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主题训练--------弘扬长征精神,走好青春之路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习近平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习近平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习近平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革命精神。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经历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创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2023年10月23 日是红军长征胜利 87周年纪念日。复兴中学校团委会举行“赓续长征精神,争做有志青年”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长征胜利万岁》的长征精神,到《大战中的插曲》的人道主义精神、《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之情、《别了,不列颠尼亚》的胜利回归、《县委书记——焦裕禄》的艰苦奋斗、《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的抗疫精神,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坚如磐石的革命信念,光风霁月的胸怀气度,振兴中华的伟大构想,统一中国的历史使命,战天斗地的忘我牺牲,统筹全局的科学决策,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自强之路,创造了一个个革命和建设的壮举和奇迹,形成了鼓舞我们砥砺奋进的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时至今日,新时代的美好蓝图已经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中国发展的迅猛势头也引发了西方国家的围堵封锁,我们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暗流涌动,民族的复兴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应该继承发扬哪些革命的精神意志、胸怀品格、战略智慧,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强国路和复兴路。请你联系历史与现实,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壮举,是中国工农红军献给世界的英雄史诗,是中国共产党人留给全人类的恢宏乐章。这一奇迹,不仅在中华民族史册上写下了光辉闪耀的一页,更为中华儿女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队伍那英勇的足迹镌刻在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中,始终为中国人民铭记;长征队伍那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获得成功的基础,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前进。如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传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经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以上材料对你有怎样的启发?复兴中学要举办毕业典礼,请你作为学生代表写一篇以“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为主题的发言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前任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对长征精神曾做这样精辟的概括:“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育才中学团委组织一次以“长征和我”为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所谓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面对新时代,新青年的新长征,更需要有跨越雪山草地、征服“娄山关”“腊子口”的勇气和智慧。走好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决不能掉以轻心,只能继续艰苦奋斗,向前,向前,再向前。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复兴中学高三年级学生李华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学校举办高三年级毕业典礼,主题为“秉承长征精神谱写青春华章”。请你在典礼上代表全体毕业学生发言,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②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新起点新征程——如何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③学校电视台邀请你客串《复兴时空·建党百年特别节目》主持人。请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永不褪色的长征精神”为主题,完成一篇主持词。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例文:
发扬长征精神,共筑时代伟业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86年前,革命先辈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长征是一座巍峨不朽的丰碑,它用光辉的历程铸造了钢铁般的精神和力量。今天,我们不再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途,而是要用心灵去领悟长征精神,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学习不畏艰险、坚韧不拔的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继续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我们时代青年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因为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
我们仍然记得,泸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胜利后的笑容,正是坚定的革命信念让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崇高的革命理想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
我们时代青年还要意志坚强,勇于攻坚克难,因为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
面对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斧头劈开层层枷锁,镰刀突围重重藩篱,红军成就了一段不朽的传奇,正是凭着长征精神,他们征服千难万险,战胜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新时代的我们,同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新时代长征路上,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
