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 第6章 自然灾害 第2节 地质灾害(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 第6章 自然灾害 第2节 地质灾害(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08 15:1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地质灾害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2江苏无锡高一期末)地震灾害往往会引发其他自然灾害。我们无法阻止地震发生,但可以通过防灾减灾手段减轻其影响。下图为地质灾害链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甲、乙、丙、丁依次是(  )
A.地震、崩塌、泥石流、滑坡
B.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震
C.泥石流、滑坡、地震、崩塌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2.下列关于易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地区的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多
B.地形平坦
C.地表基岩广布
D.全年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
3.在易发生上述灾害的地区修建道路时,设计者应注意(  )
A.人工消雨,减少暴雨洪水的发生
B.大量开挖坡脚,增加道路宽度
C.发射卫星及时监测危害,进行卫星导航
D.加固路基,植树种草护坡
读某年中国5级以上地震分布图,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我国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多西少
B.西部灾情重于东部
C.西藏和台湾是地震多发区
D.都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5.关于我国地震灾情的变化,正确的是(  )
A.随着科技发展,经济损失下降
B.人口密度加大,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上升
C.经济飞速发展,防震、抗震设施落后,经济损失上升
D.科技进步,抗震能力提高,死亡人数下降
读某种类型灾害现场图,完成6~7题。
6.图中灾害类型是(  )
A.干旱 B.泥石流
C.滑坡 D.地面沉降
7.该类型灾害(  )
A.多发生在平原地区
B.多发生于我国冬季
C.成因与人类活动无关
D.具有突发性
读我国部分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图,完成8~9题。
8.下列对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B.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
C.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
D.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破碎
9.泥石流和滑坡发生的不同条件是(  )
A.地势起伏大
B.位于山区
C.植被覆盖差
D.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10.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我国的地震主要是(  )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塌陷地震 D.水库地震
(2)台湾岛及其附近海域地震频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能力素养提升练
读某年5月各省级行政区地质灾害发生数量统计表,完成11~12题。
省级行政区 广西 广东 湖南 四川 湖北 江西 浙江
数量 91 44 21 20 16 9 7
省级行政区 甘肃 山东 辽宁 云南 重庆 福建 青海
数量 6 5 5 5 4 3 3
省级行政区 山西 新疆 黑龙江 贵州 西藏 其他省级行政区
数量 2 2 1 1 1 0
11.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除上述19个省级行政区外,其他省级行政区从没有发生过地质灾害
B.5月地质灾害造成广西91人死亡
C.我国地质灾害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D.我国的地质灾害分布在第二级阶梯上
12.按地质灾害发生数量看,广西多于广东。但是从经济损失看,广东远大于广西,其主要原因是(  )
A.广东地势低洼,受灾严重
B.广东易遭受台风、风暴潮等侵袭,受灾严重
C.广东经济发达,人口密集
D.喀斯特地貌可以减轻地质灾害的影响
下图为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推断图中滑坡体的滑动方向为(  )
A.由北向南
B.由西向东
C.由西北向东南
D.由东北向西南
14.图中数码表示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②③④① B.②①③④
C.③①④② D.③②①④
地震按震源深度可分为浅源地震(<70千米)、中源地震(70—300千米)和深源地震(300—700千米)。下图示意38°N附近两大板块交界地带地震震源深度垂直分布,其中乙板块向甲板块俯冲。读图,完成15~16题。
15.图示地带发生的地震(  )
A.以中源地震为主
B.多分布在大洋板块一侧
C.多分布在大陆板块一侧
D.震源越深的地震离板块边界越近
