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4-30 14:5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1.时 间:
2.开始标志:19世纪70年代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
和使用,电力广泛应用。机械能电能发电机电动机电能机械能原理:电磁感应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1.时 间:
2.开始标志:19世纪70年代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
和使用,电力广泛应用。(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电灯的发明和使用:爱迪生“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数量多:正式注册的有1300种
著名发明有:留声机 、活动电影机、电灯、电报、电话、第一架实用打字机
他最伟大的发明:电灯(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晚年他曾说:“我对电灯的研究时间最久,试验最为艰苦,但从来也没有灰心”。 1月27日,爱迪生在他的记事册上写道:“经过7小时的工作后,由于注视了强烈的灯光,眼睛隐隐作痛,因此不得不停止工作。”第二天他又接着写道:“昨晚10时到今晨4时,眼痛难堪。后来饮了一服吗啡,才得安眠。今天好些了,到下午4时就不十分痛了,可是今天的时间却又白白牺牲了。”   英国的著名电学家斯普拉格则认为爱迪生的设想是“空谈”。他说道:“不论他是爱迪生,或是别人,他总不能超越那些公认的自然法则。他说从同一电线上能给你送来电光、电力和电热,这完全是空谈,决不能成为事实。他还说能够利用电热来烹煮食物,那更是荒谬绝伦了。”
有的说:“连数学都不懂的爱迪生,竟想解决为世界学者所苦恼的问题,真可谓愚不可及。”
有人讥笑他说:“不管爱迪生有多少电灯,只要有一只寿命超过20分钟,我就愿付100美元,有多少付多少。” 打



刺 爱迪生后来回忆这难忘的时刻说:“我们坐在那里留神看着那盏灯继续燃烧着,它燃烧的时间越长,我们越觉得神驰魂迷。我们中间没有一个人能走去睡觉——共有40小时的工夫,我们中间的每个人都没有睡觉。我们坐着,由心中切望到洋洋自得地注视那盏灯。它继续燃烧着约45个小时的工夫”。 难



刻 爱迪生宣布门罗公园将于1880年新年除夕用这种神奇的新光源来照亮。
这是一个非常不平凡的除夕晚会。在1879年最后一个寒冷、大雪纷飞的晚上,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载了3000人来到门罗公园。他们来自纽约和费城。纽约《先驱报》于1880年初对这一非凡的景象进行了报道:   “由于来客络绎不绝,一个容纳二、三十位技工工作的实验室已经停工一个星期了。这些参观者从四面八方赶来,使这个方圆数英里的小镇堆满了形形色色的车辆——这当中有男、有女,有农民、技工,也有各种体力劳动者和孩子—与此同时,火车上又走下银行家、资本家、观光者,以及急于要做生意的有关方面代理人。”   庆祝会计划在天黑时开始,爱迪生叫所内人员从研究所到车站一路上都装上电灯,等第一班火车进站,立刻亮灯。当火车开始到达这个冬天的黑暗时,爱迪生开动机器,40个白炽灯泡全部点亮。电灯像金色的花朵闪闪发光,把雪地照得通明。   不





(一) 从火车下来的人,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研究所庭院内发光的数百盏电灯使人们神魂颠倒,目为之眩,他们惊奇得都屏住了呼吸。使他们难忘的不仅是这些灯本身,而更多的是这些灯竟能随时开关。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最神奇的东西,这里简直像另一个世界!他们都为历史上这一伟大发明赞叹不已!   人们忘了寒冷,到夜深12点还不想回去,到处听到有人高喊:“爱迪生万岁,爱迪生万岁!”   “这是大自然都办不到的事情”,一个人这样说道。   “你曾见过这么漂亮的东西吗?”另一个人说道。   一位当地老人给灯丝取了一个英语绰号,叫做“烧红了的发夹”。他说:“看起来是满漂亮,可我就是死了也弄不清这烧红了的发夹是怎么装到玻璃瓶子里去的。”不





