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新课引入研读课文 展示目标 归纳小结 强化训练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
研究成果配套课件13.3 等腰三角形
第七课时
13.3.1等腰三角形(1)课件制作:
怀集县城东中学 邓秋焕一、新课引入 腰底边腰底角底角顶角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二、学习目标 三、研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一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探究1
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图中虚线对折,并剪下
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的△ABC有什么特点?
由此得,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有两条边
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相等探究2
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折,
找出其中重合
的线段和角,填写表格: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一由此得,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
(简写成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 、
底边上的 、底边上 相互重合
(简写成“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 等腰三角形是_________图形,
它的对称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在直线.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AB=AC , BD=CD∠B= ∠C相等等边对等角平分线三线合一中线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轴对称练一练: 如图,在下列等腰三角形中,分别求出它们的底角的度数.(1)两个底角都是720
(2)两个底角都是300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DBDBD=CD公共边△BAD ≌ △CADSSS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中线的定义CDAB=AC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BADCAD试一试 把上面的已知条件换成AB=AC,∠BAD=∠CAD
或AB=AC,AD⊥BC证明“三线合一”.ADBADC90ADBC练一练: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AC,∠BAC=900),
AD是底边BC上的高,
写出∠B,∠C,∠BAD,∠DAC的度数,
并写出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解:∠B=450,∠C=450,∠BAD=450,∠DAC=450
图中相等的线段有:AB=AC,AD=BD=CD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三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应用
例1 如图,在△ABC中,AB=AC,
点D在AC上,且BD=BC=AD.
求△ABC各角的度数.
解:∵AB=AC,BD=BC=AD,
∴∠ABC= =∠BDC,
∠ =∠ABD( ),
设∠A=x,则
∠BDC= =2x,
从而∠ABC= = =2x.
于是在△ABC中,有
∠A+∠ABC+∠C= =1800.
解得,x=360.
∴在△ABC中,∠A =360,
∠ABC=∠C= .
∠CA等边对等角∠A+ ∠ADB∠C∠BDCx+2x+2x720练一练:如图,在△ABC中,AB=AD=DC,∠BAD=260.
求∠B,∠C的度数.
解: ∵在△ABD中,AB=AD,
∠BAD=260.
∴ ∠B= ∠ ADB=( 1800_ 260)÷2
= 770. (等边对等角)
又∵在△ACD中,AD=DC,
∠ADB= ∠C+ ∠ DAC =770.
∴ ∠C= ∠ DAC== 770 ÷2= 38.50. (等边对等角)四、归纳小结 1、 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 ;
等腰三角形的 、 、
相互重合;等腰三角形是 图形,
它的对称轴是 所
在直线.
3、学习反思:
.
顶角平分线有两边相等相等底边上的中线(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轴对称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
3、如图所示,点D、E在△ABC的边BC上,
AB=AC,AD=AE.求证:BD=CE。
M2、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
夹角为500,则它的顶角为 .
五、强化训练 400或1400800、200或500、500 解:作AM⊥BC于点M.
∵AB=AC,AD=AE.
∴BM=CM,DM=EM.(等腰三角形
“三线合一”)
则 BD=CEThank you!谢谢同学们的努力!课件16张PPT。新课引入研读课文 展示目标 归纳小结 强化训练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
研究成果配套课件十三章 第八课时
§13.3.1 等腰三角形(2)课件制作:钟少弟
怀集县岗坪镇东中学
一、新课引入 1、回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回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10°,
则另两个内角为 .
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简写成“等边对等角”)性质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
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简写成“三线合一”)。123二、学习目标 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论;能利用其性质与判定证明;能根据已知线段求作等腰三角形.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一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认真阅读课本第77至78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思考 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相等.反过来,如果有两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有什么关系?
已知:在△ABC中,∠B=∠C.
求证:AB=AC.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一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证明:作△ABC的角平分线______.
在△BAD和△CAD中
∠BAD=________
∠B=∠C( )
AD=AD( )
∴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 )由此得,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 ______ (简写成“ _____ ”).AD已知公共边AASAB=A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相等等角对等边三、研读课文 练一练1、如图,∠A=360,∠DBC=360,∠C=720.分别计算∠1,∠2的度数,并说明图中有哪些等腰三角形.解:三、研读课文 练一练2、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沿对角线折叠,重 合部分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由折叠知∠EAC=∠BAC,
由CD//AB知
∠BAC = ∠ACD
∴∠EAC = ∠ACD
∴ EA = EC.
