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磁体与磁场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磁体、磁性、磁极的概念,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
2.知道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磁化现象。
4.了解磁场是是磁体周围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二、 教学重点:
1、磁体的磁性和指向性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三、教学难点:
了解磁化现象及认识磁场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分组讨论、归纳法、练习法
五、教学工具
铁架台、磁体(30只)、磁针、铁屑、铁架台、硬纸板、铁钉、大头针、硬币若干、铜丝、等等
六、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从玩具电动汽车导入本章,从电动机中的磁体导入本节课题———磁体与磁场
(2)新授:
1、认识磁体
活动16.1 认识磁体
观察与实验一:用磁体靠近大头针时,发现磁体对大头针有__________作用.
【概念1】物体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
【概念2】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观察与实验二:用磁体吸引大头针和铁钉等,观察吸引情况
【概念3】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
每一块磁体上都存在两个磁极悬挂磁体,当它静止的时候有什么特点,旋转试试看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悬挂磁体,当它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做南(S)极,指北的那个叫做北(N)极.
观察与实验三:
a.一个条形磁铁用细线吊起来,用另一个磁铁磁极去靠近吊着的条形磁铁,
b.磁针放在支架上,观察它静止时指南北观察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
【规律】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
总结一下:你有几种方法方法判断物体有无磁性?
观察与实验四:
观看一个关于磁化的小实验磁化现象
1.铁棒固定在铁架台上,下面放着盛有铁屑的容器.用磁极靠近铁棒的上端,铁屑被铁棒下端吸起,把磁体拿开,铁屑又落回容器内.
【概念4】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2.钢棒的一端靠近铁屑并不吸引,用磁极由钢棒左端向右端摩擦几下之后,用钢棒一端靠近铁屑,铁屑就被吸了上来.
3.学生分组实验利用手中磁铁和大针等利用磁化现象制作磁铁然后吸引大头针
教师示范 学生分组实验
2、认识磁场
活动16.2 用小磁针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
1将小磁针靠近条形磁体,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2.在条形磁体周围不同的地方放置小磁针,观察小磁针的指向?
教师提问:现在你知道条形磁体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一样吗?
【概念5】磁场是磁体周围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磁场是有方向的.
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我们可以根据它对放入其中的小磁针产生磁力的现象来认识它
小结:本节课你学习到什么?
练习
1.每一个磁体上都存在两个___________的部分,叫做磁体的磁极,其中悬挂静止后指南的磁极叫_____极,指北的磁极叫_____极,这两个磁极______(填“能”或“不能”)单独存在.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名磁极_________;异名磁极____________.
3.把小磁针在磁场中某一点静止时_______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这一点的磁场方向.
4.磁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5.磁场是在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______;把小磁针在磁场中某点静止时___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6.水平放置的一根条形磁铁一端吸着一枚较重的铁钉,若用另一根同样的条形磁铁的S极与原来的磁铁的N极靠拢时,如图所示,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将铁钉吸得更牢
B.铁钉落下
C.铁钉尖端将被吸向右端磁铁
D.铁钉尖端将被吸向左端磁铁
7.当用一磁铁去靠近处于静止的小磁针,小磁针会发生如图所示转动,则磁铁的A端是_____极.
8.如图所示,甲、乙为两根外形相同的钢棒,当乙向右移到甲的左端或右端时,分别有明显的相吸或相斥现象,由此可以断定________是磁体.
教学设计
二、电流的磁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
2.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3.知道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二)实验器材
螺线管,铁棒,几个小磁针,一个线圈匝数可以改变的电磁铁,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一小堆大头针,多媒体课件《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挂图,小灯泡一只,两只1.5伏的干电池,学生电源一台,导线6根,开关两只。
(三)课前准备
检查学生使用的实验器材是否有损坏,将实验器材分小组放在盒子里,将小盒子放在学生的实验桌上。
(四)教学过程
1.提问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螺线管,提问:要使螺线管的周围产生磁场,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可采用什么方法?
