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沪教版(五四制)3.12《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八年级下沪教版(五四制)3.12《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30 15:3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6张PPT。 每一种事物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观察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相同。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什么问题?看一看:图中是什么?下列算式成立吗?1、1+1=24
2、3+3=2
3、9+3=1
4、30+30=1 这些算式,在一般情况下,是不成立的,可是我们换一个方式来计算,它就成立了。(1年+1年=24个月)(3个月+3个月=2个季度)(9个月+3个月=1年)(30分钟+30分钟=1小时)以上这些答案都是正确的下列四种图形中,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来,并说明理由。
A B C D(l)答A 因为A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 (2)答B 因为B是惟—一个仅由直线构
成的图形。 (3)答C 因为非对称性图形只有C一个。 (4)答D。因为D是惟—一个由直线与
曲线构成的图形。 由于背景的不同,考虑问题角度的变化,知识积累的差异等的原因,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美]罗迦 · 费 · 因格(1)本文主旨是如何提出来的;(2)如何具有创造性思维;(3)培养学生应有的创造性思维。教学预备知识: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教学目标解决“用什么证明”补充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举一些代表性的事例来论证观点。2、道理论证:用名人名言、定理公式等来论证观点。3、对比论证: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论证观点。用正反两方面的事物来论证观点。5、归谬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来论证观点。(多用于驳论文)认真阅读课文,逐字逐句地读,领会文章的主要思想,并注意生字词。2、议论文结构的三部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论,“是什么”)(本论,“为什么”)(引论,“怎么办”)汲取( ):
推敲:jí吸取。 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做诗,得到“鸟宿地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就用手做推、敲的样子,无意中碰上了韩愈,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字好。后人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推敲比斟酌考虑得更细微一些,程度更深一些。)积累生字词吸取与汲取的区别在哪里?
“汲”,本义“从井中取水”,“汲取”指“液体或营养的吸收摄取”,后引申为“知识和经验、教训的吸收”;主要用于书面语 。如:~经验ㄧ~营养。
“吸取”的“吸”,本义“从口鼻吸气入内”,引申为“饮”。“吸取”突出“吸收采纳”,应用范围比较宽泛。常用于口语 。 根深蒂( )固:
孜孜不倦( ): 持之以恒: 锲而不舍( ):
不言而喻: 轻而易举: 一事无成: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zī勤勉的样子。有恒心地坚持下去。qiè 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事情容易做。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
事情都做不成。dì1.“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为什么? 2.“寻求第二种答案”的途径?3.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4.发挥创造力的关键是什么?你有这方面的经验吗? 5.找出课文中的举例论证,并分析其作用?你还能举其他的例子吗? 6.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听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 导析: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教师点拨2 导析: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教师点拨3 导析:
1)渊博的知识;
2)运用知识去不断探求新思路;
3)留意细小的想法,并锲而不舍地使之变为现实。教师点拨4 导析:在于如何运用知识。教师点拨5 导析:列举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排版术的事例以及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球游戏的事例 教师点拨作用:举例论证创造性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贝多芬:
他幼年早慧,在年轻时就确立了作曲家的地位。也许是命运的捉弄,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他却失聪了。但是,在这之后的八年中,他依旧继续着音乐家的生命,大大发展和改变了古典音乐 。他是德国最伟大的乐曲家之一,创作了如:《英雄》、《命运》、《田园》等交响曲,《月光》、《热情》、《黎明》等钢琴奏鸣曲。
莎士比亚: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诗人。他重要的喜剧作品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等;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莎士比亚被马克思誉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在过去的几千年人类历史中,最独领风骚者为成吉思汗,而最具才华者是莎士比亚。”   伟大的德国诗人歌德有一句名言“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中国戏剧家曹禺曾赞叹:“莎士比亚是一位使人类永久又惊又喜的巨人!爱因斯坦:
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科学革命的旗手。他从小脑中就充满许多奇思妙想,例如4岁时就奇怪为什么罗盘针总是转向南方?它周围有什么东西推动它?
爱因斯坦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他一生中开创了物理学的四个域: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和统一论.
他是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在分子运动论和量子统计理论等方面也作出重大贡献.
