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读懂数学】广东怀集2014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1.3有理数的加减法(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广东怀集2014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1.3有理数的加减法(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4-30 11:27:25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
研究成果配套课件第一章 有理数一、新课引入 1、引入负数之后,实际问题中有时会遇上与负数有关的运算,如本章引言中,收入记作正数,支出记作负数,收入8.5元,支出4.5元,求结余。
列式为 .2、上面用到了正数和负数的加法。根据实际问题的意义,你能计算出结果吗?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黄柳燕8.5+(-4.5)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黄柳燕二、学习目标 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黄柳燕三、研读课文认真阅读课本第16页至第18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知识点一 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1、下面我们一起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
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如果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
正,那么向右运动5m记作 ,向左运动5m记作 。 +5-5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黄柳燕三、研读课文+5+3+8(+5)+(+3)= +8 3、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向 走了
m.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 -3-5-8(-5)+(-3)= -8 小结:从2、3可以看出:符号相同的两个数相加,结果的符号________,绝对值_________。 2、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右运动3m,两次运动的最后结
果是向 走了 m.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 右8左8不变相加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黄柳燕三、研读课文3、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3m,再向右运动5m,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向 走了 m.这个问题写成算式就是 .
请将以上的算式用数轴表示出来: +2(-3)+(+5)= +2 +5-34、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3m,再向左运动5m,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向 走
了 m.这个问题写成算式就是 .
请将以上的算式用数轴表示出来: +3-5-2(+3)+(-5)= -2 小结:从3、4看出,符号相反的两个数相加,结果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______,并用______的绝对值减去_____的绝对值. 右左2相同较大较小2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黄柳燕5、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5m,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
是 _ .
(+5)+(-5)= 0 +5-5这个问题写成算式就是 .
上述算式表明: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结果为0.仍在起点处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黄柳燕6、如果物体第1s向右(或左)运动5m,第2s原地不动,2s后物体从起点向右(或向左)运动了5m。
写成算式就是 
从算式6表明:__________________
(-5)+ 0 = -5 或 5 + 0 = 5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黄柳燕1、有理数加法运算中,既要考虑 ,又要考虑 .知识点二 有理数加法法则 1、有理数加法运算中,既要考虑 ,又要考虑 . 2、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 同号的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把  相加.
②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    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  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
③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   。 注意:在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
一要辨别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
二要确定和的符号;
三要计算和的绝对值.即“一辨、二定、三算”. 符号绝对值相同绝对值绝对值较大减去0这个数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黄柳燕知识点三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3、例1计算
(1)(-3)+(-9)
(2)(-4.7)+3.9
解:(1)(-3)+(-9)=-( )=( )
  (2) (-4.7)+3.9=_______ =________
练一练
(1)(-2)+(-7)=_______=________.
(2)(-3.2)+1.5=______ =________. 3+9-12注意法则的应用,尤其是和的符号的确定!-(4.7-3.9)-0.8-(2+7)-9-(3.2-1.5)-1.7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黄柳燕1、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 的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   的加数的符号,并用     减去      .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
③ 一个数同 相加,仍得0四、归纳小结 2、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先定符号,再算
.同号绝对值较大较大的绝对值较小的绝对值00绝对值3、学习反思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黄柳燕1、口算
(1)(-4)+(-6)=     ;
(2)4+(-6)=     ;
(3)(—4)+6=   ;
(4)(—4)+4= ;