(学生讨论得出:给螺线管通电,它的周围就会产生磁场。)
进一步提问:如果要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应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演示实验:先将小磁针放在螺线管的两端,通电后观察小磁针偏转的程度,再将铁棒插入螺线管,通电后观察小磁针偏转的程度。
提问:小磁针的偏转程度哪个大?这表明什么?
(插入铁棒后,小磁针的偏转程度增大,这表明插入铁棒后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性大大增强。)
进一步提问:为什么插入铁棒后,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会增强呢?
学生讨论得出:铁心插入通电螺线管,铁心被磁化,也要产生磁场,于是通电螺线管的周围既有电流产生的磁场,又有磁铁产生的磁场,因而磁场大大增强了。
教师指出:从上面的实验中可以看出,铁心插入螺线管,通电后能获得较强的磁场。我们把插入铁心的通电螺线管称为电磁铁。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电磁铁。
2.进行新课
板书:研究电磁铁
一、电磁铁:插入铁心的通电螺线管。
提问:电磁铁与永磁体相比,有些什么特点呢?它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研究。
板书:(1)实验:研究电磁铁的特点
进一步提问:怎样来做实验呢?其步骤是怎样的呢?
我们知道,电磁铁的磁性是由螺线管通入电流后获得的,由此,我们可以进行猜想:它的磁性与电流的大小有关;螺线管是由导线绕制成的,它的磁性强弱与线圈的匝数有关。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实验探索。
(用小黑板或投影仪展示下列记录表格)
学生实验:首先请同学们从盒子里拿出实验器材,放在桌上摆好,观察所用的器材,同时思考下列问题:
这些实验器材应连接成怎样的电路?
(应将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与电磁铁连成串联电路)
用什么来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断)
学生将实验器材连接好,检查电路无误后进行实验:
①将开关合上或打开,观察通电、断电时,电磁铁对大头针的吸引情况,判断电磁铁磁性的有无。
②将开关合上,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增大和减小(观察电流表指针的示数),从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情况对比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
③将开关合上,使电路中的电流不变(电流表的示数不变)改变电磁铁的接线,增加通电线圈的匝数,观察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
实验小结:让学生归纳、概括实验结果后,教师板书:实验表明:
1.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
2.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
3.在电流一定时,外形相同的螺线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2)讨论电磁铁的优点
提问: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电磁铁的一些特点,它的这些特点与永磁体相比,有哪些优点呢?
学生讨论后,老师归纳板书:
(2)电磁铁的优点:
1.磁性能快显快消。
2.磁性强弱可以调节。
人直接操作高压电路的开关是很危险的,如果能够在低压下操作高压电路,就能避免高压的危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利用电磁铁制成的电磁继电器,电话、电铃等电磁继电器的应用等知识。板书:第六节电磁铁的应用
二、电磁继电器
放映多媒体课件《电磁继电器》,讲解学习电磁继电器的结构
1.电磁继电器的结构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用电磁继电器,配合演示多媒体课件《电磁继电器》,问:
①电磁继电器中的电磁铁在什么位置?电磁铁起什么作用?
②图中的衔铁,它起什么作用?
③图中的弹簧,它起什么作用?
④图中的动触点,是静触点,它们起什么作用?
学生通过观察回答以上问题时,教师注意纠正,让学生正确认识电磁继电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板书:
控制电路的组成——电磁铁、低压电源、开关。
工作电路的组成——高压电源、电动机、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部分。
(2)引导学生弄懂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让学生看课本,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部分,边阅读边理解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2.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电磁铁通电时,把衔铁吸下来,使动触点和静触点接触,工作电路闭合。电磁铁断电时失去磁性,弹簧把衔铁拉起来,切断工作电路。
电磁继电器实质就是利用电磁铁控制工作电路通断的开关。
3.电磁继电器的应用
①工作电路是有危险的高压电路,通过电磁继电器可利用低压控制高压。
②工作场所温度高或环境不好,可以利用电磁继电器实现远距离操作。多媒体课件演示。
板书:电磁继电器的应用
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实现远距离操作。
三、小结:略。
四、作业:www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