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一单元 青 春
第2课 峨日朵雪峰之侧
“峨日朵”,实际上是现在的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峨堡镇的老百姓对于“峨堡”一词的发音。那么,“峨日朵雪峰”便是指峨堡乡境内的祁连山脉中一座或者几座小雪峰。据此推测,它们原本没有自己独立的命名,只是诗人采用作为诗中一个如画的诗作之远景而已。
对昌耀的评价
(1)“昌耀是不可替代的,如青铜般凝重而朴拙的生命化石,如神话般高邈而深邃的天空,我们深深感谢他留给诗坛一个博大而神奇的认知天空。——这是被授予1998~1999年度中国诗人奖时授奖词中给予昌耀的文字。
(2)昌耀是一个奇迹,是他那一辈人中唯一可以被称作诗人的人。…但他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将革命话语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以维护诗歌的个人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以后,昌耀的诗歌才情可以用井喷来形容,一大批杰作经他之手被塑造成型。昌耀发明了一种崭新的诗歌语言,极大地拓宽了汉语的表现力。他的诗质地坚硬,有金石之声,刚好同中国人内心深处太多的忧患意识相对称。 ——敬文东
(3) 昌耀是当代诗歌史上的一个传奇。他以边缘化生存中博大的普世理想,将二十多年的流放生涯和始终的精神困顿,鼎现为青藏高原式的诗篇。深重的苦难感和命运感,来自青藏高原的土著民俗元素和大地气质,现代生存剧烈精神冲突中悲悯的平民情怀和坚定的道义担当,“君子自强不息”的灵魂苦行,构成了他在诗艺和精神上对于当代汉语诗歌无可替代的奉献。中国类型性的优秀诗人为数不少,但昌耀式的诗人只有一个。——燎原
王昌耀,湖南桃园人。当代诗人。1956年报名到大西北拓荒。1957年因《林中试笛》被错划为“右派”。后来被当做“有文化的犯人”选拔出来,在一家监狱工厂学炼钢。颠沛于青海垦区二十余年。“文革”后平反,仍坚持留在青海,在青海省作协从事专业创作。出版诗集有《昌耀抒情诗集》。
背景1957年,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波及社会各阶层的群众性反右派斗争。这一运动后来被严重扩大化,一大批响应党的号召仗义执言的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人士被错误的确定为“右派分子”,遭到不同程度的迫害。这首诗写于1962年8月,作者因被打成右派,正在距峨堡乡不远的青海省八宝农场接受劳动改造。
语调深沉、饱满
“那边”拉长
“太阳”上扬
“无穷”上扬
“山海”下沉,
“滑坡”下沉
“嚣鸣”拉长,上扬
“喊杀声”下沉
“渗出”语气凝重
“啊”语调激昂高亢
“蜘蛛”拉长
“赐予的”拉长,上扬
“快慰”语调轻松、舒缓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
山海。石砾/不时滑坡,
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啊,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在锈蚀的/岩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
快慰。
1.题目“峨日朵雪峰之侧”的“侧”如何理解?
相关联想——雪峰之巅、雪峰之麓、雪峰之侧。
雪峰之侧——半山腰。
2.起句“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中的“此刻”“仅”暗示了什么?
①这个高度是“我”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所达到的;
②这并不意味着将来(或“下一刻”)“我”不能达到新的高度,也不意味着此刻的高度微不足道,这毕竟已是一次历尽艰辛的征服;
③这个判断句还暗示了“我”的目标与“我”的努力之间的差距,暗示了某种“先喘口气”的决定。
④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我”的形象,“仅”写出了此刻我的高度的理智与清醒;而“小心地”,则写出了此刻的我谨小慎微,如履薄冰。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
山海。石砾不时滑坡,
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3.试分析这一长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什么效果?
景象:这一长句用“薄壁”“峨日朵之雪”“太阳”“山海”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雪峰落日图,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冲击。
效果:①视听合一。在辉煌的视觉形象之上,诗人又叠加上一个宏大的听觉形象,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嚣鸣,如军旅的杀声渐远而去。这一音响的叠加使落日更显壮观。
②意象对比。滑坡的动势与落日的动势都是下坠的,与攀登者的动势正好相反。光明与幽暗、热闹与沉寂、高拔与低矮。于是视听合一在生理上引发一种紧张,这样的场景是诗人现实生存状态的写照,也是精神生活的写照,说明“我”在这个高度上的坚持决非易事。
诗歌意象
1.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
太阳和山海并举, “太阳”象征的是光明、是未来、是希望,它虽“彷徨许久”,但最终仍旧出场、带给人们新的期待。
而“山海”象征的是深渊、是失望,它虽“引力无穷”,但人们仍然在以自己的方式不断奋斗、砥砺向前。
2.石砾不时滑坡,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落日的动势和石砾滑坡的动势都是下坠的。这里的石砾和深渊代表着种种挫折与打击,出现在人们追求光明的道路上,考验着人们的意志和毅力。
4.“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这两句诗意在告诉读者什么?
