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佛教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2. 了解中华文化对东亚、东南亚国家的影响(东亚儒家文化圈)
3. 了解四大发明的世界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社会变革)
难点: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法、归纳法
导入新课
白马寺
讲授新课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1)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的过程
① 两汉之际,来自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②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③ 隋唐时期,佛教出现不同宗派,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
④ 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2)佛教传入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重要影响。
【拓展】
1.佛教中国化(入乡随俗)
(1)原因:佛教教义与中国本土文化有一定差异;佛教自身传播的需要;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佛教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巩固统治,得到统治者的扶持。
(2)佛教中国化的表现
①附会中国本土文化思潮:两汉时期,中国盛行神仙方术,当时来华的译经家也便风云星宿、图谶运变,莫不钻习。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教学者遂以佛理附会玄学。
②采取易于民众接受的传播方式:在民间的传播,主要借助于宣唱形式。
③迎合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佛教在改造自己宗教哲学、传教方式的同时,也在政治理论上竭力迎合儒家的忠孝、纲常名教等伦理道德观念。
(3)历程
①东汉:“佛道”是佛教中国化的第一个阶段。东汉时盛行神仙方术,佛教本来面目尚未显著,人们将之视为道术支流,而信佛者,复借之以起信,用以推行其教。佛教宣称自己的宗旨与道术中黄老之学和神仙方术一样,要求人们“息意去欲,而欲归于无为”,自称“佛道”,依附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术。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化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经过三国时期的过渡,佛教中国化顺应玄学清流而转入“佛玄”阶段,玄学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中国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以魏晋玄学为桥梁,佛教得以在思想上逐步深入中国。
③隋唐:佛教完成中国化。在这一阶段,佛教开始以僧人为核心自成一个体系,新兴的禅宗不仅合乎中国的理论,而且合乎中国的习惯,最终,印度佛教彻底演化为中国佛教,入乡随俗、移花接木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2.佛教对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
(1)古代思想:宋明时期形成了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佛教本身蕴藏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细致分析,丰富了人们的哲学观念和逻辑思维。
(2)宗教信仰:佛教能在思想和精神上带给普通民众很多的启示与安慰。
(3)古代文学:佛教思想开拓了诗歌的意境,许多诗人还以禅入诗。为了便于给不识字的百姓讲说佛经故事,宝卷、讲俗等由此产生,促进通俗小说的发展。
(4)绘画、雕刻艺术:在中国书画等艺术作品中,讲究幽深意远的韵味,例如唐宋以后中国绘画渐趋从人物画转向直抒心性的文人画,说明中国艺术发生了从传神到写意的质的变化,展示的是艺术中的禅境追求和心境的自由挥洒创造。
(5)语言词汇:如天女散花、天花乱坠、当头棒喝、醍醐灌顶等这些来自佛教的形象生动的语言词汇,为中国人的语言增添了许多色彩。
(6)礼仪习俗:如腊八粥等民俗活动,就来源于佛教节日。
2、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
(1)明末西学的传播
明末,意大利人利玛窦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事。《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方以智等人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
(2)清初西学的传播
17世纪,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
【拓展】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
(1)背景
①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者开始早期殖民扩张,明朝时葡萄牙人占据澳门后,利玛窦等人随之而来。
②罗马教会致力于复兴罗马教廷势力,努力向海外发展:利玛窦等耶稣会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学习中国文化,采取适合中国习俗的传教方式。
③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徐光启等先进知识分子不仅推动西学的广泛传播,而且翻译了大量的西学典籍。
④皇帝的支持:欧洲传教士中相当一部分人精通天文、历法、炮术等知识,得到顺治、康熙等皇帝的赏识。
(2)评价
①积极:一方面,传教士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打升了知识界认识和了解“西学”的窗口,促进了我国传统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传教士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西方,中国儒家思想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②局限:明清时期西学传入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是局部的,甚至是个体的,只在少部分知识分子中传播,内容主要局限在科技、器物层面,还不足以唤醒沉睡的中国,并没有推动中国的社会转型。
3、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
(1)背景
19世纪中叶,随着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发展
① 林则徐、魏源等开明官员,主张学习西方,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 1862年旨在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的京师同文馆设立。
③ 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放眼世界,探索新知,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展开。
④ 随着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些学说在中国传播,成为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
⑤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吸收民主与科学思想。
⑥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重新探索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⑦ 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拓展】
1.近代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使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传入时,中国还是传统的儒家学说占统治地位;经过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的洗礼,人们发出了“新文化”的号召,于是儒学、经学、理学三位一体居于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基本结束了。
(2)思想文化的变化:诸如“重义理轻艺事”“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伦理观念、价值观念逐渐解体,与之相联系的士农工商思想也缩小了原有阵地。知识分子中崇尚实用、注重科技、追求民主平等的风气则日益加重。
(3)对政治的影响:维新运动的发起、清末新政的开展、立宪运动的尝试、辛亥革命的爆发、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等,都受到西方思想的重大影响。
(4)对社会的影响:西方商战思想的传入,提高了商人在社会上的地位,促进了传统四民社会秩序的瓦解。此外,西方个人主义及社会主义等思想的传入,使得中国传统社会中以家庭、家族、地域社会为中心的社会基层开始逐渐瓦解。新的思想也改变了许多传统日常生活中的习俗,包括一些被视为迷信的民间信仰、缠足风俗等都逐渐被废除。
