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4张PPT。新课引入研读课文 展示目标 归纳小结 强化训练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
研究成果配套课件第二课时12.2.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课件制作:
怀集县凤岗初级中学 邓品清一、新课引入 1、如图,△ABC≌△DEC,则相等的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等的角有 __________________ .
2、如果△ABC与△A′B′C′,满足:
AB=A′B′,BC=B′C′,AC=A′C′,
∠A=∠A′, ∠B=∠B′, ∠C=∠C′,
那么△ABC≌△A′B′C′.
如果只满足这六个条件中的一部分,
那么能否保证△ABC与△A′B′C′全等呢?AB=DE, AC=DC, BC=EC∠A=∠D, ∠B=∠E, ∠ACB=∠DCE,不能12二、学习目标 经历三角形全等的探索过程,得出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能用“SSS”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和画等角. 三、研读课文 认真阅读课本第35至37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的练习,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三、研读课文 探究1 画出满足以下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并回答
问题:
(1)如果△ABC与△A′B′C′有一个角或一
条边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答: .
(2)如果△ABC与△A′B′C′满足全等的六个
条件中两个,能保证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答: .
探究2 画任意一个△ABC,再画一个△A′B′C′
,使A′B′=AB,B′C′=BC, A′C′=AC.知识点一不一定不一定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一画图步骤参照:(1)画B′C′=BC;
(2)分别以点B′、C′为圆心,线段AB、AC长
为半径画狐,两狐相交于点A′;
(3)连接线段A′B′、A′C′.
观察和验证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1
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
(简写成“ ______ ”或” __ _”).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SSS三、研读课文 例1 如图△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
接点A 与BC中点D的支架.求证△ABD≌△ACD.
证明:∵D是BC的中点,
∴ =
∴在△ABD与△ACD中
( )
∴△ABD≌△ACD( ) 知识点二BD DC 公共边SSS三、研读课文 练一练1·本节课学习的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是:
,
可以简写成 或 .
2·符号“∵”表示____ ,“∴”表示 .
3·如图,C是AB的中点,AD=CE,CD=BE.
求证:△ACD≌△CBE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SSS因为所以证明:∵D是BC的中点,
∴AC=CB
∴在△ACD与△CBE中
AC=CB
AD=CE
CD=BE
∴△ACD≌△CBE( SSS )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三已知:∠AOB.
求作:∠A′O′B′=∠AOB.
作法:
1·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
于OA、OB于点C、D;
2·画一条 O′A′,以点 为圆心,
_ 长为半径画弧,交 ___ 于点 _ ;
3·以点 为圆心, 长为半径画弧,与前
弧相交于点 ;
4·过点 画 .则
∠A′O′B′=∠AOB.
思考 为什么这样能作出相等的角?说出理由!射线O′OCC′O′A′C′CDD′D′O′B′四、归纳小结 1、 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成“ _______ ”或” ”).
2、会用直尺和圆规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学习反思:
.五、强化训练 1、已知,如下图,AB=AC,BE=CD,要使△ABE
≌△ACD,依据“SSS”,则还使添加条件 .
第1题 第2题2、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BE=CE,则由
“SSS”可直接判定( )
A、△ABD≌△ACD B、△ABE≌△ACE
C、△BED≌△CED D、以上答案都不对AE=ADB五、强化训练
3、如图AB=DE,AC=DF ,BE=CF.
证明:△ABC≌△DEF .
证明:∵ BE=CF ,
∴ BE+EC=CF+CE
即BC=FE
∴在△ABC与△DEF中
AB=DE
AC=DF
BC=FE
∴△ABC≌△DEF( SSS )
Thank you!谢谢同学们的努力!课件15张PPT。新课引入研读课文 展示目标 归纳小结 强化训练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
研究成果配套课件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12.2.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第3课时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课件制作:
怀集县洽水中学 李素冰一、新课引入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ACAECE12二、学习目标 三、研读课文 认真阅读课本第37至3 9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一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A′B′C′
使A′B′=AB,A′C′=AC,∠A′=∠A.