这两句诗立即由上文“我”眼中的壮观景象转入自身状态的描述:手指插入岩缝,血滴渗出鞋底,这是登山者的努力与挣扎。也就是说,日落和滑坡都不是悠闲者赞叹或观赏的对象,而是此时此地贴身绝壁的登山勇士的生命体验,不管是动作的叙述,还是画面的描写,都极具视觉冲击力。
意象:血滴:代表着牺牲与决心,既是人们的牺牲、痛苦、与磨难的见证,也是人们刚强不屈、永不言弃的佐证。
5.诗人本来“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却意外发现与“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为伴,这种强烈的反差告诉我们什么?
①意象对比:诗人通过“雄鹰”“雪豹”的强大与“蜘蛛”的渺小的对比,昭示了平凡卑微的东西有时比“波澜壮阔”更具有力量。在这样的高度上,只有一只不起眼的蜘蛛与“我”为伴,可即便是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也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快乐与荣耀。
②意境对照:与前一诗节的宏阔和“嚣鸣”相对照,这里,“可怜”与“默享”两个词甚具分量。对生命的敬畏,对渺小生命的关照、谦卑,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全由这只小小的蜘蛛得到表露。
4.“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这两句诗意在告诉读者什么?
这两句诗立即由上文“我”眼中的壮观景象转入自身状态的描述:手指插入岩缝,血滴渗出鞋底,这是登山者的努力与挣扎。也就是说,日落和滑坡都不是悠闲者赞叹或观赏的对象,而是此时此地贴身绝壁的登山勇士的生命体验,不管是动作的叙述,还是画面的描写,都极具视觉冲击力。
意象:血滴:代表着牺牲与决心,既是人们的牺牲、痛苦、与磨难的见证,也是人们刚强不屈、永不言弃的佐证。
5.诗人本来“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却意外发现与“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为伴,这种强烈的反差告诉我们什么?
①意象对比:诗人通过“雄鹰”“雪豹”的强大与“蜘蛛”的渺小的对比,昭示了平凡卑微的东西有时比“波澜壮阔”更具有力量。在这样的高度上,只有一只不起眼的蜘蛛与“我”为伴,可即便是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也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快乐与荣耀。
②意境对照:与前一诗节的宏阔和“嚣鸣”相对照,这里,“可怜”与“默享”两个词甚具分量。对生命的敬畏,对渺小生命的关照、谦卑,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全由这只小小的蜘蛛得到表露。
1.诗人为什么惊异于“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
诗人认为,眼前的景物仿佛是一切艰辛的一种报偿,“我”吃惊地看到一派壮丽的雪峰落日景象,一个宛转重叠绵密奇崛的长句,写那太阳彷徨久之终于突然向一片山海跃入。这里意象的密度却显示了诗人锤炼的功力。
2.此刻诗人为何渴望自己能与“雄鹰”和“雪豹”为伍?
诗人渴望自己能像雄鹰般展翅翱翔于蓝天,如雪豹般自由驰骋于崖璧 ,但由于“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的缘故,无法与雄鹰或雪豹为伍。这几句真实描写了自己作为一个攀登者的内心感受。
3.一只小小的蜘蛛给了我怎样的惊喜?