(二) 人们对爱迪生作出高度的评价:希腊神话中说,普罗米修斯给人类偷来了天火;而爱迪生却把光明带给了人类。 爱迪生的同事、中央电气公司的副总监麦礼逊在与一位叫维尔的记者谈到爱迪生的勋绩时说:“称爱迪生为一个伟人,为一个杰出的发明家,为一个可惊的天才,那是容易不过的事,毫无疑义地,他是世界上一个最有用的人物——他的功勋所影响于千万人的生活方面的,比现在任何生着的人都要大”。评价爱迪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一颗好奇的心,一种亲自试验的本能,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
他的勤奋和创造性才能以及集体的力量 。
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活跃的创造性思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爱迪生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电灯的发明和使用:爱迪生2.电话、电报的发明和使用:贝尔、莫尔斯
1876年的液体电话筒 1876年3月10日贝尔就是通过这个话筒实现了电话的第一次通话。其经典名句是贝尔喊出的“瓦特森先生,快来,我需要你帮助。”当时贝尔将话筒中的酸液溅到了。
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1892年纽约——芝加哥的电话线路开通。贝尔第一个试音:“喂,芝加哥”,这一历史性声音被记录下来。莫尔斯及其发明的早期电报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电灯的发明和使用:爱迪生2.电话、电报的发明和使用:贝尔、莫尔斯3.汽车、飞机的发明:卡尔·本茨、莱特兄弟交通工具新动力:内燃机卡尔·本茨先生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1844-1929), 是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被称为“汽车鼻祖”。 1897年生产的本茨汽车世界上第一辆三
轮汽车“奔驰1号” “奔驰1号”三轮汽车于1886年1月29日获汽车制造专利。这一天被公认为汽车的诞生日。车速最快为13km/h。世界上第一张汽车专利证书   由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于1886年1月29日向德国皇家专利局申请,同年11月2 日批准。专利号为37435,类别属于空气及气态动力机械类,专利名为气态发动机车。即公认的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奔驰1号"。 奔驰西姆皮勒克斯旅游车——1907年制造,最高时速80公里/小时。 箱型车身   20世纪初美国汽车工厂的生产流水线各国汽车诞生史   在法国,定居在巴黎的里诺于 1858年发明了煤气发动机,该发动机装在一辆三轮车上作动力,。一种使用液体燃料并采用原始化油器的发动机,于1862年制成,且于1863年被装在一辆三轮小客车上,从巴黎到乔维里博达来回跑了18公里。
   在美国,第一辆汽车是 1891年约翰·兰伯特制造的三轮汽车。 1896年,亨利·福特制造出一辆四轮汽车。   
在英国,1895年 6月,伊夫特·埃利斯制造了英国第一辆汽车,这种车没有车门和车顶,车速又慢,一路飞扬的灰尘是汽车司机最大的烦恼。   1908年,美国的福特T型(Ford-T)汽车开始在市场上出现,由此揭开了汽车批量生产的序幕。该车型从1908-1927年19年间,一共累计生产了1500万辆,创造了当时汽车生产的世界纪录。正因为如此,福特T型车被汽车界认为是大众化汽车的开端.
莱特兄弟及其
制造的飞机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积极: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密切了世界的联系。
美、德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超过了英法
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头号、二
号工业强国。(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积极: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密切了世界的联系。
美、德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超过了英法
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头号、二
号工业强国。(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2.消极:环境污染、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噪音污染等。“文明人跨过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表18世纪60年
年代-1840
年前后蒸汽“蒸汽
时代”珍妮机
蒸汽机火车
轮船19世纪70
年代—
20世纪初电力“电气
时代”发电机
电动机
内燃机
电灯
电话
电车
无线电报汽车
飞机两次工业革命的其他不同: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主要是工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实际生产需要新的发明;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主要是先有发明成果,然后再投入生产,所以它将科学与技术更加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这是它最突出的特点)2.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国家同时进行,并且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有一些国家同时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比如俄国、日本等。一、工业革命的开始:
1.时间:19世纪70年代
2.标志: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电力的广泛应用。
二、工业革命的成果:
1.电灯的发明(电器):爱迪生
2.电话电报的发明(通讯工具):贝尔、莫尔斯
3.汽车、飞机的发明:卡尔·本茨——汽车之父
莱特兄弟——飞机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