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机械运动 期末复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机械运动 期末复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9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2-08 08:0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 机械运动 期末复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下列单位换算是正确的是( )
A、4.5m=4.5m×100cm=450cm B、456mm=456×1/100=0.456m
C、36cm=36÷100m=0.36m D、64dm=64×1/10m=6.4m
2、你中指最接近的长度是( )
A.1m B.1dm C.1cm D.1mm
3、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 )
A.“嫦娥一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一号”是静止的
B.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路灯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D.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4、小东在百米赛跑中第1s通过的路程是3m,第2s通过的路程是5m,第3s通过的路程是7m,则他在这3s内( )
A.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5m/s B.后2s内的平均速度为6m/s
C.3s内的平均速度为7m/s D.最后1 s内的平均速度为5 m/s
5、做“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时,一定会用到的两种测量工具是( )
A. 斜面和小车 B. 斜面和刻度尺 C. 小车和停表 D. 刻度尺和停表
6、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用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边长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数据。甲185.3mm、乙18.52cm、丙1.853dm、丁0.185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为1cm
B.甲比丙的测量结果精确度更高
C.丁在测量中一定出现了错误
D.乙和丙的测量结果略有不同是因为测量都存在误差
7、北京奥运会盛况通过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向全世界转播,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 )
A.与赛程同步 B.与电视实况转播车同步
C.与地球自转同步 D.与运动员同步
8、客机在空中以250m/s的速度飞行,对其物理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
A.客机在1s内的速度为250m B.客机在1s内的速度为250m/s
C.客机每秒飞过的路程为250m D.客机每秒飞过的路程为250m/s
9、如图所示,小海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过程的上半程、下半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实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小车下滑过程在做变速运动
B. 测量下半程平均速度时要让小车从中点处静止滑下
C. 为了延长小车在斜面运动时间,可以减小倾斜程度
D. 实验时小车过了中点才停止计时,将会导致上半段平均速度偏小
10、为盛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工作人员将一枚重新复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如图)。根据图片信息,请你估测天安门城楼上国徽的高度约为( )
A.1.5m B.3m C.4.5m D.6m
11、诗句“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行船 B.远树 C.河岸 D.山峰
12、下列对长度和速度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为10m/s
B.学校门口对汽车的限速约为40km/h
C.“复兴号”高铁列车运行速度约300km/h
D.短跑运动员速度可达72km/h
13、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
A. 图中AB段的路程
B. 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则AC段的平均速度
C. 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大
D. 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14、古代常用人的身体“尺子”进行长度度量,如:肘、虎口,掌等。用人的前臂作为长度单位叫“腕尺”,疫情防控期间,为更符合卫生防疫要求,某班同学倡导“夸赞礼”并拍摄成宣传画如图所示,图中行“夸赞礼”两位同学的面部间距d约为( )
A.0.5m B.1.5m C.3.0m D.4.5m
15、现在你安静地坐在考场里答题,如果说你是静止,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来回走动的监考员 B.从窗外飞过的小鸟
C.从窗外走过的巡视员 D.黑板前的讲台桌
16、甲、乙两位同学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二人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相同的路程甲用的时间多
B.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比乙短
C.运动6s后、甲、乙相距一定是8m
D.运动6s后,甲、乙相距可能是8m
二、填空题。
17、试分析下列因素对长度测量结果的影响:
1)刻度尺的热胀
2)刻度尺的冷缩
3)刻度尺零刻线磨损
4)视线歪斜
5)皮尺拉伸过长
18、假期,小明和爸爸开车去长沙市图书馆,他看到旁边的建筑物都往后退,以他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旁边的建筑物是   的,车上的行李是   的。
19、两岸同胞期待已久的空中直航2018年12月15日正式启动,空运航路的”截弯取直”使上海到台北的航程由原来绕飞香港的2075km缩短为1860km。上午8时,东航MU2075航班从上海机场起飞直飞台北,18时40分抵达台北机场。则该次航班飞行的 平均速度为____km/h,合_______ m/s。
20、如图所示,是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曝光时间间隔为0.02s,木块从1位置到3位置运动的距离是___c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___m/s。
21、在一条绳的一端拴上一个重物就做成了一个单摆,小明同学利用停表测出它摆动50个周期,所用时间是40 s,它摆动一个来回所用时间为______s
