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期末复习敲重点
第一步:单元学习目标整合
1 体会外国小说语言的特点,了解作者的语言风格。
2 分析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典型意义;总结小说的艺术特点,提升小说的鉴赏能力,并尝试写小说。
3 联系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感受小说展现的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感受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
4 培养阅读外国经典作品的兴趣和开放的文化心态。
第二步:单元知识回顾
本单元所选课文属于“外国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研习外国文学名著名篇,了解若干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面貌,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培养阅读外国经典作品的兴趣和开放的文化心态。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这部作品体现了作家所认为的人类的精神追求和社会生活应当是“乐观向上、欢快、温和”的人道主义思想。作者对大卫的刻画没有矫揉造作,而是出于内心的需求。这是狄更斯个体生命的创作本能,是他表达自我的最佳形式。
《复活(节选)》 《复活》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的杰作,是世界文学的不朽名著之一。它是托尔斯泰思想探索和艺术探索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代表了托尔斯泰创作的最高成就。这部小说表现了对被侮辱、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对沙皇俄国的无情嘲讽、揭露和批判。
《老人与海(节选)》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是文章中的老人的生活信条。他正视失败甚至是死亡,表现出无畏的勇气和硬汉的奋斗精神。他展现了人类最宝贵的精神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人类的进取精神。
《百年孤独(节选)》 作家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描绘了这个家族的孤独精神。他希望拉丁美洲民众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摆脱孤独。所以,《百年孤独》中浸淫着的孤独感,是作家在对拉丁美洲近百年的历史,以及这块大陆上人民独特的生命力、生存状态、想象力进行独特的研究之后形成的倔强的自信。
第三步:单元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1.鉴赏人物语言和作品的语言特色,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情节和主旨,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是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考查重点。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要求。
2.生动的细节描写是高考记叙文写作的常用技法。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要求。
3.“成长”“坚韧”“坚忍”等主题,深受高考作文命题者的青睐。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能力要求。
【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舞会以后
列夫·托尔斯泰
“你们是说,一个人本身不可能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问题全在环境,是环境坑害人。我却认为问题全在机缘。”
我们谈到,为了使个人趋于完善,首先必须改变人们的生活条件,接着,人人敬重的伊凡·瓦西里耶维奇就这样说起来了。
“拿我自己来说吧。我的整个生活成为这样而不是那样,并不是由于环境,完全是由于别的缘故。”
“到底由于什么呢?”我们问道。
“是这么回事:当时我正在热烈地恋爱。她叫瓦莲卡。年轻的时候,她简直能叫人入迷”。我要讲的事情出在四十年代,那时候我是一所外省大学的学生。那时我们大学里没有任何小组[注],也不谈任何理论,我们除了学习,就是玩乐。
“我是一个很愉快活泼的小伙子,况且家境又富裕,我的主要乐趣在参加晚会和舞会”。
“正当我狂热地爱恋她的期间,我在谢肉节的最后一天参加了本省贵族长家的舞会”。这次舞会好极了:丰美的菜肴,喝不尽的香槟。我不用喝酒就醉了,我又跳卡德里尔舞,又跳华尔兹舞,尽可能跟瓦莲卡跳。她身穿白色长衣,束着粉红腰带,脚上是白净的缎鞋。
“我就这样尽跟她跳,简直没有注意时光是怎么过去的。这时是两点多钟。
“您看,他们在请爸爸跳舞。”她对我说道,一边指着她那身材魁梧端正、戴着银色肩章的上校父亲,他正跟女主人和其他的太太们站在门口”。
“瓦莲卡,过来,'我们听见女主人的响亮声音,”我亲爱的,劝您父亲跟您跳一跳吧。'
“瓦莲卡的父亲是一个很漂亮的老人。他的脸色红润,留着两撇雪白的、尼古拉一世式的鬈曲的唇髭和同样雪白的、跟唇髭连成一片的络腮胡子”。他是一位具有尼古拉一世风采的宿将型的军事长官。
“上校笑眯眯地把手伸到左边,从刀剑带上取下佩剑,右手戴上麂皮手套,”一切都要合乎规矩。他含笑说,然后握住女儿的一只手,微微转过身来。
“等到玛祖卡舞曲开始的时候,他灵敏地踏着一只脚,他的魁梧肥硕的身体就一会儿文静从容地,一会儿带着靴底踏地声和两脚相碰声,猛烈地沿着舞厅转动起来了。瓦莲卡的优美的身子在他的左右翩然飘舞,灵巧得叫人难以察觉。全厅的人都在注视这对父女舞伴的每个动作”。
