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教案 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教案 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09 11:2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发展历程。
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3、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主流思想文化的演变
难点:中华文化在不同时期彰显的价值
教学方法
讲授法、归纳法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主流文化演变的历程
讲授新课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中华文化的多元起源
中华文明多元起源,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考古发现证明,无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还是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拓展】
1.中华文明的形成模式:多元一体
(1)多元性
①中华文明的源头是多元的: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多个,黄河流域、长江适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而其中又以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为主。
②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文化是多姿多彩的,是多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
(2)一体性
①以中原华夏族为核心:中原华夏族社会发展先进,并向四周辐射,呈现出汇聚周围地区先进文化因素并率先发展的趋势。
②形成共同的血缘认同和文化认同:周围戎狄蛮夷产生华夏认同观念,并逐渐融入华夏族。到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绝大部分已融入华夏族当中,楚国也渐不再被视为蛮夷,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2.概念阐释:华夏族
滥觞于炎黄部落,相传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炎黄联盟逐渐发展。
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是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戎狄蛮夷逐渐与华夏族交融,华夏族也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广泛的族群,到秦以后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
(二)春秋战国时期——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和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1、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了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形成。
2、春秋战国时期,內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文化认同。
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1)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对方面的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2)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先秦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拓展】先秦时期——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的大变革
①经济:铁农具、牛耕的使用、井田制崩溃、小农经济的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宗法分封制崩溃、原有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在缺少权威和政治控制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不受束缚和制约。
③阶层:士阶层活跃、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④文化:由于学在民间,出现了一批知识相对丰富的知识分子。
⑤民族关系:华夏族与四夷的界限被打破、民族交融加强
(2)表现
①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在治国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也叫“德治”。孔子的“仁”,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这种人道主义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思考探究】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和“礼”的主张?(社会价值)
(1)“仁”的思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提倡人文精神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
(2)“礼”强调社会成员承担相应的权利与义务,有利于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②百家争鸣成为后世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后来的中华文化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之学中找到最初的基本论点,即文化基因,它们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三)秦汉时期
1、秦朝推崇法家学说:严刑峻法
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四)魏晋、唐宋时期
1、佛教传入与道教兴起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东汉时期道教兴起,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
2、儒学受到挑战与三教合流
魏晋玄学盛行,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
宋代,儒、佛、道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的理学形成。
(五)明清之际
1、明清之际,倡导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
2、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也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六)中国近代
1、鸦片战争爆发后,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2、20世纪初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三民主义
【拓展】中华文化在近代的新发展
(1)原因
①政治: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主现:先进中国人为救国教民进行不懈探索。
③经济、阶级: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④外因:西学东渐,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表现
①鸦片战争——“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②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③维新变法——维新思想。
④辛亥革命——三民主义。
⑤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
⑥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特点:学习和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学习内容以政治和思想文化为主;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4)意义: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觉醒;提高了民族自信心;增强了中国与世界先进文化的联系;推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斗争的发展和走向胜利。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以人为本
1、周公: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作礼乐,建立了以人为本中心的礼乐制度
2、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
3、后世儒学家大多恪守孔子的人本思想,从人和社会的关系入手,建立起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二)民本思想
1、含义:人本思想体现到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
2、春秋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
3、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仁政说,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
4、历代思想家继承先秦时期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管子·牧民》
“为君之道,必须现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贞观政要·君道》
【思维点拨】儒家的“民本”思想与现代的“民本”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现代的“民本”思想含有民主、自由、平等、公平的原则,而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只是为统治者服务,绝无现代“民主”思想意识。
(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1、含义: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2、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商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
