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名著综合专题《骆驼祥子》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名著综合专题《骆驼祥子》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0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8 09:3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骆驼祥子》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名著综合专题课件★★ 
专题一:给祥子写小传
探究提示:本书以主人公祥子的奋斗和毁灭作为线索,可以说是祥子一生的记录。请根据作品的内容,写一篇祥子的小传,完整地勾勒出祥子的经历。写完后注意对照作品进一步修改,力求做到准确无误。
【核心知识点】
1.梳理小说故事情节 小说通过描写祥子一生的三起三落,揭示了战乱频繁、黑暗混乱的旧社会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摧残和迫害,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痛恨和对劳动人民的关注和同情。
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省吃俭用苦干三年,凑足了一百块钱,买了第一辆车。
一落:拉客人去清华,被宪兵连人带车捉去当壮丁。
二起:在逃命的时候,拉出几头骆驼,卖掉得到35元,再拼命拉车,攒钱准备再次买新车。
二落:在曹家拉包月的时候,祥子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敲诈。
三起:虎妞以低价格从邻居二强子那里买了一辆车,祥子又有了车。
三落:虎妞难产而死,为了给虎妞办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了解祥子的出身、样貌、感情经历,熟悉与祥子相关的故事情节,并根据这些情节分析祥子的性格,了解祥子由满怀希望到彻底绝望的变化过程,并分析祥子堕落的原因,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结合人物经历分析人物的变化 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韧,如同老牛一般。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但最后,经历了三起三落的祥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一个曾经是那么要强的头等车夫,最后却还是没有挣脱出悲惨的命运。祥子是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缩影,他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苦难与无奈。
专题二:探寻悲剧原因
探究提示:读完全书,祥子最终走向毁灭的命运悲剧无疑会给你强烈的震撼。到底是什么力量毁灭了这个曾经生气勃勃的人 悲剧的原因何在 带着思考精读一些章节,并查找资料,写下你的探究结果,然后和同学就此做一次深入的讨论。
1.探究祥子悲剧根源的客观原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①军阀的乱兵、②政府的侦探、③车行的豪夺、④人心的冷漠,就是这样一个强大、罪恶、病态的社会,让祥子成为这个病态社会的牺牲品。
(2)他人的影响:①与虎妞的失败婚姻、②小福子的死、③老马和小马的结局、④孙侦探的勒索、⑤杨宅人和刘四爷等人对祥子的剥削。
2.探究祥子悲剧根源的主观原因 (1)自身的性格因素:①乐观与盲目、②勤快与保守、③外刚与内软、④有较强的生活欲望却又不能看清社会的本质。
(2)思想上的局限:有着积极向上的个人奋斗精神,但无法认清苦难的社会根源,不知道个人的努力在社会沉重的压迫面前是微不足道的。
【核心知识点】
专题三:话说洋车夫
探究提示:书中除祥子外,还写了形形色色的洋车夫,留下了关于老北京洋车夫这一行当的珍贵历史记录。请根据书中内容进行梳理,从职业特点、人员构成、生活状况等方面介绍洋车夫这个行当的情况。
【核心知识点】
1.了解作品“洋车夫”的个体和群体 在中国现代文学为数不多的描写城中底层人民生活的作品中,洋车夫的形象是很引人注目的。洋车夫在当时社会的“三教九流”中,只是一个普通的行当。《骆驼祥子》中讲述的旧中国北平城里的洋车夫们大多来自乡间。日益凋敝衰败的农村使他们无法生存下去,他们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来创造新的生活。他们选中拉洋车这一职业,表明他们尽管离开了土地,但仍然保有自食其力的思维方式。他们习惯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守得住的车。于是,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成为他们最大的渴望。