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
生物试卷
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 考试时间:90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总计 43 分)
一、单选题(共 22 小题,每小题 1.5 分,总计 33 分)
1.如图是人体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三者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③等处的渗透压会降低
C.①中含有的成分有:血浆蛋白、抗体、DNA 聚合酶、水、无机盐等
D.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①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 PH 相对稳定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 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如图所示。I~IV 表示不同的人体系统,甲、乙、丙表示三种体液。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中有大量的淋巴细胞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 要条件
C.II 表示消化系统,IV 表示呼吸系统
D.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运行,是维 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3.尾悬吊(后肢悬空)的大鼠常被用作骨骼肌萎缩研究的实验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均分为 3 组:甲组不悬吊;乙组悬吊;丙组悬吊+电针插入骨骼肌刺激。4 周后结果显示:与甲组相比, 乙组大鼠后肢小腿骨骼肌出现重量降低、肌纤维横截面积减小等肌萎缩症状;丙组的肌萎缩症 状比乙组有一定程度的减轻。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尾悬吊使大鼠骨骼肌的肌蛋白降解速度大于合成速度 B.乙组大鼠后肢骨骼肌萎缩与神经—肌肉突触传递减弱有关 C.对丙组大鼠施加的电刺激信号经反射弧调控骨骼肌收缩 D.长期卧床病人通过适当的电刺激可能缓解骨骼肌萎缩
4.恐惧反射是一种条件反射,其建立的过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声音属于条件刺激,图乙表示强化过程
B.图丙中的老鼠已形成恐惧反射,此时恐惧反射的中枢在大脑皮层 C.电击引起的恐惧反射比声音引起的恐惧反射经历时间长
D.条件反射建立后,声音反复出现而没有电击,此反射不会消退
5.大多数有机磷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其中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的酶活性受抑制, 蝎毒能破坏膜上的 Na+通道,从而抑制神经冲动的产生。下图为动作电位传导的 示意图,其中
a 为突触前膜,b 为突触后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使用该种有机磷农药,给予适宜刺激,则在 a 处不能释放乙酰胆碱
B.处于③与④之间的轴突膜,Na+通道大量开放
C.轴突膜②状态是由 Na+内流造成的,且不需要消耗 ATP D.蝎毒会引起机体肌肉持续僵直
6.一氧化氮(NO)可参与神经调节(如 图)。突触前膜释放的谷氨酸(Glu)与 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 Na+和 Ca2+内 流。突触后神经元 Ca2+浓度升高会促进 NO 合成,NO 进入突触前神经元引起 Glu 持续释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Ca2+浓度升高可激活 NOS 的活性 B.NO 作为激素将信息传递给突触前神经元
C.NO 和 Glu 以相同的方式运出细胞 D.Glu 持续释放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7.心脏搏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控,犹如汽车的油门与刹车,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 做出更为精准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脑神经和脊神经中均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 C.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减慢 D.当人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胃肠蠕动减弱
8.人的大脑皮层有 140 多亿个神经元,组成了许多的神经中枢,使大脑有很多复杂的高级功能。 下列关于人脑高级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某人大脑皮层语言中枢 H 区受损,则其听不懂别人说话 B.感觉性记忆经过反复运用、强化才可能转化为第一级记忆 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和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D.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和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9.下列有关课本中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手术摘除公鸡的睾丸,其雄性性征明显消失,该实验运用了“减法原理”
B.每次给狗喂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这一现象属于
条件反射,其中食物是非条件刺激,铃声是无关刺激
C.实验摘除大鼠垂体,会导致其甲状腺萎缩,这说明垂体分泌物可能影响甲状腺发育
D.制备胰腺提取物注射给由胰腺受损诱发糖尿病的狗,降血糖效果不显著,原因是胰蛋
白酶破坏了胰岛素
10.下列是两段关于促胰液素发现的材料:
材料一:沃泰默发现将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中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而将稀盐酸直接 注入狗的血液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他将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切除,只留下血管,再向小肠腔 内注入稀盐酸,发现这样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
材料二:斯他林和贝利斯将狗的一段小肠剪下,刮下黏膜,将稀盐酸加入黏膜磨碎,并制成提 取液。将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结果引起了胰液的分泌。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沃泰默通过实验发现,胰液的分泌除了有神经调节外,还有化学物质参与