3、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认为万物都是由道产生,凸显了人的存在,追求天人合一。
4、战国时期,荀子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荀子
(四)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1、含义: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2、孟子:天下之本再过,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4、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这四句话最能表达儒者的襟怀,最能彰显儒者的器识与宏愿,涉及精神价值、生命意义、学统传承、社会理想等多方面的内容,集中体现了宋朝士大夫自我意识的觉醒及其精神追求和社会担当。——摘自《中国通史·隋唐五代两宋》
5、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五)崇德尚贤,追求天下为公
墨子提倡尚贤,孟子也有类似主张。这些思想不仅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也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政以德”“道之以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墨子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孟子
(六)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含义:中华民族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境界
2、《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孟子: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4、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七)主张和而不同
1、含义: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达到平衡,才能产生新事物。和的思想作为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孔子、孟子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1、本土性: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2、多样性: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3、包容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4、凝聚性: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性
5、连续性: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具有连续性
(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
1、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2、中华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和行为方式。
3、中华文化从未间断,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大家庭
4、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
【拓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内涵
1.在核心思想理念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患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理念。
2.在传统美德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精芯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以及自强不息、敬业乐趣、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3.在人文精神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讲求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勤俭节约、和谐向善的生活理念,以及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今价值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遇结合到融通发展的过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其提供了精神底蕴,汲取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融会贯通、相互契合、共同发展。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义利观有助于過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拜金主义,端正追求物质利益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私利化倾向。诚实守信的价值观有助于加强市场主体的道德修养,培育良性的市场经济契约精神。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底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融合性特质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元格局下保持文化自信。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提供思想源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源”和“流”的关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涵的独特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蕴涵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问题的重要启示,中华民族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愿为全球治理页献中国智慧。
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1.从地理位置上讲,中国大部分位居亚洲大陆的北温带,气候适宜,天灾较少,资源丰富。而且国土大部分以陆地为主,这对中华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从经济上讲,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是促进中华文明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历史上的大部分朝代的经济都是领先于世界的,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非常有利的条件。
3.从政治因素方面讲,中央集权的政治环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上壤。中央政府的行政力量直接贯彻于地方,极大的稳定了中国的整体性,中华文明在发展中能得到很好的统一,整个中华民族渐渐形成一种共同的文化意识,这大大减少了文化遭到分裂的可能性。
4.中华文化自身的因素。首先,汉字在世界上是独具一格的,汉字对于记录与保存中华文化的成果起到其独特的作用。其次,中华文化本身便具有兼容性和巨大的创造力,能够在发展中做到求同存异,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时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
四、隋唐时期中华文化繁荣的特点
①全面繁荣:隋唐时期中华文化在科技、宗教、哲学、史学、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全面繁荣。
②世界领先:隋唐时期已有了雕版印刷术和火药,僧一行开始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唐木草》、赵州桥等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③兼收并蓄、多元并包:隋唐时期统治阶级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创造了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氛围。内外交通发达、国内各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热烈、活泼的多民族色彩。中国与亚洲、欧洲和非洲都有频繁往来,文化上得以吸收外来优秀成分,在宗救和艺术方面表现突出。
④影响深远;隋唐时期中华文化是我国封建社会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明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知识回顾】
一、董仲舒的新儒学
1、背景:
①经济:汉武帝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为中央集权的加强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政治: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西汉的稳定。
③思想: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满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④汉武帝要开拓大一统事业(加强中央集权)
2、特点: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即外儒内法,兼才各家之长。
3、主要内容:
①针对加强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他认为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国家的需要;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要维护政治的统一,必须实行思想的统一。他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作用:“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但文化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②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
他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示鼓励。这就给儒家学说增添了神学的色彩。