“瓶子里的水只要倒出一滴,其余的便常常会大股大股地跟着倾泻出来,同样,我心中对瓦莲卡的爱,也释放了蕴藏在我内心的全部爱的力量”。
“玛祖卡舞结束之后,上校推辞说他明天必须早起,就向主人告别了”。
“我离开舞会是四点多钟,再次出门的时候,天已经亮了”。
那正是谢肉节的天气,有雾,饱含水分的积雪在路上融化,所有的屋檐都在滴水。瓦莲卡家住在城市的尽头,靠近一片广大的田野,田野的一头是人们游息的场所。我走过冷僻的胡同,来到大街上,这才开始碰见行人和运送柴火的雪橇,雪橇的滑木触到了路面。马匹在光滑的木轭下有节奏地摆动着湿漉漉的脑袋,车夫们身披蓑衣,穿着肥大的皮靴,跟在货车旁边噗嚓噗嚓行走,沿街的房屋在雾中显得分外高大--这一切都使我觉得特别可爱和有意思。
我走到瓦莲卡家附近的空地。看见靠游息场所的一头有一团巨大的、黑乎乎的东西,而且听到从那里传来笛声和鼓声。我的心情一直很畅快,玛祖卡曲还不时在我耳边萦绕。而这一次却是另一种音乐,一种生硬的、不悦耳的音乐。
走了一百来步,我才从雾霭中看出那里有许多黑色的人影。这显然是一群士兵。他们穿着黑军服,面对面地分两行持枪立定,一动也不动。鼓手和吹笛子的站在他们背后,不停地重复那支令人不快的、刺耳的老调子。
“‘他们这是干什么?’我问‘站在我身边的铁匠’”。
“‘对一个鞑靼逃兵用夹鞭刑。’铁匠望着远处的行列尽头,愤愤地说”。
“两个行列中间有一个光着上身的人,他的双手被捆在枪杆上面。他的身旁有个穿大衣、戴制帽的魁梧的军官,我仿佛觉得很面熟”。
“罪犯浑身痉挛着,两只脚噗嚓噗嚓地踏着融化的积雪向我走来,棍子从两边往他身上纷纷打下”。
“那魁梧的军官迈着坚定的步子,大摇大摆地,始终跟他并行着。这就是瓦莲卡留着雪白的唇髭和络腮胡子的父亲”。
罪犯每挨一棍子,总是重复着呜咽道:“好兄弟,发发慈悲吧。好兄弟,发发慈悲吧。”但是他的好兄弟不发慈悲。
这一行人经过我站立的地方的时候,我向夹在两个行列中间罪犯的背部瞥了一眼。这是一个斑斑驳驳的、湿淋淋的、紫红的、奇形怪状的东西,我简直不相信这是人的躯体。突然间,上校停了一停,随后快步走到一名士兵跟前。
“你还敢敷衍吗?还敢吗?”
“我看见他举起戴麂皮手套的有力的手,给了那惊慌失措、没有多大气力的矮个子士兵一记耳光,只因为这个士兵没有使足劲儿往鞑靼人的紫红的背脊打下棍子”。
“我觉得那样羞耻,我埋下眼睛,匆匆回家去了。一路上我的耳边时而响起鼓声和笛声,时而传来“好兄弟,发发慈悲吧”这两句话。我感到一种近似恶心的、几乎是生理上的痛苦”。
“‘他显然知道一件我所不知道的事情,’我想起上校,如果我知道他所知道的那件事,我也就会了解我看到的一切,不致苦恼了。”可是无论我怎样反复思索,还是无法了解上校所知道的那件事。
“嗯,你们以为我当时就断定了我看到的是一件坏事吗?决不。”他们一定知道一件我所不知道的事情。“我想,于是努力去探究这一点。但是无论我多么努力,始终探究不出来。我不能像原先希望的那样去服兵役,我不但没有担任军职,也没有在任何地方供职,所以正像你们看到的,我成了一个废物。”
“好,那么,爱情呢?”我们问。
“爱情吗?爱情从这一天起衰退了。我跟她见面的次数渐渐减少。结果爱情便消失了。”他结束道。
(有删改)
[注]19世纪30年代,莫斯科一部分大学生成立了各种小组,探讨哲学和文学问题,传播先进思想。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伊凡上大学时学校没有任何小组,也不谈理论,学生除了学习就是玩乐,伊凡随意提及的话点出当地闭塞落后的环境特征。
B.伊凡与瓦莲卡在舞会上相遇,两人一见钟情,整晚的相伴跳舞更加深了彼此的感情,两人后来分手并非瓦莲卡自身的过错。
C.学生时代的伊凡是个入世不深的贵族青年,目睹夹鞭刑的行刑场景轰毁了他对美好幸福的幻想,这一偶然事件中透着必然。
D.“一切都要合乎规矩”这句话一定程度上支配着上校的行动,他在舞会上的彬彬有礼与在广场上严苛执行军规均与此有关。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对贵族舞会和广场刑场两个场面的描写均注重主人公的主观感受与体验,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
B.舞会上美妙悦耳的玛祖卡舞曲与广场上生硬刺耳的笛声、鼓声形成强烈反差,以此批判上流社会的文明,极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力量。
C.作者以白描手法刻画上校形象,通过描写其舞会上的装束、动作、姿态、心理等,表现他的温情与儒雅,为后文写其残忍形象张本。
D.本文语言风格平实明快,通俗易懂,多用简单的口语,如闲话家常,自然而流畅,充满了生活气息,这与小说采用的讲故事方式相契合。
3.请简要分析画横线部分的作用。
4.这篇小说巧妙地运用了留白艺术,请从标题、人物、情节三方面对此简要说明。
【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一枚徽章
胡·拉·里贝罗
我至今还记得,那天下午我路过堤岸的时候,看到一小堆垃圾上有一个亮晶晶的东西。我爱好搜集物品,蹲下身去把它捡了起来,用上衣袖口擦了擦。我这才看出来,原来竟是一枚精致小巧的银质徽章。只是上面刻着的那几个符号,我看不明白。我把徽章装进衣兜,也没怎么理会,便回家了。这枚徽章在我衣兜里装了多久,我说不太准。我只记得有一回我把这件衣服送去浆洗,等到洗衣店伙计把洗干净的衣服交给我时,没料想还递给我一只小小的盒子。他对我说:“这件东西准是您的,我是在您衣兜里发现的。”自然,这件东西就是那枚徽章。失而复得,颇出人意料。我异常激动,决计戴上它。
我经历的种种怪事就从这儿真正开了头。第一件怪事是在一家旧书店遇到的。书店老板走到我跟前那会儿,我正在翻看旧书。他早就在书店最阴暗的角落里打量着我了。他用一种同伙人的口吻对我说:“我们这儿有几本费弗的著作。”我惊异万分,瞪大眼睛看着他,因为我并没有向他请教这位作家。再说,文学方面的事情,我还略知一二,可这位作家我压根儿不知道。说罢,他回到原先的那个角落,不再吭声。我呢,机械地翻看着图书,可心里直犯嘀咕:书店老板的话,莫名其妙的,究竟是啥意思呢。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琢磨这件怪事,可怎么也琢磨不透,后来就干脆忘得一干二净。没想到不久又出了一件事,使我更为惊愕。有一回我正在市郊的一个广场上散步,一个脸皮黑黄、鼓眼突嘴、形状猥琐的男人冒冒失失地跟我搭讪,还没等我搭腔,就把一张卡片塞在我手里,一声不吭地一溜烟便跑没影儿了。那是一张白纸卡片,上面写着地址和会面时间:星期二,四号,第二场。星期二,四号那天我就按照指定号码如期赴约。我在那地方附近碰到好几个形迹古怪的家伙在那儿偷偷摸摸。使我惊奇的是,他们每人都佩戴了一枚徽章,跟我那枚一模一样,真是巧极了。我走到他们中间,他们个个紧紧握住我的手,使我感到十分亲热。后来我们一起走进指定的那幢房子,在一间大厅里落座。一位神情严肃的绅士从幕后走了出来。他在主席台向我们打了个招呼,便滔滔不绝地讲开了。报告说的是什么,我不太清楚;况且,那究竟能不能算报告,我也真说不好。他把童年时代的回忆跟最深刻的哲学理论混在一起讲;再说,不管讲解种植甜菜也好,解释国家组织也罢,在他嘴里,竟是一个调调儿。我记得他讲完后,从衣兜里掏出一支粉笔,在黑板上画了几道红杠杠。他一讲完,听众全体起立,一面退场,一面热烈地赞扬报告取得了巨大成功。我也附和着夸奖了几句。我刚要迈出门去,报告人大声把我叫住。我回头一看,只见他示意我过去。
