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9 10:3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综合素质评价
词语书写。(4分)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本单元为我们展示了很多有个性的人物形象:dù jì(    )心强的周都督,shén jī miào suàn(    )的诸葛亮,jǐng yáng gāng(    )上打虎的大英雄,在群猴的nà hǎn(    )声中称王的石猴,还有大观园里青春靓丽的公子小姐……
选择符合要求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24分)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倚靠(yǐ) 忌讳(wěi)  B.丞相(chéng) 拖男挈女(qiè)
C.山涧(jiàn)咆哮(páo)  D.踉跄(liàng)迸裂(bèng)
3.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4.下列与“窠”字的读音相似或相同的一项是(  )。
A.穴 B.窝 C.棵 D.臼
5.下面是影视剧中的人物对话,对其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郎中:中医医生。  B.榜文:贴在墙上公布成绩的榜单。
C.客舍:旅馆。    D.货郎:流动地贩卖商品的小商贩。
6.“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中,分别给“拱伏无违”和“序齿排班”换一个词语,句子意思不变的一项是(  )。
A.俯首听命  伶牙俐齿 B.静静聆听  伶牙俐齿
C.俯首听命  按序排列 D.静静聆听  按序排列
7.[漳平市期末]“刚才还是万里无云,转眼间,便是乌云密布,这六月天,真是‘    ’。”填入句中横线上的歇后语,正确的一项是(  )。
A.武松绣花——胆大心细  B.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C.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D.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位外地游客正在打听怎么去龙津湖公园?
B.上学前,妈妈嘱咐我说,“我今天晚上加班,你到舅舅家吃晚饭!”
C.图书角摆满了大家喜爱的“淘气包马小跳”“三国演义”“鲁滨逊漂流记”等书。
D.开凿运河,就能把淡水运往乍得湖中转站,借此将水送至沙漠各处,让“远水”解“近渴”。
9.“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句话描写的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人物,根据你的阅读经验,你认为这个人物是(  )。
A.  B.  C.  D.
10.[厦门市海沧区月考]下列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松——倒拔垂杨柳  B.白龙马——流沙河收沙僧
C.张飞——煮酒论英雄  D.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11.[新情境,晋江市月考改编]学习小组的成员们想把课文《红楼春趣》改为课本剧,下列对宝玉的角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宝玉这个角色很重要,我们要把他的动作、神态表演得很率真。
B.宝玉公子哥架子十足,差使丫头去取风筝时的语气要很着急,很强硬。
C.宝玉认得是嫣红的风筝便要给她送过去,这里要说得轻一点儿,体现出他心地善良。
D.宝玉的风筝放不起来,便把风筝摔在地下,说要跺个稀烂,这里要演得又气又恼。
12.[漳平市期末]本单元我们阅读了不少古典名著,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和《水浒传》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短篇小说集。
B.火烧赤壁、煮酒论英雄、倒拔垂杨柳这三个故事均出自《三国演义》。
C.《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写的是清朝末年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
D.《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描写的是师徒四人历经千难万险,一路斩妖除魔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13.[漳平市期末]将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
