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承德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8 12:03:00

文档简介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
语文试卷
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公既殁A后B世C子孙修D其业E承F其志G如公日之存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A.咸,意为都,与《兰亭集序》“少长咸集”中的“咸”意思相同。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9小题,37分)
B.活,使动用法,与《鸿门宴》“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意思相同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C.沃,浇,灌,与《送东阳马生序》“媵人持汤沃灌”中的“沃”意思相同。
材料一:
D,食,意为食物,与《马说》“食之不能尽其材”中的“食”意思相同
范文正公[进],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成施之。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
A.范仲淹买了靠近外城能常年丰收的一千亩良田,叫作“义田”,用它来养活、周济众多同族
有瞻。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
的人。
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
B.范仲淹去世的时候,没有钱财装殓,儿子也没有钱举办像样的丧事。羌酋数百人像失去自
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
己的父亲一样为他痛哭。
莫给。此其大较也。
C.许多身居三公高位的人,享受着优厚的俸禄,可他们族里的人却不能进他们的大门,与范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速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
仲淹形成了对比。
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段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
D.范仲淹为政多年,到过的地方留下了恩德。范仲淹死后,当地百姓都画上他的像建立祠堂
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祭祀他。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辛万钟禄,其邱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
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
(2)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壶瓢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
5.范仲淹身上有哪些高尚品质?请根据两则材料概括。(3分)
(节选自《古文观止·义田记》)》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材料二:
贞观六年,太宗谓魏征日:“古人云,王者须为官择人,不可造次即用。朕今行一事,则为天
范仲淹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
下所观:出一言,则为天下所听。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赏当其劳,无
不能堪,仲淹不苦也。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
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故知赏罚不可轻行,用人弥须慎择。”征对曰:“知人之事,自
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古为难,故考绩黜陟,察其善恶。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设令此人不能
仲淹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
济事,只是才力不及,不为大害。误用恶人,假令强千,为害极多。但乱世惟求其才,不顾其行。
中,以赡族人。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邻、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
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贞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能安天下者,推在用得贤才。
