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张PPT)
壹
目标导学
学习目标
1.了解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的相关知识。
2.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读出节奏和韵律。
3.掌握文言知识,借助注释理解课文。
4.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脉络。
新课导入
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狼的成语呢?
新课导入
1.狼狈为奸:狼和狈一同出外伤害牲畜,狼用前腿,狈用后腿,既跑得快,又能爬高。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2.狼奔豕突:豕,猪。突,冲撞。像狼和猪那样奔跑冲撞。形容坏人乱冲乱撞,恣意破坏。或形容敌人奔逃时的惊慌状态。亦作“豕突狼奔”。
3.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4.狼子野心:狼崽子虽幼小,也有凶残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用心狠毒,本性难改。
5.引狼入室:比喻自己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
新课导入
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险些被它吃掉,幸亏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今日屠夫又遇见了中山狼的“后代”,又会怎样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篇发生在屠户和狼之间的故事,相信它会给你带来独特的感受。
狼
蒲松龄
第一课时
了解作者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 著名文学家,后世誉为“中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他曾写下“有志者事竟成, ,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 ,三千越甲可吞吴”来自勉。二十多年之后蒲松龄终于完成了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个人理想的“孤愤之书”—— 《 》。
郭沫若曰:“ , 。”
老舍赞曰:“ , 。”
清代
破釜沉舟
卧薪尝胆
聊斋志异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鬼狐有性格
笑骂成文章
背景资料
《聊斋志异》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与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齐名,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 ”是蒲松龄的书屋名称,“志”是 的意思,“异”指 。题材大多来自民间和下层知识分子的传说,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聊斋
记述
奇异的故事
贰
新知探学
初读课文
任务一:看视频,感知节奏和文意,概括故事情节。
情节概括
狼
遇
屠户
狼
狼
狼
狼
惧
御
杀
议
开端 → 发展 → 高潮 →结果
初读课文
任务二:朗读课文,划节奏,掌握字音字形。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节奏划分(一)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初读课文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节奏划分(二)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叁
合作助学
研读文意
任务三:译读课文。
(1)借助教材注释、学法和工具书,自主翻译全文,标注疑难语句。
(2)小组交流自学时遇到的难词难句,互相提问,互相解答。
(3)组内解决不了的,在课件上画出。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文意精讲(一)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译文】有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见)两头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
回家
完,没有
仅,只
紧跟、连接
很
文意精讲(二)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 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译文】屠户很害怕,把骨头丢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随着(他)。屠户又把骨头丢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前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了上来。
害怕,恐惧
把
停止
仍然
跟从
又
代词,骨头
表转折,但是,却
到、来
省略句+状语后置
文意精讲(三)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 并 驱如 故。
【译文】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已经
表转折,但是,却
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一起
追随、追赶
原来
文意精讲(四)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 敌。顾野有麦场,
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译文】屠户很为难,担心前后一起受到两头狼的攻击。(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麦场主把柴草堆积在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一样。
为难,处境困迫
代词,狼的
名活动,攻击
看,视
柴草
覆盖,遮盖
文意精讲(五)
屠乃奔倚 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译文】屠户于是奔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的下面,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于是,就
倚靠
代词,柴草堆(的)
解除,卸下
拿起
名活动,上前
凶狠注视的样子
文意精讲(六)
少时,一狼径 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 暇 甚
【译文】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他)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一会儿
径直
离开
名活状,像狗一样
在
时间长了
闭上眼睛
神情,态度
悠闲,从容
很
文意精讲(七)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 之。