观察并验证它们是否全等?画图步骤参照:
①画∠DA′E=∠A;②在射线A′D上截取A′B′=AB,
在射线A′E上截取A′C′=AC;③连接B′C′由此得,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写“ ______ ”“ ___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全等 边角边 SAS三、研读课文 归纳 证明线段相等或者角相等时,常常通过证明它们是_____________ 的对应边或对应角来解决.知识点二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的应用△ABC △DECSASCD∠2相等CB= CESAS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练一练1、如图,两车从南北方向的路段AB的A端出发,分别向东、向西的行进相同的距离,到达C、D两地,此时C、D到B的距离相等吗?为什么?证明:三、研读课文 分析:上图中,
AB=AB,AC=AD,∠B=∠B,但很明显△ABC与
△ABD不全等. ∠B 是AB和AC或AB和AD的夹角吗?∠B 是______或______的对角.结论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__________全等.(填一定或不一定)实验操作 如图,把一长一短的两根木棍
的一端固定在一起,摆出△ABC.固定住
长木棍,转动短木棍,得到△ABD.∠BAC ∠BAD不一定四、归纳小结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为“ ________ ”或“ _____ ”).
2、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_______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3、学习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边角边 SAS对角五、强化训练 BD=CD或∠BAD=∠CADA五、强化训练 ∵∵五、强化训练 Thank you!谢谢同学们的努力!课件17张PPT。新课引入研读课文 展示目标 归纳小结 强化训练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
研究成果配套课件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12.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第四课时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SA、AAS)课件制作:
怀集县凤岗初级中学 黄丽云一、新课引入 1、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它们分别是什么? 判定方法1: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判定方法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一、新课引入 2、如下图,在△ABC与△DEC中,若CA=_____ ,CB=_________,则△ABC≌△DEC.CDCE12二、学习目标 经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第三种方法ASA的探究,并用ASA推导出第四种判定方法AAS; 会运用这两种方法去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三、研读课文 认真阅读课本第39至41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画任意一个△ABC,再画一个△A′B′C′,使AB=AB, ∠A′=∠A,∠B′=∠B(即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验证这样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知识点一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一 作图步骤参照:
(1)画A′B′=AB;
(2)在AB的同旁画∠DA′B′=∠A ,
∠EB′A′=∠B;A′D, B′E的交点为C′。A’B’DEC’ 由此得,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写为“ ___ ”或“ _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边角ASA三、研读课文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SA”的应用: 例3 如图,点D在AB上,
点E在AC上,AB=AC,∠B=∠C.
求证: AD=AE。
知识点二分析:只要找出 ___ ≌ ___ ,得AD=AE. ACDABE 证明:在△ACD 和△ABE 中,
∠A= _ ( )
∠C= _
∴△ACD≌△ABE( )
∴AD=AE( )∠A公共角AC=AB∠BASA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练一练 如图,要测量池塘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可以在池塘外取AB的垂线BF上的两点C、D,使BC=CD,再画出BF的垂线DE,使E与A、C在一条直线上,这时测得DE的长就是AB的长,为什么?请证明. 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 例4 如图,在△ABC与△DEF中,∠A=∠D, ∠B=∠E,BC=EF.求证:△ABC≌△DEF.
分析:可以先证明∠C=∠F,再利用“ASA”证明△ABC和△DEF全等. 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ABCDEF180°180°180°-∠D-∠E∠C=∠F∠EBC=EF∠FASA 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角边AAS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练一练 如图,AB⊥BC, AD⊥DC,垂足分别为B,D,∠1=∠2.求证:AB=AD四、归纳小结 1、今天学了三角形全等判定的两个方法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为“ _ ”或“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为“ _ ”“ ”)
2、使用“ASA”或“AAS”时,如何区分?三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角边角ASA角角边AAS前者是两角夹一边,后者是两角和其中一角所对的边。三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四、归纳小结 3、总结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1)
(2)
(3)
(4)
4、学习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角形
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五、强化训练 1、如图,如果∠A=∠D, ∠B=∠E,要使△ABC≌△DEF ,需添加条件__________ __ .
