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茅以升桥梁远景图 流渡中学:严庄坤 2015年4月猜一猜 想一想什么叫远景图?你能根据课题“桥梁远景图”推测出课文内容可能是说明什么的吗?远景图: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未来情况的合理构想。 内容:作者对未来桥梁的景况进行的设想。 体裁:科幻说明文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快速阅读课文第二段,说说桥是什么以及桥梁的基本结构?桥的基本结构:桥是什么? 不过是一条板凳 打比方 板
腿
脚桥梁
桥墩
基础如果看到一座桥?你能立刻找到它的三要素吗?桥的三要素 —— 请你欣赏
不同时期建造的桥
走进桥的世界赵州桥 位于赵州桥河北省赵县,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石拱桥,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全长64.4米,宽9米左右,跨径37.38米 。南京长江大桥 位于南京市西北面长江上,是一座我双层双线公路、铁路两用桥,1968年竣工。上层的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下层的铁路桥长6772米,宽14米,铺有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上海杨浦大桥 在1993年10月竣工通车,,总长为7654米,主桥长1172米,桥宽30.35米,共设6车道。塔的两侧32对钢索连接主梁,呈扇面展开,如巨型琴弦,正弹奏着巨龙腾飞的奏鸣曲。杨浦大桥为双塔双索叠合梁斜拉桥。呈倒"Y"形的主桥塔高208米。日通过能力为4.5万辆机动车,离浦江水面为48米,桥下可畅通万吨级以上船舶。上海南浦大桥 于1991年11月建成。该桥全长8346m,主主桥采用双塔双索面钢与混凝土结合梁斜拉桥。主跨跨径423m,一跨过江,通航净空46m。主桥桥面宽30.35m。 桥梁的建设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是相联系的,不论是使用的材料、建造方式,还是结构形式、功用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看了这几座桥以后你对桥梁建设的发展有什么感想呢?桥梁建造与科学发展学习目的:一.培养浏览课文,整体把握内容和思路的能力.
二.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
三.明确以科学精神进行大胆合理想象的重要性.
读准下面字音
zài diānbǒ xiù dūn dèng
承载 颠簸 袖珍 桥墩 板凳
kuò zhuì báo fáng ài
轮廓 点缀 极薄 妨 碍
lóng zhǎng xié
小巧玲珑 水涨船高 随身携带词语解释:
①小巧玲珑:形容器物的形体小而精巧。
②水涨船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 提高而提高。
③潜力:隐藏着、不外露的能量。
④妨碍:阻挡、妨害,使人不方便。
⑤点缀: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装饰(装 点,装饰)。 朗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
1、作者在文章中设想将来造桥会有哪些变化?
2、作者在文章中设想将来的桥梁会有哪些变化?又快又好,很便宜,很美,很低无桥墩,浮墩桥,弯曲桥,袖珍桥,无梁桥
学习课文第一段和第四段,思考:
1、快速阅读第一段,说说本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未来的桥梁作合理的想象并进行形象的描述与说明,那么这一段的内容有说明作用呢?
3、阅读第四段,概括内容。
——以神话故事引出说明的内容并说明桥的重要性。 ———从人人皆知的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自然要说到他们的鹊桥相会,突出桥梁的重要作用。传说中的神仙都需要借助鹊桥来相会,我们人类的生活又怎么能离开桥梁的帮助呢?这样开头,增加了说明文的趣味性,使平时枯燥的说明变得生动活泼,能够极大地吸引读者,激发想象力。 ——说明以神话故事引出说明的内容并说明桥的重要性。理清文章的结构:
1、根据文章的内容,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2、讨论:第三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第一部分:(1—2段)说明桥梁的重要性和基本结构。
第二部分:(3—13段)具体描绘桥梁远景图。
第一层:(3—4段)再次强调桥梁的重要性。
第二层:(5—8段)将来的桥梁会造得更快、更好、更美、更
低、更方便、更便宜。
第三层:(9——13段)进行更大胆的想象:将来的桥会没有桥墩或只有空心的桥墩,可以自由弯曲,会出现袖珍桥、无梁桥。 ——过度段,起到总领下文的作用。共九种:五 节: 造得又快又好
六 节: 造得很便宜
七 节: 造得很美
八 节: 造得很低
九 节: 没有水中桥墩
十 节: 桥墩浮在水中
十一节: 可以弯曲
十二节: 很小很轻便
十三节: “无梁飞渡”问题1:文中作者共设想了几种未来桥梁?探讨说明顺序问题2:
文中这些未来桥梁的次序是否可以颠倒?为什么?这些桥梁是按什么次序排列的?答:不可以。 写未来的桥梁是按一般桥的改进到特殊桥的创造的顺序,合符由易到难的规律。分析理解文章的说明方法 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清楚、明白,作者往往会采用一些恰当的说明方法,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相应的句子下面作上记号。)本课的说明方法主要有:
打比方:如 “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 凳……板凳
的腿是桥墩,桥墩下面伸入土中的脚就是基
础,板凳的板就是桥梁。”
举例子:如“像南京长江大桥那样大的桥,几个月就
可以完成了。”
作诠释:如 “桥一高,两岸的路面……名叫引桥。”
作比较:如 “现在的郑州黄河大桥……只要一个桥孔
就可以跨过江了。”探讨说明方法1、 “架桥时,全用电脑控制得各种机具,差不多不用人的劳动力。”句中画线的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2、“将来的桥,不一定是直通通的,而是可以弯曲的,车子过桥就转个大转弯。”画线词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品味语言 不能。因为这样表达更有余地,不把话说绝对,体现了一种严谨的态度和用语的严密性。 “不一定”表明不确定,体现了说明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作者对未来桥梁的想象是不是胡思乱想?说说你的看法? 科学幻想与现实 茅以升: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铁道科学院院长,全国科协副主席等职,一生致力于桥梁的设计与研究工作。主持设计修建了钱塘江大桥,参与了武汉长江大钱和南京沧江大桥的设计工作。 作为一个著名的桥梁专家,还要对将来的桥梁事业进行大胆的设想,这说明了什么? 体现了作者勇于探索、敢于开拓、不断创造的科学精神。科学合理的想象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希望每一个同学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掌握了牢固、全面的知识的基础,大胆合理的想象,不断研究,不断创新,积极探索科学的奥秘,让你的想象成为现实,为人类造福。 本课小结说明对象:桥梁远景图。
说明对象的特征:共九种……
说明顺序:由一般桥的改进到特殊桥的创造。
令我们看到:作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与创造能力。
布置作业:
查阅有关资料,模仿《桥梁远景图》,以“……远景图”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