小结
训练评价
1.历史学家徐中约认为:“由工业革命产生的力量推动了英国向海外扩张,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止这股潮流。中英矛盾是中国农业的自给自足与英国工业的扩张之间的对抗。”以上材料旨在说明鸦片战争的(  )
A.背景 B.过程 C.目的 D.影响
A
2.“经过这次事件,□□□被中国人尊为民族英雄。其清廉、刚正不阿的品质也甚为后人传颂……但这并没有有效地解救中国于水火之中,反而加速了英国对中国的侵略……也成为了外国列强发动战争的导火索。”下列适合填入空白处的内容是( )
A.关天培 B.陈化成 C.林则徐 D.琦善
C
3.“由于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加上道光帝举棋不定,忽战忽和,所以虽有广大爱国官兵和人民群众的英勇抵抗。仍然挽救不了中国战败的命运。”这段文字表述的是(  )
鸦片贸易的危害 B. 虎门销烟的背景
C. 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D. 《南京条约》的影响
C
4.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为了使其占领中国商品市场、掠夺中国原料等各方面利益需求“合法化”,强迫清政府(  )
A.签订《南京条约》 B.设立总理衙门
C.镇压农民起义 D.建立近代工厂
A
5.1842年,英国《伦敦新闻画报》载:(条约)确定了千百万的赔款,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屿。该岛屿是( )
A.香港岛 B.台湾岛
C.澎湖列岛 D.库页岛
A
6.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清)顾炎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