22、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并收集火星表面的各种信息。以火星表面为参照物,火星车在巡视的过程中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以火星车为参照物,火星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三、作图题。
23、如图所示,甲图是匀速运动物体的图象,请你根据甲图在乙图中画出同一物体的图象
四、实验探究题。
24、如图所示,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1)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读数正确的是图中的_____(选填“甲”或“乙”),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cm,铅笔的长度为_____cm。
(2)用刻度尺测某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是25.98cm、26.00cm、26.02cm、26.4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cm,该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cm。
(3)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制成,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若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5、江西省将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中有一项督导工作就是检查实验报告。以下是小璟同学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的实验报告(摘要)。请你将其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__________
【实验器材】小车、__________、__________、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测量的物理量 AB段 BC段 AC段
路程s/cm 45 56 101
时间t/s 3.0 2.8 5.8
平均速度v/(cms﹣2) 17.4
【实验分析】
(1)小车全程是做__________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__________斜面的坡度。(选填“增大”或“减小”)
四、计算题。
26、一列匀速行驶的火车,在距峭壁前532.5m处鸣笛,经过3s司机听到回音,已知声音的速度为340m/s,则火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少m/s?
27、右表是福州至厦门D6201次列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
请根据该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从福州到莆田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
(2)列车在7 :55的速度多少
车站 里程/Km 到站、发车时刻
福州 0 7:12
莆田 105 7:547:56
泉州 174 8:178:19
厦门 276 9:02
第1章 机械运动 期末复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下列单位换算是正确的是( )
A、4.5m=4.5m×100cm=450cm B、456mm=456×1/100=0.456m
C、36cm=36÷100m=0.36m D、64dm=64×1/10m=6.4m
【答案】D
2、你中指最接近的长度是( )
A.1m B.1dm C.1cm D.1mm
【答案】B
3、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 )
A.“嫦娥一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一号”是静止的
B.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路灯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D.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答案】B
4、小东在百米赛跑中第1s通过的路程是3m,第2s通过的路程是5m,第3s通过的路程是7m,则他在这3s内( )
A.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5m/s B.后2s内的平均速度为6m/s
C.3s内的平均速度为7m/s D.最后1 s内的平均速度为5 m/s
【答案】B
5、做“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时,一定会用到的两种测量工具是( )
A. 斜面和小车 B. 斜面和刻度尺 C. 小车和停表 D. 刻度尺和停表
【答案】D
6、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用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边长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数据。甲185.3mm、乙18.52cm、丙1.853dm、丁0.185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为1cm
B.甲比丙的测量结果精确度更高
C.丁在测量中一定出现了错误
D.乙和丙的测量结果略有不同是因为测量都存在误差
【答案】D
7、北京奥运会盛况通过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向全世界转播,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 )
A.与赛程同步 B.与电视实况转播车同步
C.与地球自转同步 D.与运动员同步
【答案】C
8、客机在空中以250m/s的速度飞行,对其物理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
A.客机在1s内的速度为250m B.客机在1s内的速度为250m/s
C.客机每秒飞过的路程为250m D.客机每秒飞过的路程为250m/s
【答案】C
9、如图所示,小海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过程的上半程、下半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实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小车下滑过程在做变速运动
B. 测量下半程平均速度时要让小车从中点处静止滑下
C. 为了延长小车在斜面运动时间,可以减小倾斜程度
D. 实验时小车过了中点才停止计时,将会导致上半段平均速度偏小
【答案】B
10、为盛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工作人员将一枚重新复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如图)。根据图片信息,请你估测天安门城楼上国徽的高度约为( )
A.1.5m B.3m C.4.5m D.6m
【答案】B
