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艾青诗选》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名著综合专题课件★★
专题一:探讨诗歌的意象
探究提示:艾青的诗歌中有着丰富的意象,有的已经形成系列,带上了诗人独有的气质,如“土地”“太阳”等;有的出现次数虽然不多,却也带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如“手推车”“鱼化石”“礁石”等。阅读诗集,选择你最有感触的一两个意象,仔细品味,体会它们蕴含的感情,领会其中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
【核心知识点】
1.把握诗歌意象的特点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土地”意象凝聚了艾青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太阳”与“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则表现了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如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2.体会意象蕴含的感情 意象是诗中寄寓了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每一个有独创性的诗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意象,而艾青诗中的这些意象都凝聚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深的爱,都凝聚着对光明热烈的孜孜不倦的向往和追求。(1)土地: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凝聚着诗人对生于斯、耕作于斯、死于斯的劳动者最深沉的爱,对他们的命运的关注与探索。(2)太阳: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不息的追求。(3)手推车:象征中华民族历史命运深重灾难的某个侧面。(4)礁石:以礁石为喻,写浪打礁石这个画面,对坚韧不拔的精神进行赞扬,以积极态度面对一切,也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写照。
专题二: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探究提示:艾青诗歌创作常从感觉出发,把握瞬间的印象或感受,用来营造能暗示或者象征某种强烈情思的意象。他还提倡散文化的自由体诗,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取得协调,参差里有某种统一。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艾青诗作, 说说它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好在哪里。既可以就诗作总体的写法发表议论,也可以就某一局部或某句诗谈谈你的观点。
【核心知识点】
1.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 艾青诗作中的修辞手法丰富多彩,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拟人、对比和反复等。如《大堰河——我的保姆》使用反复、排比、对比的修辞手法塑造了大堰河——中国母亲的代表,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真挚怀念和热情赞美;再如诗人在《冬天的池沼》中先用了三个具体的意象比喻冬天的池沼像老人的心、眼、头发,最后又用了一个概括性的意象把这个荒凉、没有生气的冬天池沼比成佝偻在阴郁的天幕下的一个悲哀的老人。比喻不仅准确、形象,而且透射出作者同情一切孤独无助的老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让人读后也产生悲凉之感。
2.把握诗歌的语言风格 艾青前后创作风格变化明显,前期创作的诗歌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艾青的诗歌作品仍是以歌颂光明为主旋律的。这一时期,他的诗歌风格有了较大的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擅长绘画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还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
3.体会诗歌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诗歌在情感美的背后,往往蕴藏着理性美。阅读时,要注意联系诗人的生平及其选择的意象和表现手法去揣摩领悟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在艾青的创作后期也有不少哲理诗,如《礁石》《鱼化石》《镜子》等。如《礁石》,可以一般地看作两种力量的斗争,又可以看作具体而有所指的敌我较量,还可以把礁石看作坚韧、不折不挠的精神的代表。如《鱼化石》,这首诗引发对生命思考:“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专题三:举办诗歌朗诵会
