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课前呢,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小的活动来热身一下,放松一下,好吗。有人说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大到一部作品,小到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每个人读都能读出不一样的理解。据说有一位书生……委婉地这样写道谁来读一下(学生读红字)是啊 他在委婉的拒客了,如果那个书生他想要留下来,他可能会怎么说(学生回答)对,留人不?留。据说啊,这个句子其实可以有8种以上的说法,表示不同的意思。
还有一个孩子啊,在他乡,有一天啊,他给父母写了一封没有标点符号的信。他父母看了,一个笑,一个哭。猜猜他是怎么说的,(学生回答)是啊,生活的好可怜,(学生回答“生活好“的句子)是的,同学们看,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它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的意思竟然截然不同,看来啊,语言真是一种值得让我们细细品味的艺术。
活动进行完了,同学们准备好正式上课了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则文言文——《书戴嵩画牛》。齐读课题。
2.释题:“书”是什么意思 “戴嵩画牛”又是什么意思呢 (“书“是书写的意思) 咱们以前啊,也学过苏轼的一首诗,叫做(题西林壁)课题当中,”题“的意思也是(书写,题写)那么,这个《书戴嵩画牛》课题合起来的意思是?(写戴嵩画牛的一个故事)苏轼把这个故事给(写了下来)。
二、初读课文,解决读音
课前啊,我们做了一张简单的预学单,老师发现,有几个多音字,特别难读。这一行,谁来读(学生读)有没有同学跟他读得不一样(学生读)看来,同学们对前两字的字音好像没有什么问题,第一个读处士就是指?(学生回答)是呀,这个四川的处士他姓(杜)人称为(杜处士)。好,“好书画“意思就是,一起说(喜欢书画)。在预学单上啊这个字,同学们就有不同的意见了,那么字典当中的解释,你觉得在这儿应该怎么读?(我觉得应该读四声,因为联系上下文来说,所宝以百数,就是说他所珍藏的画很多)所以你认为应该读四声对不对。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的意见,(应该读三声,这句话我认为他的意思应该是他珍藏的书画得用一百以百的数了)两位同学有不同的意见了,其实啊,要读好这个字,关键我们还要理解”以“的意思。现在看一看,应该怎么读,一起说。(三声数)【PPT五角星】那么这里表示动词所宝以百数的意思就是说(意思就是他家里珍藏的宝贝有非常多,可以用百来计数)谁能够完整的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学生读此句)非常好,一起读,来(学生齐读此句)
很好,第二行,(一日曝书画)【PPT拼音】曝的意思就是(晒)那么,古人为什么时常拿出书画来晒一晒啊?(因为书画如果都放在柜子里,而且是在潮湿的情况下,书画就会发霉,就会毁了这些书画)是啊,原来晒书画是古人珍藏和保护书画的一种(办法)欸,方法。
好,多音字我们都会读了。现在请同学们借助注音,自由地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刚才啊,我们读了这么多遍,故事当中啊,实际上,涉及到了两个人物,他们分别是一起说(杜处士、牧童)其中啊,还有一幅画 这幅画的名字叫做(斗牛图)那么,这两个人,围绕着斗牛图,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借助注释,自己试着说一说,开始。声音渐渐轻下来了,我知道同学们都已经说好了。谁来说一说。(学生翻译第一段)这位同学说的这部分主要讲了什么(主要介绍的是故事背景,为后面的故事做了铺垫)对,那主要讲了杜处士什么呢?(主要讲了杜处士非常喜欢斗牛图这幅图)是的,很简练,杜处士十分喜爱斗牛图。接着说故事(学生翻译黄色部分)那这部分 又讲的什么呢?(这部分讲的是牧童认为这幅画画错了)是的 所以如果用一个动词来概括,牧童 怎么样?这里是“爱”,如果这要一个字 是?他认为这幅画是错的,所以他拊掌?(大笑)欸,他认为他画错了,
好,最后一句,谁来说?(学生解释)是呀,那最后这一句话主要讲了什么?(主要讲了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是的,苏轼讲了这个道理,并且他认为这个道理是不可(改变的)那么,我们说处士爱这幅斗牛图,那么他在文章当中到底爱到什么程度呢?请你在文中找到关键语句。(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这里有一个词表示尤其喜爱,十分喜爱特别喜爱,哪个词啊,一起说(尤所爱)尤所爱,那么,具体在这个句子中哪些地方你可以感受到他对这幅画的喜爱(我可以从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中感受到,锦囊玉轴就是他用上好的锦缎做画囊,用上好的玉做画轴,经常带在身边)是的,说的真好,我们利用课后的注释就能了解到“锦囊玉轴”的意思用锦缎做(画囊)用珍贵的玉做(画轴)