B.斯他林和贝利斯将稀盐酸加入黏膜磨碎,并制成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此 过程不能完全排除神经对胰液分泌的调节
C.材料二的提取液中存在促胰液素,促胰液素可通过血液循环运输至胰腺发挥作用
D.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只受体液调节,不受神经调节
11.2023 年 8 月 24 日日本政府启动福岛核污染水第一次排海,这是一场人为破坏海洋环境的 灾难。核废水中的放射性同位素碘-129 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甲状腺是人体中主要吸收碘元 素的器官,碘-129 优先进入甲状腺从而引发低甲状腺激素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发育,作用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 B.碘-129 引起低甲状腺激素症可能是因为放射性射线杀死了部分甲状腺细胞
C.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是分级的,低甲状腺激素症会导致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降低 D.孕妇受碘-129 影响可能导致甲状腺增生,胎儿的神经发育将受到极大影响
12.人在恐惧、剧痛、失血时,在相关神经的作用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机体表现为警觉 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等应急反应,有些神经元也能分泌肾上腺素。以 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肾上腺素经过体液只能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B.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
C.肾上腺素分泌减少,细胞代谢增强,产热增加
D.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也可作为神经递质调节生命活动
13.如图为人体在寒冷环境下的体温调节过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度感受器主要分布于皮肤或黏膜中,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B.甲可表示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减少散热过程主要受神经调节 C.乙、丙可表示骨骼肌战栗、细胞代谢增强,此过程有多种激素参与 D.在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使机体的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中
14.人在长期恐惧、焦虑时会出现内分泌失调,代谢紊乱等症状,这些症状与肾上腺素、钠尿 肽的调节有关。当心脏血输出量过多时,心房细胞就会分泌肽类激素——钠尿肽,引起血管平 滑肌舒张,促进肾脏排钠、排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在恐惧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能调节血糖含量升高
B.钠尿肽分泌导致尿量增加,与抗利尿激素是协同关系
C.钠尿肽经导管弥散进入体液,运输至靶细胞发挥作用
D.钠尿肽分泌过多时,可能会抑制醛固酮的分泌从而减少排钠
15.下列关于免疫系统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系统具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三大功能
B.通过免疫防御功能,机体能排除所有的外来抗原性异物
C.免疫自稳是指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维持内环境稳态
D.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
16.mRNA 药物进入患者细胞内可表达正常的功能蛋白,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目前已研发 出针对新冠病毒的 mRNA 疫苗,细胞以此 mRNA 为模板翻译形成新冠病毒 S 蛋白。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mRNA 疫苗作为外源核酸,需要进入到人体细胞核才能发挥作用 B.mRNA 疫苗被包装成脂质体纳米颗粒不利于其进入人体组织细胞 C.新冠病毒 S 蛋白在患者体细胞内的合成并不遵循中心法则的规律 D.新冠病毒 S 蛋白在人体细胞内的合成与运输途径与分泌蛋白类似
17.下图是过敏反应发生机理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DC 是抗原呈递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细胞毒性细胞 B.M 为柳树花粉,细胞 1 和 2 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成熟
C.正常情况下,细胞 3 分泌的抗体全部分布在血清中
D.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毛细血管舒张并不属于激素调节
18.Graves 氏病发病原因如下图所示,是由于患者所产生的某种抗体与 Y 激素受体结合,使甲 状腺细胞持续激发,产生高水平 X 激素所致。研究发现寡核苷酸 UDP 能够减弱 Graves 氏病症 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Graves 病是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属于此类疾病
B.抗体与 Y 激素受体结合后,能起到与 Y 激素相似的功能
C.患者血液中 Y 激素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水平
D.UDP 能减弱 Graves 氏病症状可能与 UDP 抑制效应 B 细胞分泌该种抗体有关
19.除同卵双胞胎以外,异体器官移植通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排异反应。糖皮质激素和环孢素
A(能选择性抑制辅助性 T 细胞的增殖)等药物可以减弱排异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排异反应是因为外来器官细胞表面的 HLA 分子成为免疫细胞识别的抗原
B.受体和供体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基因的差异越大,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越强
C.在进行器官移植前后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增强受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D.与环孢素 A 相比,具有骨髓抑制作用的抗排异药更易使受体出现严重感染
