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钱学森学校 2023-2024 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每空 3分,共 60 分 )
1.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③分别代表组织液、淋巴和血浆 B.①~③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①处的液体会减少 D.激素主要存在于③中
2.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
⑤细胞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与人体内缓冲物质反应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
A. ②④⑤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⑥
3.下列有关人体稳态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的部位
B.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
定状态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并不是保持不变的
D.下丘脑中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还能合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激素
4.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它们都属于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
B.它们包括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
C.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
D.它们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内脏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
5 下列为人体内发生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X Y
1
{#{QQABRQAAggiIQBIAABhCQQk6CgOQkAGCAKoOQAAEIAAAwAFABAA=}#}
A. 若 X为突触前膜,物质 a为神经递质,则 Y只能是肌肉细胞
B. 若 X为 T细胞,物质 a为淋巴因子,则 Y可以是 B 细胞
C. 若 X为下丘脑,物质 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 Y可以是甲状腺
D. 若 X为下丘脑,物质 a为促胰液素,则 Y只能是胰腺细胞
6.基于对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脑与脊髓中的神经中枢分工明确,独立地调控机体的生命活动
B.自主神经系统是不受意识控制的,因此它对机体活动的调节与大脑皮层无关
C.因交通事故,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一般情况下会表现出膝跳反射不存在
D.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控
7.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三种调节方式,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方式甲中的靶腺体为甲状腺,则下丘脑的活动受靶腺体分泌激素的负反馈调节
B. 性激素、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分别符合图中方式甲、乙
C. 方式丙中激素的释放为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图中内分泌腺是效应器的一部分
D. 兴奋在 M处是单向传递,是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8.Graves病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由患者所产生的某种抗体 X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某
种激素的受体 Y 结合,致使甲状腺细胞持续被激发,产生高水平激素 Z 所致。对患者使用寡核苷酸 UDP 可减
弱 Graves病的症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激素 Z表示甲状腺激素 B.Y是甲状腺激素的特异性受体
C.该疾病属于免疫失调中的自身免疫病 D.患者代谢增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9.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
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2
{#{QQABRQAAggiIQBIAABhCQQk6CgOQkAGCAKoOQAAEIAAAwAFABAA=}#}
①分泌的刺激 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②刺激 X→①→下丘脑→②→胰岛 A细胞是体液调节③激素可以使靶
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④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元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⑤激素既
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⑥激素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还能继续发挥
作用
A.③④⑤ B. ①②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0.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能准确地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 )
A. 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 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 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 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
C. 当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 A→B→E 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 若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11.下列关于动物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某同学感冒发热 39℃,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
②人在恐惧、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使心率加快,肾上腺素在发挥作用
后被灭活
③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
④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
⑤血糖浓度升高能使胰岛 A 细胞分泌活动增强
⑥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⑥ D.①④⑤
12.人体感染某些细菌可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一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3
{#{QQABRQAAggiIQBIAABhCQQk6CgOQkAGCAKoOQAAEIAAAwAFABAA=}#}
A.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都是免疫细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