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更是历久弥新的,长征精神赋予了新时代新的内涵,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让我们铭记长征精神,弘扬长征精神,践行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在继往开来的新征程上,唱响新时代的旋律,砥砺奋进,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中华复兴梦而勤奋学习,明天为中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时代,属于坚决者、奋进者、搏击者,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一起努力!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主题为“长征精神”,材料前三段都是习近平关于“长征精神”的阐述。第四段主要介绍了“长征精神”及“长征”。
80多年前,长征的胜利鼓舞了当时大批进步青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投身革命事业,这直接促进了我们党和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大发展。80多年后的今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新的长征。长征精神没有丢,不能丢,更不会丢,因为它具有更多新的时代意义。对今天的我辈青年来说,怎么看待来时的路,往往决定了能否走好未来的路。传承好、弘扬好长征精神就是我们走好人生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之一。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长征精神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结晶,是一种可在战斗中激励士兵,也可在平时引导行为的独特的精神,其蕴含了智慧、勇气和力量,引领了我们青少年要学习和传承长征精神,从而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建功立业。首先,要正确认识和理解长征精神,从根本上把握其精髓。青少年要学习历史,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弄清长征精神的真谛。同时,我们也要研究英雄们在历史见证下创造伟大事业的实践过程,多加学习,多运用,从中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其次,要把长征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中。青少年要以勇于担当、敢吃苦、敢拼搏和敢于创新,把长征精神转化为行动,这样才能使长征精神空前地得到传承。青少年应该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长征精神,并发挥其价值。只有把长征精神传承给新一代,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永远保持活力,永远追求理想,永远奋斗不息。
行文构思上,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首先要提出传承长征精神的中心论点,并且要阐明在新时期建设的指导意义。然后联系社会现实与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具体论述应该如何将长征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长征精神贯彻到今天为理想而奋斗的事业中去,从感悟精神和发扬精神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可用并列式结构进行阐述。最后总结全篇,向广大青年提出号召。
立意:
1.铭记长征精神,做新时代好少年。
2.继承“长征精神”,走好“长征路”。
3.立足“新长征”,做新时代的“奋进者”。
2.例文:
传承中国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时至今日,新时代的美好蓝图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但是,在民族复兴的路上,又有许多新的考验与挑战: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西方国家的围堵封锁,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等等。我们该如何挪开这些“绊脚石”,如何找到我们前进的方向?答案就藏在中国精神中。
何谓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不畏苦难,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是无私奉献、身先士卒的焦裕禄精神,是敢为人先、勇于实践的改革开放精神,是舍小家顾大家的抗疫精神。在新中国成立的70多年间,这一种中国精神带领人民走向富强。在新时代,则需要我们传承中国精神,延续这一股民族魂,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发扬中国精神,需要我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在2020年举国抗疫中,一大波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涌现出来:二十八岁因过度劳累而再未醒来的药师宋英杰,即使身患渐冻症却仍奋战在一线的张定宇……他们用生命诠释何为医者仁心。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何为奉献,何为奋斗。在新时代的路上,我们应像他们一样,尽己所能,勇于奉献,脚踏实地。
发扬中国精神,需要我们勇于创新,敢为人先,践行改革开放精神。中国的半导体行业长期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打压,一直以来,中国绝大部分芯片来自进口。但华为公司不甘于现状,每年将数十亿元投入技术开发之中。面对美国的威胁与打压,华为毫不退缩,自主研发出“麒麟”芯片、“鸿蒙”操作系统等中国“智造”,打破垄断。华为的通信技术更是在世界遥遥领先。由此可见,一个民族的创新力很大程度决定了科学技术硬实力。将理论变为实践,将制造变为智造,需要这样敢于创新的改革开放精神。
发扬中国精神,需要我们砥砺前行,敢闯敢拼,发扬时代精神。中国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每个人都应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全力奔跑。二十大中有这样一段“金句”: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青年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融为一体,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必定能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革命历程波澜壮阔,革命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门库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的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一代代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铸就了一系列伟大精神。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置身“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更深刻感受到“船到中流,人到半山”的艰险,更应传续先辈革命血脉,持续奋斗,传承中国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结合课本所学内容列举了中国人民在各个历史阶段锻造出的中国精神,这些精神再加上我们的信念、气度、构想、使命、策略等,在党的正确领导,我们走出了自强之路,创造了各种奇迹,形成了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学习历史,总结经验,当代青年应该从中感悟到我们的国家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更应该从中学习到精神品格,思考应对困难的方法措施等,为更好的建设祖国做好准备。回顾过去正是为了更好的面向未来。材料第二部分展现了当前我们面临的现实,既要看到新时代的美好蓝图,也要看到西方国家的围堵封锁,国内国际形势暗流涌动。当下我们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如何应对这一切困难?需要我辈青年学习并拥有革命的精神意志、胸怀品格、战略智慧,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强国路和复兴路。
