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共5课时)(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共5课时)(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2-08 13:3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希望铸造英才 感恩成就未来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教案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 任课教师:
单元备课 第 一 单元
教学课题 计算器 授课班级
课型 单元备课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大数目的计算,初步认识计算器,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计算。 2、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并能对探索出的规律做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3、在实际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计算器的快捷、方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索意识,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愿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考点 教学重点:在实际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计算器的快捷、方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难点: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并能对探索出的规律做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世纪情境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一些基本功能,这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计算器的内容。教学中应充分借助他们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系统地认识计算器;结合具体计算,教学合理的操作方法,为大数目的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数学规律提供帮助。 教学具准备
课件、教师用计算器、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课时 信息窗1 1课时信息窗2 1课时我学会了吗 1课时单元测试 1课时试卷讲评 1课时 共5课时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教案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 任课教师:
第 一 单元 第 1 课时 总第 1 课时
教学课题 认识计算器 授课班级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大数目的计算,初步认识计算器,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计算。 2、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并能对探索出的规律做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3、在实际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计算器的快捷、方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索意识,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愿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考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会利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教学规律。
教材分析 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认识计算器,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时间 二次调整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出示情境图,教师谈话引入: 泰山雄伟壮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以“五岳独尊”的盛名称誉古今,泰山古树的数量更是惊人! 二、尝试使用,探索交流 活动一:教师:当我们遇到复杂的计算时就可以借助于计算器。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帮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计算器。 1、认识计算器 (1)合作学习: 向小组成员介绍一下你的计算器。 你们小组的计算器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交流: 计算器有很多种,一般都由显示器和键盘两部分组成。 2、使用计算器,交流方法 A、学生试试开机关机并介绍按什么健。还认识计算器上的哪些键,互相说一说。 B、你会用计算器上你认识的键进行计算吗?试一试。 请一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观察,怎样按键比较方便而且不容易出错。 C、计算完第一道题,怎样才能开始算第二道题?应该先按什么键? 认识清零键 ——AC键 3、师: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列式,教师问:你会计算吗?怎样才能很快的算出来呢? 红门、中天门和南天门一共有多少棵?师:你能列出算式吗?怎样计算?让学生用口算或笔算。 3449+527+1640= 计算中有什么感觉?师:有没有快速、简便的计算方法?生:可以用计算器算。 4、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能用计算器计算吗? 灵岩寺古树的数量是岱庙的几倍?列出算式,并用计算器计算。10891÷250 5、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用计算器计算?列举实例。6、你会用计算器计算3000-128×6吗?算式里有乘法和减法,应该先算乘法 (1)演示计算过程(2)介绍科学计算器:自动先乘除后加减 7、计数器有什么好处?