①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变得多彩多姿,这是现代人莫大的幸福。②我们再也不必“囊萤夜读”“手不释卷”,而能够在欢笑里、蹦跳中增长知识。③但愿你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沉浸在“读书之乐,乐融融;读书之乐,乐陶陶”的境界里。
A.①句之前  B.①②句之间  C.②③句之间  D.③句之后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7分)
14.填空。(2分)
《鸟鸣涧》中以动衬静的句子是“    ,    ”。
15.[福州市期中改编]班级举行以“《西游记》中人物的优点与缺点”为话题的名著人物评鉴活动,请你参与作答。(5分)
  一位同学评鉴的人物是猪八戒,其优点是性格温和,力气大;缺点是好吃懒做,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
你评鉴的人物是    ,其优点是    ;缺点是                       。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35分)
(一)名著怎么读(17分)
①在学习生活中,常听到手拿书本的同学感叹:名著太难懂,啃都啃不进去。欣赏一部名著真的这么难吗?事实上并不难,关键在于你阅读的方法对不对,阅读的毅力强不强。
②首先,阅读前你要知道自己读的是什么,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还是外国文学名著。当然,你要想知道得更多,就要在读前查一查目录,读一读前言和后记,或者查一查题目和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的背景。事实上,你对作家的个人经历知道得越详细,你就越能明白他为什么要写这本书或这篇文章;懂得这本书的时代背景,你就会明白隐藏在作品中的关于作家的故事。
③其次,要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有的人喜欢躺在床上看书。阅读本身是一种促使思想活跃、器官敏锐的活动,如果躺在床上读,你就想睡觉,那么当你开始打瞌睡的时候,就会埋怨这本书,以至于从内心不愿接近它。阅读时更不要被书中长长的人名、地名和繁多的人物所左右。比如《三国演义》中就有好多繁杂的人物名字,你甚至会觉得这些人物关系乱得像一团麻。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急着往前翻,可以用笔把这些人物的关系写下来,理一理,这些人物的关系在你眼前就会变得清晰。
④欣赏名著,刚开始要大段大段地读,千万别小口小口地啃,你读的句子越长,你就越能进入书的节奏和感情,从中得到的乐趣也就越大。接下来,要学会细细地品味和反复研读。你放心,所有名著都经得起细品和反复读。最后,当你读完一本书后,如果很感兴趣,又不完全懂,那么可以与有兴趣的朋友共同回味它,或者立即重读一遍,你会发现对它的了解更深了一步,甚至找到了作者当年的感受。
⑤是啊,坐拥名著,可知天下事,观五洲奇景,感受异域风情。读完一部名著后,你会觉得自己的灵魂被那些历史上最有天赋的作家的思想和洞察力鼓舞着。
16.第②段讲的是阅读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3分)
①看一看字数 ②查一查目录 ③读一读前言和后记 ④查一查题目和作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文章中有关阅读名著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阅读时不要被书里面长长的人名、地名和繁多的人物所左右。
B.觉得人物关系混乱时,可以用笔把众多的人物关系理一理。
C.刚开始读名著时,可以大段大段地读,帮助自己进入书的节奏和感情。
D.读名著一开始需要小口小口地啃,细细地品味,反复地研读。
18.第③段画“    ”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3分)
A.作比较、列数字  B.列数字、举例子
C.举例子、打比方  D.打比方、作比较
19.用小标题概括第④段的内容,最合适的一项是(  )。(3分)
A.欣赏名著的方法  B.欣赏名著的感受
C.欣赏名著的好处  D.欣赏名著的效果
20.文章末尾说:“你会觉得自己的灵魂被那些历史上最有天赋的作家的思想和洞察力鼓舞着。”请你结合阅读名著的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二)诸葛亮计激周瑜(节选)(18分)
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江东劝说孙权共同抗曹,鲁肃带他前去会见孙权。诸葛亮见孙权碧眼紫髯,一表人才,自知难以用言语说动,便打定主意要用言语激他。
……
一番交谈后,孙权不禁勃然大怒,退入后堂。
众人都笑诸葛亮不会说话,一哄而散。鲁肃则一个劲儿地埋怨诸葛亮,批评他藐视孙权。诸葛亮笑道:“我自有破曹良策,你不问我,我岂能说?”鲁肃听罢,赶紧跑到后堂告诉孙权。孙权回嗔作喜,又出来与诸葛亮相见,并设酒宴款待。经诸葛亮一番实事求是的分析,孙权果然进一步坚定了抗曹决心。