评价:“天人感应”学说既能神化皇权,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君主的暴政。
③针对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
评价:这对减轻国家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以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巩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有进步意义。
④针对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
他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评价:“三纲”“五常”的处世标准,规范了封建社会的伦理关系,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其积极部分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组成部分。
【概念阐释】“三纲五常”
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种等级规范和仁、义、礼、智、信的五种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它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朱熹认为,道的内涵是“三纲五常”,只有达到仁者境界,将儒家价值化为自己真实的精神支柱,才算得道。
4、实质:以思想上的大一统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
【要点剖析】董仲舒新儒学特点
(1)从思想来源看:董仲舒新儒学是以先秦儒学为基础,又吸收了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体系。
(2)从思想形式看: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3)从思想内涵看:董仲舒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
(4)从思想实质看: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质上是思想文化专制。
(5)从哲学范畴看:董仲舒宣扬“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反映了其哲学思想的主流是唯心主义。
【要点剖析】对董仲舒新儒学的评价
(1)“春秋大一统”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国家、稳定社会秩序起着积极作用。但是其中的唯心主义成分应受到批判。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学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起了积极作用。但是扼杀不同流派思想的专制做法不可取,不利于学术文化的自由发展。
(3)宣扬“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具有神学迷信色彩;但又以“天人感应”学说限制无限的君权,继承和发扬了“仁政”思想,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4)“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提倡孝道,对中华美德的发扬光大起了积极作用,对现代社会道德建设也具有深刻的启示,但是“三纲”充满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
(5)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使儒学开始成为正统思想,对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分析比较】先秦儒学与汉代新儒学的比较
先秦儒学 汉代新儒学
主题 谈论现实问题 谈论神学
功能 是对民本思想“仁政”等“真理”的追求 维护封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等,为现实政治服务
内容 “礼”“仁”“仁政”“民本”等 增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等
特点 较为具体,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大多是关于道德规范和治国原则 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使儒学披上神学外衣
地位 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之一 儒学独尊,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联系 新儒学正是在对先秦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上升为官方学说
【综合提升】汉代新儒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1)继承:先秦儒学宣扬的“仁政”等思想为新儒学所继承;
(2)发展:
①来源:新儒学以先秦儒学为基础,吸收融合了道家、阴阳五行家及法家思想,形成新的思想体系。
②内容:汉代儒学主张“大一统”,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学说等。
③与当政者的关系: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秩序;汉代儒学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即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④地位:先秦儒学虽然也是为统治者提供统治方法的学说,但带有理想色彩和对现实政治进行批评的成分,不被当时统治者重视,是民间学说;董仲舒建立的新儒学则以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目的,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成为官方学说,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二、宋明理学的形成
1、含义:宋明理学以儒学为根本,吸收佛教、道教的思想元素, 是三者结合的产物,是儒学新的表现形式。理学大大超越了宋代以前儒学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格局,比较注重抽象思维,建立起一套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理论体系。
【易混易错】道家学派≠道教
道家学派为春秋末年老子所创,战国时期发展,其重要经典著作为《道德经》。道教是东汉时期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而形成的,东汉时期为民间宗教,魏晋时期才开始官方化,并建立其神仙系统。
2、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
(1)魏晋南北朝以来,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两宋时期,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统治者要求通过调整统治思想,以适应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
(3)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为学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北宋士大夫掀起儒学复兴运动,为理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4)三教之间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的潮流兴盛。
【思维点拨】理解“三教合一”
(1)三教合一并不是三教相互融合而为“一教”,而是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2)“三教合一”的提出,一方面反映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面临挑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以及儒家思想的兼收并蓄,与时俱进。
3.程朱理学
(1)主要代表: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二程”);南宋的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2)基本观点:
①世界观: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理”也称“天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由此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构建起理学的世界观。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熹
②方法论: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
所谓“格物致知”即通过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格物致知的最终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并非对客观规律和真理的探索。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③人性论: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天理即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是个人修养的准则。理学家认为,人性本善,但由于后天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就会产生过度的私欲,即人性本善,但习相远(本善习远),因此人们只有战胜后天的私欲才能恢复本善之性,即“存天理,灭人欲”。
(3)影响:
①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②朱熹将《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集为《四书》,并且加以注释,使之成为了理学的经典,是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3)流传到朝鲜、越南、日本,产生了很大影响。
【补充】程朱理学四个特点
(1)吸收佛道思想,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以哲学思维考察人伦物理,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3)更加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4)对儒家学说有集大成的作用。
【补充】体现理学思想的名句:
《朱子家训》: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1.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4.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7.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秋瑾语)