6 导析: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教师点拨阅读13段,思考: 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关键在哪里?关键要做到三点:
一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二是“不满足于一个答寒,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三是“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一、提出问题。从四个图形,提出 “ ”
的论题。
二、分析问题。
第一层(3段): ,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层(4~5段):富有创造性的人总
是 。
第三层(6~8段):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
于 ,并举例说明。
第四层(9~12段):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
是 。
三、解决问题。总结,如何做一个 的
人。(1~2段)(3~12段)(13段)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 渊博。如何运用知识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富有创造 性的提出论题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要有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必需要素发挥创造力的关键是如何运用知识是否拥有创造力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想一想:
哪个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呢?2、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不放弃探求,积累知识、运用知识、抓住灵感,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小结 本文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论证了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论点。设问句的作用提醒注意,引发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 。
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 本文写法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1.充分利用了事实论据 ,有力的证明了论点------事实是证明论点的最有力的武器。
2.引用的成语、典故颇多,增加了文章的语言的气势-------议论文的语言在该简练处简练、该生动处生动。原则是始终为论点服务!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 爱因斯坦说:“全民族创造性思维的自由发挥将决定着国家未来的繁荣昌盛。”相信大家能做一个21世纪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寄语:回答下列问题。课后练习第一、二题。一、1、这一点为什么非常重要? 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2、(1)①

③学识渊博。运用知识去不断探求新思路。留意细小的想法,并锲而不舍地使之变为现实。(2)略。二、①

③ 主要论述怎样才能拥有创造力的问题。因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问题很具体,生动形象,又富有针对性,极易引起读者兴趣。关于创造性必需的三个要素,经过课文逐层论述,最后才给出结论,这符合“分——总”这种思维规律,便于读者理解和把握。三、设问句: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又文势有变化,起波澜。你有创造力吗?两个三角形(可以任意缩放和摆放)可以拼成什么形状?发挥你的创造力:……一起来做思维操!3、 以“同情”为本体,仿照“同情是一缕春风,让枯秃的枝头绽出新绿。”的句式造几个比喻句。 1、 先看图形 ,再展开联想。2、 任选26个字母中的三个,展开想象,仿写句子。例:A 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请说出回形针的用途?尽可能多说。 从前,有个吝啬的财主招不来长工,聪明的倪刚找上门去了。财主提了两个条件。一是“别人不吃的东西你得吃”,二是“别人不做的活你都得做”。倪刚完全同意。中秋节,财主家人将许多肉、果供祖赏月,倪刚去将这些供品吃个精光。春节那天,财主家都忙着拜年,倪刚却去门前挖了坟坑,把财主气得两眼直瞪。想一想,对财主提出的两个条件,财主和倪刚思考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仿照下面的语段,以“魅力”开头另写一个语段。 风度是大雨中为人撑开的小伞,风度是骄阳下替人遮阴的大树;风度是诸葛亮空城上坦然的琴声,风度是周总理外交中从容的回复;风度是指挥家飘逸的手势,风度是思想者睿智的头颅;风度是司仪得体的举止,是模特优美的款步;风度是卓别林的帽子,是王羲之的行书…… 根据对“人生”的理解,填写下面的空格,完成句子。事业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石。
友谊说:人生就是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
奋斗说:人生就是
勤劳说:人生就是
困难说:人生就是
挫折说:人生就是
说一说自己想发明创造什么? (100字以上)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
不落窠臼:比喻文章或艺术等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
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文学、
艺术等)
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
创造性的构思)
别具一格:另有一种风格。
别具只眼:另有一种独到的见解。
别树一帜:形容与众不同,另有一家。
独辟蹊径:独自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新的风格或者
新的方法。
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来泛指想出
来的办法与众不同。
革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阅读10——13段
1、第一段中的“此类工作”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之所以成为光辉灿烂的明星是因为( )
  A.他们能轻而易举获得非凡的灵感。
  B.他们是具有创造力的人。
  C.他们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
  D.他们关注、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并且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3、要成为一个富于创造性的人,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怎样使自己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阅读3-6段,回答问题。
1、第五段中的“这种情况”、“当事人”“它”分别指什么?
2、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有什么危害性?
3、选文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段,请指出是哪一段?并说说其作用?
4、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创造性的思维”所必需的“要素”。
5、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这种情况: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当事人:富有创造性的人。它:新的创意。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第四段,承上启下,使文章层次分明,又结构严谨。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请就“1+1=?”这一运算题展开联想,写一段600字左右的感想。
2、假如你只能再活一年,你将怎样对待生活?文体不限,600字左右。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B是两个联结在一起的心,是友谊。 C是未满的月牙,是缺憾。 D是一架竖琴,是快乐。E是一个书架,是渊博。
F是一面旗帜,是振奋。 G是一个拳头,是力量。
H是一个单杠,是运动。I是一个人 ,是独立。
J是一个弯钩,是相连。K是迈出正步的军人,是规范。
L是一只靴子,是时尚。 M是两道高山,是挫折。
N是一道闪电,是激情。 O是一个圆圈,是团结。
P是一株芦苇,是思想。 Q是一个气球,是梦想。
R是扶仗的老人,是消逝。 S是一条长蛇,是弯曲。
T是一个路标,是继续前进。U是一个空杯子,是期待。
V是朝下的锋芒,是锐利。W是动荡的波纹,是跌宕起伏的人生。 X是一个叉,是错误。Y是一株树,是洗礼。 Z是一道闪电,是冲破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