∴△EAC是等腰三角形。解:重合部分是一个等腰三
角形。理由是: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几何命题的证明例2 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已知:∠CAE是△ABC的外角,∠1=∠2,
AD∥BC.
求证:AB=AC.分析:要证AB=AC,可先证∠B=_____.证明:∵AD∥BC,
∴∠1=∠B( )
∠2=∠C ( ),
而已知 ∠1=∠2,
∴ .
∴AB=AC.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角对等边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几何命题的证明回顾 证明几何命题的步骤:(1)明确命题中的 和 ;(2)根据题意,画出 __ ,并用 _表示
已知和求证;(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要证的结论的
途径,写出 已知求证图形式子证明过程三、研读课文 练一练1、求证:如果三角形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BDCA12已知:如图,CD是AB边的中线,
且BD=DC=AD.
三、研读课文 练一练2、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且AB∥DC,OA =OB.
求证OC=OD.证明: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三尺规作图:作等腰三角形例3 已知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a,底边上的高的长为h,求作这个等腰三角形.
_ a _ h _作法:(请同学们先根据下列作法进行尺规作图)
(1)作线段AB=a.
(2)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N,与AB相交于点D.
(3)在MN上取一点C,使得DC=h.
(4)连接AC,BC.
则△________就是所求作的等腰三角形.ABC(教师在黑板演示尺规作图过程)四、归纳小结 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2、比较等腰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的异同.3、学习反思: 性质,指的是已经知道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了,
于是有等边对等角;
判定:指的是不知道此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需要
判断腰相等,所以才有等角对等边.同三角形两条边相等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定义)<用定义判定>
同三角形两角相等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同三角形等角对等边)五、强化训练 1、如果等腰三角形有一边长是6,另一边长
是8,那么它的周长是 .2、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8,那么它的周长是 3、如图,∠A=∠B,CE∥DA,CE交AB于E.
求证:△CEB是等腰三角形.20或2220Thank you!谢谢同学们的努力!课件16张PPT。新课引入研读课文 展示目标 归纳小结 强化训练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
研究成果配套课件13.3 等腰三角形
第九课时
课件制作: 蔡超雄
怀集县城南中学13.3.2 等边三角形(1)一、新课引入 1、回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4,
则其周长为多少? 12二、学习目标 理解等边三角形的定义;熟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三、研读课文 认真阅读课本第79至80页
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并
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三、研读课文 1、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角形叫做
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也称正三角形,
它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
个内角都 __ ,并且每一个角都
等于 __ . 知识点一 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三条边都相等相等600三、研读课文 证明:如图,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 __= __ (等边三角形的_____)
∴∠A= _ = _ (等边对_______)
∵∠A+∠B+∠C=____(___________ 定理)
∴∠A=∠B=∠C=600. ACBC定义∠B∠C等角1800三角形内角和3、证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A=∠B=∠C=600.三、研读课文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600,其中一边
的长为a,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_ .
练一练BE 、 DE 、 AE 、 AF 、
FC 、 DC 、 DF 3、等边三角形ABC中,AD是BC上的高,∠BDE=∠CDF=600,图中有哪些与BD相等的线段?1、等边三角形 轴对称图形(填是或否).
如果是,它有 条对称轴,分别是三边
的 .是三高或中线所在的直线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 :
三个角都 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已知:△ABC中,∠A=∠B=∠C=600.
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三、研读课文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 :
三条边都____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定义).知识点二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相等相等证明:∵△ABC中,
∠A=∠B=∠C=600
∴AB=AC,AB= __ ,
BC= __ (等角对______ )
∴ ___ = _ = __
∴△ABC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_____)BCAC等边ABACBC定义
三、研读课文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3 :
有一个角是 的 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A=600
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知识点二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600等腰证明:
∵△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
∴∠B= ( )
又∵∠A=600,∠A+∠B+∠C=_____
∴∠A= = = 600
∴△ABC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
都_______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C等边对等角∠B∠C1800相等三、研读课文 例4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E∥BC,
分别交AB,AC于点D,E.
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A= __ = __
(等边三角形的______ )
∵DE∥BC,
∴∠ADE= _____, ∠AED= ______
( )
∴∠A= __ = _ _
∴△ADE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_______的
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DEA 直击范例∠B∠C三个内角都相等∠B∠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DE∠AED相等三、研读课文 请用其他证法证明例4.
证明:
∵△ABC是等边三角形,
∴∠A= _ = =60o
( )
∵DE∥BC,
∴∠ADE= ___=60o,∠AED= ___ =60o
( )
∴∠ADE=∠AED
∴AD=AE( )
∴△ADE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 __ 的
_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ADE小试牛刀练一练∠B∠C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等于600∠B∠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角对等边600等腰1、等边三角形的定义:三条边都 __ 的
三角形叫做 .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
内角都 ,并且每一个内角都等于 .