4、陆王心学 :
(1)主要代表:南宋的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明代的王守仁(心学的集大成者)。
(2)主要思想:
①陆九渊: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即理也”;求“理”的方式是进行内心反省,“发明本心”。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
[对比探究]朱熹、陆九渊的根本分歧在于修身方法,即通过何种途径去完善个人道德修养。陆九渊认为程、朱“格物致知”的渐进方式过于支离烦琐,既然天理存于人心,远不如直求本心更为便捷。因此,他提出“心理合一”的观点,认为道德修养不必向外探求,反省内心即可获得天理。
②王守仁(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致良知”: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良知往往被私欲遮蔽,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知行合一”:是指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3)影响:心学的出现,将理学思想由社会精英推广到普通民众,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完成。
【比较提升】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相同点 学派 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
实质 都是以儒家纲常伦理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
内容 都认为纲常伦理即为天理,属于唯心主义的范畴; 都强调“天理”与“人欲”的对立,要求自我修养,并积极服务社会;
不同点 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 世界本原是外在的“理”, 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心”即是“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 内心修养
宋明理学的特点、影响
1、特点:
(1)儒学进一步哲学化、思辨化。
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以形而上学为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
(2)更加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3)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
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它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宋明理学的佛道化是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思辨哲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2、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对我国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1)消极: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2)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一)历史背景
1.经济: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另一方面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2.政治: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趋于衰落。
3.阶级:工商业者阶层(市民阶层)日益壮大,他们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4.思想:宋明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限制了思想的自由;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开阔了人们视野。
(二)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李贽
1、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
2.思想主张:
(1)挑战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对程朱理学大加鞭挞,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
(2)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3)抨击封建社会的某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
(4)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而“不生于一”,不生于“三纲五常”天理。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5)特别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
3.评价:
(1)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儒家传统道德,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战斗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代表了中小地主阶级和工商业者的利益,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2)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
黄宗羲
1.著作:《明夷待访录》
2、思想主张:
(1) 猛烈抨击君主专制,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
(3) 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4) 主张君臣平等,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5) 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2.评价:
(1)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是在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复杂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社会现实反映。他鲜明的反封建专制思想、工商皆本的思想观念,都具有很大的进步性,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产生了启蒙作用。
(2)他作为地主阶级思想家,还存在着当时历史条件下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顾炎武
1.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
2.思想主张
(1)提倡“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经世致用是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这一思想是顾炎武针对当时不切实际的社会风气而提出的,他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概念阐释】“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经世致用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
(2)指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
顾炎武认为“亡国”还只是封建王朝改朝换代的事,而“亡天下”则是民族、文化的沦亡,是关系到整个民族命运的大事。近代学者梁启超根据顾炎武的话,概括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警言,成为中国人民爱国精神的高度概括。
(3)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
2.评价: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对近代民权运动有启蒙作用。
王夫之
1、著作:《读通鉴论》《船山遗书》
2.思想主张
(1)政治思想: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循天下之公”。
(2)哲学思想:
①本原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②认识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可认识。
③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评价: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综合提升】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异同
(1)相同点
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君权。
②学术思想上: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主张“经世致用”。
(2)不同点
①黄宗羲: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猛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②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特别倡导实学,积极求真并实践。
③王夫之:哲学贡献大,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
【知识补充】明清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实质、影响
1.主要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
以“异端”自居的明朝进步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和“万物皆生于两”的观点,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惊惧。
(2)反对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黄宗羲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之风。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
(3)提倡经世致用.