总之,近代西方文化的传入使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大大加速,客观上加快了清王朝天亡的脚步,为中国早日推翻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奠定了基础。
近代前期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特点
(1)从内容上看:前期以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为主流,其实质是追求民主和科学。
(2)从主题上看:救亡图存是主题,显示出面对危局,不断探索救国之路的特点,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3)从广度和深度上看: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由器物层次——制度层次——思想文化层次。
(4)从过程来看:中西文化碰撞激烈,呈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汉字的传播及对世界的影响
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3世纪,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各国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推动了当地文化交流和发展。
(2)儒学的传播及对东亚、东南亚的影响
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
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家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3)佛教的再传播及对世界的影响
大约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
(4)教育体制的传播及对世界的影响
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科举制度跟中国基本一样。
(5)律法、立法、建筑等对世界的影响
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深受唐文化影响。
(6)四大发明的传播及对世界的影响
8世纪以后,中国的造纸术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纸的出现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火药在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渐衰落。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继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欧洲人也发明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7)对外移民及对世界的影响
14世纪末,中国人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
15世纪,伴随着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郑和下西洋,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8)儒家文化对欧洲的影响
16—18世纪,孔子的思想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强烈反响。
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的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拓展】东亚文化圈(又称汉字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
(1)概念阐释:严格意义上的东亚文化圈,在古代是以中国为中心,包括了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地。构成这个历史性文化圈的基本要素为汉字、儒学、中国式律令制度、农工技艺、中国化佛教等。
(2)主要特征
①以汉字表达的种种文化模式:汉字是汉文化的承载工具,汉字文化、儒家思想、佛教信仰、律令制度这些文化特征是以汉字为基础并以汉文为传播媒介而形成的。
②以儒学为主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以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为基础,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取向和思维方式。
③努力接受和传播中国式的佛教文化。
④以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模型为社会运行的基本机制:朝鲜和日本基本上复制了唐朝臻于完善的律令制度。
⑤接受或吸收汉语的文字范式而创造出本国或本地区的语言文字。
【小结】
一、中华文化的世界贡献
1.科技方面:中国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的进步,近代化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离不开指南针;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离不开造纸术和印刷术;而火药又成为砸碎欧洲封建城堡的利器。
2.文化方面:隋唐时期中外交往空前频繁,周边国家大多仿效中国的各项制度,特别是日本,派来大量留学生、留学,一大批日本学者回国后在日本发动了人化改新,使口本进入封建社会,中国文化圈也在这时形成。启蒙运动中,法国的伏尔泰借鉴了中国儒家思想。
3.交通方面: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连接了亚欧大陆两端,促进了各地的交流。四大发明除火药是蒙古军队带去的,其他都是经丝绸之路传过去的。
4.经济方面: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水稻种植的传播极大促进了其他地区农业的发展,养活了更多的人口。
5.对外交往:郑和下西洋时倡导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中华优秀文化的世界意义
1.丰富了世界文明的内涵,促进了文明的多元发展
(1)中国文化的连续性,独特性,丰富了世界文明的内涵。中国文化是世界几大原生文化之一,它在独立起源的时间、文明发达的程度、对周边文化的影响等方面,都具有典型的世界意义,中国文化古今绵延,连续发展,从未中断,堪称“连续性文化”的典型。
(2)中华文化为世界文化的丰富贡献了重要一极,中华文化的魅力令人迷醉。中华文化瑰宝是中国人赖以安身立命的氛围与自珍自赏的美好心愿的对象化、具体化,也是中华文化与世界对话的特有媒介。
(3)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融合性特质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多元格局下保持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至今,依旧保持鲜活的创造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为世界文明多样化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2.辐射其他国家的文化,推动了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国文化一方面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以滋补本民族的文化血脉;另一方面,在与外民族文化系统的交流中,也传递出其独有的“智慧之光”,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推动了各地区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3.助力世界难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1)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围绕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让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一起为人类提供所需要的精神指引。
(2)当代人类生活面临着五大冲突急需解决,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心灵)、文明与文明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已经成为世界的难题。
(3)中华文化中有许多思想理念对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冲突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化解人与自然的紧张;“群己合一”道有利于解决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忠恕之道”秉承“己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有利于处理人与他人的矛盾突;“和而不同”的态度有利于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