20.通过下图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D.生长素只能由植物体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21.植物因接触刺激而引起的向性生长运动,叫作向触性。例如,图 1 根在土壤中绕过障碍物 向下生长,图 2 藤本植物的茎卷须缠绕支持物向上生长。植物的向触性通常与生长素分布不均 匀有关,图中弯曲部位阴影部分表示生长素浓度较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根绕过障碍物的现象体现了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 B.茎卷须缠绕支持物生长体现了高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 C.植物向触性与光敏色素感受光刺激传递信息相关 D.植物向触性是基因表达和环境因素参与调节的结果
22.植物激素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实验发现,激素甲可延缓叶片衰老,促 进侧枝生长;乙可促进种子萌发,解除休眠;丙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丁可引起气孔迅速关 闭。上述激素是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四种中的一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主要在根尖合成
B.经乙处理后,提高了植物的抗逆性
C.一般情况下,丙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 D.丁的受体功能障碍时,种子的休眠时间缩短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10 分)(每小题全部选对得 2 分,选对但 不全的得 1 分,选错或不选得 0 分)
23.下图是人体被某寄生虫感染后,发生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 为树突状细胞,能识别、吞噬抗原和呈递抗原信息 B.n 为辅助性 T 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接受和传递信息 C.p 为 B 细胞,其活化需两个信号的刺激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D.q 为浆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和分裂分化为记忆细胞
24.短期记忆与脑内海马区神经元的环状联系有关,如图表示相关结构。信息在环路中循环运 行,使神经元活动的时间延长。下列有关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在环路中的传递顺序是①→②→③→①
B.M 处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时,膜外的 Na+浓度高于膜内 C.N 处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D.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进入突触后膜内发挥作用
25.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收缩,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具有舒血管效应。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性 增强,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增多,这种调控机制可使肌肉运动状态时的血流量增加到静息状态时 的 15~20 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肌细胞的代谢产物进入内环境,参与体液调节
B.肌肉处于运动状态时,体液调节对肌肉血流量的影响大于神经调节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经组织液大部分进入血液,血流量增多利于维持肌细胞直接生活环
境的稳定
D.运动时肌细胞的代谢产物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机体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26.迷走神经是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不仅对胃肠蠕动和消化腺分泌起作用,还可影响机体的 炎症反应,相关机理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迷走神经中促进胃肠蠕动的神经属于副交感神经 B.胃酸杀灭胃内的细菌属于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C.迷走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肠巨噬细胞属于体液调节 D.乙酰胆碱与 N 受体结合后能促进炎症的反应
27.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光敏色素 A 突变体、光敏色素 B 突变体的水稻种子播种在含有不同浓 度赤霉素合成抑制剂( PAC)的培养基中,在光照条件下培养 8 天后,测量地上部分和主根长
度,结果如图 1、图 2 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PAC 浓度,因变量是地上部分相对长度和主根相对长度
B.赤霉素对野生型水稻和光敏色素 A 突变体水稻的地上部分抑制效果相同 C.PAC 对主根的生长效果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D.适当降低赤霉素的含量对三种水稻的主根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第 II 卷(非选择题)(总计 57 分)
28.(共 7 分)每年 6 月 26 日是国际禁毒日,我们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追求健康绿色、品 质的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357 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 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长期使用毒品 会使大脑的机能发生改变.可卡因是一种已知的最容易上瘾的物质之一,它可以通过调控多巴胺 的含量水平刺激大脑皮层,并产生兴奋和愉悦感。请据图分析回答:
(1)多巴胺是一种会使大脑产生愉悦感的神经递质,它以 的方式从突触前膜释放。 (2)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时,导致突触后膜的膜外电位变化为 。
(3)吸食的可卡因会与 结合,阻碍多巴胺的回收,使停留在突触间隙的多巴胺水
平 ,导致突触后膜上 的数量减少,机体正常的神经活动受到影响。
(4)吸毒者反复吸食毒品后,容易受细菌、病毒感染而患病,这事实说明吸毒还会损伤人的 系统。
29.(共 11 分)精神应激是指人们在遭遇外界压力及不可预知的风险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经历。 研究发现长期紧张的生活节奏往往会给人带来一定情绪压力,下图为人在情绪压力(如疼痛、 恐惧等)下,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参与的应激反应模式图,其中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之一是 能够直接阻止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激素 a 能够升高血糖。
