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壮志,奋豪情——初中语文九年级12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抒壮志,奋豪情——初中语文九年级12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8 12:37:5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抒壮志,奋豪情——初中语文九年级《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选自于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本单元学习提示中曾经提到:不同时代词人抒发的壮志豪情,阅读这些经典作品,要善于汲取思想精华,获得情感的激励,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学会选择和坚守。教学时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诵,再加上教师适当的朗读指导,结合词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理解词中蕴含的情感,赏析词的写作艺术。通过读中解意、读中赏句、引导学生融入诗词,获得审美享受,并掌握诗词学习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积累了部分古诗词,大多都比较浅显,且只注重了背诵积累,对古诗词还缺少研究。一是缺少对赏析方法的运用。如:诗词鉴赏的方法,精美词句的研读等。二是缺少文学积累,对不同流派的词作碎片化理解。
【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诗歌,学生能体会词在节奏、韵律上的美感。
2.通过学习“炼字”手法,理解词作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基调。
3.借助链接资料,深刻领会作者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借助“炼字法”,品味词人对于祖国的赤胆忠心。
【教学过程】
(一)习对联,初识词人
上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下联: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上面是郭沫若先生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上联写的是辛弃疾的艺术造诣,下联写的是他的政治抱负。郭沫若为什么会如此评价辛弃疾?今天就让我们从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
(二)善预习,再识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他的词继承了苏轼豪放的词风,意境雄奇阔大、气势磅礴,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善用典故,托古喻今,多用比兴手法,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力,使宋词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峰。著有《稼轩长短句》。代表作品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三)巧解题,明晰背景
1.解题
2.写作背景
本词写于淳熙十五年(1188)左右,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之时。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在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任上,被人弹劾罢官。不得已在上饶带湖赋闲家居。陈同甫(1143—1194),名亮,婺(wù)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他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辛弃疾寄给他的。
(四)初读,诵“壮”语
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读出语调:前面九句读得雄壮高亢,最后一句悲凉低沉。
4.了解词的大意。
醉酒时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军营,军营响起了嘹亮的号角声。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粗犷的军乐来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检阅军队。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离弦像响雷一样震耳。一心想为君王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为自己留下生前功勋、死后美名。可惜事业未成,自己已成了白发人!
(五)品读,感“壮”志
1.抓词眼:这首词中的哪个字最能概括本词的思想感情?
“壮”
2.赏内容:这首词梦境与现实交织进行,词人在醉中回到了怎样的梦里?又是如何体现“壮”的?请用以下句式说说。
“这梦里有 ,你看(听) (句子画面) ,这是多么的 !”
概括总结:雄豪壮美的军营生活
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
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炼字法:析字+析句+析效果)
3.悟情感:词眼“壮”在词中仅仅只有“雄壮”这一种意思吗?
“可怜白发生”
“醉里挑灯看剑”
资料助读:
辛弃疾出生时,家乡已被金兵占领,北方人民的深重灾难在他童年生活中留下深深的印记。青年时代,词人就积极投身军事斗争,他集结两千余人起义,投奔抗金将领耿京部下,抗击敌人。在他率众投归南宋途中,辛弃疾亲自带领五十轻骑长驱直入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立下卓著的功勋。回归南宋后,他历任湖北、江西、浙东等地安抚使,但朝廷没有再让他到抗金的前线。他一生反对议和、盼望早日恢复中原的主张,也未能为南宋小朝廷所采纳,而且两次被弹劾革职。从42岁至68岁的漫长岁月,词人主要在江西上饶一带的农村中度过,把满腔的忧国忧民的热情,都寄托在所写的词里。
概括总结:雄壮悲壮
词人的抱负只能在醉里和梦中实现,理想和现实的极大反差,突出地表现了词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4.齐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读出“壮”情。
(六)小结
这首词记叙了词人醉里挑灯看剑所引发的关于军中生活和战斗场景的回忆,刻画了一位忠勇的将军形象,表现了词人渴望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和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七)拓展:对比读,品“豪放词”异同
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比较二者在风格与抒情方式上的异同。
(八)作业布置
必做:背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选做:运用“炼字法”,赏析《满江红·小住京华》。
板书设计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梦回沙场——豪壮(志士热情)
       ↓
   可怜白发生——悲壮(朝廷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