在继续攀登,还是选择放弃当口,一个“特写镜头”: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也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快慰”。这是生命意志和生命强力的伟岸展示,呈示在这种高度的生命必定是强健和雄壮者的生命。伟大与渺小,理想与现实,全由这只小小的蜘蛛得到诠释。
4.诗人写蜘蛛的“可怜”“默享”有什么作用?结合全诗分析。
“可怜”,表明蜘蛛是极其普通、渺小的事物,“默享”表明如此普通、渺小的蜘蛛却能享受大自然赐予的快乐与荣耀。说明真正强大、壮美和坚韧的不是外在的形象,而是内在的精神、意志。又和前面大的声音形成对比,使全诗更有力量。
诗歌意象
1.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
太阳和山海并举, “太阳”象征的是光明、是未来、是希望,它虽“彷徨许久”,但最终仍旧出场、带给人们新的期待。
而“山海”象征的是深渊、是失望,它虽“引力无穷”,但人们仍然在以自己的方式不断奋斗、砥砺向前。
2.石砾不时滑坡,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落日的动势和石砾滑坡的动势都是下坠的。这里的石砾和深渊代表着种种挫折与打击,出现在人们追求光明的道路上,考验着人们的意志和毅力。
3.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代表着牺牲与决心,既是人们的牺牲、痛苦、与磨难的见证,也是人们刚强不屈、永不言弃的佐证。
评:诗歌意象
4.呵,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雄鹰” “雪豹”的形象是作者理想中的精神、意志和心灵的象征,代表着一种真正强大、雄壮和坚韧。是英雄标榜、给人以奋进的力量。
5.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
“蜘蛛” 则是作者现实状态的写照,是他“囚徒”身份的一种反映。同时也暗喻那些虽然渺小、但不失刚毅之志的无名英雄。
6.诗中的“我”,则是在此意境中的一位勇敢顽强的攀登者。壮美雪峰之景配上勇敢顽强的攀登者可谓非常和谐,展现了生命的顽强。
意象作用:选取了太阳、山海、石砾、深渊、血滴、雄鹰、雪豹、蜘蛛”等较为庄严、奇险的意象。有利于营造凝重而又壮美的氛围,让读者体会到在冷寂的思维中所展现的生命的张力。
总结:诗歌的主旨
1.这首诗表现的是孤绝之境的超越
昌耀是一个孤独的诗人,他自始自终有着一种震动人心的忧郁和伤感,而隐藏在这背后的是诗人对生命本真与尊严的追寻和捍卫。在这首诗中诗人似乎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又似乎是一个积极的生命体验者,他在这首诗中开始他的征服之旅,继而完成旅途,继而完成了自我超越。
2. 对内在生命强力的张扬
①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促使他进行理性和清醒的思考。既然坚守在峨日朵雪峰之侧的不是雄鹰或雪豹,而是蜘蛛,那么说明真正强大、坚韧和雄壮的不是外在形式或形象,而是精神、意志和心灵,于是他在对强大生命力的赞美中不断攀登并坚守着精神的高峰,使得自己足以俯视一切虚无和喧嚷,抵挡一切摧毁和打击。
②联系写作背景,昌耀并没有与那个时代一同“滑坡”,而是在峨日朵雪峰之侧占稳了自己的高度。这是生命意志和生命强力的伟岸展示,呈示在这种高度的生命必定是强健和雄壮者的生命,定格在这种险峰的姿态必定是胜利者的姿态!
诗歌的艺术特色
①视听合一:视觉—“我”吃惊地看到一派壮丽的雪峰落日景象;听觉形象—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器鸣,如军旅的杀声渐远而去。视听合一,表明“我“在这个高度上的坚持决非易事。
②强烈的对比:两组意象形成鲜明而浓烈的对比:强大和弱小、光明与幽暗、热闹与沉寂、高拔与低矮。在峨日朵雪峰之侧坚守住高度的不是强大的雄鹰或雪豹,而是弱小得可怜的蜘蛛;光明的太阳不过是虚妄的神明和幻象的真理的别称,堆砌的石砾不过是狂热的信念、迷信的追求、廉价的乐观的代号,而它们正在跃入幽暗却引力无穷的山海,正在滑向棕色的深渊;一派嚣鸣的、象军旅的喊杀声的,原来是在“滑坡”,是在“远去”,而接纳和归结它们的恰恰是沉寂和冷静。
诗歌的艺术特色
③象征手法,如“太阳”、“山海”、“雪豹”、“雄鹰”、“蜘蛛”等意象,均有非常强烈的象征色彩,它们将“光明”、“黑暗”、“力量”等较为抽象的精神品质转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日常形象,赋予本篇诗歌以深意,也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④特写镜头:“特写”是电影艺术中一个专门术语,是说电影摄影机与拍摄对象在极近距离内所摄取的一种画面,其主要作用是艺术的“集中凝练”和“强调突出”,以便形成不同寻常的美感冲击力。诗歌从前面宏阔的背景转而聚焦到一只小小的蜘蛛,诗人突然给出一个“特写镜头”,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我”同在!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就是从这只小小的蜘蛛表露出来的。很多时候,不起眼的细小意象比司空见惯的“波澜壮阔“更有力量。
坚守
冷静
真实
理智
山海
深渊
蜘蛛
快慰
铆钉一样楔入
默享
峨日朵雪峰之侧
我能征服
的
高
度
雄鹰
雪豹
喊杀声
痛苦
石砾
太阳
小心探出
狂热
虚浮
伟岸高大
喧嚣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