他们一开始往往以坚忍的性格和执着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当搏斗以失败而告终时,他们往往走向精神的堕落,直至变成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2.探究作者塑造“洋车夫”群体形象的意义 《骆驼祥子》开篇对北平的洋车夫进行分类,更好地表现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在当时的北京城,不同年龄的洋车夫结局都是凄凉的;祥子作为其中一员,尽管年轻力壮、腿脚灵利、吃苦耐劳,一次次为了目标拼尽全力,但他通过拉洋车改变命运的梦想依然落空了。这说明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祥子以及像祥子一样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其悲剧命运是必然的。
3.体会“洋车夫”群体形象的主题理解 介绍洋车夫的处境和命运,生动地再现了旧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环境的残酷和生计之艰难,表达了作者对老北京社会底层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关心和同情,也表明祥子的悲剧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当时的普遍现象,增加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专题四:品味“京味儿”
探究提示:作品对老北京的人情风俗、市井生活、北京人独特的语言习惯等做了细致入微的描绘,阅读中你一定感受到了其中散发着的浓浓“京味儿” 吧。请选择一个角度,摘抄一些片段,说说其中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核心知识点】
1.体会作品的艺术特色 “京味儿”就是北京韵味。《骆驼祥子》的“京味儿”体现在对北京的风俗民情、地理风貌、自然景物的描写,小说的语言,以及时代、民族、历史等文化传统的积淀在北京人精神、气质、性格上形成的内在特征上。
作者用独创的“京味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地描绘了北京地区的自然风情画和底层社会的风俗画,呈现出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如写祥子的身体健壮,用“结实硬棒”“挺脱”;写祥子的第一辆车用了“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通俗自然,朗朗上口;写病痛时的祥子“在马路边上缓缓地蹭”。
2.赏读作品的精彩语段 (1)如对祥子的描写:“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这里的“杀好了腰”“鸡肠子带儿”“‘出号’的大脚”都是典型的北京通俗语言的运用。北京话里的儿化韵带有一种特殊的风味,令人一听就会感觉出它是北京的土特产。老舍用这些大白话来写一个车夫实在是恰到好处。
(2)如小说中写道:“‘你这是怎么了,老妹子!到了我这儿啦,还没个车钱吗!老妹子!坐上啦!’她到这时候,才摸出来一毛钱。祥子看得清清楚楚,递过那一毛钱的时候,太太的手有点哆嗦。送完了客,帮着张妈把牌桌什么的收拾好,祥子看了太太一眼。太太叫张妈去拿点开水,等张妈出了屋门,她拿出一毛钱来: ‘拿去,别拿眼紧扫搭着我! ’”老舍几句话就把太太的爱面子和吝啬的人物形象描绘得惟妙惟肖,以及祥子希望按惯例得到赏钱和对只有一毛钱的不满都写了出来。这就是雇主和雇员的矛盾,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人情世态。
艺术特色勾连:对比手法
勾连篇目 勾连内容
《骆驼祥子》 ①祥子进城前和“三落”后的对比;②通过祥子由希望到绝望的对比,突出主题。
《水浒传》 ①将鲁智深的行侠仗义、锄强扶弱与镇关西的欺压良善做对比;②将鲁智深的敢作敢为与林冲的懦弱不敢抗争做对比;③鲁智深的粗中有细与李逵不讲斗争策略形成对比;④鲁智深前期的快意恩仇与后面杭州坐化形成对比。
《昆虫记》 ①同一种昆虫雌雄、长幼间进行对比;②同一科、属的昆虫进行对比;③相同习惯或生活方式、体貌特征的昆虫进行对比。
勾连篇目 勾连内容
《红星照耀中国》 ①将红军与白军、毛泽东与蒋介石进行对比;②西北地区经济、文化、政治在红军进入前后的对比。
《儒林外史》 ①将范进中举前后进行对比;②匡超人的前后变化进行对比。
《朝花夕拾》 ①《五猖会》“我”前后心境的对比;②《无常》中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③《狗·猫·鼠》中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西游记》 ①孙悟空的刚烈直率与猪八戒的懦弱利己形成鲜明对比;②孙悟空取经前后由任性急躁变得成熟稳重的对比。
(一)人物底色
1.小语根据《骆驼祥子》一书整理出了如下情节,按照全书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①祥子被孙侦探敲诈  ②祥子与虎妞结婚  ③祥子得知小福子死讯  ④祥子卖骆驼