五、强化训练 2、如图,∠1=∠2,∠3=∠4.求证AC=AD.Thank you!谢谢同学们的努力!课件13张PPT。新课引入研读课文 展示目标 归纳小结 强化训练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
研究成果配套课件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第五课时 12.2.4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HL)课件制作:怀集县岗坪镇初级中学 罗 江
一、新课引入 1、简写关于一般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自己特殊的全等判定方法吗?SAS、ASA、AAS、SSS。二、学习目标 1、探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2、会用HL去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三、研读课文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知识点一:1、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因为它们已经有一
对直角相等,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它们只
需要 _________ 分别相等,或_________ 分
别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就全等了.认真阅读课本第39至41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两直角边一边一角三、研读课文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知识点一:2、如果满足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
探究 画一任意Rt△ABC,使∠C=90°,再画一个Rt△A′B′C′,使∠C′=90°,B′C′=BC,这样作出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
作图方法指导:
画∠MC′N=90°;
射线C′M上取B′C′=BC;
点B′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
交射线C′N 于点A′;
④连接A′B′.由此得,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 全等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写成“_ _”或“_____”). 如果直角三角形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斜边和一直角边HL三、研读课文 “HL”的应用
知识点二:例5 如图,AC⊥BC,BD⊥AD,AC=BD,
求证:BC=AD.
证明:∵AC⊥BC,BD⊥AD
∴∠ =∠ =90o
在 和 中
∴ ≌ ( )
∴BC=AD( ) CDRt△ABCRt△ABDAB=BA(公共斜边)AC=BDRt△ABCRt△ABDH L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三、研读课文 “HL”的应用
知识点二:1、如图,C是路段AB的中点,两人从C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沿两条直线行走,并同时到达D、E两地。DA⊥AB、EB⊥AB。D、E与路段AB的距离相等吗?为什么?答:D、E与路段AB的距离相等。 因为由题目可知DC=EC,
∠A=∠B=90°,AC=BC在Rt△ACD和Rt△BCE中DC=ECAC=BC∴Rt△ACD≌Rt△BCE(H L)∴DA=EB(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三、研读课文 “HL”的应用
知识点二:2、如图,AB=CD,AE⊥BC,DF⊥BC,AE=DF.
求证:CF=BE.证明:
∵AE⊥BC,DF⊥BC
∴∠AEB=∠CFD=90°
在Rt△AEB和Rt△CFD中
AB=CD
AE=DF∴Rt△AEB≌Rt△CFD (H L)
∴CF=BE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四、归纳小结 1、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简写成“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
2、学习反思:
. 如果直角三角形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斜边和一直角边H L五、强化训练 1、如图,已知AB=DE,要使RT△ABC≌RT△DEF,可添加的条件有:___ ________.
2、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B、一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C、一直角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D、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AC=DFA五、强化训练 3、如图,∠B=∠D=90°,BC=CD,∠BAC=40°,则∠ACD=( ).
A.40° B.50°
C.60° D.75°
4、如图,AC⊥CB, DB⊥CB AB=DC.
求证:∠ABD=∠BCD.
C证明:
∵AC⊥CB,DB⊥CB
∴∠ACB=∠DBC=90°
在Rt△ABC和Rt△DCB中AB=DC
CB=BC (公共边)∴Rt△ABC≌Rt△DCB (H L)
∴∠ABD=∠BCD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五、强化训练 5、如图,△ABC中,AB=AC,AD 是高,
求证:
(1)BD=CD;
(2) ∠BAD=∠CAD.
证明:
∵AD是高
∴∠ADB=∠ADC=90°
在Rt△ADB和Rt△ADC中AB=AC
AD=AD (公共边)∴Rt△ADB≌Rt△ADC (H L)
∴BD=CD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ABD=∠BCD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今天,你的努力有收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