3、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定义: 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 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角是 的 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学习反思: .
四、归纳小结 相等等边三角形相等600三条边三个角600等腰五、强化训练 1、以下能判定是等边三角形的个数为( )
(1)有两个角为600的三角形;
(2)三个外角(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
都相等的三角形;
(3)一边上的高也是这边上的中线的三角形;
(4)有一个角为600的等腰三角形.
A.4个 B.3个 C.2个 D.1个动动手B五、强化训练
动动手2、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的三边上,分别取点D,E,F,使AD=BE=CF.求证:△DEF是等边三角形.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AB=BC=AC,∠A=∠B=∠C
(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三
个角相等)
而AD=BE=CF
∴BD=EC=AF(等量代换) ∴△DBE≌△ECF≌△FAD(SAS)
∴DE=EF=DF
∴△DEF是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
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Thank you!谢谢同学们的努力!课件14张PPT。新课引入研读课文 展示目标 归纳小结 强化训练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
研究成果配套课件第十三章 轴对称
13.3 等腰三角形
第十课时 13.3.2 等边三角形(2)课件制作:
怀集县诗洞镇中学 钟海琼一、新课引入 1、回顾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2、△ABC中,∠B=60°,AB=AC,BC=3,
则△ABC的周长为 .3、等边三角形两内角平分线所成的钝角的度数是 .性质:1)等边三角形的内角都相等,且为60° 2)等边三角形每条边上的中线、高线和所对角所对的
平分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3)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对称轴是每条边上
的中线、高线或所对角的平分线所在直线 判定:(1)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定义) (2)三个内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9120°12二、学习目标 巩固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掌握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一:含30。角
的直角三角形认真阅读课本第80至81页的内容,
完成下面练习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如图,将两个含30°角的三角尺摆放在一起.你能借助这个图形,
找到Rt△ABC直角边BC与斜边AB之间的数量关系吗?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一:含30。角
的直角三角形
由于△ADC是△ABC的 ___ 图形,因此AB=______,
BC=______,∠BAD=2×30°=60°,从而△ABD是一个
____ 三角形.再由 AC⊥BD,可得BC=BD=______.
ADCD等边30°一半轴对称于是我们得到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 __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 ___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一:含30。角
的直角三角形
练一练1、如图,在Rt△ABC中,∠C=90°,∠A=30°,
若AB=6cm,则BC的长为( )
A. 2cm B. 3cm
C. 4cm D. 5cm2、一辆汽车沿30°的角的山坡从山底开到山顶,共走了200m,
那么这座山的高度 ____.
A. 100m B. 200m C. 300m D. 400mBA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含 30° 角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例5 如图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点D是斜梁AB的中点,
立柱BC,DE垂直于横梁AC,AB=7.4m,∠A=300,立柱
BC,DE要多长?解:∵DE⊥AC,BC⊥AC,∠A=30°,
∴BC= ,DE=
∴BC= ×7.4=3.7m
又AD=AB,
∴DE=______= × =1.85m.
答:立柱BC的长 3.7m,DE长是1.85m.(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 一半 ) .
3.7三、研读课文知识点二:含 30°角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练一练1、Rt△ABC中,∠C=90°,∠B=2∠A,
∠B和∠A各是多少度?边AB与BC之间有什么关系?解: 在Rt△ABC中,∠C=90°,∠B=2∠A
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含 角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30°2、如图,△ABC中,∠ACB=90°,CD是高,
∠A=30°.求证:
解: 在△ABC中, ∠ACB=90° ∠A=30°四、归纳小结 1、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_________,
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学习反思:
——————————————
——————————————
————————————————————————————30°它所对的直角边等斜边的一半五、强化训练 1、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6,一外角为120°,则它的周长为( )
A.不能确定 B. 15 C. 18 D. 162、等边三角形两条高相交所成的锐角为( )
A. 30° B. 45° C. 60° D. 75°3、等腰三角形顶角为30°,一腰上的高为3cm,则它的腰长为 .4、等腰三角形腰长为6cm,一腰上的高3cm,则它的顶角为 .AC6cm30°五、强化训练 5、求证: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那么它所对的角等于30°.解:如图,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AB是斜边,D是AB的中点。
连接 CD,则CD是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CD= =BD
已知 CB= =BD
所以 CB=BD=CD
即 三角形CBD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
所以
Thank you!谢谢同学们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