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考点梳理评价
1 第一单元考点梳理评价
一、字词句基础。
1.[字形]看拼音,写词语。
祖父的园子里,有绿色的mà zhɑ( ),金色的qīng tíng( ),飞舞的hú dié( ),还有yīng tao( )树。这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2.[易错音]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涟漪(yī) 玷污(zhàn)
B.虬枝(qiú) 秉性(bǐng)
C.稚子(zhuī) 澄澈(chéng)
D.供品(gòng) 倭瓜(wěi)
3.[新情境,字形]龙龙抄写词语时,不小心写错了一个字,下列哪一项是他写错的?( )
A. B.
C. D.
4.[字义]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也傍桑阴学种瓜(傍晚)
B. 山衔落日浸寒漪(水中的波纹)
C. 草满池塘水满陂(池岸)
D. 童孙未解供耕织(从事)
5.[新材料,字义]“由南平市浦城县多家单位承办的‘弘扬非遗文化 感受剪纸魅力’青少年剪纸社会实践培训活动在县文化馆举办。”这句话中,“承”字的意思是( )。
A. 托着,接着 B.承担
C. 继续,接续 D. 接受(命令或吩咐)
6.[词语运用]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老师把问题的答案公布出来时,他才恍然大悟。
B. 著名翻译家郑克鲁先生将译书当成使命,乐此不疲。
C. 雪白的山峰耸立着,与蔚蓝的天空相映成趣。
D. 莆田人民的“母亲河”木兰溪上只漂着几条船,真是不可胜数!
7.[标点符号]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B.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
C. 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D. 想不到眼含泪水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8.[新题型,句子概括]各用一个字概括下列句子描写的情景,概括得最准确的一项是( )。
①漆黑的夜晚,闹钟的嘀嗒声清晰而响亮。
②七月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路旁的白杨树似乎要燃烧起来了。
③在100米决赛中,他以飞人般的速度冲向终点,夺得了金牌。
A. 静 热 快 B. 静 热 忙
C. 闹 火 快 D. 闹 火 忙
9.[口语交际]典典想要了解父母的童年生活,为此他列出了一个问题清单。下面是清单中的几个问题,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时候玩过哪些玩具?
B. 哪一年结婚的?
C. 下课后喜欢玩什么游戏?
D. 7岁时最喜欢吃什么食物?
10.[句子衔接]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阳光的照射下,每一只贝壳都闪耀着绚丽的光彩。
②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聚在一起,不时传来打闹声和嬉笑声。
③我们来到一片沙滩上,看到这里的贝壳真漂亮呀!
④拾贝壳的人很多。
⑤这声音和海涛声混在一起,组成了一支奇特的交响曲。
A. ③④①②⑤ B. ③④①⑤②
C. ③①④②⑤ D. ③①④⑤②
二、积累与背诵。
11. ,村庄儿女各当家。
12.古诗中有童真童趣。杨万里的“ , ”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儿童以冰为钲的童趣;而雷震的“, ”把牧童的天真调皮和悠闲自在描写得生动形象。
13.《游子吟》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作者对母爱的赞颂的诗句是:“ , 。”
三、课文主题与理解。
14.下列哪两句古诗不是描写儿童生活的?( )
A.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B.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C.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D.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草满池塘水满陂”,两个“满”字写出了水草丰美的景象。( )
(2)《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
(3)《梅花魂》中外祖父一共哭了三次,可见他是个多愁善感的人。( )
(4)“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这句话采用了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 )
16.想一想下面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再照样子写一写。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答案
1.蚂蚱 蜻蜓 蝴蝶 樱桃
2.B 3.B 4.A 5.B 6.D
7.C 8.A 9.B 10.C
11.昼出耘田夜绩麻
12.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13.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14.C 15.(1)√ (2)√ (3)× (4)×
16.【示例】旁的植物,大抵是生长于肥沃的土壤里。他却不一样,越是环境恶劣,越是峭壁悬崖,根长得越繁茂,越粗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