(5)0+6 = ;
(6)0+(-6)=         五、强化训练 -10-2206-62、上升10米,再上升-3米,则共上升了 米.7你答对了吗Thank you!谢谢同学们的努力!课件14张PPT。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
研究成果配套课件第一章 有理数一、新课引入 1、∵9+8=______;8+9=______;
∴9+8_____8+9。
小学里这种运算律叫做加法_________。
2、∵(2+3)+4=____;
2+(3+4)=____;
∴(2+3)+4_____2+(3+4)。
小学里这种运算律叫做加法_________。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韦继乐1717=加法交换律99=加法结合律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韦继乐二、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2、能合理运用加法运算律化简运算.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韦继乐三、研读课文认真阅读课本第19页至第20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知识点一 探究加法运算律
1、计算:
(1)(-8)+(-9)= ;(-9)+(-8)= ____
(2)30+(-20)= ;(-20)+30=______
根据计算结果你可发现:a+b=______,这种运算律称为加法_________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_______的位置,_________不变.-17-171010b+a交换加数和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韦继乐三、研读课文认真阅读课本第19页至第20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知识点一 探究加法运算律
2、计算:(1)[2+(-3)]+(-8)= ————
2+[(-3)+(-8)] =————
(2)[8+(-5)]+(-4)=————
8+[(-5)+(-4)] =————
-9-9-1-1根据计算结果你可发现:(a+b)+c=________ a+(b+c)这种运算律称为加法________律。结合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__________________,和不变. 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韦继乐三、研读课文知识点二 加法运算律的应用(使计算简便)
例2计算16+(-25)+24+(-35) 解法1:16+(-25)+24+(-35) 解法2: 16+(-25)+24+(-35)
解:原式 =16+24+(-25)+(-35) 解 :原式=16+24+[(-25)+(-35)]
(运用了______ 律) (运用了__________ 律)
=40+(-25)+(-35 ) =40+(-60)
=15+(-35) =-20
=-20 交换和结合交换讨论:你认为那种解法简便?为什么?认真阅读课本第19页至第20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韦继乐三、研读课文练一练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题目:
(1)(-23)+58+(-17);
解:原式= +[ + ]
=
=
(3) (4)(-2)+3+1+(-3)+2+(-4)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韦继乐三、研读课文练一练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题目:
(1)(-23)+58+(-17);
解:原式=58+[(-23)+(-17)]
=58+(-40)
=18
(3) (4)(-2)+3+1+(-3)+2+(-4)
解:原式=[(-2)+(-3)+(-4)]+(3+1+2)
=(-9)+6
=9+(-11) =-3
=-2
讨论:你的解法是
否最简便?为什么?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韦继乐归纳:通过以上练习,我们可以发现:
利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可以简化计算,根据加数的
特点,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同号的加数放在一起相加;(2)同分母的加数放在一起相加;(3)和为0的加数放在一起相加;(4)和为整数的加数放在一起相加.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韦继乐三、研读课文知识点三 加法运算律在实际问题的应用
例3 10袋小麦称后记录如下,10袋小麦一共多少千克?如果每袋小麦以90千克为标准,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 (你能有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91 91 91.5 89 91.2 91.3 88.7 88.8 91.8 91.1解法1:10袋小麦一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克;
如果每袋小麦是90克,那么10袋小麦一共是____________千克;
则10袋小麦总计超过(不足) _________ 千克. 91+91+91.5+89+91.2+91.3+88.7+88.8+91.8+91.1=905.490x10=900905.4-900=5.4解法2:每袋小麦超过90kg的千克数计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10袋小麦对应的
数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5、-1、+1.2、+1.3、-1.3、-1.2、+1.8、+1.1 1+1+1.5+(-1)+1.2+1.3+(-1.3)+(-1.2)+1.8+1.1
=
=
90×10+ =
答:10袋小麦一共 _____ kg ;总计_______。[1+(-1)]+[1.2+(-1.2)]+[1.3+(-1.3)]+(1+1.5+1.8+1.1)5.4超过5.4kg905.45.4905.4思考:比较两种解法,
解法2中使用了
哪些运算律?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韦继乐四、归纳小结1、加法交换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
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字母表示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a+b=b+a2、加法结合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
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示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c=a+(b+c)3、学习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课件制作:韦继乐五、强化训练1、一天早晨气温是-7℃,中午上升了11℃,半夜又下降了9℃,
半夜气温是 ( )℃
A 、9 B 、-5 C、13 D、-27
2、计算:
(1)23 +(-17)+6+(-22)(2)(-2.8)+(-3.6)+(-1.2)+3.6
3、有8筐白菜,以每筐25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为正数,不足的
千克数记为负数,称后的记录如下:1.5, -3, 2, -0.5, 1, -2, -2, -2.5,
这八筐白菜一共多少千克?