“您是新来的吧?”他问我,有点儿不大信任的样子。
“是啊,”我愣了一会儿才回答,因为他居然能在这么多人里认出我来,我很吃惊,“我刚来不久。”
“谁介绍您来的呢?”
我幸亏记起了那家书店。
“有一回我正在阿马尔古拉大街书店翻看图书,那位……”
“谁?是马丁吗?”
“对,是马丁。”
“噢,他是我们的老搭档啦!”
“我是他的老主顾。”
后来,我们的谈话便变得闪烁其词、边想边说了。言谈之中,充满了意料不到的诡秘和肤浅的暗示影射,就像是两个偶然相逢的陌生人坐在公共汽车的一排椅子上攀谈一样。我记得我兴致勃勃地向他诉说我是怎么去做扁桃体摘除手术的,而他呢,则指手画脚、眉飞色舞地给我描述北欧的旖旎风光。末了,在我告辞之前,他向我交代了一项任务,这倒使我全神贯注起来:
“下星期您给我带一份电话号码表来,”他说,“都要以38开头的。”
我答应照办。还不到规定日期,我就带着电话号码前去复命。
“太好了!”他喊起来,“您办得又快又好。”
从那天起,我完成了一大堆诸如此类极为奇特的任务。举几个例子。我奉命弄来六对鹦鹉,可这些鸟儿我后来就再也没有见到。过些日子,我又被派到一个省城去绘制市政大厦的草图。我记得我还到几户指定人家的门口去扔过香蕉皮;写过一篇至今未见发表的有关天体的论文;训练过一只猴子,教它摆出议员的姿势。
就这样,我渐渐博得他们对我的器重。一年之后,在一次激动人心的仪式上,我被提拔晋升。“您高升一级。”我的顶头上司对我说,满腔热情地拥抱我。于是,我只得简短地讲上几句。我空洞笼统地提到了我们共同的任务,不料这番话却收获了雷鸣般的欢呼。
可是我家里却乱作一团。家里人摸不透我为什么常常不告而辞,我的行动为什么那样神秘莫测。有时候,他们问起我来,我避而不答,其实,那是因为我找不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回答。有几个亲戚甚至劝我去找个精神病医生瞧瞧,据说我的行为举止跟正常人的不大一样了。
这一家庭纠纷并没有减弱我投入我们这个团体的工作的劲头,我干劲十足,连我自己都不明白这干劲是从哪儿来的。
十年过去了。我功成名就,被任命为主席。我穿着一件加饰边的绛红色长袍出席各种盛典。尽管如此,如今我仍然跟第一天以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那样,一直生活在极端的茫然无知的状态之中。要是有人问我,我们这个组织的宗旨是什么,我将张口结舌,无法回答。最多,只会在黑板上画几道红杠杠。
(有删改)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一枚徽章”为题,点明了徽章的重要作用,同时又暗示了“我”其实不过是别人的“一枚徽章”而已。
B.书店老板跟“我”搭讪看似莫名其妙,但却较为典型地刻画了组织成员间的接头方式,表现出了组织的神秘性。
C.小说花不少篇幅交代了组织交给“我”的任务是多么离谱,“我”却乐此不疲,最后功成名就,这不禁引人深思。
D.当别人问我组织宗旨时,“我将张口结舌,无法回答”,这暗示“我”已经开始自责,并对组织产生了厌烦情绪。
6.关于文中“我”与报告人的谈话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报告人并不认识“我”,但他一开始对“我”的到来表现出了兴趣。
B.书店老板的信息是“我”与报告人聊天中为数不多的有交集的聊天话题。
C.“我”与报告人的谈话中有“诡秘和肤浅的暗示影射”,表明我们对对方不满。
D.“我”和报告人的对话基本上是没有意义的,暗示了这一组织的荒诞性。
7.作者采用第一人称“我”现身说法讲述故事,这种讲述方式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8.于偶然之中见必然,是本篇小说写作的一大技巧。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在舞会上相遇,两人一见钟情”错误。从文中“当时我正在热烈地恋爱”“正当我狂热地爱恋她的期间,我在谢肉节的最后一天参加了本省贵族长家的舞会”可以看出,两人恋爱是在舞会之前就已开始,而非在舞会上相遇,更不是在舞会上一见钟情。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小说对上校在舞会上的描写中没有心理描写。
3.答案:①以典型环境展现时代和社会。清晨街上的雪橇、马匹、车夫等民众日常劳碌生活图景,构成故事的社会背景。②以景物映射人物内心世界。积雪初融的街道上寻常景象,经伊凡内心情绪点染而显出美好可爱,烘托出人物内心的幸福感。③上承舞会场景,引出下文对行刑场景的叙写,使文脉缜密连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从环境本身的功能上说,此处描写有交代社会背景的作用。从结构上看,画横线部分处于两个场景之间,起到场景过渡的作用。从人物角度分析,环境描写对人物心情有烘托作用。