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工商皆本
(1)背景: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抑制工商业发展的思想和政策已明显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工商皆本的思想应运。
(2)内容: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都是民生之本。
(3)评价
①这一思想与同一时期的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相伴而生。商品经济的发展既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也需要通过对上层建筑的改造而为其提供政治上的保护,是由经济决定政治,而政治又反作用于经济的规律决定的。
②这一思想与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进行积极的变革。
2.实质: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学,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儒学的批判继承,本质上仍属于传统儒学的范畴,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易错提醒】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更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制度的主张。所提出的一些主张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传统思想的范畴,只是儒家思想在新时期的发展,仍然属于封建思想的范畴,因此绝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3.评价
(1)积极影响:
①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②经世致用的观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③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的主张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2)局限性: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民主思想缺乏物质基础,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没有成为时代主流思想,未能推动社会的政治变革。
注: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不是对传统儒学的否定,而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儒家思想在新时期的新发展。他们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一是反对宋明理学的空疏学风,主张经世致用;二是批判封建专制的法律和正统法律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实现“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理想;三是反对君主专制,具有一定的民主、民权、平等的思想倾向。
【课堂小结】
一、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脉络
二、古代儒学思想社会政治地位的演变及其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孔子提出“仁”和“为政以德”;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虽有一定进步性,但在战乱纷争的时代,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距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2.秦朝时期:法家独尊,儒家思想遭压制。儒生依然遵循守旧思想以古非今,非议郡县制,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3.西汉时期:确立正统地位,儒家思想享“独尊”。汉初黄老“无为”思想无法解决汉武帝时期面临的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董仲舒兼采百家学说,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
4.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新阶段,理学统治地位确立。在回应佛道挑战的同时,儒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5.明清之际:传统儒学遭挑战,儒学新发展。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封建政治专制腐朽,八股取士因循死板,在思想领域开始出现对传统儒学的反思和批判,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
三、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及对世界的影响
1.现实意义
(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5)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是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2.世界影响
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1)儒家思想在日本、韩国、东南亚乃至欧洲影响巨大。
(2)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其大加赞扬。
(3)东南亚一些国家从东方文化中吸取营养,合理地处理了东西方文化的关系,建立了令人称羡的“东方工业模式”“儒家资本主义”,证明了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随堂检测
材料一 在《战国策》和《汉书》中,古人就提出了“爱国”和“爱国如家”的观点。在古代社会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四位一体的。在人们心目中,君主是国家的象征,君主的忱乐与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国家和君主是一回事。古代爱国主义者要求建立的统一国家,只能是以皇帝为代表的一统天下。面对统治者的腐朽没落和破碎的山河,面对外来侵略势力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古代爱国主义者不惜以身家性命报效国家,来获取个人的功名利禄。沿着古代爱国主义者的足迹,我们可以看到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陆游的“当年万里觅封候”“千年史策耻无名”,辛弃疾的“赢得生前身后名”“志士虚有少壮年”。
——摘编自顾杰善《中国古代的爱国主义》
材料二 1899年2月,梁启超发表《爱国论》,认为“爱国心之薄弱,实为积弱之最大根源”,欲唤起国人的爱国心以救国家,反对专制君权而兴民权,指出:“国者何 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 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为君相者而务压民之权,是之谓自弃其国;为民者而不务各伸其权,是之谓自弃其身。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该文也是近代论爱国的第一篇文章。梁启超在文中强调,爱国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伦理。他说:“国家为近世史新产”,“夫国家者,一国人之公产也”,它与被专制君主视为一人私产的传统国家已是不可同日而语。
——摘编自郑师渠《梁启超的爱国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爱国主义思想的特点。
特点:① 体现家国一体观念;
② 具有浓厚的忠君色彩;
③ 强调“大一统”
④ 报效国家与获取功名相联系。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爱国主义思想与中国古代相比的不同之处,分析其成因。
不同:①救亡图存与学习西方结合;
②将爱国与兴民权相结合;
③建立近代民族国家。
原因:近代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及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评梁启超爱国主义思想。
评价: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超越了“忠君”的传统,具有近代爱国意义;有助于启迪民众的民族民主意识;丰富和深化了爱国主义的内涵,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的遗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