【译文】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了。
突然
用
头,脑袋
杀死
代词,狼
文意精讲(八)
方 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译文】屠户正要走,转身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入从背后攻击屠户。
正
想要
看
名活动,挖洞
打算,想
名活状,从通道
来
文意精讲(九)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 悟前狼假寐,盖 以诱敌。
【译文】狼的身子已经钻进去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的。
已经
屁股
从
大腿
也
代词,狼
才
明白
假装睡觉
大概,原来是
用来
耳
文意精讲(十)
狼亦黠矣,而 顷刻两毙,
禽兽之 变诈 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狡猾
表转折,但是,却
一会儿
结构助词,的
巧变诡诈
多少
罢了
肆
拓展研学
遇狼
缀行甚远
(凶狠)
(贪得无厌)
(狡猾贪婪)
(阴险狡诈)
屠户
狼
惧狼
御狼
杀狼
并驱如故
眈眈相向
目似瞑 意暇甚 隧入 假寐
嘲笑了玩弄阴谋,自食其果的恶狼,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教育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敌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内容总结
伍
当堂测学
仅,只
停止
1.止
1
2
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3
4
止露尻尾:
止增笑耳:
仅,只
仅,只
一词多义
神情、态度
打算,企图
2.意
1
2
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攻击
敌人
3.敌
1
2
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一词多义
于是、就
才
4.乃
1
2
屠乃奔倚其下:
乃悟前狼假寐:
把
用
5.以
1
2
投以骨:
以刀劈狼首:
3
4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盖以诱敌:
来
用来
一词多义
代词,狼的
代词,指柴草堆
6.其
1
2
恐前后受其敌:
一狼洞其中:
3
4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屠自后断其股:
代词,他的,屠户的
代词,它的,狼的
5
其一犬坐于前:
代词,它们(的),狼的
一词多义
代词,指骨头
补充音节,助词
7.之
1
2
复投之:
久之:
3
4
数刀毙之:
禽兽之变诈:
代词,指狼
结构助词,的
5
两狼之并驱如故:
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一词多义
:大腿。
屠自后断其股
古义
今义
:屁股,事物的一部分。
:多少。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古义
今义
:一门学科,指几何学。
古今异义
:罢了。
止增笑耳
古义
今义
:耳朵。
1.一狼洞其中
2.狼不敢前
3.其一犬坐于前
4.意将隧入……
(“洞”,名词作动词,“打洞” )
( “前”,方位名词作动词,“上前” )
( “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
( “隧”,名词作状语,“从通道” )
词类活用
投以骨
(倒装句,状语后置,应为“以骨投”)
顾野有麦场
场主积薪其中
(省略句,省略主语“屠”,应为“屠顾野有麦场”)
(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应为“场主积薪于其中”)
投以骨
(省略句,省略了“投”的宾语“狼”,应为“以骨投狼”)
特殊句式
课后作业
1.学法78-79面基础梳理抄写,每个两遍+早读字词,
今天晚读前交。
2.18课学法,A层:1-10题 B层:1-5,6(1)(2),7-9,
明天中午交。
3.背诵《狼》原文和注释。
4.《朝花夕拾》和《西游记》前三回读书笔记,明天晚读前交。
狼
蒲松龄
第二课时
壹
目标导学
学习目标
1.梳理文章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2.分析文中对狼和屠户的刻画。
3.理解“狼”的象征意义,把握文章主旨。
4.认识文中狼贪婪、凶残、狡诈的本性,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复习导入
1.回顾主要情节,按段落依次概括。
狼
遇
屠户
狼
狼
狼
狼
惧
御
杀
议
贰
新知探学
内容研读
任务一:研读课文,回答问题。
一、遇狼
1、请结合课文思考:课文开篇向我们交代了几大要素?分别是什么?
时间:晚
地点:途中
人物:一屠,两狼
起因:一屠晚归,两狼缀行
四要素
内容研读
1、第2段中屠夫惧狼而避狼的方法是 ,而导致的结果 ,表现了狼 的特点。
二、惧狼:
投以骨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凶恶贪婪
内容研读
1、 屠户采取了怎样的行动?
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2、面对屠户的防御,狼的表现是怎样的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三、御狼
内容研读
1、请你找出本段中描写屠户杀狼的两个句子,并标出其中的动词。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2、这些动词生动地表现了屠户怎样的性格特征?
机智、勇敢、细心
四、杀狼
叁
合作研学
分析形象
任务二:小组合作,找出依据,总结屠户和狼的形象
屠户是一个( )的形象。
狼是一个( )的形象。
凶狠、贪婪、狡猾
机智、勇敢、细心
研读结尾
1、结尾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任务三:分析文章结尾,回答以下问题。
答: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作用如下:
(1)画龙点睛,显示文章主旨(卒章显志)
(2)讽喻了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管怎样狡诈,
最终都是会失败的。
研读结尾
2、“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 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答:不是。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狠、狡诈的恶人。
启发:(1)对待这种像恶狼的恶人就应该像屠夫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2)禽兽再狡猾也斗不过聪明的人,像狼一样的坏人不管耍什么花招,终究会被识破,自取灭亡。狼贪心不足遭到灭亡的故事,也告诫我们做事不能太贪婪。
肆
拓展研学
内容总结
本文通过描写一个屠户和两只狼之间的较量,揭露了狼 的本性,表现了屠户的 ,启发人们面对恶势力要 。
凶狠、贪婪、狡猾
机智、勇敢、细心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伍
当堂测学
14周周末作业
1.18课学法,A层:79-81题
B层:1-9,10-14,15(1)(2)
周一早读前交。
2.抄写教材105-106面注释,每个两遍,105面①不用抄。
3.背诵《狼》原文和注释。
4.常规作业:读书笔记和练字(写上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