4.答案:①标题留白。以“舞会以后”为题,舞会结束后的事情如何,引人遐思。②人物塑造留白。舞会上着力渲染的人物形象,舞会后却只字不提,瓦莲卡等人对待上校暴行的态度形成空白。③情节设置留白。结尾处伊凡没能探究明白那件“所不知道的事情”,留给读者思考,增添了文章的含蓄韵味。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艺术手法的能力。小说标题为“舞会以后”,以留白的方式暗示文章的重心是在舞会后惨无人道的夹鞭刑,舞会上父女的温情与之形成对照,加深批判力度。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重写瓦莲卡在舞会上,不写其舞会后,舞会上重写其优雅迷人的形象,而不写其心理与思想,对待父亲的暴行,其立场态度究竟如何,令人深思。在情节设置上,结尾处,“他们一定知道一件我所不知道的事情”,这件事情到底是什么,“他们”又指哪些人,这些都没有明确交代,留给读者思考,形成文章含蓄丰富的意蕴。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D项,“这暗示‘我’已经开始自责,并对组织产生了厌烦情绪”理解有误。根据最后一段“尽管如此,如今我仍然跟第一天以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那样,一直生活在极端的茫然无知的状态之中”可知,我“张口结舌,无法回答”并不是因为自责,对组织产生了厌烦情绪,而是因为作为傀儡的“我”确实不知道组织的宗旨是什么。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品味文章语言,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C项,“表明我们对对方不满”理解错误,根据第14段“言谈之中,充满了意料不到的诡秘和肤浅的暗示影射,就像是两个偶然相逢的陌生人坐在公共汽车的一排椅子上攀谈一样”可知,我们漫无边际地聊天,是因为我们没有聊天话题,只能没话找话。
7.答案:①第一人称叙事,增强故事的可信感,使本身虚幻的故事妙趣横生。②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展现“我”的所见所感,更能表现出这一切的偶然性,强化“我”的傀儡身份,暗示“我”并非罪魁祸首。③将作者的深刻思考隐藏在“我”的讲述之后,给读者留下思考空间。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小说的叙述技巧的能力。在解答这类试题时,要从人称自身的特点出发,结合小说要素来作答。虽然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但以第一人称叙事,文章就有了真实性。而从“我”之口讲出“我”的故事,通过“我”的心理变化表现这一切的偶然性,表明“我”并非罪魁祸首,而是一个傀儡。同时,作者用第一人称表达“我”的主观感受,将自己的理性思考隐于其中,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空间。
8.答案:①小说主要情节都是偶然发生的,整篇小说构筑在“偶然”的框架之上。“我”偶然得到徽章,“偶然”进入书店,“偶然”接上头,“偶然”被晋升等,这一切都没有规律可循,都是偶然发生的。②偶然背后其实蕴含着必然的结局,所有的偶然之间构成强烈的因果关联。荒诞的偶然注定要结出荒诞的必然之果。
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小说从头到尾,几乎所有的情节都是偶然发生的,回答“偶然”只需对小说主要情节进行归纳概括即可。偶然是“荒诞”的,那么结果必然也是“荒诞”的。组织如此“荒诞”,它挑选成员的方式、组织聚会的方式、具体的工作内容等等,也是“荒诞”的,这样“我”最后在组织内的步步高升、功成名就也就显得“合理”了,偶然背后蕴含着必然的结局。
第四步:单元核心素养对接高考
一、小说选择题“三步答题法”
答题步骤 答题技巧
第一步:浏览选项,标敏感点。 题干中的“相关内容”“艺术特色”就是各个选项的敏感点(考查点)。快速浏览各选项,把与它们相关的核心词语标注出来。
第二步:回归原位,找对应。 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之处看选项中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考查点)是否有原文依据。
第三步:比对分析,确定答案。 根据“选项设误类型”与原文逐项对比,找出分析、鉴赏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二、情节设置技巧题答题模板
情节作用+结构作用+表现人物作用+点明主旨、情感作用
1.点明情节特点,如戛然而止,出人意料却合乎情理,补充情节等。
2.点明结构作用,如呼应上文,结构完整。
3.点明人物作用,如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明。
4.点明主旨、情感作用,如深化主旨,加深情感。个别还能引起读者深思,令读者感到回味悠长等。
三、环境描写作用题答题角度
1.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第一步:找到描写环境的具体语句,分析其特点。
因为环境的特点与作者写此环境的作用往往是一致的。
第二步:找准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思维角度。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人物、情节、主题、环境本身等多个角度考虑。
第三步:组织语言,规范作答。
2.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2)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人物性格,或决定人物性格;(3)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4)推动情节发展;(5)象征或暗喻。
四、解答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题的五个入手角度
1.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
因为这些直接关系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形象(性格)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
通过分析小说中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
3.从分析情节入手。
情节是人物形象(性格)形成的历史,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人物鲜明的个性。
