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感悟文中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形象
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没说一句话”“一支接着一支”写出来毛主席听到儿子牺牲的消息后无比悲痛的心情。
“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地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从“紧锁的眉头”和“情不自禁地喃喃着”可以看出毛主席对儿子的深切思念。
反问句: 那一次次地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身边了吗?这次怎么会……
陈述句: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
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地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地眷恋。
这句话通过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出了毛主席面对艰难抉择时的复杂心情。
“哪个战士地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国家主席,就要‘搞特殊’ 。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地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说明毛主席强忍丧子之痛,做出来了常人难以理解的决定,有着宽广豁达的胸怀。
主席黯然地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这句话中一系列的动作既表现了毛主席此时无比心痛的内心,也写出来了他不愿让自己的悲痛“感染”身边的人,进一步表现出毛主席既是伟人,也是凡人。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地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地枕巾。
想到了毛主席因思念儿子而辗转反侧,彻夜失眠,流下来伤心的泪水;感受到毛主席作为慈父对儿子无限的爱与眷恋,也感受到他强烈的失子之痛。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句意: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国家安葬呢?
体现了毛主席豁达无私、以国家大局为重的博大胸襟。
主题:
课文讲述了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毛主席得知这个噩耗号极度悲伤痛苦的心情和对毛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主席伟人的情感和常人的胸怀。
毛主席,他是一位平凡地父亲,因为他深深爱着他的儿子;他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因为他地心理装着千千万万地子民。让我们记住这样一个平凡而伟大地父亲,记住“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