(1)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三种调节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分子依 次为 、 、细胞因子等,它们的作用方式都是 。
(2)当人情绪激动时,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会 ,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具有 的生理作用。 (3)据题干信息推断激素 a 是 ,在此过程中,该激素分泌的调控属于 调节。
(4)据图分析,简述长期精神应激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的原因 。
30.(共 10 分)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关键激素。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引 发血糖降低的原理如下图所示。有些个体会产生胰岛素抵抗(IR)。IR 是指正常剂量的胰岛素 在机体内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正常水平,即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的一种病理状态。IR 的 形成原因可分为受体前水平、受体处水平和受体后水平三种类型。受体前水平是指在胰岛素与 胰岛素受体结合之前出现的异常;受体处水平主要是指受体数量、结构与功能异常;受体后水 平是指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发生的信号转导异常。
(1)胰岛素的作用是通过一系列信号蛋白活化和信号转导过程,从而产生降血糖效应。胰岛素与 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 亚单位结合,进而胰岛素受体β亚单位上的酪氨酸激酶被激活, 引起酶(含 IRS)的 ,再经过相关途径,最终引起生物学效应,包括生长激素基因表达、 合成 、转化成 等。
(2)除图中已经标示出的作用之外,胰岛素还可以通过 和 降低血糖浓度。
(3)2 型糖尿病患者通常会出现高血糖和 IR。部分 2 型糖尿病患者发生 IR 的原因是体内产生了 抗胰岛素抗体。从 IR 的形成原因上分析,抗胰岛素抗体引发的 IR 类型属于 水平,这种类 型的糖尿病患者体内的抗胰岛素抗体与胰岛素的结合有时是可逆的,当两者分离时可导致
(填“低血糖”或“高血糖”)。
31.(共 14 分)辅助性 T 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回答: (1)在动物体液免疫过程中,大多数抗原经过 细胞摄取和处理,呈递给辅助性 T 细胞。 B 细胞受到活化的 细胞和外来的 的双重刺激,在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产 生的 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 。
(2)为研究人辅助性 T 细胞活化与否对B细胞产生抗体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来自于同一个体的 B 细胞等分为三组,每组培养液中加入的细胞种类如下表所示(“+”表示加入该细胞,“-”表示未 加入该细胞)。
A 组 B 组 C 组
B 细胞 + + +
未活化辅助性 T 细胞 + - -
活化辅助性 T 细胞 - + -
将三组细胞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在第 2、4、6、8、12、14 天分别检测 A、B、C 组上清液中的 抗体含量。实验结果为:C 组没有检测到抗体,A、B 组的结果如图所示。
①实验的对照组为 组。实验结果显示,B 组从第 天起检测到抗体,随 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抗体量逐渐增加,第 12 天达到最高点。
② 组与 组结果相比较,说明 不能刺激 B 细胞活化。
③ 组与 组结果相比较,说明 能刺激 B 细胞活化。
32.(共 15 分)长日照植物开花需要较长时间的日照,这些植物一般在春末夏初开花,如菠菜; 短日照植物的开花需要较短时间的日照,这些植物一般在秋季开花,如菊科植物。科学家对两 种植物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
(1)实验中自变量为不同波长的光、 和 。环境中除了光还有 (答两 点即可)等对植物生长、发育、繁殖产生影响。
(2)预测第 2 组中,短日照植物和长日照植物分别 、 。
(3)根据第 4 组和第 5 组可以得出结论: 打断黑暗周期抑制短日照植物开花,可被 逆 转。
(4)果实的发育和成熟过程受脱落酸和乙烯调控。已知基因 NCED1(表达产物为 NCED1 酶)和 ACO1 分别是脱落酸和乙烯合成的关键基因。某研究小组用脱落酸、NDGA、脱落酸+1-MCP 处理番茄的未成熟果实,检测乙烯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组对番茄未成熟果实喷施适量脱落酸、NDGA 等试剂,对照组对番茄未成熟果实的处理 是 。
②与对照组相比,喷施脱落酸组和喷施脱落酸+1-MCP 组的番茄果实中乙烯的含量变化情况分 别是 和 ,说明脱落酸可以诱导乙烯合成。若 NCED1 酶失活,则 ACOI 基因的表达时 间可能会 (填“提前”“不变”或"延迟”)。参考答案
单选题(共计33分):
1-5 CCCBB 6-10 ABBBC 11-15 CDDAB
16-20 DDCCA 21-22 CB
不定项选择题(共计10分):
23.ABC 24.ACD 25.ABC 26.AB 27.CD
非选择题(共计57分)(除标注处外每空1分):
28.共7分(1)胞吐 (2)由正变为负2’ (3)多巴胺转运体 上升 多巴胺受体 (4)免疫
29.共11分(1)神经递质 激素 直接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性)结合(接触)2’ (2)增加 提高神经的兴奋性 (3)肾上腺素 神经 (4)长期精神应激,会导致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糖皮质激素能够直接阻止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3’
30.共10分(1)α 磷酸化 糖原(或肝糖原和肌糖原) 非糖物质 (2)抑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 抑制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 (3)受体前2’ 低血糖2’
31.共14分(1)抗原呈递 辅助性T 抗原 细胞因子 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2’ (2)C 4 A C 未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 B C 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
32.共15分(1)光照时间的长短 植物的种类 温度、水分2’ (2) 开花 不开花 (3)红光处理 远红光处理 (4)喷施等量的清水(溶剂)2’ 乙烯含量达到峰值的时间提前且含量高2’ 几乎不能合成乙烯(或乙烯含量无明显变化)2’ 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