计算起来快速、简便 活动二:尝试计算 1、765+469= 589×76= 3208-2965= 625÷25= 6848-579+386= 2、男生女生大比拼 ◆第一组:男 17+83= 62-12= 1000×5= 第二组: 女 7865+3497= 835×23= 1305÷45= 要求:(1)全体男生用口算或笔算算第一组题。(2)全体女生用计算器算第二组题。 ◆第一组:女 25+75 = 88 -18 = 1000×5 = 第二组:男 5678+3657= 987×9= 2128÷56= 要求:(1)全体女生用口算或笔算算第一组题。(2)全体男生用计算器算第二组题。 3、我的发现:要合理使用计算器 三、课堂小结:在实际应用时我们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计算器,不可过分地依赖计算器来计算,要把它用到实处。四、数学与生活: 1、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2千克的水,这些水就这样被白白地流掉。 2、(1)照这样计算,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______千克。 (2)把这些水装在饮水桶中(每桶按20千克计算),这些水大约能装______桶。 (3)如果一个三口之家每月用6桶水,这些水够用______个月,约合______年。 五、计算工具的演变史
板书设计 计算器 复杂的计算可以借助计算器。
教学反思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教案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 任课教师:
第 一 单元 第 2 课时 总第 2 课时
教学课题 计算器的应用 授课班级
课型 练习课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2.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规律的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3.能运用计算器进行实际问题的复杂运算。
教学重点难点 考点 教学重点: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教学难点:用计算器探求规律的活动。
教材分析 通过做练习题使学生熟练使用计算器 教学具准备
课件、计算器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时间 二次调整
一、导入课题,准备练习1.师:同学们,大家都去过超市吧?它每天都有很多顾客,特别是到了节假日,那更是人山人海。当顾客推着满满一车物品去付款时,营业员总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告诉他应该付多少钱?为什么呢?学生:有电脑,有计算器等2.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下面进行一下应用和探索。下面的题目,你会用计算器计算吗?出示尝试题:559+241= 721-324= 59×84= 3123÷9=729+362-826= 667+234×12=5846-(1428+519)= (1645-865)×29=二 、探究新知1、按数(1)先开机,显示器上显示了几?表示可以开始计算了。(2)请你在计算器上任意按一个自然数,谁愿意上来边说边按给大家看看?他是怎样按的?按照数字顺序按键就可以显示要按的数。(3)现在请你清除自然数后再按出一个自然数892,谁愿意上来边说边按给大家看?他是怎样按的?先按开机键清除原来的自然数,再按一个自然数。没做对的同学再试一遍。(4)同学们都已经会按数了,你们会用计算器计算吗?38+27谁愿意上来试一试,他是怎样按的?他算得对吗?请你用口算、笔算验证一下,请你在自己的计算器上试一下。(5)加法算的很好,咱们再来算一道乘法题,好吗?30×15,等于多少?谁愿意上来演示验证一下。2、计算(同学们已经能够利用计算器正确地计算了,你能利用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看一下图表,计算(1)张阿姨一共批发了多少千克蔬菜(2)如果茄子每千克6元,蘑菇每千克5元,共用了多少钱?① 要先求出每种蔬菜的价格,再求两种蔬菜的总价。怎样用计算器求蔬菜的总价呢?谁愿意到上面来演示一下。(计算连加时,我们可以按顺序按键输入数字和符号进行计算)②如果想知道大家算得对不对,该怎么办?可以用笔算也可以用计算器进行验算。自己选择一个算式后用计算器进行验算。(3)“人机挑战”, “比比谁最聪明”。师:是人聪明呢还是计算器聪明呢?我们来进行一次挑战,你可以自由选择参加 “挑战队” 还是“计算器队”,每次比赛后都可以重新选择下一次参加的队伍。10+20= 45÷9= 27-16= 80×50=29×42= 457÷7 3569+1427= 8737-3210=师:看来,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工具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 “人的智慧才是天下最伟大的力量”!三、探索发现 1、找规律 想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下列问题吗? 先用计算器算出下面各题的积,再找一找有什么规律。142857×1= 142857×4=142857×2= 142857×5=142857×3= 142857×6=我们可以用计算器验算,也可以找到规律进行推算。2、用计算器算出得数,再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11111111×11111111=“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是我们错了,还是计算器错了?你能想办法解决吗?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解决方案。”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用计算器计算,把答案写在练习纸上,校对。(2)这组题目中隐藏着哪些规律呢?(3)你能照样子继续写出几个算式吗?你能用计算器进行验算吗?(4)在进行像这样的比较复杂的又有规律的计算时,我们可以请计算器来帮忙,也可以从简单问题入手找出规律再推算出比较复杂的算式。3、小挑战 老师这里有一道比较复杂的算式你会算吗? 22222222×55555555= ?小结:同学们用自己的智慧,迎接了挑战,取得了胜利。祝贺你们。四、观察拓展1、想了解一下计算工具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吗?2、你知道吗 ?在人类计算工具发展的历史上,人们一直没有停下自己追求的脚步。远在商代,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十进制计数法。到了周代,人们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计算工具——算筹。这是一种用竹、木或骨制成的颜色不同的小棍。在数学问题时,人们还编了一套歌诀。到了汉代,我国人民又发明了算盘,这是计算工具史上的一次重大的发明。这种轻巧灵活、携带方便的计算工具,至今仍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1945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美国,它被人们誉为“人类文明最光辉的成就之一”。1977年,日本卡西欧公司生产出了第一部微型计算器,这种袖珍型计算器可握在手中,使用方便,适合于所有人的使用。如今,计算机技术正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64位计算机技术正被许多行业所使用,它每秒钟可计算1000万亿次,过去需要数代人计算的题目,现在片刻间就有了答案。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总结:计算器的普遍使用,大大提高了人们的计算速度。是不是有了计算器,就不用学习计算了呢?生活中,要恰当的使用计算器,但是,计算能力也是我们应该发展的能力。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教案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 任课教师:
