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表格式教案 共6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表格式教案 共6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2-08 15:1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希望铸造英才 感恩成就未来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教案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 任课教师:
单元备课 第 七 单元
教学课题 单元备课 授课班级 四
课型 单元备课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运用加减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2、经历小数加减法算理和算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性。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必要性;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勤俭、环保的美德和自理的小主人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觉性。
教学重点难点 考点 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整数的运算律来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难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整数加减法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减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一些小数加减法的初步经验,这些对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构建新知识是十分有益的。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信息窗1 2课时信息窗2 2课时 单元测试 1课时测试讲评 1课时 总计 6课时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教案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 任课教师:
第 七 单元 第 1 课时 总第 49 课时
教学课题 信息窗一 小数加减法 授课班级 四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经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联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计算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考点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习计算方法。 `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材分析 信息窗是“姐姐和妹妹”,引出对小数加减法的知识学习。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时间 二次调整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听说过有关克隆牛的事情吗?克隆牛是怎么回事呢? 就是从一头牛身上提取细胞进行培育,经过一段时间慢慢长成了一头小牛。 好比把马铃薯切成块种进地里,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 又好比把仙人掌切成块种到地里,就会长成新的仙人掌,是一种自身繁殖的科学。这就是 2003 年 10 月在莱阳农学院出生的两头克隆牛健健和壮壮。(课件出示情境图)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与有关它们的信息。 读一读,看懂了吗?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胸围指的是哪?根据图中的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你能把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说一遍吗? (根据学生回答,贴示: 健健出生时的胸围是0. 77米, 壮壮的胸围比健健多 0. 03米。壮壮出生的胸围是多少? ) 二、 自主探究, 解决问题 (一) 解决壮壮出生的胸围是多少? 学习位数相同的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独立尝试,探索算法 (1) 独立列式 谈话:怎样列式? (2) 揭示课题 谈话: 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两个问题。(板书:小数加减法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 ) (3)尝试计算 谈话:想不想自己算一算?在本子上试一试,不仅会算,还要想清楚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有了一种方法后,再想想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2.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谈话:这个同学是用竖式算的,你能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吗?3.为什么要和 0.77百分位的 7对齐? 谈话:百分位对百分位、十分位对十分位,一句话叫相同数位对齐。(板书:相同数位对齐)像刚才这位同学这样把相同数位对齐、 从末位加起的计算方法你们觉得陌生吗? 以前什么时候用过? 还有不同方法吗? 3.沟通优化, 促进发展。 谈话:可以写成 0.8吗?为什么? 去掉0既对又简洁, 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就可以去掉 0。(二) 自主编题, 学习位数不同的小数加法 谈话:刚才这道题的两个加数都是两位小数,也就是位数相同的小数加法。学会一道题能算学会了小数加减法吗?小数加减法除了上面的情况, 还会有不同的情况吗?你能不能出不同情况的小数加减法? 自己编一道不同情况的小数加法或减法,先在本子上列出横式,再列竖式计算,看谁能编出新的情况,给大家带来新收获。 1.独立尝试,探索算法。谈话:我们来看这位同学编的题,是不是新情况?如:0.68+0.7大家都来试试好吗?不仅会算,还要想清楚你是怎样算的。 2.算法交流,分析比较。谈话: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沟通优化,促进发展。谈话:对这个同学的竖式有没有不同看法?刚才是末位对齐,现在为什么不是末位对齐?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地对齐数位?师追问:列竖式时怎样才能保证相同数位对齐呢?