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秦汉帝国绵延达四百多年。其中秦代国运短促,对如何管理一个刚刚统一的庞大帝国,秦始皇还缺乏经验。所以他拼命工作,四处巡察,事无大小,都要亲自处理。而且赋役苛重,严刑峻法,结果秦二世而亡。汉朝经过了相当长时期的斗争,方才把各种各样的割据势力消灭掉,把统一的局面巩固下来。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第4课
西汉与东汉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四课
学习任务一:制作图谱,理清课文线索
探究主题一:汉初求稳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汉兴七十余年间……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至腐败不可食。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材料三:
(汉高祖)夏五月,兵皆罢归家。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
(汉文帝)亲率天下农耕、年八十已上,赠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
(汉景帝)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摘自班固《汉书》
问题1、材料一反映西汉建立后面临什么样的状况 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西汉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体现了怎样的治国理念?
黄老之学,休养生息
探究主题一:汉初求稳
材料一:陈苏镇:(汉)据秦之地,用秦之人,承秦之制。
材料二:汉兴之初,海内初定,同姓寡少,以惩亡秦之败。
——《汉书·诸侯王表序》
材料三: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史记·吕太后本纪》
材料四: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 ——晁错《削藩策》
问题、以上材料反映汉初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为什么实行这一制度 这一制度后来发生了什么改变?为什么发生改变?政策的改变彻底解决问题了吗?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郡国并行)
问题:秦朝到汉武帝时期,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变化,汉武帝为什么要把职掌实权转移给内朝的尚书?
探究主题二:武帝求强
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汉书·刘辅传》
内外分朝,以轻制重
察举孝廉,内儒外法
问题、概括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的历史背景和特点,思考这一政策给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探究主题二:武帝求强
材料一: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 ——《史记·吴王刘濞列传》
材料二:边用度不足,公众号:高中历史教研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 ——桑弘羊《盐铁轮》
材料三:告缗遍天下,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县官有盐铁缗钱之故,用益饶矣。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改革币值,中央集权盐铁专卖,国家垄断
均输抑商,国富民困
问题、概括董仲舒的思想,结合汉武帝时社会背景,思考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是从教育与选官角度思考如何保证儒学的独尊?是否从此之后其他学派真的绝道了吗?
探究主题二:武帝求强
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公众号:高中历史教研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汉武帝用人亦不拘一格,并非教条地照搬儒家原则。法家的一套政治思想、手段因最具实用价值,仍然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问题、结合初中所学,思考为什么张骞通西域被称为“凿空”?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凿空”之后东西方交流的内容与作用?
探究主题二:武帝求强
材料一: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诚信)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张骞传》
材料二:昔者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城贵戚,皆竞为之。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材料三:一支支驼队驼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桃、梨、杏去了,驼着造纸术、灌溉术去了……一支支驼队驼着皮毛、琥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了,驼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
——于民《丝绸之路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开疆拓土,武帝一统
1.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学习任务三:课堂练习,检测学习情况
C
政治措施:1.推恩令
刘彻即位时郡国形势图
刘彻晚年郡国形势图
推恩令:把嫡长子继承改为诸子都能继承,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诸子分割部分土地建立侯国,侯国还可以再分。
左官律:规定诸侯王的官员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吏,以此限制诸侯网罗人才。
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政治措施:2.设刺史,用酷吏
豪强兼并,威胁安定
(豪强地主)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 乡曲。
——《史记 平准书》
史料1
作用:强化监察,缓解兼并,打击不法,维护稳定
思考点:汉武帝为什么建立刺史监察制度?
政治措施:3.设立中朝
丞相专权,威胁皇权
(丞相田蚡骄横,汉武帝不满说)“君除(任命)吏尽未?吾亦欲除吏!”
——《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
史料2
政治措施:3.设立中朝
亲信近臣参与军国大事
皇帝
中朝
外朝
尚书令
侍中
常侍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作用: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得到信任可以有力贯彻皇帝的旨意
地位较低可以减少盗权窃柄的顾虑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政治措施:4.察举制
察举制是由各郡国每年向朝廷推举有道德、有才能的人,经过考察,授予官职。有时武帝还亲自出题考察,如董仲舒就是通过对策而被任用的。通过察举制,西汉王朝选拔了一大批有杰出才能的人。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作用:提高官员素质,加强中央集权
特点:自上而下,依据“孝廉”
经济措施:1、币制改革
统一币制
禁止郡国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把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通行于全国。
经济措施:2、盐铁官营
盐铁官营
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其方式是:在大农令之下设盐铁丞,总管全国的盐铁经营事业。
设均输官,将郡国须上交而中央充裕的物资,直接运到所需地贩卖,减少郡国与中央往来的运输费用。
均输
在长安和主要城市设立掌管物价的官吏——平准官,根据市场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
平准
经济措施:3.均输平准
经济措施:4.征税抑商
算缗、告缗
规定工商业者无论有无市籍,均须按经营成本申报纳税,违反者罚戍边一岁,没入资财。缗指串铜钱的绳子,算为记征单位,因此称算缗。
同时开征车船使用税,重申商人不许占有土地。有敢于告发的人,政府赏给他没收财产的一半,这叫做“告缗”。
经济措施
作用: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为反击匈奴提供财源。
征税抑商
币制改革
盐铁专营
均输平准
思想措施:独尊儒术
材料: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方针,在中央兴办太学,打破贵族官僚世代为官陈规;在各个郡县建立学校传授儒学,既促进了各个地方教育文化的发展,无疑也促进了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对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反思:扼制学术思想文化的自由发展
作用:儒学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开疆拓土
北击匈奴,设立河西四郡
管理西域,设西域都护府
征服西南,平定百越叛乱
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东汉庄园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政治经济组织,规模很大,内有依附农民和家内奴婢,拥有家家兵,诸有坞堡壁垒,不用缴纳租税,逐渐成为一种地方割据势力。
东汉庄园模型
课堂小结
秦汉折射出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覆亡的主要模式:都亡于内部社会矛盾。差别在于秦朝是危机急剧爆发,两汉则是危机逐渐积累。
20%
政治腐朽黑暗
土地兼并严重
赋税徭役沉重
社会矛盾激化
西汉后期
20%
政治腐朽黑暗
土地兼并严重
赋税徭役沉重
社会矛盾激化
东汉后期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豪强地主势力发展
皇帝年幼
外族入侵
权臣篡位
农民起义
外族入侵
权臣篡位
农民起义
外族入侵
权臣篡位
农民起义
王莽建新
王莽改制
刘秀续汉
光武中兴
三国鼎立
军阀割据
中国的大一统封建王朝总是在“治”和“乱”之间不断循环,其根源在于没有改变君主专制制度。纵览兴衰治乱的历史长河,如何才能跳出历史周期律?
汉初贫弱,修养生息;武帝强盛,集权统一;
汉末衰落,党锢外戚;光武中兴,难挽危局;
两汉文化,惊天动地;中外交流,丝路花雨。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