根据故事情节,概括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征,必须注意以下四点:①全面、恰当、实事求是;②注意人物形象(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③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特征;④把握人物形象(性格)的发展变化。
4.从分析环境入手。
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形象(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形象(性格)。
5.从人物间的关系、作者的议论、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
许多小说作品刻画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考生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作者的议论或其他人物的评价,更是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五、三步理解赏析重要语句含意
第一步,审清题干要求,辨明作者的叙述语言和作品中的人物语言。
如果是作者的叙述语言,要仔细揣摩作者描绘环境、叙述故事、说明事物、刻画人物、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等的真正意图;如果是作品中的人物语言,要认真品味作品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及个性化语言是如何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
第二步,结合主题,分析重要语句内涵。
既要阐明语句的表层含意,又要挖掘其深层含意。在挖掘其深层含意时,需要“三抓”:
抓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重要句子都有凸显其含意的关键性词语,这些关键性词语,可以是主干,也可以是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要确切地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义,可从句子结构入手,在抓住主干的同时,特别留心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抓住了这些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意之门的钥匙。
(2)抓句子的位置。重要句子,或揭示段意,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或揭示文章脉络层次,这往往是那些具有总领性、过渡性、总括性的语句。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常需要考虑它在文中的位置:如果是总领句,解释句意时,要考虑其所领起的语段的内容;如果是过渡句,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如果是总结句,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
(3)抓句中的手法。这些手法,既可以是人物描写手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也可以是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等。对含有手法的句子的理解,应从手法本身的特点、作用入手,从而透视其深层意义。
如何判定语句所用的描写方法呢?最基本的是要从它描写的特征判断。一般从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大类上判定。
第三步,规范答题:手法+内容十效果。
即分析语句采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在文本架构、人物塑造、情感表达、主题呈现等方面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六、探究小说标题题五个答题角度
1.标题与情节的关系。
看标题是不是小说的线索,能不能组织全文;是否设置了悬念,能不能吸引读者;是否对情节进行了概括。如果标题中有对物象、情感等的表述,考生应注意从情节角度进行思考;如果与标题相关联的内容在文章中屡次出现,考生应从情节角度思考作答。
2.标题与形象的关系。
看标题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是否暗示了人物命运,是否对人物性格特点进行了概括。
3.标题与环境的关系。
看标题是否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是否创设了故事背景,渲染了环境气氛;是否有深层次的社会性含义。标题中如果有表明时间(或时代)、处所、状态(社会状态、自然状态)的字眼,考生在答题时必须从环境角度思考。
4.标题与主旨的关系。
看标题是否运用双关、比喻、反语象征等手法,寄托情感,深化主旨;是否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是否对主旨的阐发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5.标题与读者的关系。
看标题能否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给读者带来深度思考。
【2023·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社戏(节选)
沈从文
萝卜溪邀约的浦市戏班子,赶到了吕家坪,是九月二十二。一行十四个人,八个笨大衣箱,坐了只辰溪县装石灰的空船,到地时,便把船靠泊在码头边。掌班依照老规矩,带了个八寸大的朱红拜帖,来拜会本村首事滕长顺,商量看是在什么地方搭台,哪一天起始开锣。
半月来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已传遍了吕家坪。不过商会会长却拿定了主意:照原来计划装了五船货物向下游放去。长顺因为儿子三黑子的船已到地卸货,听会长亲家出主意,也预备装一船橘子下常德府。空船停泊在河边,随时有人把黄澄澄的橘子挑上船,倒进舱里去。戏班子乘坐那只大空船,就停靠在橘子园边不多远。