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首救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公等既不能知贤,朕又不可遍识,日复一日,无得人之理。今欲令人自举,于事何如?”魏征对曰: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既以为难,自知诚亦不易。且愚暗之人,皆矜能伐善,不可令其自
[注]范文正公:即范仲淹,字希文,滋号“文正”。
举。”贞观十四年,特进魏征上疏曰:“父不能知其子,则无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别无以齐万
语文第1页(共8页)
语文第2页(共8页)高三自我提升中期测试·HZ
·语文·
季春答案及解析
1,AEG【解析】“既發”是“公”的谓语,句子结构完整,八百斛。用它所收入的粮食,来供应在这里聚居的族人,
“既殁”后断开,即A处:“后世子孙修其业”中,“后世子
充裕有余而无枯竭之时。退居在家、等待职务的人予以供
孙”是主语,“修”是谓语,“其业”是宾语,句子结构完整,给,出仕做官的人则停止供给。这就是它的大致情况。
宾语后断开,即E处:“承其志”与“修其业”结构一致,承
当初,范公还未草贵显达时,就曾有过这种愿望,而无
前省主语“后世子孙”,在“其志”后断开,即G处
力实现长达二十年之久。后来做了西部边境的统帅,又入
2,D【解析】A项,正确。句意:都予以帮助。/年轻年长朝参与主持朝政,从此才开始有了俸禄赏赐的散入,而终
的都聚在一起。B项,正确。都是使动用法,使活下来,于实现了自己的志愿。他去世之后,后代的子孙修明他的
救活,养活。句意:他只是把救济贫寒、养活亲族的道事业,继承他的志向,和他在世的时候一样,他虽地位高
义,留传给子孙罢了。/项伯杀人,我让他活了下来。C体禄多,却终生过着清贫的生活。逝世的时候,甚至没有
项,正确。句意:就用冷水浇脸。/仆人给我灌下热水。钱财装殓,儿子也没有线财为他举办像样的丧事,他只是
D项,错误。名词,食物:动词,给吃,喂养。句意:妻儿把技济贫寒、杀活亲族的道义,留传纶子孙罢了。
的衣服和饭食。/喂养它不能让它的才能充分发挥
唉!当今世上那些身居三公职位,享受万钟禄米的
出来
人,他们宅第雄伟、车驾华丽、歌妓众多、妻儿富有,仅是为
3.D【解析】“范仲淹死后,当地百姓都画上他的像建立了满足自己一个人的私欲而已,本族的亲人不能登门的,
祠堂”错误,由原文“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难道还少吗?何况说帮助疏运的贤者呢?地位在他们以
祠事之。及其卒也”可知,应是“范仲淹活着的时候,邠、下的是卿,是大夫·是士,禄米充裕、享用丰富,也仅是为满
庆二州百姓及归属的羌人都画上他的像建立祠堂”。
足自己一个人的私欲而已,本族的亲人,拿着破碗讨饭,成
4,(1)退居在家等待职务的人予以供给,出仕做官的人则为沟中的绒殍的,难远少吗?何况对于其他的人呢?
停止供给。(“俟”“与”“仕”各1分,句意1分)
材料二:
(2)范仲淹曾经拿出自己的俸禄来供养四方游学之士,
范仲淹前往应天府,依从戚同文学习。他昼夜不停地
几个儿子甚至要轮换穿一件好衣服才能出门,范仲淹却刻苦学习,冬天读书十分疫乏时,就用冷水浇脸:有时无东
始终泰然处之。(“食”“易”“晏如”各1分,句意1分)
西吃,甚至不得不靠喝稀粥度日。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因苦
5.①乐于施舍、周济族人:②自甘清贫,生活俭朴:③勤奋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受殊掌管应天府时,听说范仲
好学,不怕艰苦:④治理国家,崇尚忠厚。(每点1分,任淹很有名,就召请他到府学任职。范仲淹曾经拿出自己的
答三点即可)
伟禄来供养四方游学之士,几个儿子甚至要轮换穿一件好
【参考译文】
衣服才能出门,范仲淹却始终泰然处之。
材料一:
范仲淹因为他母亲在时,家境正是贫国的时候,后来,
范文正公,平时乐于用钱财帮助别人,选择那关系亲范仲淹虽然显贵,但不是家中来客人,吃饭时也不会有两
近而贪穷、关系疏远而贤能的人,都予以帮助。
个荤菜。妻儿的衣服和饭食,仅仅只能自己御寒和充饥
当他尊贵显达之时,胸置近城保收的一千亩良田,称范仲淹对人好施与,在乡族中设置义庄,用以赡杀族人
作“义田”,用来养育救济本家族的人们。(他们)天天有饭死的那天,四面八方凡是听到这一消息的人,都替他叹息
吃,年年有衣穿,嫁女、娶妻、生病、丧莽都予以资助。选择范仲淹治理国家常尚忠厚,他到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恩
家族中年长辈高而且贤德的人主管账目,经常总计收入和
德,部州、庆川的老百姓和归属的羌族部族,都画上他的像
支出。每天的饭,一人供给一升米:每年的衣服,每人分给在他生前就建主祠堂供奉他。等到他死了,羌族首领数百
一匹细绢。嫁闺女的发给五十千钱,闺女改嫁的发给三十人,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他痛哭,并斋成三日以后
千线。婴儿媳妇的发给三十千钱,再娶的发给十五千线。
才离开。
丧莽发给的费用和闺女再嫁的教目相同,孩子的丧事发钱6.C【解析】句意:如果只是喜欢空有其表的人,而不是
十千。族人聚居的九十口,义田每年收入供分配用的稻子替国家选择官员,顺从私人的情感而亲近邪恶、奸佞的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