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建平世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建平世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2-08 15:3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海市建平世纪中学 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测试二试卷
年级:高二 学科:物理等级
注意事项:
本卷共 5页,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60分钟。请在答题纸上填写考生
信息并粘贴极客二维码。班级栏目请填写等级班号。请将答案正确填、涂在
答题纸上,不要在答题框外答题,否则不得分。重力加速度 g取 10m/s2
一、单选题:每小题 3分,共 36 分
1.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是( )
A.电势能 B.电势 C.电场强度 D.电量
2.安培对物质具有磁性的解释可以用如图所示的情景来表示,那么( )
A.甲图代表了被磁化的铁棒的内部情况
B.乙图代表了被磁化的铁棒的内部情况
C.磁体在高温环境下磁性不会改变
D.磁体在高温环境下磁性会加强
3.关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磁场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场力方向可以不与磁场方向垂直
B.磁场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通电导线
C.环形通电线圈在磁场中所受磁场力一定为零
D.只有垂直磁场方向放置的通电导线才受磁场力
4.下图分别描述的是条形磁铁、蹄形磁铁、通电直导线、环形电流周围的磁感线分布
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下列物理量关系中不具有类比关系的是( )
A.重力场中的高度与电场中的电势
B.重力场中物体的质量与电场中带电体的电量
C.重力场中的重力加速度与电场中的电场强度
D.重力场中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电场中带电体的电势能
试卷第 1 页,共 5 页
{#{QQABKQiAoggIQAJAABhCUQXYCAOQkBCCCAoOhAAEMAAAARFABAA=}#}
6.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 R1、R2、R3的阻值相等,A、B 的电压恒定。那么开关 S 接通
后流过 R2的电流是 S 接通前的( )
1 2
A. B.
2 3
1 1
C. D.
3 4
7.如图所示,把一个可以绕水平轴转动的铝盘放在蹄形磁铁的磁极之间,盘的下边缘
浸在水银槽中,将转轴和水银用导线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则( )
A.由于磁场力的作用,铝盘将作逆时针方向转动
B.由于磁场力的作用,铝盘将作顺时针方向转动
C.将电源两极对调,铝盘转动方向不变
D.将蹄形磁铁的磁极对调,铝盘转动方向不变
8.图中所示是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为 C,带电荷量为 Q,上极板带正电,板间
距离为 d,A、B 两点间的距离为 s,如图所示,连线 AB 与极板间的夹角为 30 ,则 A、
B 间的电势差为( )
3Cs 3Cs
A. B.
2Qd 2Qd
Qs 2 3Cs
C. D.
2Cd 3Qd
9.两个电阻 R1、R2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R1的电阻 R1 = tan45°Ω = 1Ω
B.R2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C.当 U = 1V 时,R2的电阻等于 R1的电阻
D.曲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电阻的电功率
10.如图所示,两根垂直纸面放置的直导线,通有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电流。O为两
导线连线的中点,P、Q是两导线连线中垂线上的两点,且 OP=OQ。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O点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B.P、Q两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相反
C.若在 P 点放置一条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通电导线,其
受力方向为 Q→O
D.若在 Q点放置一条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通电导线,其
受力方向为水平向左
试卷第 2 页,共 5 页
{#{QQABKQiAoggIQAJAABhCUQXYCAOQkBCCCAoOhAAEMAAAARFABAA=}#}
1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和定值电阻的阻值均为 r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r 。
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由 a 端向b 端滑动的过程中( )
A.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小
C.电源的效率变大
D.变阻器消耗功率变小
12.如图所示,两根长直导线均垂直于纸面放置,分别位于纸面内的等边三角形 ABC
的两个顶点。两直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如图所示的恒定电流,B 点的磁感应强度
大小为 B0。若将 A处直导线中的电流反向,则 B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
B
A. 0
3
B. B
2 03
C. B0 D. 3B0