两个做丑角的浦市人,扳着船篷和三黑子说笑话,以为古来仙人坐在斗大橘子中下棋,如今仙人坐在碗口大橘子堆上吸烟,世界既变了,什么都得变。可是三黑子却想起保安队队长向家中讹诈事情,因此只向那个做丑角的戏子苦笑。
长顺约集本村人在伏波宫开会,商量看这戏演不演出。时局既不大好,集众唱戏是不是影响治安?末了依照多数主张,班子既然接来了,酬神戏还是在伏波宫前空坪中举行。凡事依照往年成例,出公份子演戏六天,定二十五开锣。并由本村出名,具全红帖子请了吕家坪的商会会长,和其他庄口上的有名人物,并保安队队长、排长、师爷、税局主任、督察等,到时前来看戏。还每天特别备办两桌四盘四碗酒席,款待这些人物。
到开锣那天,本村和附近村子里的人,都换了浆洗过的新衣服,荷包中装满零用钱,赶到萝卜溪伏波宫看大戏。因为一有戏,照习惯吕家坪镇上卖大面的、卖豆糕米粉的、油炸饼和其他干湿甜酸熟食冷食的,无不挑了锅罐来搭棚子,竞争招揽买卖。妇女们且多戴上满头新洗过的首饰,或镀金首饰,发蓝点翠首饰,扛一条高脚长板凳,成群结伴跑来看戏,必到把入晚最后一幕杂戏看完,把荷包中零用钱花完,方又扛起那条凳子回家。有的来时还带了饭箩和针线,有的又带了香烛纸张顺便敬神还愿。平时单纯沉静的萝卜溪,于是忽然显得空前活泼热闹起来。
长顺一家正忙着把橘子下树上船,还要为款待远来看戏亲友,准备茶饭,因此更见得热闹而忙乱。家中每天必为镇上和其他村子里来的客人,办一顿过午面饭。又另外烧了几缸热茶,供给普通乡下人。长顺自己且换了件大船主穿的大袖短摆蓝宁绸长衫,罩一件玄青羽绫马褂,舞着那个挂有镶银老虎爪的紫竹马鞭长烟杆,到处走动拜客。
第一天开锣时,由长顺和其他三个上年纪的首事人,在伏波爷爷神像前磕头焚香,杀了一只白羊,一只雄鸡,烧了个申神黄表。戏还未开场,空坪中即已填满了观众,吕家坪的官商要人,都已就座。开锣后即照例“打加官”,由一个套白面具的判官,舞着个肮脏的红缎巾幅,台上打小锣的检场人叫一声:“某大老爷禄位高升!”那判官即将巾幅展开,露出字面。被尊敬颂祝的,即照例赏个红包封。有的把包封派人送去,有的表示豪爽,便把那个赏金用力直向台上惯去,惹得一片喝彩。当天第一个叫保安队队长。第一出戏象征吉祥性质,对神示敬,对人颂祷。第二出戏与劝忠敬孝有关。到中午休息,匀出时间大吃大喝。休息时间,一些戏子头上都罩着发网子,脸上颜料油腻也未去净,争到台边熟食棚子去喝酒,引得观众包围了棚子看热闹。妇女们把扣双凤桃梅大花鞋的两脚,搁在高台子踏板上,口中嘘嘘的吃辣子羊肉面,或一面剥葵花子,一面并谈论做梦绩麻琐碎事情。下午开锣重唱,戏文转趋热闹活泼。
掌班走到几位要人身边来请求赏脸,在排定戏目外额外点戏。
大家都客气谦让,不肯开口。经过一阵撺掇,队长和税局主任是远客,少不了各点一出,会长也被迫点一出。队长点“武松打虎”,因为武人点英雄,短而热闹,且合身份;会长却点“王大娘补缸”,戏是趣剧,用意在于与民同乐。戏文经点定后,照例也在台柱边水牌上写明白,给看戏人知道。开锣后正角上场,又是包封赏号,这个包封却照例早由萝卜溪办会的预备好,不用贵客另外破钞。
最末一出杂戏多是短打,三个穿红裤子的小花脸,在台上不住翻跟斗,说浑话。
收锣时已天近黄昏,天上一片霞,照得人特别好看。一切人影子都被斜阳拉得长长的,脸庞被夕阳照炙得红红的。到处是笑语嘈杂,过吕家坪去的渡头,尤其热闹。方头平底大渡船,装满了从戏场回家的人,慢慢在平静河水中移动,两岸小山都成一片紫色,天上云影也逐渐在由黄而变红,由红而变紫。太空无云处但见一片深青,秋天来特有的澄清。在淡青色天末,一颗长庚星白金似的放着煜煜光亮,慢慢地向上升起。远山野烧,因逼近薄暮,背景既转成深蓝色,已由一片白烟变成点点红火。……一切光景无不神奇而动人。可是人人都融合在这种光景中,带点快乐和疲倦的心情,等待还家。无一个人能远离这个社会的快乐和疲倦,声音与颜色,来领会赞赏这耳目官觉所感受的新奇。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萝卜溪的酬神社戏,适逢秋天橘子收获时节,按惯例在伏波宫前空坪中连演六天。
B.女人们成群结伴来看戏,有的还会带上饭箩针线或香烛纸张,富有乡土生活气息。
C.“打加官”第一个就叫保安队队长,可以见出萝卜溪办会者对他有所忌惮和逢迎。
D.排定戏目外额外点戏需封赏,会长“也被迫点一出”,此细节暗示了会长的吝啬。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头写戏班子如约而至,接下来又写到“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令人感觉到一种寻常岁月隐约生变的气氛。
B.传统白话小说常以描摹衣饰来刻画人物,本文写社戏之日长顺走动拜客,就使用了这种笔法来表现长顺的郑重守礼。
C.最后一段景物描写,同鲁迅《社戏》对归家途中的景物描写一样,都以自然之美衬托了散戏后人们的失落与惆怅。
D.沈从文这里写社戏,同他在《边城》中写端午节一样,都是通过对民俗的谱写描绘了存有世外桃源意味的乡土社会。
3、本文是如何描写社戏的仪式感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4、文中记述社戏的筹备及演出过程,多处使用“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含有哪些意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022·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江上【注】
冯至
子胥望着昭关以外的山水,世界好像换了一件新的衣裳,他自己却真实地获得了真实的生命。时节正是晚秋,眼前还是一片绿色,夏天仿佛还没有结束。向南望去,是一片人烟稀少的平原。
他在这荒凉的原野里走了三四天,后来原野渐渐变成田畴,村落也随着出现了,子胥穿过几个村落,最后到了江边。
太阳已经西斜,岸上三三两两集聚了十来个人:有的操着吴音,有的说着楚语。有人在抱怨,二十年来,这一带总是打过来打过去,弄得田也不好耕,买卖也不好做。一个上了年纪的人说:“前几年吴王余昧死了,本应该传位给季札,但是季札死也不肯接受,退到延陵耕田去了。一个这样贤明的人偏偏不肯就王位,要保持他的高洁。”
“他只自己保持高洁,而一般人都还在水火里过日子,——我恨这样的人,我们都是吃了他高洁的苦。”一个年轻人愤恨地说。
那老年人却谅解季札:“士各有志。他用行为感动我们,不是比做国王有意义得多吗?——就以他在徐君墓旁挂剑的那件事而论,对于友情是怎样好的一幅画图!”