11、诗句“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行船 B.远树 C.河岸 D.山峰
【答案】A
12、下列对长度和速度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为10m/s
B.学校门口对汽车的限速约为40km/h
C.“复兴号”高铁列车运行速度约300km/h
D.短跑运动员速度可达72km/h
【答案】C
13、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
A. 图中AB段的路程
B. 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则AC段的平均速度
C. 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大
D. 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答案】B
14、古代常用人的身体“尺子”进行长度度量,如:肘、虎口,掌等。用人的前臂作为长度单位叫“腕尺”,疫情防控期间,为更符合卫生防疫要求,某班同学倡导“夸赞礼”并拍摄成宣传画如图所示,图中行“夸赞礼”两位同学的面部间距d约为( )
A.0.5m B.1.5m C.3.0m D.4.5m
【答案】B
15、现在你安静地坐在考场里答题,如果说你是静止,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来回走动的监考员 B.从窗外飞过的小鸟
C.从窗外走过的巡视员 D.黑板前的讲台桌
【答案】D
16、甲、乙两位同学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二人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相同的路程甲用的时间多
B.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比乙短
C.运动6s后、甲、乙相距一定是8m
D.运动6s后,甲、乙相距可能是8m
【答案】C
二、填空题。
17、试分析下列因素对长度测量结果的影响:
1)刻度尺的热胀
2)刻度尺的冷缩
3)刻度尺零刻线磨损
4)视线歪斜
5)皮尺拉伸过长
【答案】偏小,偏大,无影响,偏大(或偏小)、偏小
18、假期,小明和爸爸开车去长沙市图书馆,他看到旁边的建筑物都往后退,以他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旁边的建筑物是   的,车上的行李是   的。
【答案】运动;静止。
19、两岸同胞期待已久的空中直航2018年12月15日正式启动,空运航路的”截弯取直”使上海到台北的航程由原来绕飞香港的2075km缩短为1860km。上午8时,东航MU2075航班从上海机场起飞直飞台北,18时40分抵达台北机场。则该次航班飞行的 平均速度为____km/h,合_______ m/s。
【答案】576 160
20、如图所示,是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曝光时间间隔为0.02s,木块从1位置到3位置运动的距离是___c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___m/s。
【答案】3.60 0.9
21、在一条绳的一端拴上一个重物就做成了一个单摆,小明同学利用停表测出它摆动50个周期,所用时间是40 s,它摆动一个来回所用时间为______s
【答案】0.8
22、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并收集火星表面的各种信息。以火星表面为参照物,火星车在巡视的过程中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以火星车为参照物,火星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答案】运动;静止。
三、作图题。
23、如图所示,甲图是匀速运动物体的图象,请你根据甲图在乙图中画出同一物体的图象
【答案】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24、如图所示,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1)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读数正确的是图中的_____(选填“甲”或“乙”),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cm,铅笔的长度为_____cm。
(2)用刻度尺测某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是25.98cm、26.00cm、26.02cm、26.4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cm,该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cm。
(3)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制成,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若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甲 0.1 5.30 减小误差 26.42 26.00 偏大
25、江西省将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中有一项督导工作就是检查实验报告。以下是小璟同学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的实验报告(摘要)。请你将其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__________
【实验器材】小车、__________、__________、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测量的物理量 AB段 BC段 AC段
路程s/cm 45 56 101
时间t/s 3.0 2.8 5.8
平均速度v/(cms﹣2) 17.4
【实验分析】
(1)小车全程是做__________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__________斜面的坡度。(选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实验原理:v= 实验器材:刻度尺 停表
(1)变速 (2)减小
四、计算题。
26、一列匀速行驶的火车,在距峭壁前532.5m处鸣笛,经过3s司机听到回音,已知声音的速度为340m/s,则火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少m/s?
【答案】15m/s
27、右表是福州至厦门D6201次列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
请根据该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从福州到莆田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
(2)列车在7 :55的速度多少
车站 里程/Km 到站、发车时刻
福州 0 7:12
莆田 105 7:547:56
泉州 174 8:178:19
厦门 276 9:02
【答案及解析】(1)从福田到莆田的路程s=105km,时间t=42min=0.7h
V=s/t=105km/0.7h=150km/h
(2)由表得,7:55时列车处于静止状态,此时速度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