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素养提升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35分)
1.读拼音,写词语。(5分)
(1)这一树盛开的丁香花,散发着 yōu( )香 ,yá( )致极了。中间点 zhuì
( )着的花 léi( ),犹如衣 jīn( )上的盘口,yuàn( )不得有丁香结一说。
(2)清晨,一层 bó( )雾笼罩着小山村,一切都模模 hū hū( ),偶尔传来几声喜què( )的叫声和 chán( )鸣声。
2.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10分)
(1)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绮丽的小诗。
①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叹——( ) 舒服——( ) 绮丽——( )
②文中所填的关联词是 、 .
(2)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装,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①“银装”指的是 .
②句子中的“望”的意思是 ,用它组成表示看的词语填空:
( )明月 ( )亲友 ( ) 远方四处( )
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分)
(1)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修改病句)
.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缩写句子。)
.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改写成现代汉语。)
.
(4)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①“一百五十里”在句子中出现了 次,这样写突出了草原的 .
②文中所填关联词是“ ”用它写一句话。写一句话。
.
(5)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①“一片莹白”指的是 ,“参差的绿”指的是 .
②句子中用表示顺序词语 、 ,写出了丁香树的 .
4.选择题(答案唯一,只写序号)(8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A.勾勒(lè) 渲染(xuān) 摇曳(yè)
B.婆娑(shā) 苍穹(qió ng ) 迂回(yū)
C.硕大(shuò) 笨拙(zhuó) 孕育(yùn)
D.馥郁(fù) 鸣啭(zhuàn ) 烟渚(zhé)
(2)“明月别枝惊鹊。”句子中加点字的正确解释是( )
A.分离 B.另外 C.横 D.差别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惊叹 撒脱 礼貌 B.举杯 宅园 照耀
C.拘束 迷蒙 眼连 D.愁怨 平淡 浑浊
(4)和句子“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是( )
A.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
B.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C.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装,从墙上窥着行人。
D.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二、阅读理解与提升(30分)
1.根据课文内容答题。(10分)
(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 ,空气是那么 ,
天空是那么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 .
(2)《古诗三首》中《宿建德江》是唐朝诗人 写的一首刻画 暮色的诗,诗前两句为触景 ,后两句为借景 ,描写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现了细微的景物特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是宋代文学家、书法家
所写,这首诗描写诗人坐船时 ,描绘了西湖的美丽 ,诗人运用 的修辞手法将一场变幻的风雨写得十分生动。《江西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的作者是宋朝词人辛弃疾,这首词主要描写了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从 觉、 觉和 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
2.阅读理解。
课外阅读(一)(10分)
山风,山韵,山情(节选)
春风里,寒冷的暖,剥开了你的体感,更加的剥开了山的胸怀。绿意盎然的青翠,就在山上描了一幅鸟语花香的画卷。一朵小花开在石隙里,你坐在她的旁边,坐在被雨水清洗干净的石头上,有所思,有所悟,这个高不足两寸的小花,生长在如此的环境,就是一篇哲理文章吗 凭风凭雨,凭阳光去结自己该结的籽,散播着希望与延续,撒播着自己的种。顽强的生命力彰显世界普照日月。
你喜欢夏天,喜欢这个生长的季节,站在山岗上,夏的炽热抹不去高处不胜寒的凉风习习;站在山岗上,承受着天地的爱抚,感叹着这大山的沟沟壑壑,感叹着大山承受着雷雨的风暴。就是这雷,也就是这雨,让这纵横的沟壑,尽情的流淌着溪水。溪水呀,滋养了山下的平原土地,滋养了土地上的稼禾。山是一种守护,守护着春夏秋冬,守护着生活 在土地上的所有,守护着秋的收获,冬的珍藏。山风慢慢,又何止不是天与地的诉说与嘱托,是天地之音呢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温暖—( ) 凉爽——( )
(2)文中划线句子是一个句,意思是(2分)
.
(3)概括这段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
.
(4)“春风里,寒冷的暖,剥开了你的体感,更加的剥开了山的胸怀。”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
.
课外阅读(二)(10分)
千泷山记(节选)
沿溪行径,愈行愈宽。云林无遮,莺影冲天。粼光艳艳,石桥架波。墩沉半尺,临水而筑。霓霞与桥影相映,溪石与流水同色。典雅如画,别具风韵。恍若隔世,如梦似幻。 若抱寻幽之心,行至其上。环山水之形,品溪石之境,观烟柳之姿,咏岁月之歌。诗意可兴,任可自成
辞桥往西,信步前行。山林深处,声势起伏。遂驰睹之,瀑飞溅而挂川。观上茫茫,晓雾绕于初始。白练迸石,沿壁倾泻。飞珠乱花,玉雪漫天。万马奔腾,间或齐喑。动静分明,张弛有度。隔帘远望,峭陡有草。思身之渺小,泣命之飘忽。而望悠悠过往,飞瀑万锤。历浩浩风烟,未曾沉落。呜呼!几度桑田,今在何意 忽察水缓低溅,斜阳偷渡入帘。光润水泽,含芳吐露,舒展流盈,娇翠欲滴。临风疏影,宛若精灵。不曾渺小,而失成荫。终以毅力,再起风华。汲山水之灵气,演生命之乐章。年年岁岁,傲视古今。浩气凛然,是为草境。
(1)把下面的词语填写在文中的括号内。
浩然之气令人敬畏。( )
娇嫩艳丽得好像要滴下来了,形容植物色彩美丽。( )
(2)这篇文章的特点是 .
(3)这段文字采用的写作手法是( )。
A.定点换景法 B.移步换景法 C.定景换点法
(4)文中主要描写的景物有什么 在文中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
(5)文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
.
三、综合实践与习作(35分)
1.综合题(10分)
名山大川往往是诗人们吟诵的对象,李白、陆游等都写过关于山的诗句,写几句你知道的。
.
.
2.习作(25分)
写一篇游记。
要求:(1)自拟题目;(2)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3)不少于450字。
第一单元素养提升卷参考答案
一、1.(1)幽 雅 缀 蕾 襟 怨
(2)薄 糊 糊 鹊 蝉
2.(1)①赞叹 舒适 绚丽 ②既 又 既 又
(2)①丁香花 ②看 仰望 探望 遥望 张望
3.(1)我们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2)线条柔美。
(3)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4)①三 辽阔 ②只要……都……
(5)①丁香花 树叶 ②最先 然后 茂密
4.(1)C (2)C (3)D (4)D
二、1.(1)可爱 清新 明朗 愉悦
(2)孟浩然 秋江 生情 抒情 苏轼 所见 雨景比喻 视听 嗅
2.(一)(1)寒冷 炽热
(2)反问 山风慢慢,是天与地的诉说与嘱托,是天 地之音。
(3)主要描写了春天和夏天。
(4)春天,虽然还是寒冷,但已经有了春天的生 机了。
(二)(1)浩气凛然 娇翠欲滴
(2)四字词语组成
(3)B (4)略
(5)表达了作者对千泷山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
三、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