季札在死友墓旁挂剑的事,子胥从前也若有所闻,他再低下头看一看自己佩着的剑,不觉起了一个愿望:“我这时若有一个朋友,我也愿意把我的剑,当作一个友情的赠品,——而我永久只是一个人。”子胥这样想时,也就和那些人的谈话隔远了,江水里的云影在变幻,他又回到他自己身上。这时江水的上游忽然浮下一只渔船,船上回环不断地唱着歌:
日月昭昭乎侵已驰,
与子期乎芦之漪。
面前的景色,自己的身世,日月昭昭乎侵已驰,是怎样感动子胥的心!他听着歌声,身不由己地向芦苇丛中走去。
西沉的太阳把芦花染成金色,半圆的月也显露在天空,映入江心,是江里边永久捉不到的一块宝石。渔夫的歌声又起了:
日已夕兮予心忧悲,
月已驰兮何不渡为?
歌声越唱越近,渔舟在芦苇旁停住了。子胥身不由己地上了船。
多少天的风尘仆仆,一走上船,呼吸着水上清新的空气,立即感到水的温柔。子胥无言,渔夫无语,耳边只有和谐的橹声,以及水上的泡沫随起随灭的声音。船到江中央,水流变得急聚了,世界回到原始一般地宁静。子胥对着这滔滔不断的流水,他想这是从郢城那里流来的。他立在船头,身影映在水里,好像又回到郢城,因为那里的楼台也曾照映在这同一的水里。他望着江水发呆,不知这里边含有多少故乡流离失所的人的眼泪。父亲的、哥哥的尸体无人埋葬,也许早已被人抛入江心;他们得不到祭享的魂灵,想必正在这月夜的江上出没。郢城里的王公们都还在享受眼前的升平,谁知道这时正有一个人在遥远的江上,想把那污秽的城市洗刷一次呢。子胥的心随着月光膨胀起来……
他再看那渔夫有时抬起头望望远方,有时低下头看看江水,心境是多么平坦。子胥在他眼里是怎样一个人呢?一个不知从何处来,又不知向哪里去的远方的行人罢了。但是子胥,却觉得这渔夫是他流亡以来所遇到的唯一的恩人,这引渡的恩惠有多么博大,尤其是那两首歌,是如何正恰中子胥的运命,怕只有最亲密的朋友才唱得出这样深切感人的歌词,而这歌词却又吐自一个异乡的、素不相识的人的口里。
船缓缓地前进着。两人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整日整夜浸在血的仇恨里,一个疏散于清淡的云水之乡。他看那渔夫摇橹的姿态,他享受到一些从来不曾体验过的柔情。往日的心总是箭一般地急,这时却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希望能多么久便多么久,与渔夫共同领会这美好的时刻。
船靠岸了,子胥口里有些嗫嚅,但他最后不得不开口:“朋友。我把什么留给你作纪念呢?”渔夫倒有些惊奇了。
这时子胥已经解下他的剑,捧在渔夫的面前。
渔夫吓得倒退了两步,他说:“我,江上的人,要这有什么用呢?”
“这是我家传的宝物,我佩带它将及十年了。”
“你要拿这当作报酬吗?”渔夫的生活是有限的,他常常看见有些行人,不知为什么离乡背井要走得那么远。既然远行,山水就成为他们的阻碍;他看惯了走到江边过不来的行人,是多么苦恼!他于是立下志愿,只要一有闲暇,就把那样的人顺便渡过来。因为他引渡的时候多半在晚间,所以就即景生情,唱出那样的歌曲。“这值得什么报酬呢?”
子胥半吞半吐地说:“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将来说不定会有那么一天,你再渡我回去。”渔夫听了这句话,一点也不懂,他只拨转船头,向下游驶去。
子胥独自立在江边,望着那只船越走越远了,最后他才自言自语地说:“你这无名的朋友,我现在空空地让你在我的面前消逝了,将来我却还要寻找你,不管是找到你的船,或是你的坟墓。”
他再一看他手中的剑,觉得这剑已经不是他自己的了:他好像是在替一个永久难忘的朋友保留着这支剑。
(有删改)
[注]历史小说《伍子胥》写于1942~1943年,取材于春秋时期伍子胥的复仇故事,叙述他由楚至吴的辗转逃亡。小说共九节,《江上》为第六节,伍子胥过了昭关,继续跋涉,前往吴国。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胥过了昭关,所见风景与前大不相同,那大片绿色和原野,也是子胥再次“获得了真实的生命”的心情写照。
B.“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表现了逃亡中的子胥的心态,只有在江上的这段短暂时光,他才能够平和地欣赏风景。
C.子胥同渔夫道别,说话时“有些嗫嚅”“半吞半吐”,表现的是子胥渴望同渔夫交流,又碍于隐情而无法敞开心扉。
D.“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子胥在江上领会到渔夫的“世界”,他对自己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6、关于文中江边人们谈论季札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位老人欣赏季札不就王位的高洁,也称赞他以美好的行为感动了世人。
B.那位年轻人认为季札不顾百姓死活,只顾独善其身,逃避了济世的责任。
C.季札挂剑一事进一步说明了他的品行,也为后文的子胥赠剑做了铺垫。
D.季札的退耕田园,与下文渔夫的泛舟江上,共同表达出本文的隐逸主题。
7、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8、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子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理解文本相关内容;选项中“此细节暗示了会长的吝啬”理解不正确,原文第9段中的“开锣后正角上场,又是包封赏号,这个包封却照例早由萝卜溪办会的预备好,不用贵客另外破钞”,已经交代清楚会长作为贵宾是不用为额外点戏包封的。
2、答案:C