二、填空题:每空 3 分,共 30 分
13.通电螺线管右端的小磁针,静止时 N 极的指向如图所示,则电源的 a 端为 极
(选填“正”或“负”),螺线管的 c端为 极(选填“N”或“S”)
第 13 题图 第 14 题图 第 15 题图
14.如图,用两根轻质弹簧将金属棒 ab 悬挂在竖直面内,弹簧的劲度系数均为 100N/m,
棒 ab 的长度为 50cm,质量为 0.02kg,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0.4T,
若要使弹簧处于原长,则金属棒中要通以向 的电流(选填“左”或“右”),电流强
度为 A。(g 取 10m/s2)
15.右上图中竖直方向的平行线表示匀强电场的电场线,但未标明方向。一个带电量为
q的微粒,仅受电场力的作用,从 M 点运动到 N 点,动能增加了 Ek ,则该电荷的运
动轨迹可能是虚线 ( 选填“a”或“b”);若M点的电势为U,则N点的电势为 。
16.如图所示,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有一段弯成直角的金属导线abc,且
ab bc L0,通有电流 I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B ,若要使
该导线静止不动,在b 点应该施加一个力 F0 ,则 F0 的方向与
ba 方向成 角 ; B 的大小为 。
试卷第 3 页,共 5 页
{#{QQABKQiAoggIQAJAABhCUQXYCAOQkBCCCAoOhAAEMAAAARFABAA=}#}
17.如下图,某同学将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E 、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r 和输出功率PR 随
电流 I 变化的图线画在了同一坐标系中,如图中的 a、b、c所示。则电源的电动势为 V,
b、c图线的交点与 a、b 图线的交点的纵坐标之比一定为 。
18(1)图
三、综合题:共 34 分
18.(1)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利用多用电表测量某定值电阻的阻值,选择开关打到电阻档“×100”的位置,将红、黑
表笔的笔尖分别与电阻两端接触,电表示数如图所示,该电阻的阻值为 Ω。
②利用多用电表测量未知电阻,用欧姆挡“×100”测量时发现指针示数如图 1 所示,为了
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下列选项中合理的步骤为 (选填字母代号并按操
作顺序排列);
A.将选择开关旋转到欧姆挡“×1k”的位置
B.将选择开关旋转到欧姆挡“×10”的位置
C.将两表笔分别与被测电阻的两根引线相接完成测量
D.将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0Ω”
③该同学想进行如图 2 所示的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选填字母代号);
A.图甲中将选择开关旋转到直流电压挡,选择合适量程可测量小灯泡两端电压
B.图乙中将选择开关旋转到直流电流挡,选择合适量程可测量流经小灯泡的电流
C.图丙中将选择开关旋转到欧姆挡,选择合适量程可测量闭合电路中小灯泡的电阻
试卷第 4 页,共 5 页
{#{QQABKQiAoggIQAJAABhCUQXYCAOQkBCCCAoOhAAEMAAAARFABAA=}#}
(2)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 E 和内阻 r, R1是滑动变阻器,定
值电阻 R2 3 。
① 图(a)中 A、B 分别是 传感器、 传感器。
② 实验开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最 端。(填“左”或者“右”)
③ 传感器 A,B 的示数分别为 a,b,则a 。(用 b、E、r、R2 表示)
④ 实验中得到两表的示数关系图像如图(c)所示,则该电源的电动势E V,
内阻 r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9.如图所示,M 为一线圈电阻 rM 0.4 的电动机,R 24 ,电源电动势 E 40V。
当 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1 1.6A,当开关 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2 4.0A 。
求:
(1)电源内阻 r;
(2)开关 S 闭合时流过 R 的电流;
(3)开关 S 闭合时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
20.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根光滑的绝缘细直杆,图中 37 ,杆的 BC 部分处在
m 3.0 10 2水平向右的有界匀强电场中。在细杆上套一个质量 kg ,电荷量大小为
3 10 5C的带电小球,使它由静止从 A点沿杆滑下,从 B 点进入电场,滑行到 C 点时小
球速度恰好减小为零。已知 AB BC 1.0m,sin37 0.6。求:
(1)小球的电性;
(3)B、C 间的电势差 U。
试卷第 5 页,共 5 页
{#{QQABKQiAoggIQAJAABhCUQXYCAOQkBCCCAoOhAAEMAAAARFABAA=}#}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2.B
3.B
4.D
5.C
6.B
7.A
8.C
9.C
10.D
11.D
12.B
二、填空题
13. 正; S
14. a 到 b; 1
E
15. a; U + k
q
2F
16. 45°; 0
2IL0
17. 3; 1:4
三、综合题
18. (1)①1100 ②BDC ③C
(2)①电压;电流 ②右 ③a=E-b(r+R2) ④2.7; 4.2
19. (1)E=I1(R+r) 代入数据得:r=1Ω
(2)U=E-I2r=36V IR=U/R=1.5A
(3)Im=I2-IR=2.5A
Pm=UIm=90W
P 热=I 2m rm=2.5W
P 出=Pm-P 热=87.5W
20. (1)负电荷
(2)从 A 到 C 应用动能定理:mg(LAB+LBC)sinα+Uq=0 U=1.3×104V
{#{QQABKQiAoggIQAJAABhCUQXYCAOQkBCCCAoOhAAEMAAAAR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