B解:原式=(23+6)+[(-17)+(-22)]
= 29+(-39)
=-10解:原式=[(-2.8)+(-1.2)]+[(-3.6 )+3.6]
=(-4)+0
=-4解:1.5+(-3)+2+(-0.5)+1+(-2)+(-2)+(-2.5)
=(-3+1+2)+[(-0.5)+(-2.5)+[(-2)+(-2)]+1.5
=-5.525x8+(-5.5)=194.5答:这八筐白菜一共194.5千克Thank you!谢谢同学们的努力!课件14张PPT。新课引入研读课文 展示目标 归纳小结 强化训练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
研究成果配套课件第一章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第十课时 1.3.2有理数的减法(1)课件制作:
怀集县凤岗初级中学 邓品清一、新课引入 北京某天的气温是―3°C~3°C,这一天
的温差是多少呢?(温差是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
单位:°C).显然,这天的温差是3―(―3).想想
看,温差到底是多少呢?即:
3―(―3)= 6123二、学习目标 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了解加与减两种运算的对立统一关系,掌握数学学习中转化的思想。三、研读课文 认真阅读课本第21页至第22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三、研读课文 ①因为:3-(-3)=6,3+(+3)=6
所以:3-(-3)______3+(+3)
②因为:0-(-3)=_____,0+(+3)=______
所以:0-(-3)______0+(+3)
③因为:(-1)-(-3)=______,
(-1)+(+3)=______
所以:(-1)-(-3)______(-1)+(+3)
④因为:(-5)-(-3)=______,
(-5)+(+3)=______
所以:(-5)-(-3)____(-5)+(+3)
⑤计算: 9-8_____9+(-8)
⑥计算: 15-7____15+(-7)知识点一=33====22-2-2=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一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  这个数的  .
这个法则可以用字母表示为:
_____________.从上述结果我们可以发现: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加上相反数a-b=a+(-b)三、研读课文 1、例4 计算:
(1)(-3)-(-5)=(-3)+____=____;
(2)0-7=0+_______=________;
(3)7.2-(-4.8)=7.2+________=____;
(4)(-3)-5=(-3)+_______=____.2、思考:一般地,较小的数减去较大的数,
所得的差的符号是______(填“正号”或
“负号”).知识点二负号52-7(-7)4.812(-5)-8三、研读课文 练一练计算:
(1) 6–9 (2)(+4)–(-7)
(3) (-5) – (-8) (4)0 – (-5)
(5)(-2.5) – 5.9 (6)1.9 –(-0.6)=-3=11=3=5=-8.4=2.5 四、归纳小结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
字母表示成:      .
2、学习反思:          
                .a-b=a+(-b)五、强化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
B、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C、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倒数;
D、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绝对值.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B.两个负数的差,一定是一个负数.
C.0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
D.两个正数的差,一定是一个正数BA五、强化训练 3、填空:
(1)(-4)-(-4)=_______ ;
(2) 6+_______= -20 ;
(3)(—18)—24=________
(4) 比2℃低8℃的温度是______;
(5) 比-3℃低6℃的温度是________。0(-26)-42-6 ℃-9 ℃五、强化训练 4、计算:
(1) - (2)(-2)-(+ )

(3)0-(- ) (4)(- )-(- )
(5)(-16 )-(-10 )-(+1 )= =-2=-8 = =Thank you!谢谢同学们的努力!课件18张PPT。新课引入研读课文 展示目标 归纳小结 强化训练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
研究成果配套课件第一章 有理数
第十一课时
1.3.2有理数的减法(2)课件制作:
怀集县 中学 梁村周 恒一、新课引入 1、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__________.