小数点没有对齐,数位就对不齐。 师明确:通过我们研究发现,只有把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才能对齐, 相同的计数单位的个数才能加减。(板书:小数点对齐 相同计数单位才能对齐)(三)自主编题,学习位数不同的小数减法 1.独立尝试,探索算法。谈话:刚才同学们自己探索了小数加法的计算,学得很好。小数减法怎样算呢?想不想自己试试?请看这道题, 1.9-0.52.。在本子上列竖式算一算,不仅会算,还要想清楚你是怎样算的。 2.算法交流,分析比较。(展示不同做法)谈话:同一道题出现不同的结果,谁对?谁错?为什么? 3.沟通优化,促进发展。谈话:这位同学补了一个 0,可以吗?为什么?你觉得哪种方法好? 好在哪? (四)总结反思。 谈话:小数加减竖式对位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三、自主练习,巩固应用 1. 课件出示: 18+0.24= (1) 独立尝试 (2) 质疑: 18 没有小数点,怎样对位? 2.6.66+0.03 6.66+0.3 6.66+3 (1) 口答 (2) 质疑:第一个加数都是 6.66, 第二个加数都有 3,为什么结果不一样? (3) 小结:因为 3 所在的数位不同, 所以计算结果不同。 计算时要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减) 3.课本 81页第 8 题。 (1) 独立解答 (2) 质疑: 为什么两个条件中都有低而求小强跳的米数要用加法算? 四、梳理小结畅谈收获师: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1:我学会来如何计算小数的加减法,知道了为什么要这么算。生2:我学会了运用小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还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生3:我们从同学创编的题目中,学会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而且和小组的同学合作的很愉快。生4: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觉得我们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并学到新的知识。师:同学们,看到大家能在研究问题中获取知识,学会学习,老师真替你们高兴!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儿,下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教案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 任课教师:
第 七 单元 第 2 课时 总第 50 课时
教学课题 信息窗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授课班级 四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使学生知道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在小数加法里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使—些计算简便,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考点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应用整数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材分析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小牛崽弟弟从出生到满月再到百天成长的情况,引出小数连减、连加和加减混合运算知识的学习。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时间 二次调整
一、复习导入 情境激趣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2―0.9 9+0.1 0.39+0.61 5.12―4.1210―2.5 20―19.8 3.9+2.1 0.09+1.018.4+3 1―0.6 2―0.98 3.8+122.谈话引题: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关于克隆牛“健健”和“壮壮”的情况。今天,我们要再来认识一头克隆牛——“蓓蓓”,了解它的有关情况。(出示情境图)教师结合情境图简单介绍克隆牛“蓓蓓”出生前后的一些情况。二、自主探究 获取新知1.观察三幅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地进行板书,如:“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米?“蓓蓓”满月时的体长是多少米?“蓓蓓”百天时的体长是多少米?“蓓蓓”百天时的体长比出生时增加了多少米?2.解决红点问题下面我们先来解决“‘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米?”这个问题,你能解答吗?(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的情况。)学生交流算式:(注意引导学生尽量列出综合算式)0.98―0.22=0.76(米) 0.76―0.1=0.66(米)0.98―0.22―0.10.98―(0.22+0.1)综合算式要说明每一步计算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连减算式和先求两个数的和再减,这两个算式每一步的意义,可以联系前面学过的关于减法的有关运算律:a―b―c=a―(b+c)。上面的综合算式怎样进行计算呢?(学生自主进行计算,教师巡回了解情况。)全班交流计算情况。[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各种计算方法]脱式计算要关注学生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学习竖式连减的方法。如果用竖式来计算小数连减,要注意什么呢?自己试着算一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请学生来介绍竖式连减的方法:0.98-0.22-0.1=0.66(米)
   0.98
   + 0.22
   0.76
           - 0.1
   0.66