周瑜系江东主战派的核心。但是,他在与诸葛亮相见时,却故意说宜降不宜战。鲁肃不知是诈,与周瑜当面争辩起来。诸葛亮装作主张投降的样子,然后说:“我有一计,既不必牵羊担酒,纳土献印,也不必亲自渡江;只要派一名使者,送两个人到江北给曹操,百万大军就会卷旗卸甲而退。”
周瑜问道:“用哪两个人?”诸葛亮说:“我在隆中时就听说曹操在漳河新建了一座十分壮丽的楼台,称之为‘铜雀台’,并且广选天下美女置于其中。曹操很早就听说江东乔公有两个女儿,长曰大乔,次曰小乔,都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曹操曾经发誓说:‘我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于铜雀台。如此,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可见,他率百万雄兵,虎视江南,其实不过是为了得到这两个女子。将军何不去找这两个女子,派人送给曹操,这样,曹操必然会班师回朝。”
周瑜道:“曹操想得到二乔,有什么证据没有?”诸葛亮说:“曹操的小儿子曹植,下笔成
文。曹操曾经命他写了一篇《铜雀台赋》。赋中的意思,单道他家合为天子,誓得二乔。”周瑜道:“先生还能记得这篇赋吗?”诸葛亮说:“我爱其文采华美,曾经把它背了下来。”说完,当即将《铜雀台赋》背诵了一遍。周瑜听罢大怒,站起来指着北方大骂道:“老贼欺人太甚!”诸葛亮连忙劝阻说:“当年汉朝皇帝曾以公主和亲,今天为了退敌,这民间的两个女子有什么可惜的呢?”
周瑜道:“先生有所不知,大乔是孙伯符(即孙策,孙权之兄,当时已死)之妇,小乔乃周瑜之妻。”诸葛亮佯装惶恐道:“我确实是不知此事,失口乱说,死罪!死罪!”周瑜道:“我与老贼誓不两立,希望先生助我一臂之力。”于是,二人遂订下联合抗击曹军的大计。
(根据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四十四回相关内容改写)
21.[新情境]读到“孙权回嗔作喜,又出来与诸葛亮相见,并设酒宴款待”一句时,同学们都不太明白“回嗔作喜”的意思。下列不属于他们想出的方法的一项是(  )。(3分)
A.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猜测 B.可以结合影视作品中的表演来确认
C.能通过网络搜索来查询 D.可以通过增加对孙权的了解来判断
22.诸葛亮是用什么办法来激怒周瑜的?(  )(3分)
A.说孙权和周瑜不是曹操的对手  B.说曹操进攻是为了得到“江东二乔”
C.说曹操命曹植写了一篇《铜雀台赋》
D.说“江东二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23.诸葛亮说曹操的两个心愿是什么?(  )(3分)
A.建楼台、成帝业  B.建楼台、得“江东二乔” 
C.成帝业、平四海  D.成帝业、得“江东二乔”
24.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  )(3分)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
25.“众人都笑诸葛亮不会说话”,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6分)
习作。(30分)
26.选择你喜欢的一本书,或针对其中你感兴趣的故事情节,或针对其中你喜欢的人物形象,或针对其中让你深受启发的一个道理,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题目自拟,字迹工整,感情真实。
答案
1.妒忌 神机妙算 景阳冈 呐喊
2.A 3.D 4.C 5.B 6.C 7.C 
8.D 9.C 10.D 11.B 12.D 13.C
14.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15.【示例】沙和尚 吃苦耐劳,沉稳踏实,做事认真 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16.B 17.D 18.C 19.A
20.【示例】作家在名著中所叙述的主题以及所表达的情感,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灵魂受到鼓舞。比如,阅读《三国演义》时,诸葛亮“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鼓舞了我,让我在遇到困难时勇往直前,决不退缩。
(二)21.D 22.B 23.D 24.A
25.【示例】不同意。①诸葛亮是想用这种办法激怒孙权,坚定孙权共同抗曹的决心,不是真的“不会说话”。②诸葛亮通过交谈激怒周瑜,与周瑜订下联合抗击曹军的大计,可见诸葛亮很会说话。
26.略。 【点拨】在写作的时候,首先要简单介绍一下书的内容,可以重点介绍你印象最深的部分;然后选择你感触最深,最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注意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使读后感更真切,更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