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节 地球的历史(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节 地球的历史(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08 15:1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必备知识基础练
1.恐龙突然从地球上销声匿迹的地质历史时期是(  )
A.古生代末期
B.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寒武纪
D.新生代
2.关于化石和地层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研究地层及化石,是了解地球生命演化的重要途径
B.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高级、越复杂生物的化石
C.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
D.化石大量存在于岩浆岩之中
3.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B.鱼类→三叶虫→恐龙
C.元古宙→太古宙→古生代
D.两栖动物→哺乳动物→爬行动物
(2021北京北师大实验中学期中)鱼类是一种较低等且种类繁多的水生脊椎动物,在晚古生代大量繁衍。两栖动物是从水生过渡到陆生的脊椎动物,具有水生脊椎动物到陆生脊椎动物的双重特性。它们既保留了水生祖先的一些特征,如生殖和发育仍在水中进行,用鳃呼吸等;同时幼体变态发育为成体时,获得了陆地脊椎动物的许多特征,如用肺呼吸,具有五趾型四肢等。据此完成4~6题。
4.晚古生代中期,一些鱼类逐渐进化为两栖类,主要原因是(  )
A.海洋面积小于陆地面积,以适应地球环境的变化
B.陆地的气候变得干旱,水源稀少,以适应干燥气候
C.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以适应地球环境的变化
D.海洋面积缩小,以适应地球环境的变化
5.晚古生代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与此相关的地球环境特征是(  )
A.裸子植物极度兴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
B.蕨类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
C.被子植物高度繁盛,草原面积扩大
D.气候变暖,冰川范围缩小,海平面上升
6.晚古生代晚期,气候变得干旱,水源稀少。其对动物的影响表现为(  )
A.两栖动物进化为爬行动物
B.爬行动物进化为鸟类
C.爬行动物进化为哺乳动物
D.无脊椎动物进化为脊椎动物
7.读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图中的几次冰期对应的地质历史时期(至少说出两个时期)。
(2)恐龙主要生活在    纪和    纪,图中反映出该时期的气候特征是        。
(3)据图归纳地质历史时期气候的变化特征。
能力素养提升练
(2021安徽太和中学期中)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一般先形成的岩层在下,后形成的岩层在上。下图为不同地层中的化石景观,读图,完成8~9题。
8.含有以上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
B.丁—乙—甲
C.乙—甲—丁
D.丙—甲—丁
9.丁形成的地质年代最不可能是(  )
A.二叠纪
B.侏罗纪
C.第四纪
D.寒武纪
下图中①②③④⑤依次代表地质历史时期的五个地质年代。据图完成10~12题。
10.关于五个地质年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①到⑤的名称依次是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B.地质年代中含有三叶虫化石的是②
C.地质年代中含有恐龙化石的是③
D.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发生在④
11.在地球的演化史中,恐龙绝迹于(  )
A.①末期 B.②末期
C.③末期 D.④末期
12.下图a、b、c、d代表不同岩层,与地质年代数码对应正确的是(  )
A.a—① B.b—②
C.c—④ D.d—①
13.读甲、乙两地岩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古生代的石炭纪、二叠纪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时期,推测当时的环境特点。
(2)A—G地层中,形成时间最早和最晚的地层分别形成于什么地质年代
(3)A—G层和W—Z层中可能形成于同一地质年代的沉积岩层有哪些 列举相关地层并说明判断理由。
答案: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1.B 2.A 3.A
4~6.4.D 5.B 6.A 第4题,晚古生代中期,一些鱼类逐渐进化为两栖类的主要原因是海洋面积缩小,以适应地球环境的变化,体现特定时期(晚古生代)生物进化的整体性,D正确。海洋面积始终大于陆地面积,A错误;陆地的气候变得干旱,水源稀少,以适应干燥气候,两栖动物进化为爬行动物,B错误;在早古生代早期,海洋面积远大于现在,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海洋面积逐渐缩小,动物为适应地球环境的变化才开始进化,C错误。故选D。第5题,与晚古生代成煤期相关的地球环境特征是蕨类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B正确;裸子植物极度兴盛在中生代,A错误;被子植物高度繁盛在新生代,C错误;气候变暖,冰川范围缩小,海平面上升是在间冰期出现,D错误。故选B。第6题,晚古生代晚期,气候变得干旱,水源稀少,一些两栖动物慢慢进化成更能适应干燥气候的爬行动物,A正确;爬行动物进化为鸟类是在中生代中后期,B错误;爬行动物进化为哺乳动物也是在中生代中后期,C错误;无脊椎动物进化为脊椎动物是在古生代中期,D错误。故选A。
7.答案 (1)晚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叠纪、新生代的第四纪。
(2)侏罗 白垩 温暖、干燥
(3)①气温和降水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中;②冷暖、干湿不断交替;③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解析: 第(1)题,冰期即气温较低时期,结合图即可判断。第(2)题,恐龙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和白垩纪,图中侏罗纪和白垩纪的气温相对较高,气候温暖,降水较少,较为干燥。第(3)题,对比图中气温和降水变化,可以判断出气候一直处于变化中,冷暖、干湿不断交替,且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8~9.8.A 9.D 第8题,甲图中三叶虫出现于古生代早期,乙图中蕨类植物出现于古生代晚期,丙图中的恐龙出现于中生代,煤炭可能形成于古生代晚期和中生代时期。含有以上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A正确。第9题,二叠纪时,蕨类植物繁盛,形成茂密的森林,是重要的成煤期。侏罗纪时,裸子植物繁盛,是重要的成煤期。新生代第四纪也是被子植物繁盛的时期,也有形成煤炭的可能性。所以A、B、C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
10~12.10.A 11.D 12.C 第10题,根据时间的划分判断出各数码所代表的地质年代,⑤—新生代、④—中生代、③—古生代、②—元古宙、①—太古宙;三叶虫出现于早古生代,三叶虫化石应存在于③;恐龙繁盛于中生代,恐龙化石应存在于④;新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一些高大山脉,因此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应发生在⑤。第11题,恐龙绝迹于中生代末期,即④末期。第12题,裸子植物在中生代极度兴盛,c对应的应是④,故选C。
13.答案 (1)气候温暖湿润,森林密布。
(2)A层最早,形成于古生代;G层最晚,形成于新生代。
(3)B和W,F和Y,G和Z属同一年代,因为每对地层中含有相同的古生物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