注意探讨怎样对齐数位?(对齐了小数点也就对齐了数位。)小数部分数位不同怎么办?(可以在末尾添0占位。)3.解决绿点问题“蓓蓓”百天时的体长比满月时多0.16米,百天时的体长比出生时增加了多少米?(学生寻找信息,自主列式。教师组织互动交流。)4.探讨小数加减法简便运算的方法。①、请大家仔细看—看这里的4个加数,想—想可以怎样计算。7.65+3.72+6.35+6.28②、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方法一:7.65+3.72+6.35+6.28 方7.65+3.72+6.35+6.28= 11.37+6.35+6.28 =(7.65+6.35)+ (3.72++6.28) = 17.72 +6.28 = 14+10 = 24 = 24 3、比较:哪种方法计算更简便些?为什么这样算简便 (学生讨论后明确:在小数的连加算式里,如果两个加数可以凑成整数,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把这两个数结合起来先加,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这里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哪里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哪里应用了加法结合律?(学生尝试计算:13.75-5.28-4.72)小结: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减法中同样适用,能更简便的解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三、巩固练习 加深理解1、自主练习2:出示题目,明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上黑板计算全班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2、自主练习3:出示题目,从中你收集到哪些信息?季度指什么?每个季度包括哪几个月?解决问题:3月份要编织多少万件才能完成第一季度的任务?(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全班交流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小组内提问交流,再全班交流。)四、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在计算时,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呢?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在小数加法里同样适用。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2、你觉得自己学得如何?给自己一个评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教案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 任课教师:
第 七 单元 第 3 课时 总第 51 课时
教学课题 我学会了吗 授课班级 四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 熟练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2.通过回顾整理,巩固练习,经历整理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培养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3. 体会小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发展数学思考和实践能力,培养学习的自信心,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考点 灵活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本信息窗是对小数加减知识的复习巩固。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时间 二次调整
一、理清脉络,归纳整理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把每个同学制作整理的知识网络图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每个小组整理一份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图。学生分组合作整理知识网络,老师参与其中。小组内整理完成后汇报交流。师板书。(1)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小数加减法有哪几种类型?还有补充的吗? 计算法则 : 一看 二算 三点点(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有什么关系?运算顺序:从左往右 括号为先(3)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对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利用这些运算定律和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 简便算法: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师: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只是达到了基本的要求,计算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根据实际的需要确定解决的方法。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一)基本练习,巩固提高。1.口算我最棒!2.6+0.4 0.375+0.625 5.8+2 5-0.24.3-1.6 0.74-6.4 1-0.89 3-2.3让学生进行抢答比赛,比一比,谁最棒。2.火眼金睛辨对错,并改正。(1)计算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 )(2)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一定要先算加法,后算减法。 ( )(3)整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 )(4)12.45-1.35-0.65 21.32-(6.32+8.3)=12.45-(1.35+0.65) =21.32 -6.32+8.3=12.45-2 =15+8.3=10.45 ( ) =23.3 ( )3.竖式计算并验算。4.92+5.08= 5.1-3.24= 15-12.78= 3.5+4.67=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集体交流订正(二)综合练习,应用新知。1.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5元6角3分+7元零8分 3千米-2千米720米12米6分米-6米28厘米 20千克-15千克850克2.先观察数字特点,能用简便算法计算的用简便算法计算(1)27.3+73.2+72.7 (2) 5.85-1.75-0.25 (3) 10.8+14.6+15.4(4) 5.2+5.32-1.2 (5) 5.01-1.9+4.99 (6) 33.5-15.3-3.5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每题中的式子有什么特点 小组内交流,并汇报。重点理解加减法有时也能运用交换律。3. 用0、1、2和小数点组成一个最大的小数和最小的小数,并求出它们的和与差。师:谁来告诉大家,解决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生:解决这道题的关键是写准那个最大的小数和最小的小数。师:你真聪明!下面请同学们把这道题写在题卡上,最先做完的一组老师奖励给他们一颗团结协作星,开始!4. 王阿姨一天卖水果的收入如下表:名称葡萄梨苹果桃收入/元18.7532.825.611.25请根据表格中的已知条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解答。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谁再来说说刚才我们都复习了哪些内容。笔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是最容易错的,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地方?你觉得你们小组表现的怎么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教案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 任课教师:
