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四章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视频
实验次数 加速度a/(m·s-2) 小车受力F/N
1
2
3
4
5
新的思路
2023市一模
平衡摩擦力的装置?方法?
为什么需要m远小于M?加上弹簧测力计呢?
如果不满足m远小于M,且没有弹簧测力计怎么办?
本课结束
第二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具体说明
1.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思考
2.教材探究的思路
为什么要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一→如何进行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研究
→
如何测定加速度一·在运动中,怎样给物体施加一个恒定的力
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如何抵消或减弱摩擦对物体运动改变的影响一
数据如何处理可以确认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①改“平衡摩擦力”为“阻力补偿法”
参考案例1
用阻力补偿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装置如图4.2-2所示。把木板的一侧垫高,以补偿打点计时器对小车的阻力
及其他阻力。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使小车在不受牵引时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匀速运动。
将槽码、小车、打,点计时器、纸带安装好。通过改变槽码的个数可以成倍地改变小车
所受的拉力,与此相对应,处理纸带上打出的,点来测量加速度。
保持小车受的拉力不变,通过增减小车中的重物改变小车的质量。处理纸带上打
出的点来测量加速度。
藤原店
画
0
02
01
m一定,探究a与F的关系
苏
9
m11
组
m4身
m注9
电29
中巧
e
张理织
。言
内而省置舱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做探究加速度与物体
质量和合力的关系的实验时(使用下图所示的装
置),设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为M,小盘及盘
中砝码的总质量为,分别得出如图中甲、乙、
丙、丁四个图象,其中甲、乙、丙是a一F图象,
丁是a一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至2
A.甲和乙较好地把握了实验条件M远大于m
B.丙和丁没有把握好实验条件M远大于m
C.甲中长木板的倾角太小,乙中长木板的倾角
太大
D.甲、乙、丙三位同学中,丙同学较好地完成
了平衡摩擦力的操作
23.(10分)某同学利用长木板、光电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按照图甲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挂上沙桶(含少量风<《小车
子),把小车置于靠近滑轮的位置,测出小车上遮光片
sg
之Temg
25.(20分)如
光电
到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和遮光片的宽度d;
沙桶
河
向上的匀
长木板
步骤二:平衡摩擦力。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
h620K102144000602047187042442400024420204004722040448
场。在第
车沿长木板匀速向下运动;
源:带着男桶平汤,再掉南,
步骤三:取下细绳和沙桶,测量沙桶和沙子的总质量m,并记录下来;
州份力为力桶落玉力
带电荷量
步骤四:保持长木板的倾角不变,把小车置于靠近滑轮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车,记录小对大反句)
一静止且
车上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并计算出小车到达光电门时的速度和运动的加
做直线运
速度;
T=m9二M0
步骤五:改变沙桶中沙子的质量,重复二、三、四步骤。
mg
上D点。
a三N,
(1)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遮光片的宽度为d,如图乙所示,则遮光片的宽度d='2,0oo
mm.
为g,求:
(1)带电粘
(2)带电料
a2
V26-2aX,=2X
(3)水平面
(2)某次实验时测得小车上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公,则小车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
是,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2x _。(均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实验操作中,平衡摩擦力时不锡要(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取下细绳和沙桶(含少量挲红花以内
沙子),对沙桶和沙子的总质量与小车的质量关系的要求是,没有要求
(选填“小车的质量必须远小于沙桶和沙子的总质量”或“没有要求”)
丧射,波有连小桶
(4)若实验中通过多次改变沙子的质量,使沙桶和沙子的总质量m改变,得到对应的小车上
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若纵坐标为m,要得到线性图象,
则横坐标为
D。(填正确选项的序号)
26.(14分)以
A.△t
B
C.(△t)2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