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轴对称课件(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13.1轴对称课件(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4-30 11:53:56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新课引入研读课文 展示目标 归纳小结 强化训练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
研究成果配套课件第十三章 轴对称
13.1 轴对称
第一课时 13.1.1 轴对称 课件制作:
怀集县梁村中学,梁树锋请观察:一、新课引入 1、观察以上图形,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跟同学们交流一下.2、在生活中,你还能找到哪些对称的例子?答:它们都有对称的特点。二、学习目标 1、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2、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对应点.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一认真阅读课本第58至59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轴对称图形 活动1
把一张纸对折,剪出一个图案(折痕处不要完全剪断),再打开这张对折的纸,就剪出了美丽的窗花.观察得到的窗花,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一结论: 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 ,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_______就是它的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互相重合这条直线 轴对称图形 练一练 :如图所示的每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指出它的对称轴.答:是轴对称图形的有:(2)(3)(5),对称轴如图所示。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轴对称 下面的每对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归纳: 上图中的每一对图形沿着虚线折叠,左边的图形能与右边的图形 .重合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结论: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 ,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 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轴对称 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重合的点练一练 :请你标出下图中的点A,B,C的对称点A′,B′,C′.A'C'B'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三轴对称图形和
轴对称的联系 思考:(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吗?
(2)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全等吗?
(3)这两个图形对称吗?结论: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 .
2、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 .
3、这两个图形 .全等关于这条轴对称全等四、归纳小结 1、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_____
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 ,这个图形就叫做 ,这条直线就是它的 . 2、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 ,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 ,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 ,这条直线叫做 ,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 .折叠互相重合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折叠重合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对称轴对称点四、归纳小结 3、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和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都 .全等4、学习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强化训练 1、下面给出的每幅图形中的两个图案是轴对称的吗?如果是,指出它们的对称轴,并找出一对对应点.答:成轴对称的有(1)、(3),对称轴如图所示,对应点(略)。五、强化训练 2、羊字象征吉祥和美好,下图的图案与羊有关,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1个 B. 2个 C.3个 D.4个A五、强化训练 3、下列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画出它们的一条对称轴.答:(1)(3)(4)(5)是轴对称图形.(1)(2)(3)(4)(5)五、强化训练 4、下列各图,你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吗?有多少条? 四条四条无数条两条七条Thank you!谢谢同学们的努力!课件14张PPT。新课引入研读课文 展示目标 归纳小结 强化训练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
研究成果配套课件13.1轴对称
第二课时 13.1.1轴对称(2)课件制作:
怀集县梁村中学 莫梅喜 一、新课引入1、什么叫做轴对称图形?
答: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 _________ ,这个图形就叫做_____________,这条直线就是它的 _________ .
2、什么叫做轴对称?
答:把一个图形沿着 ___________ ,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 ____,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 __________________ ,
这条直线叫做 __________ ,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 _______ .
互相重合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某一条直线折叠重合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对称轴对称点12二、学习目标 三、研读课文 1、观察下图,△ABC和△A′B′C′关于直线MN对称,
点A′,B′,C′分别是点A,B,C的对称点,线段
A A′,B B′,C C′与直线MN有什么关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知识点一答:AP_ PA′,∠MPA=∠MPA′=
____,点B与B′,点C与C′也有类似情况.
因此,对称轴所在的直线经过对
称点所连线段的 ____ ,并且
____ 于这条线段.
900中点垂直=三、研读课文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知识点一练一练 如图,
∵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 __ ⊥ __ 且
__ = __
∴∠ __ =∠__ = ___ 定义:经过线段 ______ 并且 _____ 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中点垂直MNABACBCACMBCM900ABMNC三、研读课文 1、图形轴对称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 ________ 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 _________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类似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_________ 对应点所连线段的 __________.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知识点二练一练 如图,
ι垂直平分 _______ ;
ι垂直平分 _______ ;
ι垂直平分 _______ 。对称轴垂直平分线任何一对垂直平分线AA'BB'CC'四、归纳小结 1、经过线段 ____并且______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图形轴对称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________ 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 _____________.4、学习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点垂直对称轴垂直平分线五、强化训练 1、 下列平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B.轴对称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
C.全等三角形一定能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D.角是关于它的平分线对称的图形AC五、强化训练 3、轴对称图形中任意一组对应点的连线的______________是该图形的对称轴.4、下列图形:①角;②两相交直线;③圆;
④正方形.其中轴对称图形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5、如图,下列图案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是轴对称 图形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垂直平分线AC五、强化训练 6.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 的是( )
A.圆 B.正方形
C.等腰三角形 D.长方形
7.下列图形中不一定为轴对称图形的是( )
A.等腰三角形 B.正五角星
C.梯形 D.长方形AC五、强化训练 8、如图,△ABC和△A′B′C′关于直线l对称,∠B=90°,A′B′=6 cm.求∠ B′的度数和AB的长.解:∵△ABC和A′B′C′关 于直线l对称,
∴∠ B′=∠B=900,
AB=A′B′=6 cm.
五、强化训练 9、分别找出具有一条对称轴、两条对称轴、三条对称轴、四条对称轴的几何图形,并画出来(包括对称轴).Thank you!谢谢同学们的努力!课件19张PPT。新课引入研读课文 展示目标 归纳小结 强化训练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
研究成果配套课件第十三章 轴对称图形
第三课时
13.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课件制作:
怀集县梁村中学 李玉坚一、新课引入 ABC二、学习目标 三、研读课文 认真阅读课本第61页至第62
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并体
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一 1、如图,直线l垂直平分线段AB,P1、
P2、P3…是ι上的点,分别量一量
点P1、P2、P3…,到点A与点B的
距离,你有什么发现?结论:相等三、研读课文知识点一相等两端点几何语言表示:=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一3、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PCA=∠ PCBPCAPCBPCBPCAAC=CBPA=PBPC= PCPCAPCBSAS三、研读课文知识点一练一练:===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逆定理:垂直平分线的连线段相等的点几何语言表示:⊥ = 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2、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逆定理:PA=PBPC=PC公共边Rt△BCPRt△ACPHL三、研读课文知识点二练一练:三、研读课文知识点二是解:直线AM_____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
D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三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三作法: 两旁半径作弧DE大于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三四、归纳小结 两端点相等的连线段相等的点垂直平分线上五、强化训练 分析:根据“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
可以得到CE=AE,DA=DC解:∵ 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
∴ CE=AE=3cm DA=DC
∵ △ABD的周长为13cm
∴ AB+BD+DA=13cm
∴ AB+BD+DC=13cm
∴ △ABC的周长= AB+BD+DC+AE+EC
=13+3+3=19cmThank you!谢谢同学们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