探究提示:艾青的诗歌没有华丽的藻饰,也较少生硬的欧化句子,其语言朴素生动,富有生命力。他擅长使用散文化的诗句,不拘泥于诗歌形式,很少注意韵脚的限制或字数的整齐,却具有内在的规律与和谐的节奏,非常适合朗诵,每位同学准备好自己选择的艾青诗作,预先做好朗诵准备,揣摩技巧方法,读出感情和节奏,在小组内朗诵,也可以每组录制一两段朗诵录音,上传到班级群中分享。
【核心知识点】
1.把握诗歌的节奏 (1)特点一: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形式,但兼有内在的旋律美。在诗歌形式上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但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一种变化中的统一。
(2)特点二:注重语言的口语化,质朴自然,简约明朗。鲜活朴实的口语,力求一种随诗情而产生的“内在旋律美”,与诗行内在节奏、音律与意象相一致和融合的色彩感受,很适合朗诵。
2.把握作者抒发的感情基调 “如果逐一去掉诗歌的要素,那么最后剩下的、不能再去掉的一定是情感。”如艾青的《大堰河—— 我的保姆》,诗中的情感至真至醇、酣畅淋漓。可以说,抒发情感是诗歌与其他文学样式的主要区别。艾青的散文式的诗句常以长短相间,自由活泼地表现,无拘无束。短句活泼多姿,长句气势浩荡,朴素而又隽永,纯净而又深刻。
人物形象勾连:底层人物
勾连篇目 勾连内容
《艾青诗选》 大堰河:①勤劳、朴素、善良的底层劳动妇女,抚养了艾青。②最终因劳累过度“含泪地去了”。
《骆驼祥子》 祥子:①老实、健壮、善良、淳朴、能吃苦耐劳的人力车夫;②经历“三起三落”后彻底自暴自弃,堕落成为社会垃圾。
老马:①善良感恩,执着要强,挣扎在社会底层的穷苦劳动者。②因没钱给小马治病导致小马死亡,自己则孤独凄惨地度过余生。
小福子:①美丽、勤俭、要强的女性形象;②因生活所逼沦为娼妓,最终含恨而死。
《朝花夕拾》 长妈妈:①心地善良,富有爱心,热心帮助孩子。②粗俗好事,思想落后,愚昧,迷信。
意象 内涵 情感 诗歌示例
太阳 (1) _ _ _ 向往光明、驱逐黑暗的美好愿望 《向太阳》《给太阳》
(2) _ 希望、未来 呼唤黎明,迎接、歌颂光明 《黎明》《黎明的通知》
土地 苦难、悲伤 (3) _ _ _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
人民深沉的爱
忠贞不渝,对祖国、
与土地生死相依、
美好生活
理想、
光明、
黎明
1.你的同桌根据《艾青诗选》的部分诗歌,从意象角度做了如下整理,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2.【名著综合】家国情怀是作家的担当和使命。请从下列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内容分析作品是如何表现这一主题的。(可从作品类型、具体内涵、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思考)
A.《艾青诗选》 B.《骆驼祥子》
示例一:A.《艾青诗选》是近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收入了艾青的五十余首诗歌。诗人艾青以激越抒情的笔触,运用象征的手法,吟唱多灾多难的祖国大地和旷野农村,礼赞太阳、黎明、火把,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流露出诗人浓烈的家国情怀。
A.①《我爱这土地》 ②《煤的对话》 ③《礁石》 ④《光的赞歌》
B.①《煤的对话》 ②《光的赞歌》 ③《我爱这土地》 ④《礁石》
C.①《我爱这土地》 ②《礁石》 ③《煤的对话》 ④《光的赞歌》
D.①《煤的对话》 ②《我爱这土地》 ③《礁石》 ④《光的赞歌》
(二)人生追求
班级拟开展主题为“文学部落——谈人生追求”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
1.小语为了更好地理解艾青及其人生追求,制作了下面的思维导图来梳理艾青的诗路历程。填入下图①②③④处正确的一组诗篇是( )
D
【解析】《煤的对话》是艾青于1937年春创作的一首新诗,当时作者刚刚归国。《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当时国家处于抗战时期。《礁石》是艾青1954年7月写的一首短诗,当时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光的赞歌》写于1978年,当时是改革的新时代。
2.【名著综合】人生要有追求、努力和期盼,渴望着把梦想变成现实,将虚幻化为真实。请从下列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简述该部作品后面列出的人物对人生的追求。(限60个字内)
《海底两万里》尼摩船长 《艾青诗选》艾青 《简·爱》简·爱
示例一:选择《海底两万里》尼摩船长 尼摩船长一直为陆地上被压迫的民族提供反殖民解放斗争的经济支援,追求社会正义和人类平等。 示例二:选择《艾青诗选》诗人艾青 诗人艾青在一系列诗歌中,用“太阳”的意象表达对光明、自由、理想、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示例三:选择《简·爱》简·爱 简·爱是一位不甘忍受社会压迫、努力追求自由平等的女性,她不惧与罗切斯特之间悬殊的社会地位,勇敢追求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