解析:分析鉴赏艺术特色;“都以自然之美衬托了散戏后人们的失落与惆怅”不正确。本题采用了不同文本相近内容对比分析和鉴赏的形式,考查点为景物描写与人物情感的关联,难度比单篇大。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的景物是唯美诗意、静谧幽远、温暖祥和的,“一切光景无不神奇而动人”,人们观赏社戏之后“带点快乐和疲倦的心情,等待还家”,“无一个人能远离……来领会赞赏这耳目官觉所感受的新奇”,“失落与惆怅”偏离文章主旨。
3、答案:①描写戏前周密、隆重的准备工作。如戏班子带了“八寸大的朱红拜帖”,本村出名具全红帖子请贵宾;时局不好,但凡事还是依照往年成例进行。②详细描写看社戏人的服饰言行。人们换上浆洗过的新衣服、妇女戴首饰抗长凳、长顺衣着隆重、赏红包封等。③描写社戏郑重开锣的杨景。第一天开锣时磕头焚香,杀羊杀鸡,开锣后“打加官”。④描写戏目内容安排。第一出戏象征吉祥,第二出戏劝忠敬孝,下午转趋热闹,戏目安排清晰不能杂乱。
解析:理解文章内容;社戏的仪式感流露在小说的字里行间,需要在细节中提炼概括,比如掌班依照老规矩带了“八寸大的朱红拜帖”,本村出名,具全红帖子邀请商会会长和其他庄子的有名人物,从社戏前的准备工作来描写社戏的仪式感。人们看戏的装束也表现出仪式感,比如文中对长顺的描写“长顺自己且换了件大船主穿的大袖短摆蓝宁绸长衫,罩一件玄青羽绫马褂,舞着那个挂有镶银老虎爪的紫竹马鞭长烟杆,到处走动拜客”,衣饰名称交代得如此详细,人物动作如此生动,凸显出社戏的仪式感。另外,文中第7段对开锣场景的描写细致传神,且戏目由第一出的象征吉祥性质到第二出的劝忠敬孝,再到下午的转趋热闹,戏目安排清晰不能杂乱,也体现了仪式感。考生需要感受这种细节呈现的内涵,然后加以整合,并准确、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4、答案:①表明社戏历史悠久,在当地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地人极为尊礼重教;②即使在战争背景下,也照例进行社戏表演,体现了对民风民俗的重视和坚守;③表现了对宁静美好的世俗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解析:品味重要词语的意蕴;文章在记述社戏的筹备及演出过程中,多处使用“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词,说明社戏是当地每年都举办的,在当地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把社戏活动办得这么隆重,充满仪式感,说明当地人极为尊礼重教。根据第2段中的“半月来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已传遍了吕家坪”可知,当时正处于战争中,但是当地人仍严格遵循以往的程序进行社戏表演,体现了对民风民俗的重视和坚守。开锣那天,戏还未开场,空坪中就已填满了观众,他们通过社戏表演释放对生活的热情,结尾处“无一个人能远离这个社会的快乐和疲倦,声音与颜色,来领会赞赏这耳目官觉所感受的新奇”,表现了当地人对宁静美好的世俗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5、答案:B
解析:分析鉴赏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将“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的心态解读为想要停留在江上“平和地欣赏风景”理解错误。子胥临近上岸离开时产生的不舍之情,来自对渔夫“世界”的领会,对“柔情”的留恋,而非平和悠闲地欣赏风景。
6、答案:D
解析:鉴赏小说相关内容;“共同表达出本文的隐喻主题”分析错误。季札的退耕田园表达的是他对高洁品质的坚守,而从原文中的“渔夫的生活是有限的……他看惯了走到江边过不来的行人,是多么苦恼!他于是立下志愿,只要一有闲暇,就把那样的人顺便渡过来”可以看出,渔夫泛舟江上也只是想帮人渡河,不能表达出隐逸的主题,且本文主题也并不是隐逸。
7、答案:①子胥登上渔船,清新的空气、和谐的橹声等都使他感到安宁;②船到江中央,月涌江流,子胥的思绪随江水奔,复仇的情绪渐趋激昂;③渔船缓缓前行,子胥观察摇橹渔夫,体会渔夫的世界,感念渔夫的恩惠,享受到不曾体验过的柔情。
解析:赏析人物心理描写;题干中的“舟行江上”限定解题范围,答题时需先从第10一12段中找到不同阶段的所见所感,从而分析伍子胥思绪的变化。刚上船时,清新的空气、和谐的橹声使他内心平静而和谐;接着,船行到江中央,他看到滔滔不断的流水,心情有起伏,仇恨的情绪不断高涨;最后,船缓缓行进时,他的目光落在渔夫身上,渔夫的平静与柔情让他心生感激,放下尘世的纷扰,享受不曾体验过的柔情。
8、答案:①把渔夫改为无意施恩的普通人,更显出平凡人“恩惠”的博大;②借渔夫来书写一个散淡处世的境界,与伍子胥的世界构成对比;③放弃描述惊险的外部冲突,转向探究人物的内心冲突;④使故事的传奇色彩有所减弱,而现实寓意则有所增强。
解析:鉴赏文学效果;解答此题,需对比渔夫拒剑与本文的不同之处。渔夫拒剑的历史故事中,渔夫是一位义士,他为了消除伍子胥的疑虑而自尽,这个故事充分表现了渔夫的气节。而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他的生活平淡宁静,对于帮助伍子胥渡江这件事,他没有想那么多,也不理解伍子胥所说的“渡过了我的仇恨”,二人的世界形成鲜明对比,也凸显了平凡人的帮助的博大。且原来的历史故事注重表现外部的人物冲突,渔夫自尽的结局也使其富有传奇色彩,而本文则更注重表现伍子胥的内心世界,渔夫划船远去的结局使故事的传奇色彩有所减弱,而现实寓意则有所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