B.该细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内质网、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
C.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D.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均需要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
13.下列有关免疫失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都是免疫能力不足引起的疾病
B.过敏反应一般不引起组织损伤,自身免疫病会影响某些器官的功能
C.艾滋病(AIDS)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不受影响
D.器官移植中,器官植入后发生的排斥反应是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所产生的反应
14.免疫调节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对保护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说法,正
确的是( )
A.抗原呈递细胞主要包括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B.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免疫缺陷,易引发病原体感染
C.B 细胞和细胞毒性 T 细胞的活化都需要两个特异性信号刺激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D.“糖丸爷爷”顾方舟研制的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可激发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5.下列关于农业生产措施或作物生理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将成熟木瓜与未成熟柿子一起放置,柿子成熟快,其原理是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B. 感染赤霉菌的水稻植株比正常植株高 50%以上,其原因是水稻合成分泌过多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
导致植株过度增高
C. 用人尿反复浸过的黄泥封裹树枝,树枝易生根,其原理是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
D. 玉米即将成熟时,若经历干热后又遇大雨,种子易在穗上发芽,其可能原因是高温降解玉米产生的脱落
酸,解除了种子休眠,种子吸水萌发
16.油菜素内酯已经被正式认定为第六类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能促进芽、叶细胞的扩展和分裂,在促进
花粉管生长、种子萌发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油菜素内酯在植物体内含量微少,但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B.油菜素内酯和萎蔫叶片中产生的脱落酸均能促进种子萌发
C.油菜素内酯和根尖中产生的细胞分裂素均能促进细胞分裂
D.油菜素内酯和根冠中产生的脱落酸在细胞分裂方面相抗衡
17.为研究红光、远红光及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小组进行黑暗条件下莴苣种子萌发的实验。
其中红光和远红光对莴苣种子赤霉素含量的影响如图甲所示,红光、远红光及外施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萌发
的影响如图乙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4
{#{QQABRQAAggiIQBIAABhCQQk6CgOQkAGCAKoOQAAEIAAAwAFABAA=}#}
A. 红光可能促进了合成赤霉素相关基因的表达
B. 远红光处理莴苣种子使赤霉素含量增加,促进种子萌发
C.红光与赤霉素处理相比,莴苣种子萌发的响应时间相同
D.若红光处理结合外施脱落酸,莴苣种子萌发率比单独红光处理高
18.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样方法、标记重捕法和黑光灯诱捕法等。下列关于动植物种群密度
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不一定是 1m ,但需随机取样
B.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记物易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
C.样方法调查的对象不一定是植物,而标记重捕法调查的对象一定是动物
D.利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光线强弱对调查结果没有影响
19、下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其中③为种群数量,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种群密度能反映③的变化趋势
B. ①②④依次为年龄结构、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
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
D.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20、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
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5
{#{QQABRQAAggiIQBIAABhCQQk6CgOQkAGCAKoOQAAEIAAAwAFABAA=}#}
(1)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 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2)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 b点后变化原因可能是后期添加一定量的同种菌种
(3)图③中 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存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不再适合生存
(4)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渔业捕捞,为了获得最大日捕捞量,应在 K/2点捕捞
A.一种正确 B.两种正确 C.三种正确 D.四种正确
二、填空题(4小题,共 40 分)
21.(9分)如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
(2)图 2中的 1表示___________,形成它与___________(细胞器)有关。
(3)图 2中兴奋传递的方向是___________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 1 表示一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 3 中的 Y 来自感受器,X 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针刺刺激后,
手指未缩回。其原因是:Y 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应具有___________(选填“兴奋”、“抑制”)作用,而 X
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___(选填“兴奋”、“抑制”)作用。这一过程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
神经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的控制。
(5)直接刺激图 1中传出神经,效应器作出反应,该反应是不是反射?___________。
22.(12 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是在机体调节作用下,各器官、系统协调参与的结果,也是多种信
6
{#{QQABRQAAggiIQBIAABhCQQk6CgOQkAGCAKoOQAAEIAAAwAFABAA=}#}
息分子参与的结果。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CRH是促肾上腺皮质