写作时切忌只是叙述历史,而没有说出新的挑战和考验,也没有青年要坚持的具体精神、意志、品格和智慧。正确思路是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品格、策略智慧,来应对当下新的挑战,完成青年一代的长征路、强国路和复兴路。写作是可以采用分论点形式进行写作,如设置分论点“不忘来时之路,在薪火相传中乘风破浪”,论述我们应该从红色革命文化中学习什么;“坚定脚下之路,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方向”,分析当下国内国外面临的挑战,思考如何应对这些,如何突围;“远眺未来之路,在急流险滩中行稳致远”,预测未来我们可能面临的问题,论述作为接班人,我辈青年应该如何锤炼意志,赓续精神,走好新时代成长之路、长征之路。
立意:
1.赓续红色基因,走好新的长征。
2.牢记青年使命,强国复兴有我。
3.弘扬长征精神,接续时代使命。
3.例文:
道阻且长,吾辈共征
——“感悟长征魂,开启新征程”发言稿
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道阻且长,吾辈共征”。赤心赴长路,不教风凋赤旗;碧血染征途,哪管冰封碧波。历时740多天,经历600余次激战,长驱二万五千里,属于86年前的红军长征的一连串数字在历史的星空永恒闪耀着,也在不断带给后人感动与激励。那么,对于高中生的我们来说,又该从长征之魂中感悟哪些精神,以便面对自己未来的新时代长征路呢?下面请允许我谈一谈:道阻且长,吾辈共征。
首先,感悟长征魂,要去看那一双双始终仰望理想的眼。是什么支撑着红军面对险恶的环境、惨烈的战斗,依然无畏无惧,高歌猛进?我想,正如总书记“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之语所言,是根植于心、从未动摇的理想。于是,我们有了那一双双面对风刀霜剑依然谈笑从容的眼,有了那一双双面对激烈炮火依然刚毅坚定的眼,有了那一双双面对残肢断体依然凛然决绝的眼。昨夜西风凋碧树,感悟长征之魂,需要我们仰观红军望尽天涯路的理想之眼。
其次,感悟长征魂,要去看那一双双始终踏实前行的脚。汪国真曾落篆:“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险峰,长征开辟出的每一条路,都烙印着红军踏实前行的足迹。且看,那是金沙江畔潮打不掉的脚印,里面写着“不破楼兰终不还”;那是大渡桥头锈染不朽的脚印,里面写着“死节从来岂顾勋”;那是岷山峰顶雪埋不没的脚印,里面写着“留取丹心照汗青”。衣带渐宽终不悔,感悟长征之魂,需要我们俯察红军消得人憔悴的踏实之脚。
往者不谏,来者可追。感悟历史,在长征之魂中,有仰望理想,有踏实前行,而这些精神,也需要我们在未来的时代征途中内化于心,落实于行——既要同上高楼,用眼仰望理想星空;又要不惧坎壈,凭脚走出踏实命途。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在千百度的追寻之后,让自己的人生在新时代长征路尽头的灯火阑珊处闪耀价值,无憾无愧。
那一年,漫漫征程,西风啸赤旗;那一年,铮铮铁骨,寒冰凌碧波。当86年前的神州大地被黑暗笼罩,那些赤心赴路、碧血染途的红军将士以理想之眼和踏实之脚穿越荆棘,慨然前行,终令希望存续,火种不灭。看今朝,毕业在即,属于我们的新时代长征路已在前方绵延,各位同窗,让我们带着长征精神之魂,昂首向前,去走向那未知而迷人的星辰大海,狂风怒涛。
目视星空足踏地,道阻且长吾共征。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作文材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长征,揭示长征精神。它启发考生思考:人生要有理想信念,要有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这些都是作文立意的核心内容。写作中可以把以上内容综合起来,也可抓住其中一点深入论述。第二部分设置了写作情境,写作要符合“毕业典礼”的情境和“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发言主题,这暗示考生要将“长征精神”与“个人的未来”“家国的未来”结合起来写。
【立意】1.力量源于信仰;
2.长征精神不灭,共踏新征程;
3.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等等。
【素材】1.悟以往之鉴,感悟那枯骨万里的漫漫征程中不惧艰难的乐观;追来者可追,我们亦应在前行的道路上练就能够看清“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双眼。血战湘江,未曾见我们的战士脱逃求饶,见到的,只有刚毅的眼神与无畏的背影;四渡赤水,亦未曾听我们的战士抱怨哀嚎,听到的,只有行军的脚步和响亮的口号。前进的路道阻且长,但他们坚信前途光明,于是眼光如炬,照亮前方。我们亦应如此,前行路上,一苇以航,即使狂风骤浪,也绝不畏惧,挂云帆,济沧海,只为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2.悟以往之鉴,感悟那血色赤诚的民族根脉中无坚不摧的团结;追来者可追,我们亦应在前行的道路上秉持一颗“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赤子之心。何为团结?大概就是攀登险峰之时,那紧紧拽住身旁战友的手;大概就是跨越急湍时,那肩负受伤战友的背;大概就是敌人来临时,毅然冲向最前方的足。托尔斯泰曾说:“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正是前行的路上,他们彼此相依相偎,才创造万里奇迹。我们亦应如此,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怀揣一颗“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赤子之心出发,踏出一条平坦的未来之路。
3.古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经历,一代人有一代人自己的“长征路”。山河无恙,家国和平的年代,我们无需忍受那样旷日持久的苦难,无需跋涉那样艰难险恶的泥泞,亦无需负担那壮烈悲惨的重担。但我们亦要眺望属于我们的星空,探索属于我们的道路。收回回望那段长征岁月的双眸,愿你我都能吸收这不惧艰难的乐观与无坚不摧的团结,化而为翼,振翅未来。
4.例文: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青春之路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胜利后的笑容。80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
今天,我们重温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途,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面对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去传承去发扬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进而培育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新时代长征精神。
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同样需要坚定的信念;同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样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信念、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作为有着鸿鹄之志的新少年,你可曾想过,在新的长征中,我们肩上负载着怎样全新的责任?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同学们,为了我们更好的青春,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审材料:材料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明确了伟大长征精神对新时代的深远意义,并强调其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时代进步的伟大作用。第二部分,引用前任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对长征精神曾做这样精辟的概括,当是文章立意之所在,强调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历史上,无数先辈经历了艰苦卓绝的长征,凝聚成了著名的“长征精神”,而“长征精神”又激励了无数后人,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