第 七 单元 第 4 课时 总第 52 课时
教学课题 小数加减法 授课班级 四
课型 练习课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且能正确熟练的进行计算。2.通过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考点 重点:探索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加减的算理难点:简便计算方法
教材分析 对小数加减法知识的复习巩固。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时间 二次调整
一、复习旧知,巩固认知1.口算。4.5 +5.5=1 -0.25 =5.4-0.7 =12.7 + 7.3 =7.3 -0.98 =7+0.7 =9.8-7.9 =0.02 +7.98 =2.上海18-25岁男青年的平均身高是171.7厘米,比同龄女青年的平均身高高1.8厘米。上海18~25岁女青年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3、中午的气温是8.7C,比早晨升高了4.8C,傍晚比早晨升高了2.6C。傍晚气温是多少 4.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26.75 + 2.8342.39-17.093.7 +2.483.64-2.585. 18 -2.74.02 +6.85.我国的陆地面积是959.7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三,比俄罗斯的陆地面积少747.3万平方千米。俄罗斯的陆地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1226.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2.64 +98.4 +7.36+1.64.36-1.75 -0. 2525.7-10.0310.2-0.96-0.25.84-(3.12 +1.84)8.5 +9. 998.量一量,100元人民币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 它的周长是多少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教案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 任课教师:
第 七 单元 第 5 课时 总第 53 课时
教学课题 单元测试 授课班级 四
课型 测试课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 2、发展学生的计算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里和想象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3、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精神,培养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考点 教学重点: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小数的加减法的应用。
测试准备 学生准备答卷用笔,草稿纸;教师准备第七单元测试题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考试时间
一、准备考试用品教师准备单元测试题,学生准备草稿纸,答卷笔,计算器二、强调考试纪律 1、考试期间保持安静,有事举手等老师指示; 2、考试期间不许交头接耳、不许抄袭别人试卷、不许回头,杜绝抄袭,诚信做人从考试开始。3、考生答题前,先在试卷指定位置上正确、清楚地填写有关项目,如:所在学校、班级、姓名、考号等,不得漏填、误填。4、考生只能携带与考试有关的文具进入考场,一律用蓝色、黑色墨水钢笔(圆珠笔)答卷,字迹要工整清楚,答案写在试卷以外(包括草稿纸上)或密封线内,一律无效。5、考生必须严格遵守考场纪律,独立答卷,不准交头接耳,左顾右盼,不准抄袭他人答案,不准冒名顶替或换卷。否则,成绩一律作零分。6.考生对试题内容有疑问时,不得向监考人员询问,如遇试卷分发错误,试题字迹模糊等问题,可举手向监考人员询问,监考人员当众答复。7.考试时间一到,考生应立即停止答卷,将试卷按要求折好放在桌上,等监考人员 把试卷收齐,才能离场。提前交卷的考生,应立即离开考场,并不得在考场周围逗留和谈论,考生如将试卷带出考场外,将被视为违纪。三、开始答题教师巡视监督四、考试结束收卷每列最后一名同学往前收,整理整齐交到讲桌上。 40分钟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教案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 任课教师:
第 七 单元 第 6 课时 总第 54 课时
教学课题 讲评课 授课班级 四
课型 试卷讲评课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查漏补缺,发现不足 2、 进一步加强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指导,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提高数学宗合素质。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更正考试中的错误题型三、情感度价值观 理性看待平时的考试分数,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考试,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考点 教学重点 : 1、查漏补缺,发现不足 2、进一步加强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指导教学难点 : 让学生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和提高数学综合素质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试卷分析 1、难度: 2、覆盖面: 二、答题分析 1、存在问题:从评卷情况看,学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个别同学计算错误,造成不应有的丢分。 B、审题不清,造成错误。 C、学习知识不灵活,解决问题能力欠佳。 D、对难度较大的题,缺乏必要的分析能力,感到无从下手。 E、对部分概念模糊,造成填空、判断、选择题丢分。 二、成绩分析 这次考试成绩,平均分 , 人不及格,及格率 ,达到优秀的 人,优秀率 B人数 人,B率 ,C人数 人,C率 ,D人数 人,D率 , 个同学成绩有所提高, 个同学成绩有所下降。三、教学过程 错题分析及讲解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