激素释放激素,ACT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请据图回答:
(1)人体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信息分子的参与,这些信息
分子直接与靶细胞的__________结合,引起靶细胞应答反应而实现调节活动。
(2)人遇到紧急情况时,经过一系列调节会导致糖皮质激素增多,该过程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此过
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当血液中的糖皮质激素达到一定水平时,反过来会影响下丘脑和
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机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大脖子病曾是我国缺碘地区的一种常见疾病,导致大脖子病最直接的信息分子是_______________(名
称)。人体血糖平衡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信息分子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任填两个)
(4)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下,机体除加强产热途径外,还会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途径减少散热,调节
后机体散热量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炎热坏境中的散热量。病菌感染等不利因素致使
人体温呈上升趋势时,正常体温相当于__________(填“炎热”或“寒冷”)刺激,此时会在大脑皮层形
成冷觉,如果病人持续高温 39℃,其产热量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热量。
23.(11分)请据图回答下列与植物激素有关的问题。
(1)在幼嫩的芽、叶和_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7
{#{QQABRQAAggiIQBIAABhCQQk6CgOQkAGCAKoOQAAEIAAAwAFABAA=}#}
研究表明,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
反过来运输,其对应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
( 2)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对芽促进作用最合适的生长素浓度,对根表现为 ________,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 a 侧生长素浓度最终大于________mol·L-1,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b 侧生长素对根生
长的效应是________。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 M,则茎的
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________。
(4)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体调控是由___________、激素调节、____________调节共同完成的。
24.(8分)在一个小岛上,开始只有甲种鸟,它可以随意吃岛上的果实。当乙种鸟迁入后,与甲种鸟争夺果实。
图甲是乙种鸟迁入前甲种鸟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图乙是乙种鸟迁入后,研究人员根据调查了 f 年间乙种鸟种
群数量的变化,绘制的λ值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甲、乙两种鸟之间存在着________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鸟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影响甲种群
密度变化的其他生物因素可能还有_________(至少两种)。
(2)图甲中,用___________方法来调查甲种鸟种群密度,在第 t1年用该方法调查甲种鸟的种群密度,首
次捕获 60 只并标记后释放,一段时间后第二次捕捉 100 只,其中标记的有 20 只,估算该期间甲种鸟种群
的 K值是__________,若标记后个体被重捕的几率下降,则估算值比实际值_________(填“偏高”或“偏
低”)。
(3)图乙中 d~e年,乙种鸟的种群数量_________(填“增加”、“降低”或“不变”),其年龄组成是
________;种群呈“J”型增长的时间段为___________。
8
{#{QQABRQAAggiIQBIAABhCQQk6CgOQkAGCAKoOQAAEIAAAwAFABAA=}#}郑州钱学森学校2023-2024学年生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空3分共60分)
1-5 CDADB 6-10 DCBAB
11-15 BCBDB 16-20 BADAB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40分)
21、(9分)
(1)由负变正 (2)突触小泡 高尔基体
(3)单向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兴奋 抑制 高级神经中枢 (5)不是
22、(12分)
(1)细胞因子(神经递质、激素) 特异性受体
(2)分级调节 效应器
使激素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有利于机体稳态的维持
(3)促甲状腺激素 神经递质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4)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汗液减少 大于 寒冷 等于
23、(11分)
(1)发育中的种子 色氨酸 主动运输
(2)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3)10-8 抑制 促进
(4)小于m 基因表达 环境因素
24、(8分)
(1)竞争 寄生 捕食 种内斗争
(2)标记重捕法 600 只 偏高
(3)降低 衰退型 a-b郑州钱学森实验学校 2023-2024学年高二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答题卡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考 条 码 粘 贴 处
准考证号: 标记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并认真检查监考员所粘贴的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使用 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5.正确填涂
第Ⅰ卷 选择题(每题 2分,共 60分,请用 2B铅笔填涂)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16 A B C D 21 A B C D 26 A B C D
17 A B C D 22 A B C D 27 A B C D
18 A B C D 23 A B C D 28 A B C D
19 A B C D 24 A B C D 29 A B C D
20 A B C D 25 A B C D 30 A B C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40分,请在各试题答题区作答)
21.(每空 1分,共 9分)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生物 第 1页(共 2页)
{#{QQABRQAAggiIQBIAABhCQQk6CgOQkAGCAKoOQAAEIAAAwAFABAA=}#}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2. (每空 1分,共 12分)
(1)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3. (每空 1分,共 11分)
(1)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4.(每空 1分,共 8分)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生物 第 2页(共 2页)
{#{QQABRQAAggiIQBIAABhCQQk6CgOQkAGCAKoOQAAEIAAAwA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