相反数即a-b=______________.
a+(-b)一、新课引入 2、计算:
(1)(-6)-4 (2)3-15解:⑴原式=(-6)+(-4)
=-10解:⑵原式=3 +(-15)
=-(15-3)
=-12你做对了吗?12二、学习目标 1、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的意义;2、会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一认真阅读课本第23页至第24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法则 例5 计算(-20)+(+3)-(-5)-(+7).分析: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把算式改写为
(-20)+(+3)+(____)+(_____).+5-7解:原式=(-20)+(+3)+(____)+(_____)
=[(-20)+(____)]+[(+3)+(____)]
=(_____)+(_____)
=_______+5-7-7+5-27+8-19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一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法则 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
即归纳 (-c) 把下列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练一练:(1)(+9)-(+10)+(-3)-(-5)
=(+9)+( )+(-3)+( );(2)-5.13+ 4.62-(-8.47)-2.3
=-5.13+( )+( )+( ).-10+5+4.62-2.3+8.47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加减混合算式的简写和读法1.式子(-20)+(+3)+(+5)+(-7)是____ 、____、 ____、 ____这四个数的和,也叫做代数和.(-20)(+3)(+5)(-7)2.为了书写方便,可以省略式中的______号和______号,把它写成-20+3+5-7.加括①象这样的式子仍看作和式,这个式子读作 的和.②按运算意义也可以读作
.负20、正3、正5、负7负20加3加5减7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加减混合算式的简写和读法除第一个数外,算式中的数字前的符号都可看作为运算符号,又可看作性质符号. 练一练:1、(+8)+(-6)+(+4)+(-12)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和的形式为 _.8-6+4-122、算式-3-5不能读作( )
A、-3与5的差 B、-3与-5的和
C、-3与-5的差 D、-3减去5c你做对了吗?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三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例5 简写(-20)+(+3)-(-5)-(+7)的运算过程.解:原式=-20+3+5-7 —省略___号和___号
=-20-7+3+5 —运用_____交换律
=______+_____ ——把负数和正数分别相加
=______—得结果-278-19括加加法计算:练一练(1)1-4+3-0.5;解:原式=1+3-4-0.5
=4-4.5
=-0.5你真棒!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三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2.4+3.5-4.6+3.5;(3)(-7)-(+5)+(-4)-(-10);解:原式=3.5+3.5-2.4-4.6
=7-7
=0解:原式=(-7)+(-5)+(-4)+(+10)
=-7-5-4+10
=-16+10
=-6
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三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4)解:原式=



= =四、归纳小结 1、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
运算.即(-c)加法2、除第一个数外,算式中的数字前的符号都可看作为______符号,又可看作______符号.运算性质3、学习反思: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五、强化训练 1、计算5-3+7-9+12=(5+7+12)+(-3-9)是应用了 (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分配律 D.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D2、计算:
(1)(-8)+10+2+(-1)解:原式=-8+10+2-1=-8-1+10+2
=-9+12 = 3(2)5+(-6)+3+9+(-4)+(-7)解:原式=5-6+3+9-4-7=5+3+9-6-4-7
=17-17=0五、强化训练 (3)(-0.8)+1.2+(-0.7)+(-2.1)+0.8+3.5解:原式=-0.8+1.2-0.7-2.1+0.8+3.5
=1.2+0.8+3.5-0.8-0.7-2.1
=5.5-3.6
=1.9(4)解:原式=

=你太棒了!五、强化训练 3、 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a、b.利用有理数减法,分别计算下列情况下点A、B之间的距离:
a=2,b=6;a=0,b=6;a=2,b=-6;a=-2,b=-6.
你能发现点A、B之间的距离与数a、b之间的关系吗? 探究 五、强化训练 从而发现,点A、B之间的距离与数a、b之间的关系:
点A、B之间的距离等于大数减去小数.解:⑴当a=2,b=6时,A、B之间的距离是4;
⑵当a=0,b=6时,A、B之间的距离是6;
⑶当a=2,b=-6时,A、B之间的距离是8;
⑷当a=-2,b=-6时,A、B之间的距离是4.
Thank you!谢谢同学们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