16.图中所示的甲、乙板块分别是(  )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亚欧板块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江流域位于长江上游地区,干流沿断裂带发育,泥石流灾害频繁,有“泥石流自然博物馆”之称。某年某地质队在小江干流某处选取横向剖面,沿剖面自西向东选择甲、乙、丙、丁四地垂直向下钻探,获得了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的有关数据(下表)。该地质队考察中发现,当地人利用人工阶梯改造河床微地貌形态,使河道纵向呈现一系列阶梯状,形成“人工阶梯—深潭系统”,该系统有效地减少了泥石流灾害,并改善了生态环境。
小江流域主要泥石流沟分布图
地点 甲 乙 丙 丁
海拔/m 2 500 1 500 1 500 2 500
沉积岩层埋藏深度/m 1 500 750 0 1 250
(1)请在下图中标注甲、乙、丙、丁四个勘探点的位置,并绘制沉积岩层在地下的分布示意图。
(2)分析小江流域泥石流灾害多发的地形和地质原因。
(3)说明“人工阶梯—深潭系统”减少泥石流灾害的作用原理。
答案:
第二节 地质灾害
1~3.1.A 2.A 3.D 第1题,根据文字材料并结合图示信息可知,甲引发其他灾害,而其他灾害不会影响甲,由此推断甲为地震,地震一般都伴随不同程度的崩塌、滑坡灾害。地形险峻的地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形成泥石流。而且暴雨加剧了崩塌、滑坡。崩塌、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因此乙、丁为崩塌、滑坡或者滑坡、崩塌,丙为泥石流。故选A。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地震引发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多,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提供物质基础,A对。第3题,人工消雨,减少暴雨洪水的发生,不现实,A错;大量开挖坡脚更容易引发地质灾害,B错;发射卫星及时监测危害,进行卫星导航,不能规避地质灾害,C错;修建道路时加固路基,植树种草护坡,可以减少滑坡、泥石流的发生,D对。故选D。
4~5.4.C 5.D 第4题,由图可知,西藏和台湾是我国地震多发区。第5题,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防震、抗震设施逐步完善,抗震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有所下降。同时由于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地震中经济损失呈上升的趋势。
6~7.6.C 7.D 第6题,图中灾害类型是滑坡,滑坡是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从图中可看出该地位于山区,且公路被大量泥沙掩埋,应为滑坡所致。干旱不会导致泥沙垮塌,掩埋公路。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暴发的特殊洪流,需有水流携带泥沙、石块以及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从图中看出此地没有水流,且不是发生在山区沟谷中。从图中可看出,该公路没有发生地面沉降。故C正确。第7题,滑坡多发生在山区,A错误;滑坡多发生于我国夏季,B错误;滑坡的成因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如人类破坏植被、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等,C错误;滑坡具有突发性,D正确。
8~9.8.D 9.D 第8题,气温日较差大,不是地质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且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不是很大。第9题,滑坡和泥石流都属于山区自然灾害,两者的发生条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泥石流的发生需要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而滑坡不需要。
10. 答案: (1)A
(2)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11~12.11.C 12.C 第11题,表中有19个省级行政区发生地质灾害,表明我国地质灾害分布广泛,但发生数量较多的只有5个省级行政区,说明地质灾害分布相对集中。第12题,与广西相比,广东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灾害造成经济损失严重。
13~14.13.C 14.D 第13题,根据图中滑坡边界的形态、古河道以及现今河流的相对位置关系,同时结合滑坡掩埋的阶地以及古堰塞湖的位置等相关信息可推测,该区域滑坡体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滑动,阻塞古河道形成古堰塞湖,之后堰塞体垮塌,形成新的河道,C正确。第14题,图中最先有古河道,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滑坡体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滑动,滑坡体掩埋了部分阶地,同时,滑坡体阻塞了古河道,形成古堰塞湖,之后堰塞体垮塌,形成新的河道,因此图中数码表示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③②①④,故选D。
15~16.15.C 16.A 第15题,据材料可知,乙板块向甲板块俯冲,说明乙板块位置低,为大洋板块,甲板块位置高,为大陆板块。由图可知,震源集中分布在甲板块,即多分布在大陆板块一侧,C对,B错;图示地区发生的地震以浅源地震为主,A错;不是震源越深的地震离板块边界越近,D错。第16题,据经纬度位置(38°N,142°E)可知,该区域大致位于日本东部沿海地区,甲为亚欧板块,乙为太平洋板块。故选A。
17. 答案: (1)
(2)小江流域地处山区,多沟谷,地势起伏较大;断裂发育,地质不稳定,岩石破碎,导致泥石流灾害多发。
(3)该系统可降低水流速度,减轻流水对沟谷的侵蚀;阻挡、沉积沙石,使水沙(石)分离,减少泥石流灾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