A.④①②③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②④③①
【解析】结合祥子“三起三落”的经历,可排序为:④①②③。
A
2.【名著综合】阅读社举办“绽放在名著中的青春故事”系列阅读活动,活动海报会根据每期名著人物的特点选用不同的底色。请从下面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名著内容说说他的海报底色应选用哪种颜色
备选人物:简·爱(《简·爱》)、鲁迅(《朝花夕拾》)、祥子(《骆驼祥子》)
示例:保尔的海报底色应选用红色。保尔从一名具有反抗精神的倔强懵懂少年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他的青春充满着生活的压迫、工作的磨炼、伤病的折磨。但他始终满腔热血,坚定地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红色最能体现保尔有坚韧的精神和火热的理想。
示例一:选择简·爱 简·爱的海报底色应选用绿色。简·爱被舅妈送往洛伍德寄宿学校,那里的校长冷酷无情,寒冷、饥饿、疾病时常威胁着学生们的生命安全。简·爱不但没有向苦难屈服,反而在那里认真学习知识和各种技能。她凭借自己的能力找到了一份家庭教师的工作,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生机勃勃的绿色最能体现简·爱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示例二:选择鲁迅 鲁迅的海报底色应选用红色。鲁迅少年时离开绍兴前往南京求学,在乌烟瘴气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路学堂艰难求知,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等著作。后来他前往日本仙台学医,经过“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认识到拯救国民精神的重要性,于是弃医从文。红色最能体现鲁迅的求知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
示例三:选择祥子 祥子的海报底色应选用灰色。十八岁的祥子来到北平成了一名人力车夫,他本想靠自己的努力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却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下屡次受挫。在经历了三起三落后,祥子的理想完全破灭,最终他堕落为麻木、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灰色与祥子悲惨的命运更契合。(答案不唯一,能够将人物特点与颜色特点及搭配的原因阐述明白即可)
阅读笔记 批注
祥子逃回北京后的打扮是“近似搪布的一身本色粗布裤褂一元,青布鞋八毛,线披儿织成的袜子一毛五,还有顶二毛五的草帽”。 从衣着来看,祥子布衣线袜的衣着既代表了那个时代下北京
①   (身份)的衣着特点,也体现了下层市民追求自然、舒适、随性的心理特征。
 人力车夫 
(二)阅读心语
学校图书馆开展名著阅读座谈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
1.老舍先生在《骆驼祥子》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北京的风俗人情图。小粤在阅读过程中从人物的衣、食、住等方面做了如下批注,请你结合名著内容,帮他补充完整。
阅读笔记 批注
来到这里作小买卖的,几乎都是卖那顶贱的东西,什么刮骨肉,冻白菜,生豆汁,驴马肉,都来这里找照顾主。自从②搬来,什么卖羊头肉的,熏鱼的,硬面饽饽的,卤煮炸豆腐的,也在门前吆喊两声。她端着碗,扬着脸,往屋里端这些零食,小孩子们都把铁条似的手指伸在口里看着她,仿佛她是个什么公主似的。 文段中的②指的是   (人名),文段中提到的老北京的特色美食,体现了地道的“京味儿”。
曹先生家住的是③   (住宅类型)。 反映了北京人喜欢四世同堂,讲究等级辈分的心理。
 虎妞 
 四合院 
2.【名著综合】班级准备组织“阅读经典”专题活动,小晴想撰写名著阅读心语来进行宣传。她撰写了《西游记》的阅读心语:“这本书主要讲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了真经,告诉了我们只要有决心,有坚定的信念,就不怕攻克不了难关。”请你从《骆驼祥子》《水浒传》中选择一部,帮助小晴撰写一段阅读心语。
《   》的阅读心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烈日下的喘息,让我读出了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苦难。 
像骆驼一样耸起脊背,拉着一辆黄包车在胡同中奔跑。 风雨中的哆嗦,
 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
 骆驼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