欸,从这个小小的细节中,你读出了什么(杜处士十分喜爱这副斗牛图)是呀,用文中的一个词,就是(尤所爱)。刚才,这位同学还提到了,“常以自随”。就是常常(带在身边),那你能想象一下杜处士可能在什么情形下会把画带在身边呢?(他可能在游山玩水时候带在身边)是啊,出门踏青游玩,美景美画加美酒,真是人生一大乐事啊。(他可能在和朋友喝酒吃饭时带在身边)是啊,与朋友小酌怡情之时,拿出此画来欣赏,真是美哉乐哉。(他还可能会在家庭聚会的时候和身边的人炫耀自己的这幅画)咱们的杜处士如此的钟爱此画。一起读(学生齐读)是呀,咱们的杜处士锦囊玉轴常以自随,可是,当我们的牧童看到的时候,却一起读一读(学生齐读)好,这里有一个词叫“拊掌大笑“老师有点不太明白,谁能来做做动作来告诉老师(学生表演拊掌大笑)一个憨憨的小牧童就浮现在了我们的眼前。(学生表演拊掌大笑)好一个敢笑敢言的牧童,请你来读一读这句话(学生读)好一个敢笑敢言的牧童,掌声。
可是,我们的牧童为何而笑呢?(因为这幅图他画错了,牛在打斗的时候,是尾巴紧缩在两条大腿之间的,而画里的牛的尾巴是在空中甩来甩去的,所以牧童在笑)是呀,原来他笑是因为这幅画(画错了)欸,他觉得画错了,那谁能来做一做这个敢笑敢言的牧童,来指出这个画中错误(学生朗读)老师感觉这是一个谦虚有礼的牧童,但少了一分小小的自信,再找位同学试试(学生朗读)读得真好,掌声。
同学们,牧童拊掌大笑,处士却(笑而然之)处士又为何而笑呢?(我觉得处士认为牧童说的话有道理,既然是有道理的话,那么就是认同牧童所说的话的,所以我认为处士会笑而然之)
四、上台表演,巩固加深
那么,现在谁愿意来扮演一下这个有德才的处士呢?我来看看,嗯,你很有处士的味道,我还要找一个小小的牧童,但是,却大胆而自信,请你来。好,请他们两位来演一演,我们来帮他们读旁白。(学生读旁白,两名学生表演)是不是很棒,掌声送给处士和我们的牧童。牧童说的有理有据,处士呢,笑而然之,难怪苏轼这样写道,一起读(古语有云……)什么意思呢?(学生解释此句)是呀,那借着这个道理,耕田要问(农民),织布要问(妇女),那么,我放牧当问(牧童),我想钓鱼我当问(渔夫),我要治病当问(医生),上学当问(老师),啊,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要(要问内行人)要问在这方面有经验的人。
五、结合板书,复述故事
同学们,现在学到这里,这个故事我们学完了,那么你能结合这个板书和你的同桌有滋有味地讲讲这个故事吗,王老师有三个小要求,第一个,请你来读(学生读)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就可以获得铜牌说书人的称号;在这个基础上,如果你还可以(学生读)嗯,你就可以获得银牌说书人的称号;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如果你还可以(学生读)对,你就可以获得咱们的金牌说书人称号。【PPT音乐】愿不愿意挑战一下。好,和你的同桌试一试吧。
六、教师总结,拓展延伸
有没有同学在课后看到过这个注释,其中啊,就有一位同学在预学单上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读一读(学生读问题)是呀这个道理,为什么不可以改?到底可不可以改。接下来,请同学们联系生活,结合资料,在“不可改也”这四个字上加标点,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小组交流,开始吧
王老师刚刚在看的过程中啊,每个组都有自己的观点,那么我就找了三个同学,我们来听听他们的观点。(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同学们是不是也都有像他们一样的三种不同的观点,其实,说到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代,我们的感受都会不一样,就像咱们的苏轼曾经写道的一首诗题西林壁,一起读(学生齐读古诗)
教学反思:
文言文比白话文表述上更加隐晦,在理解文意上略显困难,因此需利用反复朗读的形式,开启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大门。《书戴嵩画牛》生动有趣,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讲故事。因此在疏通文意之后,教学的着力点在于讲故事。文章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利用想象去丰富故事情节,杜处士爱画会有怎样的表现?牧童是怎样拊掌大笑的?杜处世笑而然之会有什么语言、动作和表情?教学时以这些内容为支点,充实丰富之后,再练习讲故事。并且讲故事的设计分层次,第一层次是按照原文,不漏情节将故事讲下来,第二层次是创设情境,切换主人公的身份,让学生带着想象讲故事。
“音乐之美”“书画之美”都与这个单元的“艺术之美”有关,“想象”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它直接影响着高级思维能力创造力的培养与发挥,通过想象可以进一步体会到“艺术之美”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