任务部分:强调“我”,即现时代青年学生,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和思考,即我们在新时代如何发扬长征精神,争取新的胜利。
【立意】1.苗无阳光不茁,人无精神不立,传承长征精神;
2.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3.时移事易,长征精神常新;
4.以长征精神铸就民族之魂等。
【素材】1.80年前的红军长征,是一部惊心动魄、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革命先烈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和克服困难。长征所锻造的伟大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高度凝结,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
2.长征精神是我们党之魂、军之魂、民族之魂的最高体现,这种精神这种魂,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条件如何变化,都应发扬光大、世代传承。我们继续忆长征不忘初心,走好长征路。大力弘扬和传承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断振奋全民族的精气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坚定理想信念,在实践中奋勇前进,在砥砺中开拓传承,共追、共圆中国梦、强国梦。
3.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握方向、统揽大局、统筹全局,为实现我们的总任务、总布局、总目标而矢志奋斗。长征胜利启示我们:一个党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立于时代潮头,紧扣新的历史特点,科学谋划全局,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坚定不移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长征走的是高山峻岭,渡的是大河险滩,过的是草地荒原,但每一个行程、每一次突围、每一场战斗都从战略全局出发,既赢得了战争胜利,也赢得了战略主动。这既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智慧。
5.例文: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青春之路
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青春之路”。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胜利后的笑容。80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
今天,我们重温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途,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面对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去传承去发扬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进而培育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新时代长征精神。
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同样需要坚定的信念;同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样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信念、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作为有着鸿鹄之志的新少年,你可曾想过,在新的长征中,我们肩上负载着怎样全新的责任?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同学们,为了我们更好的青春,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审题】分析任务:
任务一,是在高三年级毕业典礼上的发言,需要明确身份高三学生,抓住主题“秉承长征精神谱写青春华章”,抓住“长征精神”“青春”分析,可以写展望未来长征精神对自己的影响,或在长征精神的影响下,怎么书写自己的青春等。
任务二,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那么此时是应该以高三学子的身份,围绕主题“新起点新征程——如何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抓住“新时代”“走好长征路”分析,勉励高一学生,鼓励他们在长征精神的感召下,如何走好高中路,走好青春路等,或者和高一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一代人长征路的感悟与思考。
任务三,客串《复兴时空 建党百年特别节目》主持人,写一篇主持词,需要抓住主题“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永不褪色的长征精神”,抓住“奋斗”“新征程”“不褪色”分析,强调奋斗,强调新征程,可以写新时代长征精神不褪色,如何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等。
分析材料:
材料主要讲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影响等。历史上,无数先辈经历了艰苦卓绝的长征,凝聚成了著名的“长征精神”;而“长征精神”又激励了无数后人,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第三段材料主要讲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践行“长征精神”。在写作的时候,需要明确选择的任务,根据主题要求,结合长征精神内涵及新时代的要求等来分析立意。
【立意】1.苗无阳光不茁,人无精神不立,传承长征精神;
2.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3.时移事易,长征精神常新;
4.以长征精神铸就民族之魂等。
【素材】1.80年前的红军长征,是一部惊心动魄、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革命先烈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和克服困难。长征所锻造的伟大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高度凝结,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
2.长征精神是我们党之魂、军之魂、民族之魂的最高体现,这种精神这种魂,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条件如何变化,都应发扬光大、世代传承。我们继续忆长征不忘初心,走好长征路。大力弘扬和传承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断振奋全民族的精气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坚定理想信念,在实践中奋勇前进,在砥砺中开拓传承,共追、共圆中国梦、强国梦。
3.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握方向、统揽大局、统筹全局,为实现我们的总任务、总布局、总目标而矢志奋斗。长征胜利启示我们:一个党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立于时代潮头,紧扣新的历史特点,科学谋划全局,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坚定不移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长征走的是高山峻岭,渡的是大河险滩,过的是草地荒原,但每一个行程、每一次突围、每一场战斗都从战略全局出发,既赢得了战争胜利,也赢得了战略主动。这既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