第 一 单元 第 3 课时 总第 3 课时
教学课题 我学会了吗 授课班级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考点 重点:让学生较熟练地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难点: 能较熟练地利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材分析 本单元设计了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本节课是对第一单元教学知识的总结和概括,检测学生是否已掌握本单元知识。 教学具准备
计算器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时间 二次调整
一、自学质疑 出示课本第7页,说说看到了什么? 说说与所学本单元有什么联系? 体会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二、小组互助 1.完成第7页的1题 2.完成第2题,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三、交流提升1.第一题通过算一算、填一填,你发现什么规律?让学生说说。1×8+1=912×8+2=98123×8+3=9871234×8+4=987612345×8+5=98765……2. 让学生交流第二题的答案并分析第二题的解题方法 。四、达标测试配套练习册第二页的1、2、3、5题五、总结拓宽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有哪些想法和大家交流分享?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教案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 任课教师:
第 一 单元 第 4 课时 总第 4 课时
教学课题 单元测试 授课班级
课型 测试课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单元测试进一步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 3.通过测试检验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教学重点难点 考点 重点:让学生较熟练地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难点: 能较熟练地利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测试准备 学生准备计算器,答卷用笔,草稿纸;教师准备第一单元测试题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考试时间
一、准备考试用品教师准备单元测试题,学生准备草稿纸,答卷笔,计算器二、强调考试纪律 1、考试期间保持安静,有事举手等老师指示; 2、考试期间不许交头接耳、不许抄袭别人试卷、不许回头,杜绝抄袭,诚信做人从考试开始。3、考生答题前,先在试卷指定位置上正确、清楚地填写有关项目,如:所在学校、班级、姓名、考号等,不得漏填、误填。4、考生只能携带与考试有关的文具进入考场,一律用蓝色、黑色墨水钢笔(圆珠笔)答卷,字迹要工整清楚,答案写在试卷以外(包括草稿纸上)或密封线内,一律无效。5、考生必须严格遵守考场纪律,独立答卷,不准交头接耳,左顾右盼,不准抄袭他人答案,不准冒名顶替或换卷。否则,成绩一律作零分。6.考生对试题内容有疑问时,不得向监考人员询问,如遇试卷分发错误,试题字迹模糊等问题,可举手向监考人员询问,监考人员当众答复。7.考试时间一到,考生应立即停止答卷,将试卷按要求折好放在桌上,等监考人员 把试卷收齐,才能离场。提前交卷的考生,应立即离开考场,并不得在考场周围逗留和谈论,考生如将试卷带出考场外,将被视为违纪。三、开始答题教师巡视监督四、考试结束收卷每列最后一名同学往前收,整理整齐交到讲桌上。 40分钟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教案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 任课教师:
第 一 单元 第 5 课时 总第 5 课时
教学课题 讲评课 授课班级
课型 试卷讲评课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查漏补缺,发现不足 2、 进一步加强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指导,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提高数学宗合素质。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更正考试中的错误题型三、情感度价值观 理性看待平时的考试分数,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考试,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考点 教学重点 : 1、查漏补缺,发现不足 2、进一步加强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指导 教学难点 : 让学生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和提高数学综合素质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试卷分析 1、难度: 2、覆盖面: 二、答题分析 1、存在问题:从评卷情况看,学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个别同学计算错误,造成不应有的丢分。 B、审题不清,造成错误。 C、学习知识不灵活,解决问题能力欠佳。 D、对难度较大的题,缺乏必要的分析能力,感到无从下手。 E、对部分概念模糊,造成填空、判断、选择题丢分。 二、成绩分析 这次考试成绩,平均分 , 人不及格,及格率 ,达到优秀的 人,优秀率 B人数 人,B率 ,C人数 人,C率 ,D人数 人,D率 , 个同学成绩有所提高, 个同学成绩有所下降。三、教学过程 1、典型错题分析及讲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