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人教新课标7.7《秋词》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八年级上人教新课标7.7《秋词》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30 14:4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秋 词刘禹锡1、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不怕困难、高昂的进取精神。 4、背诵默写全诗。 学习目标:诗词赏析二三法知人论世
感情基调

把握意象
知人论世 刘禹锡 字梦得,洛阳人。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白”。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 知人论世 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时写的 。刘禹锡贬到朗州时(今天湖南常德市)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一觉醒来却被赶出了朝廷,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干什么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 悲/寂寥,
我言/秋日/ 胜/春朝。
    晴空/一鹤/ 排云/上,
    便引/诗情/ 到/碧霄。二、听读诗歌。说说读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昂扬 积极诗人通过什么景物来表现“秋日胜春朝”? 孤鹤   鹤雌雄相随,步行规矩,情笃而不淫,具有很高的德性。古人多用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能之士,惯用鹤翔或鹤鸣来喻人生大志的,所谓“鹤鸣九皋”“冲天一鹤 ” 诗人借“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而上,矫健凌厉,表达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反映作者高远豪迈的心情。问题1、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
问题2、为什么“我言秋日胜春朝” ?
问题3、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本单元中学过的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表现了相同的观点?本单元中哪篇文章可以印证“自古逢秋悲寂寥”? 问题4、怎样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三、学习《秋词》(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以来人们是逢秋悲寂寥,而我却是认为秋天比春天更美好。
一二句用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表现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借“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而上,矫健凌厉,表达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反映作者高远豪迈的心情。 万里晴空中一只白鹤冲云直上,我的诗情也随它飞上了蓝天。四、比较阅读通过学习,请比较《山行》与《秋词》的异同 。明确: 同:
二者都描写秋景,都赞美秋天胜过了春天。 异:
《山行》全篇表现的都是生气盎然的画面和景致,形象鲜明,色彩绚丽;而本诗侧重抒写感受,以说理为主。 六、小结  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 。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让人们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分析迁移拓展 (一)梅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突出的特点是 表现了诗人 的性格。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诗人写松的理由是 诗人常以此表现 。

宋人郑思肖《寒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
菊的特点是 诗人借菊花来现 。
不畏严寒高洁的品格挺拔坚贞,正直凌寒不屈不挠 作业:
1、默写秋词
2、根据你对诗意的理解,把《秋词》改写成一片现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