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2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2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08 15:1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2江西九江期末)三七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主产区位于我国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图1为小明同学暑假在当地拍摄的三七种植大棚照片,上覆黑色的透气尼龙网;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图1
图2
1.图中透气尼龙网的用途是(  )
A.削弱① B.削弱②
C.增强③ D.增强④
2.对图中数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近地面大气热量的直接热源
B.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C.③—多云天气比晴朗天气作用强
D.④—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读图,完成3~4题。
3.若上图为热力环流形式,则a地与b地的气压(P)和气温(T)状况是(  )
A.Pa>Pb;Ta>Tb
B.PaC.PaTb
D.Pa>Pb;Ta4.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理论上c、d之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风向)为(  )
A.东风 B.东北风
C.南风 D.西南风
(2021安徽安庆期中)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3 300米,气温较低。当地居民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图1为香格里拉房屋模型,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图1
图2
5.香格里拉暖棚绝热窗户的作用是(  )
A.增强①辐射
B.阻挡②辐射
C.增强③辐射
D.阻挡④辐射
6.暖棚与内室之间的气流运动状况是(  )
读赤道附近海域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7~8题。
7.若海上摩擦力忽略不计,则O点的风向更接近于(  )
A.甲 B.乙
C.丙 D.丁
8.O点附近等压面与下图中接近的是(  )
9.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
实验步骤:(1)在室外安全、无风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柴点燃。
(2)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
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再从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
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下列各题。
(1)在下面图中用线条和箭头画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
由此总结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地面受热不均→          →
同一水平面上的        →大气        →热力环流。
(2)若下图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高度上纸屑点燃前的等压面,请用实线表示出纸屑点燃后的等压面变化。
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是低压处等压面    弯曲,高压处等压面    弯曲。
(3)上图中纸屑点燃后一段时间,A、B、C、D四处中,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由此可总结出同一地点不同海拔上气压分布的规律:                                         。
能力素养提升练
镇江某民警做了一个阳光直接照射下汽车内温度变化的实验。图1反映阳光直接照射前后温度计读数,图2是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专家解释,车窗玻璃容易透过短波辐射而不易透过长波辐射。读图,完成10~11题。
图1
图2
10.进入车内并导致车内气温飙升的主要辐射是图2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11.以下措施可以降低夏天停放在室外的汽车车内温度的有(  )
①车窗玻璃加装隔热膜 ②汽车加装尾气净化装置 ③打开车窗,加强通风 ④使用新能源汽车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河谷两侧不同时段的风向。据此完成12~13题。
12.河谷两侧风向(  )
A.①时段河谷上空气流下沉
B.②时段河谷上空气流上升
C.①时段出现在夜晚,②时段出现在白天
D.①时段出现在白天,②时段出现在夜晚
13.该河谷(  )
A.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
B.同一地点昼夜风向相反
C.①时段河谷东侧等压线与河谷大致平行
D.②时段河谷东侧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河谷大致垂直
在低层空气中,各高度上的风并不完全相同,其主要原因是空气运动所受的摩擦力随高度升高而减小。因此,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不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离地面越远,风速越大,风与等压线的夹角则越小。据此完成14~15题。
14.假设将某地不同高度上的风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则下面图中能表示北半球从地表到高空的风随高度旋转分布的是(  )
15.根据上题,高空大气高压可能位于该地的(  )
A.东侧 B.南侧
C.西侧 D.北侧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约占入湖总水量的94.8%,蒸发约占出湖总水量的60.45%,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为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上午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
材料二 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
博斯腾湖区域图
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
(1)根据材料,找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2)概述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原因。
(3)试分析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答案: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1~2.1.B 2.C 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白天,太阳辐射强,透气尼龙网可以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B正确。第2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A错误;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B错误;多云天气比晴朗天气的云层厚,③(大气逆辐射)强,C正确;④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D错误。
3~4.3.D 4.A 第3题,由图中垂直气流运动方向可知,a地气流冷却收缩下沉,b地气流受热上升,故气压Pa>Pb,气温Ta5~6.5.D 6.B 第5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可透过玻璃到达棚内,棚内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释放地面长波辐射,长波辐射很少能够透过玻璃穿透出去,地面辐射被阻挡,从而使得棚内的气温升高。图中①是太阳辐射,没有增强,A错误。②是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暖棚绝热窗户没有阻挡②,B错误。③是大气逆辐射,C错误。④是地面辐射,暖棚绝热窗户阻挡了④,D正确。故选D。第6题,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暖棚受热多,空气膨胀上升;内室受热少,空气冷却下沉。于是上层空气通过1通风口向内室流动;下层空气通过2通风口向暖棚流动,形成一个顺时针流动的环流系统,对应B图,B正确。故选B。
7~8.7.A 8.B 第7题,赤道上没有地转偏向力,若海上摩擦力忽略不计,则风向仅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故选A。第8题,材料显示该图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因此应为近地面,排除A。图中显示海平面气压自西向东逐渐增大,等压面应从左到右逐渐升高,故B正确。
9. 答案: (1)
空气上升或下沉 气压差异 水平运动
(2)
向下 向上
(3)B、A、D、C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近地面与相应高空气压“高”“低”相反
解析: 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地面冷热不均,因此紧密结合冷热差异对气压的影响进行分析。就气压分布和变化规律而言,注意区分不同高度上的气压变化及近地面与高空绝对气压值的差别。
10~11.10.C 11.C 第10题,根据材料“车窗玻璃容易透过短波辐射而不易透过长波辐射”可知,进入车内并导致车内气温飙升的主要辐射是进入车内的太阳辐射。结合所学知识读图2可知,丙是可以进入车内的太阳辐射。故选C。第11题,在车窗玻璃加装隔热膜,使透入的太阳辐射减少;打开车窗,加强通风,让车内的热量散逸出去,可以有效降低夏天停放在室外的汽车车内温度。①③正确。故选C。
12~13.12.C 13.D 第12题,结合题图可知,①时段中的风自两侧吹向河谷,山坡上空气流下沉,为山风,山谷气流上升,应出现在夜晚;②时段中的风自河谷吹向两侧,山坡处气流上升,为谷风,河谷上空气流下沉,应出现在白天。C正确。故选C。第13题,图中没有等高线,无法根据风向判断河流流向,A错误;结合风向标可知,同一地点昼夜风向不相同,但不是相反,B错误;根据①时段河谷东侧风向判断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朝向西南,等压线与河谷大致垂直,C错误;根据②时段河谷东侧风向判断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大致与河谷垂直,D正确。故选D。
14~15.14.A 15.B 第14题,在北半球,随着高度上升,摩擦力减小,风速增大,风向右偏。因此A符合题意。第15题,高空大气的摩擦力较小,风向基本与等压线平行,故判断该地高空吹西风,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南指向北,所以高空大气高压位于该地南侧。
16. 答案: (1)冬季。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冬季太阳高度小,白昼短,湖区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
(2)夏季日出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早;太阳高度较冬季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陆地升温快;湖泊水量较冬季大,湖面升温慢。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比冬半年早。
(3)使湖风加强,陆风减弱。理由:城市热岛环流在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夜晚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